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此病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我国60年代国内文献仅有零星记载,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和诊断手段的日趋完善,70~80年代有关报道急剧增多,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现代西医学认为本病与感染、遗传、精神、过敏,特别是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确切病因不明,鉴于本病具有反复发作,不断加重,经久不愈,并有一定癌变率等,寻求有效疗法显得日益迫切。
中医学没有相应的名称,一般将其归人“肠涕”、“滞下”、“久瘌”、“便血”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肠擗”的记载,症状即包括“便血”、“下白沫”、“下脓血”等,并提出以脉象来观察预后。《金匮要略》创用白头翁汤和桃花汤,以清肠解毒、温涩固下之法进行治疗,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热毒乘经络,血渗肠内,则变为脓血痢,热久不歇,肠胃转虚,故痢久不断。”对病机阐述较为深人。至宋代,陈无择将本病病因归纳为外感六淫,内因脏气郁结及饮食不当,纵情恣欲(不内外因)三类。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据病之虚实治疗:“壮实初病宜下,虚弱衰老久病宜升。”明清时期,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实践更加深入。如李中梓提出的“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迄今仍有其临床价值。
现代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篇报道,见于1958年。60年代以个案报道为主,亦有一定样本的临床观察资料。强调本病为内痈,多采用冰硼散、锡类散、云南白药、黄连粉等传统常用外治的方药。治法上,灌肠结合内服药,取得较好的效果。70年代,灌肠之法盛行,药物应用更为广泛,除中药外,还探索试用民间草药,但进展不大。工作做得最多的是80年代,据统计,仅1980~1989年有关本病的临床文章就达200余篇,在诸多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治疗方法上,近年来通过对内服药(包括辨证的专方治疗)、灌肠、中西医结合、内服药与灌畅相结合这四种方法的比较,认为以中药内服加灌肠较为合理,体现了标本兼治;在方药上,益气活血方药日益受到重视,和传统效果肯定的健脾益气、清热祛湿方药进行对照,发现其有效率并无差异。另外通过中、西药物的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显著高于西药。从1165例临床疗效分析,总有效率为94.76%,证实中医治疗效果显著。
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近年来已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实验动物模型证实,中药对结肠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中药灌肠尚能抑制机体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增殖,以减弱免疫反应。并可解除肠道痉挛,抑制肠蠕动。通过对患者观察也发现,治疗后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提示本病的向愈与免疫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关系。另外,有人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进行药理实验,结果证明,健脾温阳中药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并有促进凝血、改善微循环和调节平滑肌张力等作用。以上均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确切的。
本病病因,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与湿邪热毒侵及,恣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郁怒思虑,情志不遂等有关。其病机如下:
湿热内蕴因感受湿邪热毒,蓄积大肠;或饮食不节,壅滞肠胃,郁久则热毒壅盛,湿热互相搏结,伤及气血,化为脓血而下泄。
气滞血瘀多系情怀不畅,郁怒伤肝,气滞血涩,饮食难化,日久胶结,而致肠?。
脾胃虚弱久痢不愈,必使脾胃受损,亦可因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感受寒湿或饮食生冷,伤及脾脏阳气,病程过久,继而损伤及肾而发病。
本病初起,多以湿热壅滞肠胃为主,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致气滞血瘀,最后则出现脾肾两亏乃至阴阳俱虚之证候。
(1)分型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多采用内服药与灌畅相结合:
① 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泻。
处方:白头翁15克,秦皮12克,白芍18克,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木通、棕榈炭、川芎、红花各9克,***6克,生白芍12克,土茯苓15克。
加减:热盛加银花、败酱草;湿重加厚朴、米仁、茯苓;腹痛剧烈重用芍药。
灌肠方:白头翁、白花蛇舌草、救必应各30克,川连、赤芍、白芍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次。灌肠方,将上方加水煎至200毫升,每天睡前保留灌肠。腹泻重,灌肠后难保留者,可于药液中加藕粉15克,调成糊状再灌,12~15天为一疗程。
疗效:内服灌肠结合治疗30例,结果基本缓解25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单服中药23例,基本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5.2%。表明内服药与灌肠相结合治疗较之单服中药疗效为佳。
常用成方:内服方可选葛根芩连合白头翁汤、芍药汤等;灌服方可用锡类散、黄连粉、云南白药等。
② 气滞血瘀
治法:利气活血,和营止泻。
处方:内服方:桃仁9克,小茴香6克,干姜6克,延胡6克,五灵脂10克,当归12克,赤芍10克,川芎6克,肉桂4克,蒲黄10克,黄芪20克。
灌肠方:赤芍、丹参、益母草各30克,川芎、牛膝、姜黄各20克,乳香、没药、桃仁、三七各15克。
用法:内服药每日1剂,水煎服2次;灌肠剂,水煎至100~150毫升。睡前灌肠,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常用成方:少腹逐瘀汤等。
③ 脾气虚弱
治法:益气健脾,固涩止泻。
处方:内服方:黄芪、党参、白术各15克,延胡12克,炒白芍、木香各9克,赤石脂18克(包煎),茅莓3克,土炒当归6克,儿茶3克(冲服),炙甘草6克。
加减:腹胀纳差加砂仨、厚朴花;畏寒肢冷加干萋、肉桂;便血明显加地榆炭;兼夹湿热加黄连、白头翁、白花蛇舌草。
灌肠方:白头翁30克,黄柏15克,党参30克,黄芪20克,地榆炭20克,白芨15克,青黛20克。
加减:脓血明显加朱砂30克。
用法: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灌肠方加水至2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1次,每次50毫升,保留灌肠,15次为一疗程。
常用成方:连理汤、四君子汤合四神丸等。
(2)其他疗法
① 针灸
体针
取穴:主穴:脐中四边穴、天枢、关元、气海。配穴:大肠俞、长强、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脐中四边穴位置:脐之上下左右各旁开1寸处。
操作:主穴每次取1~2穴,配穴酌加2~3穴。脐中四边穴,以上下左右为序,快速进针,缓缓刺入3~5分,捻转半分钟,不留针。余穴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可施温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艾灸
取穴:主穴:中脘、天枢、关元、上巨虚。配穴: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太溪、太冲、三阴交、中膂俞。
操作:主穴取1~2穴,配穴酌取2~3穴。腹部穴用艾条灸30~40分钟;上巨虚用黄豆大之艾炷施直接灸,灸21~25壮,使穴区形成亠直径为0.8~1厘米的焦痂,5~7日形成灸疱,3~5周内灸疱愈合;配穴以艾条作雀啄灸,每次15~20分钟。上法除直接灸外,每日或隔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② 单方验方
胆茶液
组方:鲜猪胆汁15~20毫升,儿荼(研粉)2克,生理盐水25~30毫升。
用法:猪胆汁多于取得新鲜猪胆后立即采集,亦可晒干后配制。将上药混合,加温至15℃~20℃。用导尿管插人肛门内20~30厘米处,行保留灌肠。每晚1次,30次为一疗程。
破叶莲胶囊
组成:破叶莲生药干粉胶囊,每丸含生药0.25克。
用法:口服,每次10丸,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
大果榆灌肠剂
组成:大果榆的干燥树皮,研末,过60目筛,置棕色瓶内保存。
用法:每次取3~4克,加开水300~500毫升,搅拌3~5分钟,呈稀糊状,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15次为一疗程。
③ 食疗
组成:黄芪(蜜炙)、山药、苡米、芡实各50克,粳米丑50克,分别炒焦黄,味香不苦为宜;乌梅50克,丁香4克,草果6克,分别打碎,各炒焦黑存性。以上共为细末,放人锅内炒热加入白糖200克,乘热在锅内搅拌均匀,形成颗粒。
用法:每次3~4匙,可用沸水调服,亦可掺于粥饭内,日服3~5次,15~20天为一疗程。另可配合灌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