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7900000014

13、仁主多以贤臣为师

原文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

——《吕氏春秋·下贤》

译文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呢?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齐国楚国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况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有道的士人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对他却更加以礼相待。这样,士人怎么会不归附呢?士人所归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会顺从,他就可以成为帝王。道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们当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们当老师。如果能够去掉帝王的尊贵神态,那就差不多能够和他们交朋友、以他们为老师了。

杂家智慧故事

贤臣对于国事多半会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提出的建议和策略也很少关注个人得失;而奸臣往往只关注个人得失,置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不顾。君主若是听取了奸臣和小人的建议,只会令百姓的利益蒙受损失,而采纳贤臣的意见,以贤臣为师,则会使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进而获得百姓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相传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

热门推荐
  • 剑帝重生K

    剑帝重生K

    苍穹冥门划分天玄界、暗冥界。暗冥界中冥帝得苍穹魔饮剑,独闯天玄界遭魔饮剑反噬,身死后转世为天玄界中的天才小子秦苍。并重获苍穹魔饮剑。征战苍玄大陆。冥门破,暗魔出。玄劲斗苍穹,执剑定乾坤。等级排列天玄界:玄婴/玄境/玄士/玄星/玄王/玄圣/玄皇.暗冥界:冥婴/冥境/冥士/冥星/冥王/冥魔/冥帝.《剑帝重生》讨论QQ群:13362509(已满)《剑帝重生》讨论QQ2群: 9828469(招募中)☆★☆★☆★☆★☆★☆★☆★☆★
  • 灵骨

    灵骨

    天道崩溃的恶世,他误放山火损坏了玄龙脉,遭到帝国御仙军的追杀。父母惨死,他逃进深山,闯入鸿蒙洞,打碎灵骨舍利,被创世古神玄黄的精气噬魂……自此,一只似狗非狗的小巴兽陪他踏上了复仇和被追杀的不归路。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神游宇宙虚空

    神游宇宙虚空

    被人设计,于至爱卫清清分离,孟龙重生在异世界成长为吞噬者,冲冠一怒为红颜,吞噬万千宇宙,尸山血海,征战寰宇!书写传奇!
  • 道途行

    道途行

    前世记忆的觉醒,又会带给欧祥怎样的人生?一切尽在《道途行》之中······注一:本书第一卷时,还处在摸索自己的风格中,所以显得有点不太好看,到第二卷后,才找到感觉。注二:第二卷肯定比第一卷好看,也许,第三卷第四卷,会更好看!注三:本书虽然是玄幻的类型,但只是我一开始时想写玄幻的,写到这儿,尤其是第二卷以后,我现在对自己的小说,做了一个概念概括。本书是挂着玄幻,也就是主角能力偏向玄幻化,是挂着玄幻外衣的,没有具体能确定的风格地小说,如果你好奇了,就慢慢的追看下去吧。我会尽自己的全力,让后面的内容,更精彩。
  • 生灵游戏:气运之子组队吗?我非酋

    生灵游戏:气运之子组队吗?我非酋

    【女强 虐渣 系统 升级】沐浴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光环下的楚烟因突如其来的地震一朝穿越,在即将被饿死之际激活了某个神秘游戏系统,走上了刷BOSS,斗反派,努力升级回老家的奇妙之旅,至少,在遇到眼前这个被系统冠上“备选救世主”的人之前,她一直是这么想的。————————某无良系统:玩家凑近点,我再仔细测一测。楚烟:......(喵的再近点就扑人身上了啊!!)围观群众:嘶......每天起床都能吃到最新的瓜,刺激。
  • 网游:开局扮演创世神,赐福我自己

    网游:开局扮演创世神,赐福我自己

    时间线重启,陈凡回到新世界开服当天,重来一遍,必将登峰造极。进入游戏后发现,我居然可以选择扮演创世神偷听会议,还能赐福自己的游戏角色?“获得时间之神的赐福,时间停滞。”“获得空间之神的赐福,无限背包。”“获得丰饶之神的赐福,十倍产出。”……这一次,陈凡率领机械大军,称霸新世界。
  • 老子不是教父

    老子不是教父

    人生可以有很多种,而我要选择最不留遗憾的那一种。
  • 文成记:我与朱棣结拜

    文成记:我与朱棣结拜

    北风萧萧,满地冰霜。凤阳的一条大路上,一队明朝士兵手执刀枪,护卫着几辆豪华的马车,冲风冒寒,向北而行。在街道两边都是夹道欢迎达官贵人!地方乡绅!这些看热闹的百姓中,就有人在热议是当朝哪位皇亲国戚“我说你孤陋寡闻了吧!您没听说太祖皇帝朱元璋!要立藩王了吗?”一位穿着打扮比较奢华贵族公子说人群其中一位不知道什么来头人问道“那这又什么关系?未必这就是哪几个藩王?”“我看您穿着打扮,不是我们本地人脑子到转的挺快的!”哪位贵族公子道贵族公子看到目光都投到他这里!练了练嗓子!就如讲故事一样给大家说道“我们太祖皇帝朱元璋不是立藩王吗?”听的津津有味的几个人中其中一个说道“是的!这个全天下都知道!”
  • 沉年

    沉年

    记录成长经历,复盘过往得失,无明确宗旨,无明确起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