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杀死了庄公,把朝廷中的士大夫都集合在一起,要大家参加誓约,并规定誓约的人,必须解下佩剑,才能进去。在盟誓时,凡是誓词念得不顺畅,手指没有沾血的人,就被认为对誓词心不诚,结果一连杀了十个人。当轮到晏子时,他捧着盛血的杯子,仰面长叹说:“唉!崔杼谋杀君王,做了不合正道的事。”参加盟誓的大夫,都惊讶不已,为晏子捏了一把汗,大家都惊吓地看着他。崔杼对晏子说:“你服从我,我可以和你平分齐国;你不服从我,我就把你杀掉。用剑把你刺死,用戟把你钩死。希望你能认真地考虑。”晏子回答说:“贪图利禄而背叛国君,不是仁人;在武力威胁面前而丧失志气,不是有勇的人。”崔杼喝令士兵用剑顶着他的胸膛,用戟钩着他的脖子,但晏子仍然面不改色,视死如归,丝毫不向崔杼屈服。鉴于晏子在朝廷的名声和威望,崔杼没有办法,最终只得放过了他。晏子从容而出,攀着绳索,登上了马车,于是马车夫慌忙地驾车而跑,晏子抚拍着马车夫的手微笑地说:“虎豹活在山林里,但它们的生命却操在厨子的手里。奔驰,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增加活的可能;缓行,也不会加速我们的死亡。还是让马车按照平时的速度,慢慢地离去吧!”
简评
晏子的智慧在历史上一直有名。晏子在死的威胁面前仍然坚持说真话,保持一份气节,能做到这样的人并不多。苟活性命于世,不如英勇为名节献身。一旦一个人不惧生死,则什么也不用害怕了。因此晏子并不对自己逃脱剑下之亡而仓皇,车夫的快慢改变不了生死,既然如此,何不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