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定神,陈文刀翻开了第二章元神、识神,继续诵读。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渺憾天地,道本如此,大气!这元会,倒是似曾相识。”陈文刀回忆起了邵雍以及他提出的规律:以12万9千6百年为一个大周期,称之为一元;一元分为12会,一会分30运,每运分12世;由此可推一世30年,一运360年,一会10800年。“只有人的元神真性才能超越时空而长存,哪怕精气随着天地的衰败而衰败,只要元神还在,无极就在。无极在,就能够创生天地。修炼之人只要能守护住元神,就能超越阴阳,三界的束缚。然,这需要见到真性的本来面目才行。”
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天心何尝微微些动也。间天心不能动乎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平凡中才是真道,才是大道,这普通如邻家对话,着实蕴含真意,当细细释之。”凡人投胎的时候,元神住在两目方寸之间,而识神住在下面的心里。“又是两目之间?”陈文刀心中微微一动,继续释义。这个血肉之心的形状像大桃一样,肺叶覆盖着它,肝脏傍靠着它,大小肠承接着它。假如一天不吃食物心里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以至于听到可怕的事情就心惊肉跳,听到愤怒的事情就闷闷不乐,见到死亡就悲伤不已,见到美色就头昏目眩。那么头上两目之间的天心什么时候微微有些活动呢?住在方寸之中的真意,怎样才能活动呢?一旦活动就不妙了,然而也是最妙的。天心,在凡人死亡的时候才会活动,这是不妙。最妙的,是指光已经凝结成法身,元神法身渐渐灵敏通达而开始活动,这是千古不传的秘密。
下识心,如强藩悍将,欺天君暗弱,便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宫,如英明之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右大臣尽心辅弼,内政既肃,自然一切奸雄,无不倒戈乞命矣。“下识心,应该是指识神。在书里讲来,这是一个不好的家伙,要摒弃。”陈文刀理解着,思考着,“识神好像强悍跋扈的将军一样,他们欺负上面的君主孤立软弱,在外边遥遥的控制朝纲,久而久之,君臣的地位就会颠倒过来。现在如果凝神守住元宫,元宫在这里,必然就是天心了吧。守住了并回光返照,就会如同英明的君主稳居上位。两眼回光,就如同左右大臣尽心参政,政治清明,那一切奸雄就自然倒戈臣服了。”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乃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以神火为用,意土为体,精水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为身也。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昼寓于目,夜舍于肝,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九天九地,刹那历遍。觉则冥冥焉,渊渊焉,拘于形也,即拘于魄也。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精水,神火,意土,三花聚顶?”陈文刀隐隐约约有些模糊的概念,又似是而非,思绪如游蛇般潜行。丹道是把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作为无上之宝。精水是先天真一之气,可这先天真一之气又是什么?肯定不是炁,那会是什么?搞不懂。神火就是光,意图就是中宫的天心,神火为功用,意土为本体,精水为基础。人身是由意土产生出来,身中有魄,魄依附意识而作用,意识依附魄而生存。魄属阴,为意识的本体,意识不绝,则魄的形式和体质变化也生生世世不会停止。只有魂,是藏神的地方。魂白天藏在眼睛里,夜晚藏在肝脏里。藏在眼睛里让人有了视觉,藏在肝脏里使人可以做梦。梦就是神在游荡,霎那间可以游走九重天外九重地下。但醒来后却浑浑噩噩糊里糊涂,这就是因为受到了形体的束缚,也就是受到了魄的束缚。所以回光的目的是为了炼养魂,为了保全神,为了制约魄,为了中断识。古人出世修炼,炼尽阴渣,从而返回纯阳境界,其实都不过是消除魄、保全魂而已。陈文刀相当肯定,自己已经找到了未来的方向以及当下的目标:消魄全魂!
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虽无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诀,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而圣胎可结矣。蜣螂转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纯功也。粪丸中尚可生胎离壳,而吾天心休息处,注神于此,安得不生身乎。“回光的功法,正是消阴制魄的诀窍。虽然没有立即返还乾阳的功效,却有回光功法的秘诀。光就是乾阳,回就是返还;只要坚持回光,最后自然可结乾阳圣胎。蜣螂全神贯注转动的粪团都可以产卵结胎孵化出壳,而我们天心这一块元神的休息之地,如果将意念集中在这里,哪能不产生法身呀。”这就是要定位在双目间了,集中意念在此,一切皆可有。把这里搞明白了,接下来的道路,应该不会有大的偏差了。
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照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也。物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也。“这里,要好好的释义一番。”陈文刀心讨,“自然妙灵的真性,一旦在头部乾宫落脚后,便分出了魂和魄。魂居天心,属阳,是一种清轻之气。它来自浩瀚的太虚,与宇宙的创生元始是同一形式。魄属阴,沉浊之气,附在有形的凡心上。魂让人长生,魄让人死亡。一切好色动气的坏习性都是魄所为,也就是识神的作用。魄在人死之后能享受牲畜的祭祀,但活着的时候却很痛苦。阴性事物返回阴界,正所谓物以类聚。学习丹道的人如果能炼尽这种阴魄,当然会变成纯阳之体。”谁说普通人就不能修道了?我不进终南山,一样能看见进入道门的希望。陈文刀笑了,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