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6700000013

第十三章 允执厥中

暄暄走上讲台,逗趣道:“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人物和我一样,也有着令人头疼的童年。在十二岁的时候,他写了一首私塾先生都觉得深奥的小诗——《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那一年,他还说出了自己的理想:‘人生的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这句话在当时的社会里可是大逆不道的狷狂之言。听到这句话的老父亲顿时被吓得六魂无主。父亲王华实现了一个书生在几十年寒窗苦读后所得到的最高荣誉——状元及第。可是,‘如何成为圣人’,那是父亲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等到王阳明渐渐长大后,他那卓然超群的军事才略开始让他展露头角。平定江西匪患,是王阳明为官后初试锋芒的精彩表现。匪患聚集的地点在江西、湖南、福建、广州四省交界之处,是朝廷最头疼的“四不管”地区,而且这一片地区又是很容易藏匿土匪的深山老林,所以官兵的搜捕常常难以奏效。在几十年时间里,土匪们从一开始的偷鸡摸狗、小打小闹,到后来占山为王、组建联军,明目张胆地攻占城镇、洗劫乡里,把整个江西搞得乌烟瘴气、满目疮痍。为此,朝廷增设了巡抚专门驻守在江西,并不断增加军卒来平定匪患。可几年、十几年,数十年过去了,土匪并没有被消灭,反而做大做强了,从农具菜刀的山林游击发展成了装备整齐的规模军队,让朝廷苦不堪言。朝廷不断派出官员去镇压,但这些官员要么白忙一场无功而返,要么直接告病不敢前去。朝廷无奈之下,便让王阳明去江西接了这份苦差事,权且把死马当作活马医。这差事就是烫手的山芋,不,比烫手的山芋还坑。可是,明知入坑的王阳明却并没有消极怠工,反而仔细地考察了当地形势,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剿匪屡战屡败的根源在于衙门里有土匪的内应。于是,他放出剿匪的假消息,顺藤摸瓜调查后,一举抓获了那些长期跟土匪勾结的老仆役,并成功策反了他们。有了这些双面间谍的情报,后面的剿匪出奇地顺利。王阳明借助剿匪成功的威势,对当地进行了整顿。“十家牌法”就是连坐制度,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轮流巡查。如果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谁敢和土匪再勾结,就会被其余九家揭发。这样一来,王阳明就切断了山中土匪和外界联系的渠道,困居山中的土匪渐渐变成了瓮中之鳖。当然,土匪造反的根源是吃不上饭,所以王阳明在剿匪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当地吏治的整顿,减轻赋税、兴办教育、移风化俗,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一年多时间下来,赣南汀漳数十年的匪患基本上就被平定了,当地百姓将王阳明尊敬为神人。

“然而真正让王阳明功成名就的,是宁王送来的神助攻,果真是‘自助者,天恒助之’。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阳明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匪患。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后,王阳明就局势做出了分析:如果宁王顺长江东下,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作为留都的南京丢了,叛军在政治上就会占有主动,倘若江南各地的土匪再因势响应,那么南方的局势就会变的非常棘手。于是,王阳明立即赶往吉安,就地发出檄文,开始募集义兵,准备征讨宁王。可是,率领这几天临时拼凑的义军来对战准备了几十年的宁王军队,王阳明完全没有胜算。所以一开始,王阳明便筹划使用疑兵之计将宁王军队拖延在江西,‘拖’是王阳明制胜的关键。王阳明拿捏准了叛军的心态,毕竟犯上作乱的人心中通常都缺乏底气。所以,他一方面积极备战,一方面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更到处张贴假檄文来迷惑朱宸濠。檄文声称朝廷派援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马上就要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为争取更多的时间集结军队,王阳明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朱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同时又故意将此事泄露给了朱宸濠。因此,当李、刘二人依照战略提请宁王进兵南京时,朱宸濠心中犹疑不定,迟迟按兵不动。宁王等了十多天后,才探知到朝廷根本没有派出那么多的军队。上了当的朱宸濠这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后,逼近安庆。正在朱宸濠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候,王阳明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了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进行回援。当时有人建议王阳明去救安庆,他不肯,分析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令我们腹背受敌;而且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趁着南昌守备空虚,必可一举拿下;南昌为叛军老巢,宁王出师未捷却先失大营,这将严重挫伤叛军本就不高的士气,所以宁王一定会班师回救,到时我们再以逸待劳迎击叛军就能取胜。后来的事实果真如同王阳明所预料的一样。朱宸濠回兵救南昌时,在鄱阳湖和王阳明的义军展开了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王阳明用朱元璋击败陈友谅的办法再一次击溃了宁王的乌合之众。至此,这场轰轰烈烈的宁王叛乱历时43天后宣告结束。

“博识、精思、问疑、苦索,最终悟道。王阳明如神般的军事禀赋,源自于他对整个战场的清晰把控。从复杂的形势中,看清楚问题的主症,并依症找出上佳的对策,这就是我们所仰慕的‘大智慧’。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王阳明在立德方面,开创阳明心学;在立功方面,43天平定宁王叛乱;在立言方面,龙场悟道之后开馆授徒,最终留下了《王阳明全集》。“三不朽”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王阳明又是历史上少有能实现“三不朽”的人物。所以很多人便把王阳明当成了成功的偶像,试图用成功学的思维去解释王阳明的成就。然而,王阳明自己又是如何来评价成功的呢?

“王阳明认为衡量成功有两把尺子,一把叫做‘成色’,一把叫做‘斤两’。王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与‘斤两’无关,只看成色。圣人‘成色’足,是指他的心纯乎天理而无掺杂一丝一毫人欲。当然,圣人也有‘斤两’,王阳明打个比方说,尧舜好比黄金万镒,孔子好比黄金九千镒,伯夷、伊尹好比黄金四五千镒。但他们都是足金,这是关键,所以后世才尊他们为圣人。圣人之所以有斤两不同,是因为时势使然。尧舜有做圣王的条件,而孔子没有。如果孔子有尧舜那样的条件,那他的事功就能跟尧舜一样大。王阳明的成色论否定了功学所鼓动浮躁的斤两之争,他认为自己的‘三不朽’功德乃时运所济而成,而并非自己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就好比有一个人跑到王阳明的面前,问:‘阳明大师,我必须得成功!怎么做才能像你一样成功呢?’王阳明却回答道:‘做个好人吧!我没想成功,只是想做个好人。’这在很多现在人的眼里,不是跟‘小目标’、‘脸盲君’、‘嫌钱多’一样,也‘装’的太气人了!

“做一个好人如何会有成为圣贤那般宏远的意义呢?这跟个人的成功,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最近的历史学习,给了我答案。

“人拥有两个意识,一个是我们熟知的自我意识(显意识),另一个就是潜意识。西方人认为:自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这个概念后,人们才知道了这扇大门可以照见自己的人性,并能够借助这种自鉴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理,从而过上稳定的心灵生活。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已经掌握这样的方式,并把它称之为‘内省’,而那时的中国人称呼潜意识为‘天理’。没错,就是那句‘去人欲,存天理’,让理学招致了‘灭绝人性’的骂名。‘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有人把‘天理’当成了自然界的客观法则去解释,这显然不是‘天理’的真正涵义。因为客观的东西,怎么会以‘存’、‘灭’来形容呢?正是因为对‘天理’的误解,儒家的哲学才被打上了唯心的烙印。

“要弄清‘天理’是什么,我们先要明白潜意识工作的规律。假如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潜意识,那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找到它的存在。刚学自行车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为控制好平衡,就能够避免摔倒。可我们越试图控制,我们手里的车把就似乎越不听话;反之,当我们不去刻意控制车把后,我们才真正学会了骑车。那个要强烈控制车把的意念,就是我们的显意识;而当显意识知道让渡给潜意识管理这辆车时,一切都变得那么轻松和顺畅了。并且我们一边骑车还能和别人一边说笑,这时的潜意识承担着骑车的工作,而显意识则承担着说笑的任务。一心二用的真正原因,人们很少会去探究,是因为我们太习以为常了。可这项本领却是动物们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得到的生存绝技。有了这项绝技,兔子们才能够一边吃草,一边警戒。

“一心二用虽然能够提高我们做事情的效率,但这项能力有使用的前提:其中一件事我们得熟练到不需要显意识来参与甄辨;另一件事虽需要显意识参与甄别,但不必调度潜意识进行深度思索。也就是说,一心二用是我们应急的手段,一心一意才能使我们获得认知的拓展。我们学习时,需要聚焦显意识来完成认知和思考。但当你的显意识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这块知识的理解后,你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显意识把知识交给潜意识后,你的潜意识还继续承担着你完全无法想象的工作量。首先,这块知识应该放置到你知识体系里的那个位置?然后,与你原有的知识发生冲突后如何融入?还有,以什么样的方式存放才能保证你在需要的时候将它激活?如何维持知识系统的认知升华?......而我们的创新过程,就是大脑驱动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工作,直到结果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潜意识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显意识的工作量,而且越智慧的人,潜意识的工作量就越重。所以,显意识如何为潜意识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这才是一个关乎智慧的根本问题。

“有助于潜意识工作的方面有两个,休息时间的保障和认知节奏的维护。休息包括,睡觉、娱乐和冥想等。人在睡觉时,我们的潜意识依旧在工作,而且相当高效。很多创新的灵感就来自于梦境,比如著名数学家拉马努金。所以,对于学生和脑力工作着来说,睡觉是头等大事,悬梁刺股的方法并不值得提倡。维护潜意识的顺畅认知节奏,一方面要克制纵欲,无欲则刚的精神状态是显性意识能够给潜意识提供的绝佳条件;另一方面,就是避免外部因素对我们节奏的侵扰,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身如不系之舟的状态。就拿儒释道来说,它们的核心教义都是‘先克欲,方见道’。人的七情六欲是人的生物本能,是人存在的基础。所以,儒家把人必要的情欲行为划归到礼的范畴,却严格地克制那些逾礼以外的放纵欲望。当人的显意识没有被这些过分的欲望给占用时,它才能更好地与潜意识完成交流与协作。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显意识感应到了潜意识所传来的信息,将其总结梳理后便形成了人类文明中智慧的累积。潜意识的运行极为客观,也会因此而产生极为客观的理念和判断,这些认识被古人认为是上天所赐予的真理,故称呼其为‘天理’。而显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辉映过程,就是审美的实现。这便是‘去人欲,存天理’的真正意义。

“做一个好人,就意味这个人已经脱离了低级的趣味,而不会被欲望轻易地摆布,这样的人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智慧。有了这些智慧的加持,成功还会远吗?

“讲到这里,仍旧有人会跳出来说:‘我没有成功,难道我就不是好人了吗?’这时,我们就要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人’。我没有触犯法律,没有伤害别人,那我就应该是好人了吗?其实不然,电影《狗镇》里的淳朴农民,在诱惑到来之前,他们都算不上恶人。因此,好人并不是用这些固态标准来衡量的,正是这些固态的评价标准才使‘孔教’拥有了禁锢国民的枷锁。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好人,由自己内心世界的三维‘真、善、美’而决定的。求真为了知善,知善方能审美。不是成功的人都是好人,但好人一定知道自己心中所求的成功到底是什么!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就会拥有成为圣贤的潜质,即拥有圣贤一样的‘成色’。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笔下的脊梁,便是阳明眼中的圣贤。

“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饥而食,渴而饮,率性之道也;从而极滋味之美焉,恣口腹之饕焉,则人心矣。惟一者,一于道心也。惟精者,虑道心之不一,而或二之以人心也。道无不中,一于道心而不息,是谓‘允执厥中’矣。一于道心,则存之无不中,而发之无不和。是故率是道心而发之于父子也无不亲;发之于君臣也无不义;发之于夫妇、长幼、朋友也无不别、无不序、无不信;是谓中节之和,天下之达道也。放四海而皆准,亘古今而不穷;天下之人同此心,同此性,同此达道也。

“这段话正是王阳明在《重修山阴县学记》里对于‘心学’的诠释。‘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这是多少现代人所向往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呀!而‘心学’却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到达这样的境界,只需要你做到正心诚意,就能够领会‘恕’的真意。

同类推荐
  • 从仙剑开始的悠闲生活
  • 我没只想在一起

    我没只想在一起

    天黑黑,你是谁,魔瞳魔瞳谁最美……茫茫宇宙,无尽的深蓝,银河系高度的文明,高雨航驾驶的龙马号飞船经过3000万光年的长途跋涉,终于停泊在这个唯一还算的上宁静的蓝色星球。这里的生命体依然保持着生老病死的血肉之躯,原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只因,1000年前,冥王星的王室后裔传承的一颗蓝色晶石被海盗人掠夺,通过空间移动散落在这片原本安静的大地。高雨航和所有的蓝影人一样,为荣誉而战,他,能如愿吗……
  • 第三方介入

    第三方介入

    浩瀚苍穹。原有一地,上有万里山脉,横跨日月。有狂人驾驶战车,牵引大日。有神灵手托明月,缓缓升起。有神女乘龙,行云布雨。有儒杉落魄的书生举酒对月,身上闪烁阵阵金光。可有一天,这样一片漂浮在宇宙之中的神迹大陆,碎了......
  • 喧嚣杀戮

    喧嚣杀戮

    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潜藏在每个人类的本能之中。但在地球上,生理的极限限制了我们,一颗子弹足以带走一个人一生的努力。但现在,我终于踏入了新的世界,一个没有极限的世界。我很好奇,我的极限究竟存在于何方,还是我根本就没有极限?嘘,当我杀戮的时候,请你们都聆听——我的声音。
  • 末世除魔现世斩妖

    末世除魔现世斩妖

    一睡觉醒来,穿越到末世,神仙已亡,妖魔当道,看小人物郑伟如何在末世与现世中斩妖除魔
热门推荐
  • 百变女杀手

    百变女杀手

    百变女杀手 楠木嘉
  • 带你走到世界边上

    带你走到世界边上

    大大咧咧任锦辞帮助AIG1021(而已)开发情感也是为了自己救出父母,在行动过程中,冰冷的AI一步一步变得鲜活,可他们也正牵扯出一个巨大的计划……
  • 美人权术

    美人权术

    群346505835,本文全订可进,进群加任意角色名称既然不爱,为何要娶?她是一朝皇妃,母家获罪,被无端牵连,惨死在太监手下。一朝重生,她是王府之奴。家人流放,父母惨死,她立誓要为上一世的自己讨回公道。嫁藩王,进宫门,一曲《凰醉天下》名扬四海。素手遮天,只为让所有陷害她的人尝到恶果。人人都道,她是祸水,惹得贤王三月不朝,日日酒肉笙歌。熟不知,前朝后宫,她只是三王争霸的一枚棋子而已。两重记忆,三世恩怨。当过去的迷雾一层层被剥开,她才深切地明白,原来,真相远比她想象得还要残忍。
  • 紫瞳星耀

    紫瞳星耀

    “纵使你过断桥,喝孟汤忘前世。纵使你斥爱恨,经轮回再重生。纵使你逃到天涯海角,六世之间,你也逃不过我爱你的心。”秋星耀一身白衣,负手而立。他看着远处的景色,默默念道。
  • 重生后成了顶级白莲花

    重生后成了顶级白莲花

    陈晨,女,30,绝症凉了。被家人PUA,骗光了所有的钱。一个人凄惨的死在公园湖边。她死前想,如果重活一次,一定不再做包子了。获得重生系统,在系统的引导下,走上顶级白莲花的路。陈晨决心通关任务,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系统:嗯?高富帅?陈晨:对,声音要比你还好听那种系统:我可以更好听陈晨:你只是个系统系统:我也可以不是
  • 末世重生之涅槃重生

    末世重生之涅槃重生

    苓奕星在末世闯荡了十年,终于在末世占有了一席之地,但身最信任的伙伴却背叛了她,在一睁眼,她不再是她,看她如何在这个世界重现自己的传奇
  • 穿越时空的末影者

    穿越时空的末影者

    一次时空与世界的冒险!
  • 错入豪门:老公请宠我

    错入豪门:老公请宠我

    他的残忍,情人的挑衅,最终将她折磨的遍体鳞伤就在要放弃的时候,他却温柔对待。以为他爱上自己的时候,他却挽着别的女人高调结婚,甩给她一张离婚协议书!
  • 修炼成绝世超神后的生活
  • 风雨花开

    风雨花开

    风雨花原名韭兰花,是百合目的一种植物,六枚花瓣,有一小部分八枚花瓣。它的花期在初夏,常常迎着初夏的风雨而华丽盛开,正因为如此,它的花语被定义为: 勇敢坚强地面对自己的困难与挫折。她出生于初夏的雨夜,经历一夜的风雨,她家院里种的风雨花全开了,于是她被取名风雨花。她出身卑微,却不甘平庸,不认命,不认输,经历过别人的伤害、否定、诋毁、利用、抛弃、背叛等艰难险阻,她仍然百折不挠,并且越挫越勇。 社会残酷,她仍然感恩生活,人们无情,她依旧坚信美好。对于伤害,她学会忘记,对于恩人,她铭记在心。她15岁那年被迫离家闯荡世界,历经千辛万苦,感受人间冷暖后,她对自己说:“纵使风雨交加,我也傲然开放,纵使遍体凌伤,我也决不妥协,纵使孤独无助,我也绝不放弃。我就是自己的神,谁也无法摧毁我,除非我自己。”从家出发的那一天,她对着天空大喊一声:“这世界,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