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梓轩。”听完他的话,我不由得叫出他的名字。我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是喜欢着他的名字的,比起“六皇子”或者“殿下”那生硬的称呼,我倒更愿意直呼他的姓名,可大部分时候,我都不愿意跨过某个禁区。
那时他望着我,眼眸如星辰般沉静,我们很少像这样彼此对视,有种力量拨开我心底疯长的芒草,在裸露的部分轻轻扫过。
“你可知,自古而今,有多少帝王会在终老之时感叹‘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我深呼一口气,这样道。
“这是何意?”白梓轩冷下脸。“你是在指责我过于执着帝王之位吗?”
“雪时何曾有那样的权利?”我淡淡答。“对天下苍生来说,你是合适的帝王。只是……”
“只是?”他挑起眉毛。
“只是,殿下难道不寂寞吗。”我将他握着我手的那只手稍稍举起一些,然后把空着的另外一只手覆上,将额头贴上去,在那个时候感受到自己手背有丝丝凉意。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这是个乱世,在乱世里,能够解救百姓于战火荼毒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百姓的拥护……白梓轩,你要做个温柔的帝王。”
这些话出口,只觉得对方的气息突然放大千百倍,空气中飞旋的细碎的尘埃,被他衣袖挥起的风带起,在空中变成半透明的颜色,他一把将我拉入怀抱,我立刻感受到一个有着炽烈热度,宽阔而剧烈起伏着的胸口。
“有慕容雪时这些话,我便再无所求。”他说,语气里有热烈而动人的意念,我愣在那里。他抱了我良久,突然将那日送与我却又被我退回的簪子从怀中拿出,交到我手上,郑重地命令我收下。
“这是给你的,别的女子没有资格戴它。”
那天夜里,他拥我入眠,不做任何多余之事,等我早晨睁开眼睛时,身边已是空空如也,可他离开时我是醒着的,无论是他安静地穿衣,还是临行前俯身在我额上印上的一吻,我都是知道的。
还有那句他对我说过的最温柔的话,我必定永生不忘。他说:
“雪时,我爱你。”
那年,我十七岁,已经成了个大姑娘。距离与我那未婚的夫君分别,也已经两年之久。
宽历元年,碧落太子白霜凌接任帝位,时年三十又四,世人盛传此人生了一张芙蓉美面,比起先任白帝来却更加是一个好酒好色之徒,性格亦暴戾而又难以亲近。碧落一国的命运,到最后,竟是落在这样一个人手中去了,不免令人扼腕。
话说回来,白梓轩虽是被封为“征北大将军”带精兵北上的,可但凡明白一些事理之人,都明白这只不过是新王抑制那被世人称颂贤明的六皇子的手段,针对此,高堂之士大多怒不敢言。
白梓轩临行之时,除了侧近的几个贴身护卫外,还带了我家师父昀端在身边,昀端在启程前,曾为我带来了一封书信,是姐姐托他带给我的。我好奇他是如何找到姐姐并与她保持着联系的,可是看到他那不常有的严肃表情,便没有问出口。只将那书信小心收起,预备整理好心情之后再去读它。
那日,窗外微雨,视野里一片朦胧的雾色,这场没有凝成雪的雨带来回暖的假象,可谁都知道,这京都一入腊月,便再无暖起来的可能了。我撑把描绘有梅花纹样的油纸伞,立在倚梅阁的青石板路上,前方便是圆形拱门,从外面传来为白梓轩送行的队伍的隐约声响——我想那大概是幻觉,这倚梅阁如此隐秘,如何能听到那么遥远地方的动静?
那个时候,叫做巧玲的小丫头在我背后问我:
“姑娘,难道不去为殿下送行吗?殿下可是特许姑娘今日可以出阁的……”
她的语气里满是好奇。我淡淡回道:
“那个人会好好回来的,今日既非永别,那便没有为他送行的道理。”
“姑娘会不会太冷淡了?”小丫头有些不满。她毕竟是白梓轩的人,平日里对我虽然恭敬,骨子里却是带着敌意的,我不与她亲近,她也只是本分地做着主子吩咐给她的事情。
“这是草箩的传统。”我仍立在雨水里,将一只手伸向伞外,不由得为那凉意瑟缩了一下。脸微微一侧,看到巧玲脸上满是疑惑,于是笑着解释道:
“在草箩镇,若非永别,是没有送别的传统的,所以,每每为远行之人送行时,都会对他说这样的话——‘请你再也不要回来了’——这样的话要重复三遍。乍听下去是很别扭的传统吧,少时的我不明白这话的缘由,长大之后才渐渐懂得,那一句含泪之言,是抱着怎样绝望的心在与亲人惜别。那一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唱哭了多少离人的心,便有多少颗等待的心在翘首盼着、念着——哪里是让你‘再也不要回来’呢,是希望你永远莫要离乡呢。”
说完之后,缓缓转过身去,看到沉默的小丫头,此时脸颊微微发红,一双灵动的眼睛里,印着我带着笑意的脸。
“姑娘……”她喃喃叫了一声,“天凉了,回屋吧。”
“我再站一会儿,你先回吧。”我道。
“那,姑娘莫要冻坏身子,巧玲回去为姑娘准备暖炉。”说着,屈身退下。
当周围的世界伴着雨声归于寂寥的时候,我的面前开始完整地浮现出一个男子的身形,他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身边有精兵护卫,可他一定是不打伞的,凉凉的细雨会将他的头顶润湿,他的脸必定像我初见他时那样,轮廓坚硬,表情里没有任何热度,眼睛里堆积着难以消融的寒冰。
那个人要走了,我竟然说不出的伤怀。想来,与某个人同宿一屋之下,同汲一河之水,如今要离别了,人情总不免是悲哀的,何况我与他相识半年之久,更有点留恋悲伤,以至于终于流下无益的眼泪来。
泪水混在雨水中,原本的温热被雨水的凉意抵消。
那时的我还不知,白梓轩此去,便是另外一段传奇的开始。后来的我随南云四处漫游之时,曾听过一段琵琶法师弹唱的小调,讲的是被誉为京城第一美人的泠香姑娘,为这位受迫害的清和王抛弃京都一切虚华以及纸醉金迷的人生,而混在出征队伍中,只愿能常伴君侧的轶闻。“得女如此,夫复何求。”——那位盲眼的琵琶法师这样唱。
“只可惜……”唱到最后,那位法师沉重地摇头,琵琶的调子蓦地高扬起来,仿佛要冲入云霄,就在我以为乐曲要在这里急转直下之时,不料那调子竟在最高的地方戛然而止,只听那手执琵琶的年轻法师用清澈的嗓音念出这样的说白,“只可惜‘女似落花有意,郎似流水无情。’”
听到这里,我的心霎时咯噔一声,不由得捏紧身旁人的手。
“怎么?难道雪时的心里还在念着白梓轩吗……”南云侧头在我耳边低语道。他那句话的语气轻佻,话里满是戏谑,我涨红了脸,对他道:“没有的事。”
是呢,我们那一别,再见时早已月色苍凉。
而我终归没能如愿从他口中得到父亲的下落,也没能逃开他,过上我心内所想的避世生活。反而,还交托出了一颗心在他身上。
(关于那封信的内容,接外传chapter 2.慕容子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