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宋雨桐在雨中撑伞离去的背影,秦知了忽然觉得有些伤感,也许是这雨烘托了气氛,但他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终有一个人会看着另一个人离开,而那个人不会是他。
屋檐不断往下滴水,按照这个雨量,估计这场雨会持续到明天早上。
是的,这场雨并不是自然的雨云堆积,是山谷里开启了阵法,想要浇灌灵谷。
来到起居室,在桌子上,是云姨让宋雨桐拿来的两套干净的薄衫,一黑一白,一长一短,一套是日常穿搭,一套是干活穿的。
秦知了脱下湿衣服,试了试,很合身。每到换季的时节,云姨都会给他做衣衫,从小到大如此。他的记忆里没有父母的身影,对他来说,云姨和山叔就像他的父母一样。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见云姨和山叔了,秦知了决定明天去看看他们,顺便谢谢云姨。
虽然天色灰蒙蒙的,但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不过酉时前后。换了一套干衣衫后,秦知了便推开了旁边的一间竹楼。
这里是一间藏书室,里面有一排排木架,分门别类整整齐齐的码放着一本本书籍。
秦知了抽出一本名叫丘国奇闻录的书,便坐到一边的椅子上悠闲的看了起来。他平日里除了药理方面的书籍,最喜欢的就是这类记载了各种奇异见闻的书籍。虽然不知是否是作者自己杜撰的,但是他看的津津有味。什么二十里坟茔养尸魅、枯骨女鬼月下对镜梳妆、一头老龟背负青山、黄鼠狼迷人自杀几千吊爷风中飘荡等等故事层出不穷,也不知道小小丘国如何来的如此多凶山恶水还偏偏被笔者好巧不巧逛了个遍。秦知了觉得笔者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修士,不然没理由遇到这么多凶险还能保得命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还是没有停歇。
稍微热了一下中午炖的猪蹄汤,简单吃过晚饭,秦知了就开始准备日常修行。
他先盘腿坐在床上,回顾了今天的经历,从早上的授课到狩猎队归来再到钓鱼观蚁最后是看书,他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斩灭心中的其余杂念。
等到心境彻底平稳,他便躺在床上开始修行,四肢伸展,让身体放松下来。在没有真正走入修行路前,普通人要是锻炼意识,都会选择平躺的姿势,相对于盘坐,这种姿势不会让人的腿部遭受到压迫从而使人中断修行的过程。而种道以后,任何一种姿势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秦知了闭目,将自己当作一块路上的石头。在这天地间,无穷渺小,风吹过,雨淋过,人踩过。它看着蟋蟀从身边跳过,蚂蚁站在身体上眺望,草芽将自己拱翻。然后自己置身于草丛,感受着清晨的露珠,绵绵的春雨,夏天面对太阳的炙烤,水分从身体表面蒸发,秋天草丛枯死的茎叶盖在身上,冬天雪花飘落在身上。最后身体表面出现裂纹,日月轮转,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身体化作细细的沙土,风一吹,无数个自己见花、看河、观山、揽月,最终沉寂,然后彻底黑暗。
原来这便是识真。
感知不到身体,眼前一片黑暗,不知上下四方,不感时间流逝。秦知了只觉得思维清晰,生活中的一件件事情,大大小小,都化作一条条脉络,清晰可见。这是通灵妙境,极乐世界,意识无比满足,渴望永久驻足其间。
只是不能动弹,彷佛被大山压身,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不被允许,身形被永久固定。这就是枷锁,是牢笼。
彷佛一瞬间,又像一万年。
他从那种境界中退了出来,只感觉异常疲惫,想要马上倒下就睡。身体表面出了一层油汗,又滑又臭又腥,让人闻之欲呕。
他坐起身,握了握拳头,骨头发出噼啪爆响,他觉得自己现在的力量可以轻松打死一头宋玉庭背回来的野猪。但这只是感觉,骤然提升的力量,让他现在有些迷失,无法把握真实的身体状态。
用手拍了拍脸颊,强撑着不让自己睡下去。点上一盏油灯,光亮瞬间充满房间。秦知了看了看桌子上的沙漏,戌时过半,才刚刚过了一个时辰,识真的时间还要再打个折扣,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是何时进入那种状态的。
“咕~”
突然秦知了的肚子叫了一声,他这才感觉胃里空空,疲倦瞬间被清扫一空。
他赶忙举着油灯走进厨房,也不炒菜了,直接煮了一大锅饭。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肚子一直叫个不停,从小到大,他还没感受到这般饥饿过。但是煮饭到底是需要时间的,这不会因为他的意志而转移。在等待的过程中,身上那股油垢实在让他受不了,趁着外面还在下雨,他直接脱了衣服就冲进雨里,用雨水淋浴。
终于饭熟了,还冒着滚滚热气,秦知了等不及了,也不怕烫,直接吃了起来。虽然没有菜下饭,但他还是吃的很开心,居然觉得这顿饭是他吃过最好吃的饭。
等到肚儿滚圆,他才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
首先他测试了一下自己的力量,十均一个的大铁块,他现在能举起四块,还比较轻松,真实力量应该还有四五均的浮动,比之原来增加了四分之一还多。他叹口气,果然,力量增长的太突然,之前的感觉是蜜汁自信。他有点不满意。
坐回床上,他闭上眼睛,仔细感知身体的各种变化。他发现自己的听力变得灵敏了不少,在这雨天里,除了窗外的雨声,他还听到远处雨打竹叶的细微声音。然后他将油灯吹灭,睁开眼睛,居然隐隐能看清房间的大致样貌,要知道,外面下雨,没有月亮和星辰,天地间的光线弱的可怜。这就很惊人了,这几乎就算是夜视了,可以和野兽的视力比肩。除此之外,对身体的掌控也变强了许多,衣服的任何动静传递到身体上,尽管很轻微他都能有所感应,甚至能分辨出大致在哪个区域。
秦知了很惊讶,因为这才跨过第一道门槛啊,居然就有这般大的变化,严格说来,他都还不是修士呢,真正的修士那该有多强?更高境界的修士又该有多可怕。原本他以为书上那些对于修士的描述像是搬山填海、摧城断岳过于夸大了。要知道,即便是一座百米小山也重达五千万均,不要说将其投掷了,就算是搬动在秦知了看来也是天方夜谭的事。
但是如今,他相信了。亲身感知自己的变化后,他觉得要是修行到高深境界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甚至做到更难以置信的事也并非没有可能,比如让城池飞到云海之上。
他的心砰砰跳个不停,心里充满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他深深体会到了修行打破常理的含义。由此可见,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山谷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想到这里,秦知了的心里一片火热,但紧接着就冷静下来。越是知道世界之大,越是感觉自身孱弱,他明白自己还是太弱小了,莫说走到外面的世界,如今的他或许连山谷外面的丛林都过不了。各种野兽猛禽横行,稍微强大的,都不是如今的他能对付的。
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秦知了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就感觉疲惫如潮水涌来。他赶紧躺下身子,将意识散入身体各处,进行冥想,恢复精力。
等到他再次醒来,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丑时过了一半。秦知了觉得神完气足,精力充沛到了极点,他简直想到外面去打一套拳。想来效果应该很好。但他遏止了这股冲动,外面的雨可是没停的,他可不想再换衣服了。
眼睛一闭,他又准备识真,进入那片黑暗之地。那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意识舒服到了极点。他算是明白了,要是能够一直驻留那个境界,所谓的世俗享受,真的如浮云一般,根本没有丝毫吸引力。难怪那些大修行者一坐就是经年,坐看人世浮沉,世事变迁。如今他算是勉强能够体会那些大修士的心情了。
再次识真并不像宋楷说的那般轻松,秦知了尝试了十数次,花了半个时辰才进入到那种状态。
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出现,这种状态真的很奇妙。这说明,他的思维活跃程度比平时高了数个层级,创造力大大提升。他试着看能否破开禁锢,去游历这片黑暗之地。尝试了数次后,他果断放弃,壁垒比他想象的还要结实,根本撼之不动,难怪山谷里那么多人都被困在破茧这道难关的前面,其中不乏修行了数十年的人。
修行如登天,他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修行确实可以打破常理,获得难以想象的力量,但与之相匹配的难度同样是让人绝望的。
忽然,秦知了重新恢复了对外界的感知。他睁开眼睛,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要是有人趁他识真这段时间攻击他怎么办。思来想去,结果答案是没有办法,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好在化神之后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他想起一本名叫修行后日谈的书籍上面的记载,然后松了口气。尽管如此,当修士进入深层次的感悟时,对外界的警惕仍然会降低到最低点,很容易被人所趁。虽然修士闭关时会在洞府周围布设阵法,但还是会有一定的危险。除了要面对修行本身的难度,修士还要小心各种天灾人祸。
大道艰难啊,秦知了又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