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被宋楷一席话说的悠然神往,恨不能现在就拔腿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虽然他们看了很多书,书上也有很多关于外面世界的记载,但这总是不嫌多的。听其它老师说,宋楷老师去过很多国家,是这小山谷里除了族长以外出谷次数最多的人。他们很想听听宋楷关于外界的描述。
宋楷没有给他们发问的机会。
“我看你们几个都快要摸到启明境的门槛了,我觉得现在已经有必要给你们好好讲一讲启明境的一些秘辛。”
众人顿时面色一正,将此时脑海里的所有想法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自小修行,自然对修士的第一层境界十分好奇。私底下也查阅了很多典籍,但都对此语焉不详。询问家里的长辈,得到的答案也总是含混不清的。
宋楷娓娓道来。
“当今世界,修士目前已知的境界共有七层,它们分别是启明、种道、衍脉、御风、天人、山海、通天。启明境是修行的第一个境界,象征着普通人从此跨入了修行的门槛。在以前,这个境界也被称为引神或是见真。”
“启明境对于修士的修行之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整个大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识真、破茧、化神,一共三道门槛,也被叫做入道三关。严格说来,只有跨过这三关,才能算做一名真正的修士,才算真正踏上了修行路。”
“识真是启明境的第一道门槛,是你们即将遇到的一道难关。”
“什么是识真?顾名思义,识真就是认识真我。而我们的真我就是意识。意识让我们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能够诞生许许多多的想法,但是它太过朦胧,太过分散,就像水蒸气一样,弥散在空气中根本不能被察觉。而识真就是让意识从虚无中现形,所以我们通过修行不断壮大意识,最终量变引起质变,化为一点本命灵光。所以在很多万年前,识真境也被称为灵光境。”
“修士每一次识真,凝聚灵光时,就像是突然进入到一片黑暗的世界,感知不到身体的存在。没有声音,不知时间,不知地点,不能动弹。而此时意识变得无比舒泰,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平时想不通的问题都会变得简单起来,宛若进入到了通玄妙境,让人流连忘返。修行从来不枯燥,众妙之境,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修行不知岁月,悟道便是经年,这就是修士能够忍受孤独的原因。只是这个状态并不能一直维持,根据每个人的意识强度,维持的时间会不一样。只有真正跨过启明境的三道天关,修士才能长驻其间。”
“平时当我们浸心于某件事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也会变得高度活跃,时间的概念会被我们淡忘,甚至周围的环境也会被我们忽略。这种状态被我们称为身半死而意半活。识真后的状态则被我们称为意活身死。”
“修士从识真状态退出来后,会感到身心疲惫,但是只要心神饱满,便可以随时再次识真。而识真之后,身体素质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极大的增强,等到过了这段时间,身体素质虽然还会随着修士灵光的壮大而增强,但增强的幅度会小很多。当然,每个人身体素质的改善程度因人而异。”
“识真也可以解释为认识我们的真心。很多人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但这在修士的整个修行生涯中却至关重要。只有真正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的修行才有意义。物有不平则鸣,人有所执才能一往无前。”
“知道自己的内心真正所求是什么,这很重要。”宋楷面色一肃,再次强调。
“我不管别人是如何修行的,但是你们必须真正明白自己修行是为了什么。”
“我不想我的学生修行一生,糊涂到老。”
“我不会问你们要答案,因为这没有意义。但你们在跨过识真这道门槛的时候,必须找到自己修行的初衷。”
宋楷的神情平静,语气也不如何严厉,但他们知道,此时的宋楷很认真。就算是调皮如宋雨泽,这个时候也面色肃然,不敢有丝毫嬉皮笑脸。他们重重点头。不管说什么话来保证都是虚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宋楷见此颇为满意,知道他们已经把自己刚才的一番话放在了心上。
他继续说道。
“启明境的第二道门槛是破茧。何谓茧?牢笼也。修士识真,凝聚的一点灵光会进入到一片黑暗之地,就像人被深埋进土里,丝毫动弹不得。毛虫破茧成蝶,翩舞于空中;修士同样必须打破这座牢笼才能让一点灵光得到自由。”
“关于所谓的牢笼、黑暗之地,古人众说纷纭,其中有几个说法在世间受众很多。”
“有人说,这世间除了我们所处的大千世界,还有一处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人意识的起源,有灵众生的意识都源于此间。人凝聚的一点本命灵光便是回到了那个世界,回到了意识被孕育出的巢穴,这也是为什么修士会感觉如登极乐世界的原因。”
“也有人说,人的身体和意识自初生起便是分离的,分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的意识只是肉身在另一个世界的投影,或者说人的肉身是意识在这个世界的投影。普通人的意识在另一个世界太过虚无缥缈,根本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而识真,就是让意识得以凝聚形体,能够被自身察觉。所谓的黑暗之地便是另一个世界,所谓的牢笼便是另一个世界对本命灵光的禁锢,就像我们所在的世界对我们的肉身牵引一样,只能在地表行走而无法触及天空。”
“还有人提出了一种肉身牢笼论,即人的意识是被肉身所禁锢的。他们认为,人的身体里面存在一种有形脉络,就像树根一样遍布身体的每一个地方,而大脑便是这一切脉络之中枢。普通人清醒时,意识便在这些脉络中流通,大部分聚集于大脑,睡觉时,意识便分散于身体的各处脉络,借助肉身修养弥补损耗。普通人意识薄弱毫无觉察,就像杯中蝌蚪不觉逼仄,等到意识不断壮大,凝聚一点灵光便会察觉脉络的无形束缚。”
“前面几种说法都过于玄幻,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据说人的脑袋里面有一个窍穴,名曰神窍,是人灵魂的居所,同时也是意识最高的束缚。神窍死寂,不与肉身互通,因此普通人的意识一直在外徘徊。心神困倦时意识便散入四肢百骸休养。识真后,凝聚了一点本命灵光,便进入了神窍,此时就像人走到了山巅,看到了大片风景秀丽的河山还有更加广袤的天空。打破牢笼便是脱离神窍,自此畅游人身天地。”
“破茧,是一种本质的蜕变。想要突破这一层难关,单纯靠扩大意识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将意识不断精炼,让一点灵光从毫芒大放光明。如果将普通人的意识比作散落天地的灰尘,跨过第一层门槛的人的意识就成了一个土疙瘩,聚散随心。想要破茧成蝶,就要将土疙瘩不断剔除杂质,淬火煅烧,化作一颗水晶琉璃珠。我们山谷内的很多人便是被拦在了这一道门槛之外。”
“修士一点灵光打破牢笼后,便可不拘于肉身的有形脉络,在人身天地内部四处巡游,身心皆自在。不过此时仍是在黑暗中漂泊,看不见,听不见同时也触摸不到任何有形之物。和识真一样,破茧之后,人的身体素质在一段时间内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并且增强的幅度比第一次要大的多,后期同样会放缓。”
“化神是启明境的第三道门槛,也是最后一道难关。跨过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跨入了种道境,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修士,走上了修行路。”
“这一道门槛,说难也难,很多人一辈子也迈不过去。说简单却也简单,有的人只是吃个饭喝口水便意识化神。”
“神指的是神识。神识是肉体精气、天地元气以及本命灵光的结合。化神的过程太过玄妙且发生在一瞬间,根本无法描述。”
“对于如何化神,说实在的,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每个修士在突破这道关卡的时候所借助的契机都不一样。不过我观一些古籍描述,多看书多经历多沉淀有助于提高化神的几率。”
宋楷边说着边摇摇头,他当初的破境来的莫名其妙,到现在他都摸不着头脑,想不明白是因为什么缘由。
众人听完也满是无奈,但也没有办法。宋楷已经尽力了,将启明境的另外两个境界讲的很清晰透明了,他们也不能再苛求更多。
“老师,您当初诞生神识的时候是什么感受?”秦知了问道。
他看了一些关于修行的书籍,上面说修士诞生神识之后,可以坐照自观,各种器官组织、血肉骨骼清晰可察。并且可以神识外放,周边的一切物体纤毫毕现。
“我意识化神的时候是四十五岁。当时只感觉天地一片清明,就像突然羽化登仙了一般,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宋楷笑道。
“好了,你们现在不要太纠结化神这道难关。修行要一步一个脚印,你们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跨过识真这道门槛。”
这个时候,有敲门声传来。宋楷先是皱眉,然后只是看了一眼,门便无风自开。
来人是一个粉裙小姑娘,约莫八九岁,粉雕玉琢,看起来很高兴,她脆声道:“楷老师,倩老师让我来给你说一声,狩猎队回来了,马上就要到广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