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孙权之父孙坚原先乃长沙太守,后统领江东,所谓历经三世其实也不过三十多年而已。吴地原有贵族未必对孙氏心悦诚服,孙策就因与当地门阀许贡不和杀了许贡而导致其门客复仇而遭刺。对于江东的门阀贵族来说,孙氏只是一支保护他们的军阀,如果这顶保护伞不够牢固,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换一个。
同时,江东百姓也大多心存汉室而只以孙氏为汉臣,在江东门阀贵族的奴役下,他们非常希望有人来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
“先生说得没错!关某十分认同先生对东吴鼠辈的定义。”关羽豪迈地对李开说。他对孙权来讨要荆州早就不满了,现在听到李开说孙权连东吴政权都不稳固就更对自己胃口了。
“多谢关将军认可。以上都是可以利用的政治矛盾。当然,政治矛盾需要用经济和文化来激化它。”
李开停顿了一下。刘备听得滋滋有味,微笑着请李开继续说。
李开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轻呷一口茶,悠然说道:
“经济和文化方面,既然我们表面上是盟友,那两地之间进行些商贸交易、文化交流自在情理之中,孙权也不能拒绝。
若要在经济上收割东吴,可以从货币入手。我们可以铸造一种新的货币,暂时就叫新汉币吧,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新汉币可以与一定的粮食绑定,也就是粮本位。”
李开知道前世历史上有个叫刘巴的,可谓三国凯恩斯,在刘备攻取益州后,刘巴让刘备发行“值百钱”这种货币,意思是一枚货币的价值抵原先的百枚,印钱其实是相当于搜刮了一笔当地豪绅富贾的财富。刘备也确实印了,府库也很快就充实,但也使得蜀中贵族敢怒不敢言,为日后统治埋下隐患。
而李开则打算在刘备入川之前就印钱,比刘巴高明的是,他还要把印钱引起的通货膨胀转嫁给东吴。
听到李开说货币这个词,诸葛亮敏锐地问:“原来先生除了墨家,还精通法家,在下敬佩。”诸葛亮对李开作了一揖,表示敬服。李开回礼。
“精通谈不上!诸子有诸子的精髓,百家有百家的格局。我虽是墨家的学子,但也要对其他学问有所涉猎。我认为无论什么事情,用一家之言去看待都是不客观的,用一家之学去解决也难没有办法的。”李开说道。
“先生说得好!”张飞喜欢有文化的人,于是附和道。
“多谢张将军!”李开继续说道:“铸造新汉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平抑物价,防止腾踊(物价飞涨)。”
“先生打算如何处理?”诸葛亮好奇李开有什么好办法。
“我打算这样。因为荆州富庶,商贸发达,我们可以先成立一个商会,由主公安排我等宏观调控。再用商会和贵族手里现有的五铢钱购买东吴的粮食、生鲜食物、农具、布帛等军民必需物资。这样东吴无形之中就多了很多五铢钱,然后我们再发行新汉币,这样腾踊就会在东吴发生,我方依然可平抑物价、避免腾踊。”
“那商会和贵族花出去的五铢钱换来的实物该怎么办?”刘备倒是还能听明白。
李开用不急不慢的语速,争取大家都听得明白,说:“我们原本一直是向百姓无偿征收军粮的,对不对?”
“是!”众人一词。
“那么铸造了新汉币之后,可改为用新汉币向百姓买粮,再规定商会必须接受百姓的新汉币,这样,百姓被征收了粮食,却可以用新汉币向商会购买生鲜食物,商会当初花出去的五铢钱就会慢慢回流成等价的新汉币。
而贵族支持我方的五铢钱,我方再以等价的新汉币直接补偿给他们,甚至还可以多给点利息。”
“哦,我明白了。其实大家都没有损失,甚至百姓都只是等于把粮食换成生鲜。”刘备确实很聪明。
“是的主公。原本生鲜就难以长途运输不适合做军粮。如果可以的话,就让百姓把粮食都卖给主公,百姓三餐都食生鲜。这样粮食供我们西征之外,必有盈余,这些就由官方存储起来,作为战略粮食储备,从而巩固新汉币以粮为本的价值。”李开又说了一个新概念。
“敢问何为战略粮食储备?”诸葛亮一副请教的表情。
“是这样的。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我们要把新汉币的价值和粮食绑定,也就是说,让一定数量的新汉币等于一定数量的粮食,永恒不变,这样新汉币就保有固定价值了。只要我官方永远存储着一定的粮食,那么就等于执有新汉币的人永远可以用钱买粮,新汉币就不会贬值了。”
“我们用五铢钱去东吴购买货物,就等于东吴的钱多了,东西少了。”刘备术语没学会,倒是用大白话理解了。
“主公英明”李开适当拍拍马屁。
“想不到先生对法家的学问有如此高深的见地,不输管仲。”刘备听已然对李开感佩之至。
“主公过誉了,我墨门至今保留当年百家争鸣时代的文化,所以臣有幸得法家的师尊教导。”
“我与先生一样,也渴慕当年百家争鸣的时代。”诸葛亮觉有点羡慕李开。
“我尝闻先生自比管仲、乐毅,他们一个是法家,一个是兵家,可见先生也是学贯百家。”李开原本也打算跟诸葛亮合作,所以要搞好同袍关系。
“先生见笑了!孔明生逢乱世,还是觉得法家和兵家更有助于匡扶汉室。对了,先生刚才所言让我受益良多,还请先生继续。”诸葛亮客气地说,也没有对李开知道自己自比管仲、乐毅而感到吃惊,因为就李开的表现来看,诸葛亮知道他之前已经对政治局势和重要人物做了充分的了解。
“是。以上只是棋局落下第一子。一旦东吴物价腾踊,东吴贵族门阀肯定不满,贵族集团掌握东吴的大多数财富,最受损失的是他们。然后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的不满,转嫁给孙氏当权者,让他们认为是孙氏无能、官吏贪贿。”
“先生第二子就是个攻势!”诸葛亮也是棋道高手。
“是的。这样做的目的是策反东吴的贵族集团,让孙氏集团失去他们的信用。”
“这样就能先打孙权一个措手不及。”刘备高兴地说。
刘备确实聪明,一点就通。李开点点头说:“是的。我们棋行两步,也该看看对手如何反击了。所以第三子还不能确定。”
接下来诸葛亮对刘备补充道:“东吴本来就政治不稳,孙氏为东吴新贵,民望还不如当年在荆州的刘景升。现在东吴北有曹操虎视,南有夷狄侵扰,又兼周瑜新丧,鲁肃踟蹰,张昭老迈,可谓内忧外患。我们一旦拖垮它的经济,就足以引爆它的政治弱点。”
诸葛亮不愧是卧龙,总结得很到位。刘备虽然嘴皮子不厉害,但是个一点就通的人,对李开和诸葛亮的话深以为然。而关、张二人有点面面相觑,只是觉得听上去好像很厉害,其实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众人继续相谈甚欢。
此刻,刘备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敢问为何巨子请先生前来辅助我区区刘备,以先生之大才,无论孙权还是曹操,都将奉先生为国师啊!我刘备何德何能,得巨子垂青?”
“在回答皇叔的问题之前,请先允许我表达一下我墨门的夙愿!”
“先生请讲。”刘备客气地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墨门使臣出山,一来是除贼扶汉,救民于水火。二来,我墨门还有一夙愿:自秦初避世以来,我墨门便消匿于朝堂,后汉皇独尊儒家,当年儒墨并驾的形式已不复存焉。
巨子希望,我墨门若能辅助主公匡扶汉室,还望主公能拜墨家为国教,也不必独尊墨家,儒墨并存即可,还望主公应允!”说完,李开触地而拜刘备。
“好,这个没问题。只要能匡扶汉室,墨家必是国教!”刘备笃信地说道。
“谢主公!”李开起身继续说道:“孙权性狭狐疑,不足与谋。而曹操虽然用人不疑,但他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我墨家求名,不会求一个助贼为虐的骂名!”
“嗯!”刘备捋了捋胡子,点点头。
“此其一也。其二,能匡扶天下者必须上下无间、文武齐心,在统领众臣方面,主公是天下最有才能之主,堪比高祖。”
刘备听了这点,有点莫名的高兴。
“其三,是南风效应。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从前有南风和北方要和对方比试,看看谁能脱去人们身上的裘袍。北风使尽全力吹向人们,裘袍呼呼作响,谁知人们觉得寒冷,把裘袍裹得更紧了。而南风携带春温,缓缓吹去,人们又感觉太暖,纷纷脱去裘袍。主公您素行仁义,正是这乱世南风啊!”李开说完拜了拜刘备。
“巨子真乃我知己啊!”刘备感动万分,朝南一拜。
刘备感动完了之后,整理了下思绪对李开说:“中午先请先生稍事用些简餐吧,洗尘盛宴还请君待到晚间,孤请了所有文武宾客为君作陪。”
李开:“多谢主公!”
之后李开和刘备等还谈论了许多,直到晚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