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长安,数朝之都,自本朝在此立都后,发展壮大,繁华空前。它开怀容纳四方宾客,各国杰才俊士纷纷来朝,南来北往的客人汇成川流的人群,像一首意气风发的歌曲,在大街小巷里传唱不息。
艾离来此寻人已有数日,却毫无头绪。只记得当时苍石曾对悟莲说过,事成后,到京城寻他。但茫茫人海,又从何寻起?悟莲应是知道何处可寻找到苍石,但却未对她说起。不过种种迹象表明,京城长安必有苍石的落脚之处。
寻访数日,并无任何发现,但艾离是一个遇挫不馁之人。这日一早,她仍然早早起身,来到街上。
时辰尚早,太阳刚刚露头,街道上却已有了不少人。艾离心事重重地走到一个早点摊前,要了一碗加糖的豆浆和两个甜饼,坐在摊前慢慢吃着。
摊主是名矮胖的中年汉子,面前支了数口大锅,一边蒸馒头,一边熬粥、热豆浆。他的媳妇一边收钱,一边给往来的食客们端送吃食。两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一直挂着喜洋洋的笑容。
此时的食客,大多是早起工作之人,有刚下夜班的更夫,扫街的阿伯,大宅子里的长工,还有隔壁小店里的卖货丫头……他们都与摊主相熟,一边吃喝,一边相互说笑打趣,每个人脸上都溢满了笑容。
望着他们,艾离被其快乐感染,紧锁的秀眉逐渐展开。小民们的幸福其实都很简单,不过是食有三餐,住有片瓦,从古至今,莫不如是。他们辛勤劳作,简单生活,一点小小的满足便可得到巨大的快乐。简单的人,快乐也是如此简单。
艾离忽然想起四师弟带回来的那个名叫路小花的女孩子。她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和她在一起总能感到无忧与快乐,难怪一向冰冷的四师弟会喜欢上她。
艾离如品茶般一口口地喝着豆浆。许多东西看似平常,然而当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会觉出它的好。只不过,人们得到时太过轻易,往往忽略了它的好。
“咦,这不是艾女侠吗?没想到会在此地遇到你!”上方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随之那人在她对面坐下,“老板,来一大碗菜肉粥、四个馒头和一份小菜。”
艾离抬眸看去,一张四方大脸映入眼底。那人生得浓眉大眼,长年在外劳作令其皮肤呈现出健康的褐色。他举止大方,态度平和,眉宇间一团正气。看其衣着打扮,应是一名捕快。
江湖中人素来不喜欢与官府中人交往,更何况对方还是一名捕快。艾离除了领赏银之时,平日里甚少与官差打交道。她歪头想了半天,也未能想起此为何人。
那人见她这副神情,不由哈哈一笑,“你不记得我啦?地火六鬼还是我帮你埋的哩。”
“哦,是你!”艾离一下子想了起来,“你是‘神不留,鬼不留,名捕留下来’的刘名捕。”她的脑海中闪现出这位名捕的种种传闻。
京城名捕刘夏凉,号称轻功冠绝京城。因其是位擒凶高手,故有“神不留鬼不留名捕留下来”的美誉。
“艾女侠取笑了,刘某就是名捕快。”刘夏凉憨厚地一笑,端起老板娘刚送来的粥碗呼噜噜地喝了一大口,掰开馒头,夹上小菜,埋头吃了起来。
艾离饶有兴趣地看着他,“说起来,上次我那四师弟有事还多亏有刘名捕相助。我应该好好感谢你才是。”
“份内之事,没啥可说的。”刘夏凉抬头瞟了她一眼,“倒是艾女侠,此次来到京城有何贵干呢?”
“我来找人。”艾离不由又皱起眉头。
“你要找何人?”刘夏凉掰开第二个馒头,夹上小菜,咬了一大口,“别的不敢说,在京城找人,我或许可以帮上点忙。”
艾离眼中一亮,他是京城名捕,在此城寻人乃是他的长项。她忙将悟莲与苍石的相貌描述了一番。
刘夏凉拿起最后一个馒头,“你要找和尚应该去寺庙里找啊。”
艾离一脸烦恼,“这些天我把京城的寺庙全找遍了,也未能找到一点线索。他们恐怕都是假和尚,名字也很可能是假的。”
“这可就有些难办了。”刘夏凉用馒头把小菜吃得一干二净,“不过,我可以帮你找人问问,也许能打听到什么。”
“如此,多谢了。”见他吃得差不多了,艾离推碗起身,“咱们现在就去吧。”
“这会儿时辰尚早,有些地方要晚些时候才能见客。而且我还得去趟府衙。”刘夏凉笑着站起,“艾女侠,如果你没有其它的事,不如先去我家坐坐,我还有东西给你。”
“什么东西?”
“去了你就知道了。”
“好吧。不过……”
“不过什么?”
艾离微微一笑,“不过,请你不要叫我艾女侠,叫我艾离吧。你年岁稍长,我就不客气地称你一声大哥了。”这位刘捕头曾经帮助过四师弟,艾离对他颇有好感。
刘夏凉呵呵一笑,点头答应。
天光放亮,街道两旁行人渐多。刘夏凉一边走一边和他们打着招呼,平辈的称他为“刘兄弟”,辈份小的唤他“刘叔”, 偶尔几个年岁大的则亲切地叫他“夏凉”。可以看出,他在此地人缘极好。
令艾离没有想到的是,刘夏凉的家就在附近,墨顶砖房,与普通民宅并无两样。她不由惊讶地“咦”了一声。
“有何不对之处?”刘夏凉正要推门进院,听到她的声音,敏锐地转头。
艾离摇了摇头,“只是未曾想到,堂堂名捕居然会住在如此普通的民宅里。”
刘夏凉摸着下巴,微赧道:“你这是怎么说呢?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倒是你一代女侠,愿意光临寒舍,令我蓬荜生辉呢。”
此话一出,二人不由相视一笑。
推开门,刘夏凉对着屋里叫道:“妈,我回来了!”
“你这不是才出去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门帘一撩,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太太从屋里走了出来。
“妈,来客人了。这位是艾离姑娘。”
艾离上前行礼,“伯母,您好。”
刘母点头称好。
趁着二人寒暄,刘夏凉从屋中取来一个包裹,交给艾离。
艾离打开一看,里面是六锭百两大银。
刘夏凉道:“这是地火六鬼的赏银,我帮你领回来了。”
艾离推了回去,“我说过了,你帮我善后,赏银归你。”
刘夏凉不接,“这么多钱,我哪能收。”
艾离想了想,道:“那就一人一半吧。这样最公平。善后与领赏都是麻烦事。”
刘夏凉坚持不要。
见二人争执不下,刘母在一旁插口,“我看一人一半挺好。”
刘夏凉急道:“妈,你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是她拼命挣来钱,我哪能要她的。”
刘母道:“她一个姑娘家,带这许多银两多有不便,存一半在咱家,等用时再拿,不是也挺好。”
艾离笑看着刘夏凉,“就听伯母的吧,放一半在你家。”
刘夏凉这才不再反对,让艾离留在家中等他后,告辞出门。
刘母打量着艾离,和蔼地问道:“好俊的姑娘,你来京城可是有事要办?”她心中微微起疑:她这个儿子,一心扑在办事上,从不会把与相关公事者带回家里,更遑论对方还是名姑娘。
艾离道:“我来京城寻找弟弟,刘大哥答应帮我。”
刘母问:“你弟弟怎么丢的?”
艾离黯然道:“我弟弟是被人劫走的,那人应在京城。”
“你别急,找人之事就交给小凉吧。他城里熟人多,定能帮你找到。”刘母拉起她的手拍了拍,“来,你先坐下歇会儿,我去给你倒杯茶。”
艾离忙道:“伯母,您别忙,我自己来。”
倒来茶水,二人坐在院中闲聊起来。
刘母对她越看越是喜欢。这姑娘既漂亮又大方。想到那年近三十还未娶亲的儿子,她不由动了心思,对艾离一番旁敲侧击。
艾离并不明白刘母的心思,只觉得这位老人家对她很是亲切。原来她可以不是女侠,也不是大师姐。在这位老人家眼里,她只是名需要帮助的寻常女子。这种感觉令她既新奇又温暖。
中午,刘夏凉回来之时,刘母和艾离已亲热成一团。
望着一桌子的饭菜,刘夏凉吃惊地问艾离:“这些都是你做的?”
艾离忙道:“我没做什么,只是帮伯母择择菜,菜都是伯母炒的。”
刘母笑着称赞:“小离很能干,有她相助,这点事很快就干完了。”
刘夏凉听了,又是一惊,“妈,你叫艾姑娘什么?”
“小离啊。”刘母白他一眼,“叫艾姑娘多生份,以后你也这么叫她。”
刘夏凉心中一颤,偷眼看向艾离,见她微微笑着,并无任何反对。
刘母继续说道:“还有啊,她已经答应住在咱家了。你妹妹前年嫁人后,她的房间一直空着。小离说她现在住在客栈里,我就说让她别那么麻烦,住在你妹妹的房间岂不是正好。”
刘夏凉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只觉得一颗心活活地跃动起来。
吃过午饭,刘夏凉带着艾离到京城四处查访。酒楼、茶舍、客栈、甚至是路边的小摊小贩,众商户对他既尊敬又熟络,纷纷答应,只要发现那二人的踪迹,便会告知于他。
一圈走过之后,刘夏凉对艾离言道:“你放心。只要他二人来到京城,就必会被人看到。”
然而,数天过去,仍是半点消息皆无。
艾离心急如焚。刘夏凉也大感奇怪,“不应该啊。这般查找,便是逃犯也无法遁形。会否那二人根本没有来至京城?”
“不,他们一定会来京城。”艾离肯定地说道。苍石的阴谋直指天子,京城之中必有窝点。但此事若是说与刘夏凉,恐怕会惊动官府,参与其中的悟莲难免获罪。最好是在还未出事之前,找到悟莲,将他带离灾祸。
她心中焦急,面上不由流露出来。
刘夏凉安慰她道:“也许还有遗漏之处,我再帮你仔细查查。”
这日黄昏,艾离正在街上漫无目的地寻访,忽然有个小童跑到她面前,塞给她一张字条。
她打开字条,上面只写有一个地点。她虽觉奇怪,但想到也许与悟莲有关,急忙骑马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