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300000003

第三章 北伐

黄巢不想回去了。

起义这件事很辛苦,黄巢受不了了,他想被招安。

于是在兵围广州后黄巢给朝廷上书,请封自己为天平节度使。

意思是让朝廷给他发个证书,自己进了广州城后就在广东做土皇帝,不回去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出黄巢这个人的一个特点:野心很大,但无恒心,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这一特点在以后的起义过程中还会进一步被证实。

唐僖宗李儇接到黄巢的上书后反应很干脆:不准!

开玩笑,如果给你一个造反的盐贩子封个节度使,那不是变相鼓励百姓们造反吗,谁想当官都起来造反一把,那我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不过李儇也想息事宁人,考虑到安抚黄巢的情绪,他给了黄巢一个名叫太子率府的四品官,官职也不算低了,但是没实权,这就和玉皇大帝对付孙大圣的策略一样:你别闹,有官做的!

黄巢也是读过书的人,朝廷的这些小心思怎么瞒得过他,更让他气愤的是原来自己在朝廷的眼中一直是个跳梁小丑,根本上不得台面,自己还是被人看轻了啊。

科举考了那么多次你都不给我及格,现在我闹起义也有几年了你还是看不起我,好吧,那就用拳头说话吧。

黄巢愤怒之下急攻广州,克之。

李儇得到广州陷落的消息后还是蛮震惊的,马上调兵遣将在湖南、湖北驻防,想把黄巢封死在岭南。

唐朝时候的广东和现在比完全是两码事,那时候的全国等降水线普遍靠北,广东是烟瘴之地,气温酷热,黄巢带去的兵大都是北方人,很多水土不服,患上瘴疫死掉了。

由于非战斗减员太严重,手下众将又都“劝请北归,以图大利”,公元879年年底,黄巢最终决定北伐,他在政治上提出了“禁止刺史殖财产,县令犯赃者族”的具体措施。

翻译过来就是说当官的不能聚敛财产,如果犯赃的话要被灭族。这样的一些政策不管施行了没有(时间太短,估计是没有施行的),但肯定汇聚了民心,当然这对黄巢来说也就已经足够了。

草军编了很多木筏,从桂州沿湘江而下,进逼江陵。

在北伐的路途上,主要有三个对手在等着黄巢。

第一个出场的是王铎。

王铎是大唐的宰相,唐朝风气十分豪迈,出将入相是每个人的梦想(可以去看看边塞诗派的作品)。作为宰相的王铎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一些,所以要在沙场上积累些军功,而黄巢恰好是绝佳的踏脚石。

当然,王铎此次请缨出征还有一个自己的小盘算:他想远离家庭,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据说他家里有个母老虎,王铎受为妻压迫久矣,想要出来透透气。

僖宗皇帝李儇任命王铎为南面行营招讨都统,屯兵江陵;任命李系为行营副都统兼湖南观察使,统兵十万驻守潭州(今湖南长沙)。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铎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因此加了一道保险,让自己的副手李系(王铎认为他是悍将)带着主力顶到一线去对抗黄巢,而自己坐镇后方。

这样有个好处:打赢了胜利是我主将王铎的,打输了是他李系不经打,关我鸟事。

事实证明李系确实不经打,当看到黄巢率领着白花花的草军(草军的旗帜都是白色的)铺天盖地出现在潭州城下的时候,李系被吓傻了,他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主儿,根本没见识过战场的惨烈,虽然手里握有十万大军,但他选择了紧闭城门,拒战。

草军一日而下潭州,十万**血染湘江,黄巢大胜后挥军直捣江陵。

此时的草军号称五十万!

江陵的王铎傻眼了,他没想到李系会败的这么快,现在草军铺面而来,自己该怎么办?

祸不单行,对王铎来说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老婆大人离开长安,过来找你了。

我的天,晴天霹雳!

王铎马上召集手下商议对策,因此有了以下经典对白。

王铎:黄巢南来,夫人北至,如何是好?

属下:不如降巢?

显然,在属下的眼里王铎的夫人要比黄巢更有杀伤力。

但王铎是做到宰相的人,显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逃了,逃到了襄阳,或者说,去襄阳迎接老婆大人去了。

黄巢兵不血刃占据了江陵,意气风发地向襄阳进军,他要通过襄阳攻进长安!

途中他遇到了自己北伐的第二个对手——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荣。

刘巨荣的治所就在襄阳,但他觉得与其等着黄巢打过来还不如主动出击,因此他联合淄州刺史曹全晸在荆州一带抵御黄巢。

不得不说黄巢号称的五十万大军还是蛮吓人的,虽然根据农民军的惯例来分析,五十万里面能够有几万人的核心战力也就不错了,但刘巨荣和曹全晸感觉还是谨慎一点好,最好不要力敌,比如设个伏什么的就不错。

而黄巢北伐以来连战连胜,势如破竹,前面还刚刚打掉了王铎手下的十万中央军,草军上下都志得意满,认为**不堪一击,大摇大摆向襄阳进发。

正所谓骄兵必败,草军在荆门中伏,被刘巨荣和曹全晸的联军杀得大败,逃出来的只有十之二三。

就在官军要一鼓作气全歼草军生擒黄巢的时候,刘巨荣却喊了一声:“停!”

官兵们追得正开心呢,突然接到这个指令都傻眼了,大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刘主帅,想问问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刘巨荣,他有自己的考虑。

黄巢起义之前唐朝还出现过一次叛乱:庞勋之乱。平定庞勋之乱的头号功臣是康承训,这位功臣在叛乱平定后不久就被唐王朝卸磨杀驴给处死了。

这件事情朝廷做的很不光彩,更寒了天下武将的心,影响是十分恶劣的。

现在的刘巨荣可以很容易的剿杀黄巢,但最后他要网开一面,原因就在这里,用他自己的话说:“朝廷多负人,有危难,不爱惜官赏,事平即忘之,不如留贼,为富贵作地。”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朝廷经常对不起我们,有危难的时候从来不吝惜封官奖赏,但危机过去了就会忘了我们(多半还会杀了我们),不如把贼人放走吧,这样我们还能长久保持富贵。

大唐武将中和刘巨荣持相同意见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奉行的政策是这样的:黄巢肯定要打,但打一打意思意思也就行了,千万不能打死。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得到朝廷的封赏,也不至于被卸磨杀驴。

然而不久之后刘巨荣就要为今日放走黄巢而懊悔不已。

黄巢在荆州败得很惨,他和手下大将尚让收拾残兵落落如丧家之犬渡过长江转战江西。

这时候还有一个人紧追不舍,那就是曹全晸,面对这么一个认死理的对手黄巢表示很着急,但朝廷好像更急,火速换了一个名叫段彦谟(和朝廷中的太监们很熟,来抢功的)的将领来接替曹全晸的位置,结果最后一支追击黄巢的兵马也停止了攻势。

黄巢退到了江西,他的兵员从来都不是问题,因为现在起义的社会基础还十分雄厚:贪官和流民依然多的是。黄巢迅速恢复了元气,在江西、安徽、浙江等地开始新的劫掠生涯。

在劫掠期间草军遇到了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的主角有两个人:董昌和钱镠。这两个人都大有来头,前面的一个在后面的时间里会成为一个枭雄;而后面的这位更不得了,他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开创者。

当时这两个人守在临安城(现在的杭州附近),黄巢的草军来攻城抢粮食,按照常理来说这座小城是守不住的,守城主将如果识趣的话会早早的弃城而逃,但这两个人显然不怎么识趣,而且还胆大包天,他们要主动出击!

董昌和钱镠在几百人的守城军队里挑选了二十名精兵组成突击小队,埋伏在草军必经的路边,等草军先头部队来了就乱箭齐发,把对方打了个晕头转向。

草军就算想破了脑袋也不会料到这种地方还会有伏兵,更不知道对方深浅,所以大惊之下跑回去向大部队汇报去了。

董昌、钱镠看到对方跑得没影儿了才带人从草窠里钻出来,他们没有急着回去,反而大摇大摆地跑到路边茶水铺子里去喝茶,茶喝完了还不忘和卖茶水的大妈交待一声:“待会儿会有一支部队路过这里,如果他们向你打听我们的去向,你也不用隐瞒,说我们屯兵八百里等他们!”

没过多久草军果然来了,听到“屯兵八百里”后吓得脸色苍白:我的乖乖,刚才那一小股敌军战斗力就这么强,前面屯兵绵延八百里我们怎么能赢得了呢?罢了,罢了,别处抢粮食去,我们走罢!(“向数骑能困我,况军八百里乎?”)

他们没想到的是“八百里”是个地名,而不是计量单位。

从这个小插曲我们可以看到董昌、钱镠两个人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兵不厌诈的手段应用的得心应手,在后面的乱世里他们的表演会很精彩。

言归正传,转眼到了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在江西境内渐渐恢复了元气,但朝廷是不会忘了他的,横亘在黄巢北伐路上的第三个人,也是终极大boss高骈露出了他狰狞的面孔。

黄巢当年就是被高骈打到广州去的,估计是被打出了心理阴影,所以这次北伐黄巢选择了另一条进军路线,走的是西边的襄阳。但人算不如天算,去襄阳的路上有个刘巨荣,黄巢只能再退回来。这时的黄巢还不敢到荆南高骈的地盘去撒野,只在长江以南的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打转转。

但你不招惹别人不代表别人会放过你。公元880年的二月,高骈派骁将张璘跨江击黄巢,黄巢退守饶州(今江西鄱阳);五月,张璘再次进军,黄巢又退守信州(今江西上饶)。这时候到了夏天,黄巢军中发生了大规模疫情,军队非战斗减员十之三四,根本没法儿打下去了。可这时的张璘依旧穷追不舍,大有不砍死黄巢我绝不收兵的气势。

黄巢要崩溃了。原来闹革命真的不是随便玩的,要死人的啊,死人不可怕,我黄巢这几年杀得人也海了去了,但最重要的是现在快要轮到我了啊。

怎么办,怎么办?科举出身(虽然一直落第)的黄巢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示弱。

同类推荐
  • 东界初阳

    东界初阳

    盘古挥斧开鸿蒙,子丑寅卯十二支。清升浓下日月明,星辰环绕万物生。混沌再分三界乱,神鬼妖魔人涂炭。若问世间何为此,须看初阳三界传。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没有穿越,只有精彩的历史!五代十国也就五十多年的事儿,但比三国还要精彩。在这里,大家可以认识一些诸如李克用、朱温、李存孝、李存勖、郭威、石敬瑭等很有看点的历史人物……用《明朝那些事儿》的文笔,描写不输于《三国》的精彩!
  • 密十三

    密十三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本书qq交流群如下影魅 78907169饕餮 286376702 商羊 289170357 虚耗 289169806 本有八个群,现在集中一下,希望都加到四个群里,在镜花水月混沌傲因这四个群的观众希望看到后能够转移。
  • 后唐风云

    后唐风云

    本书就是描写从后唐武皇李克用,历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至末帝李从珂的那段历史;亦即从公元856年到公元936年,从武皇李克用出生到末帝李从珂身死国灭的那段往事,历时80年。本书的定位是一部正史战争小说,资料来源于24史中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北宋名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本书以基本历史事实为依据,再现了后唐帝国那段尘封的往事。本书尤其采用了中国古典兵学中的兵法、阵法来诠释那一场场浴血厮杀背后的未战先算、正合奇胜、谋形造势、避实击虚,让我们有机会再一次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春

    觉新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陈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冯家,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
热门推荐
  • 同心破蛊

    同心破蛊

    一个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胖子何久,一个是貌若天仙的生苗族香香,不期而遇擦出爱的火花。不与外族通婚的族规,神婆的恶意下蛊,武王的霸气欺凌,各种威胁接踵而至,何久筋脉尽断,香香双目失明,爱情跌跌撞撞……风雨飘摇中,为爱坚守,携手崛起。一个勇破陈规,一个数斗武王,何久越挫越勇,成就一代苗王;香香斗败十寨,终成一代蛊王。夫妻合力改变贫穷的夯吾寨,靠着同心同蛊,同进同退的信念,实现人生的万种精彩!
  • 无量主宰

    无量主宰

    新书发布,求支持。《诸天大帝》。经过了无量主宰之后,我已经知道玄幻到底应该怎么布局怎么写。请大家支持!http://520yd.com/book/520yd.com拜谢!求收藏,求鲜花!
  • 我家老祖有点苟

    我家老祖有点苟

    穿越修真世界,林宇凡成了筑基家族林氏的一员。生性谨慎的林宇凡默默修炼,凭借系统短短三百余年便修炼到了金丹境界。而故事也从此刻开始,且看一代伏地魔林老祖如何带领青莲林氏扶摇直上,谱写出了一个浩浩荡荡的修真家族崛起史.....
  • 调皮废材王妃

    调皮废材王妃

    废材小姐蓝夕瑶遇上傲娇王爷南宫辰,废材女主PK大神男主,毫无灵力的菜鸟与至高无上的皇族打破屏障相恋。
  • 团宠女主
  • 狐青云别跑了

    狐青云别跑了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魔兽横行,龙族至上,贪婪的亚人族,他们渴望拥有那存在于传说中的修隐人能媲美于龙族的力量,只有吞噬才能强大,一场由灭族引发的悲剧,开启了复仇之路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我这不是病

    我这不是病

    你这是什么毛病?见色起意?嗯。?。。。我觉得。。应该算一见钟情那跟我走吧去哪?去我家不用了吧?为什么不用?啧,胆儿这么小还想跟人学见色起意?唔,有贼心。。。没贼胆叶公好龙罢了那就算。。。高山仰止吧
  • 我,徐彦,你们抓不住我

    我,徐彦,你们抓不住我

    工藤新一:徐彦的智商明显压制了我,我不如他!福尔摩斯:这一辈子我没服过谁,唯独徐彦,我服了!鸣人:我居然想和徐彦比嘴遁,实在是班门弄斧。斑爷:我愿称徐彦为最强!
  • 天龙章

    天龙章

    主角穿越到了 充满杀戮的异世后跌入时空隧道 使系统 获得穿越诸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