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住东面,家鑫住西面,两人相望十几年,来往密切,已成知音,只有家鑫进去可以喝上杯清茶,听一段经文,只有家鑫送的茶叶,和尚才会收。
和尚几十年来喜欢教书育人,家鑫受此影响很大。如果家鑫这辈子把什么做到了极致,那就是教书育人,生意他也是只用了一半力,累了他就回家休息,想起来了,干上两天。可是教书育人,他却从不懈怠,用尽全力。
第一次资助教育,是在他那年贩卖苹果发了财以后,到了秋天学校开学了,村里有个大学生上学没学费,他家里人来就找家鑫借钱,家鑫二话没说,就把钱借了出去。他毕竟是个商人,他从来不爱管镇上的闲事。那天他竟然鬼使神差的把钱借出去了。
从那以后,只要村里谁家孩子上不起学,找他来接,他都慷慨解囊。后来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他不但把钱借了,而且还买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去看望那个学生,去了以后,拍拍那个大学生的肩膀,勉励上一句:上了大学好好学。然后问报的什么专业?学生兴高采烈说,他就认真听仿佛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时光,很陶醉。
他最讨厌听学生家长说一大堆感谢话,他最喜欢听学生说自己大学生活。
他很享受教书育人,但是他非常讨厌,帮了别人以后,别人说一大堆客气话。例如,家长给孩子说:这是你的恩人,要懂得报恩等等,让他很不舒服,他喜欢和学生人格平等的相处,而不是一个施恩者。
后来他有钱了,就想在我县办一所私人学校,他找来了一所废弃的中学(孩子都去大城市念书,学校就废弃了),办了一所从小学到高中部都有学校。他发的招生简章很有特色大概是:
只要你交足够的借读费,你就可以来上学。只要你是农业户口,并且分数达到学校招生标准,你就可以上,没有户籍限制,包吃包住免学费。
家鑫通过高薪诚聘退休高级教师8名,一级教师15名,又聘请一批本科以上毕业,有教学经验,有教师资格证年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