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赵盾放下心结,召他回来,委他以重任,可是,问题在于,因为赵盾在上一次事件的反复,造成他背井离乡六年之久,他肯放下怨恨,乖乖回到晋国吗?就算赵盾许他千金承诺,他还敢相信吗?
如果是此役之前,赵盾就派人去迎回他,或者他会认定,赵盾良心发现,主动冰释前嫌。如今,吃了败仗才想起他,而此时,他正要在秦国大施拳脚,想将他召回,赵盾的诚意首先就打了折扣。更何况,他又处身家水涨船高之时,岂能轻轻松松就如了赵盾的愿?
撇开士会,再说说狐射姑。
且不说目前翟国与晋国交好,就算是两国有个什么嫌隙,也不会轻易动干戈。文公的母亲是翟国公主,算起来,现任翟国国王和现任晋国君主乃是甥舅表亲。赵盾的母亲也是翟国公主,如今赵盾又身为中军元帅,把持晋国大权。就凭这两层关系,翟国也不敢乱来。
更何况,自从文公称霸以来,晋国虽经历幼主继位,内部作乱,实力仍然远超各诸侯国。相反,翟国这几年内斗频仍,内耗巨大,实在根本无法与晋国匹敌。
纵然狐射姑身为翟国国戚,也不可能因为与赵盾的一己私怨,轻易挑起战事。所以,召回狐射姑,无关燃眉之急。
召回士会,可谓困难重重。要说召回狐射姑,恐怕晋国一招手,他就收拾铺盖连夜赶路回来了。
迎回两者的难易程度有天渊之别。可是,在赵盾内心深处,抛开困难不说,士会归来与狐射姑回来,两相比较,他肯定更愿意选择前者。
毕竟,狐射姑的脾气秉性他太了解了。他刚愎自用,完全不把赵盾放在眼里。一旦他回来,赵盾辛苦建立的权威可能就要毁于一旦。内乱刚平,国内革新初见成效,赵盾绝不容许再生枝节。
虽然表面上没有说透,但是,熟识赵盾的都清楚,狐射姑不仅没必要迎回来,而且最好提都不要提。
臾骈和郤缺就聪明的,绝口不提狐射姑的名字。不是两人要谄媚赵盾,而是赵盾本就与狐射姑‘志不同,道不合’。再者,一山难容二虎。迎回来个人才,为晋国所用,成为大将军的左膀右臂,他们二人还是有容人之量的。
可是,如果迎回来的人,一味与大将军唱反调,自立门派,各自为战。到时,晋国内乱又起,却是两人不乐见的。说到底,迎士会回国,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荀林父之所以主张迎狐射姑归国,其实是暗藏私心。
“老臣派”被“新人派”斗得七零八落,他这个凭父荫担任中军佐的贵族,虽然只矮赵盾半截,声势却是相去甚远。论手腕,论权势,论决断,赵盾以压倒性的优势将他死死压制。
就连‘六卿’空缺席位的讨论,也是赵盾给足他面子,让他定夺,他才多了些话语权。“五君子”死后,他虽然名位提升,可是手握资源,与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荀林父的内心深处,他是怀念昔日光景的。当日得知“五君子”为蒯得被夺祖产之事,不惜与赵盾兵戎相见之时,他捶胸顿足,后悔不迭,懊恼不已。他为没有事先洞悉士榖等人的必死决心,扼腕叹息。他甚至一度消沉,仿佛失了心似的,久久难以平复。
这些与他一同笼罩在父辈光环之中的昔日玩伴,同袍为臣的兄弟,转眼便化为不再动弹的尸体。从此再无生息,天人永隔。这是他此生最大的伤恸,刻骨铭心。
赵盾,这个他从来不看小觑,从此更是不敢小视的翟国长大的赵氏庶子,一步步稳扎稳打。到如今大放异彩,炙手可热。新军改制,拔得头筹也还罢了。为了一己之愿,刺死两任储君。为先克一事,一日之内竟处死五位大臣。这一件件,一桩桩,剑指处人头落地,他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果狐射姑能归国,以他的出身地位,赵盾不可能拿他怎样。当日,赵盾没有因阳处父之事杀他,今日更不可能再起杀心。他的到来,可以名正言顺的制衡赵盾。这一点,荀林父是乐见其成。
“先蔑不用说。毕竟,他在秦国的声势比不上士会。如果确定要迎士会回国,不管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先蔑肯定是跟士会共进退。”赵盾说道:“我们就只说士会和狐射姑。这两人都是晋国将军,无论是谁流落在外,都是晋国的损失。”
提到狐射姑,赵盾始终有心结。为了不让人觉得他的倾向性太明显,他同时肯定了两人,同时将自己的态度尽量淡化。“就算两位都要迎回,也要定个轻重次序,想好对策,不能贸然行事。所以,各位都表个态,看是先迎回哪位将军,才是当下最紧要的。”
赵盾的意思很明显,今天只决定迎回其中一位。至于另外一位,以后再议。
“如果要论事情紧急,肯定是迎士会将军在先。”郤缺第一个表态。“秦晋互为邻国,摩擦频繁。如果能早日将士会将军迎回国,相当于我方多了一员大将,对方则少了一员良将可倚重。此事宜早不宜迟。”
“我赞成郤将军的看法。”臾骈义不容辞的站在郤缺一边。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秦对晋既是蓄谋已久,他们肯定不会因为此次小胜就罢手。一来,他们尝到了甜头,想要更进一步;二来,秦国对中原的觊觎众所周知。尽管经历过穆公在位时的几次重大失利,他们收敛了许多。但是,一旦有机可趁,他们定会瞅准机会,卷土重来。
士会之才,以一顶百。士会能帮秦国多少,相应的,晋国的利益就会受损多少。如果晋国不能尽早将他接回,相当于自毁前程。
“我也赞成郤将军所说。”栾盾也表了态。
栾盾对赵盾与狐射姑之间的恩怨,细节不太了解,但是两人不合他是非常清楚的。赵盾肯定不乐意迎回一个处处与自己针锋相对的人。何况,如今赵盾重用的是郤缺和臾骈二人。栾盾想,跟着这二人站队,肯定不会错。
胥甲和赵穿一起犯错,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如今还身居‘六卿’,今日会议又不得不参加,正是难堪至极。所以,从头到尾,他是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
此时,见几位都表了态,他只得随大流说了赞成。之后,又沉默不语,继续煎熬。
已经有四人赞成优先迎回士会,大家都看向荀林父。只见他不慌不忙道:“荀某还是认为,狐将军返国才是眼下最紧要的。”见众人不解,他又解释道,“狐将军本为中军佐,因为他不在,在下才忝居其位。”
“他本是翟国皇室贵戚,如能重回晋国,一旦翟国与晋国有战事,他可作为使者达成和平;两国交好,他又能利用其特殊身份,加强彼此联系。对于晋国霸业而言,无异于如虎添翼。”尽管理由非常牵强,荀林父仍坚持把自己想说的说了出来。
“紧急二字,视乎如何看待。如果单是从时间紧迫而言,秦国确实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外患。召回士会将军,肯定是首当其冲。”荀林父试图将自己的理解传递给众人。
“如果从影响深远与否来看,与翟国的紧密联系,才是晋国霸业永续的坚实后盾。毕竟,翟国与晋国本就有姻亲关系。这些年联系较少,关系已经有些疏远。两国各自经历朝政更替,现在正是加强联系的绝好时机。”
荀林父的阐述,确实耳目一新。
如今,翟国内部一盘散沙。晋国正处幼主继位,大臣摄政的微妙时期。如果两国此时加强联系,翟国感恩万分,将来定会涌泉相报。有些诸侯国,目前对晋国是持观望的态度。如果有翟国的大力支持,起码对外展示了晋国与外戚的团结。诸侯国见此,必定会更坚定的拥护晋国。
“所以,我还是主张,将狐将军迎回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末了,荀林父以此句作结。
然而,荀林父说得再动人,也改变不了事实。四人赞成,一人反对,迎回士会已成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