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500000054

六、有出世之性

佛门里,有出家弟子与在家弟子。出家弟子之成为僧众,不是因为能力、学问不同,主要是具有“出世的性格”。在家信徒虽无出世的思想,但要有入世的信心与愿心。所以,佛教有五乘佛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种层次,就如学校有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五个阶段,各有精进的深浅一样。

五乘佛法中,人、天属于入世的思想,如中国儒家可看成人乘之佛教,基督教提倡“升天”、“博爱”,可归为天乘佛教。而道家讲“无为、修性”,是类似声闻、缘觉的佛教。各个宗教,虽不同于佛教的人、天、声闻、缘觉层次,但佛教与他们最大的差别,是菩萨道的思想。菩萨道,不仅有人天乘的入世精神,也有声闻缘觉的出世思想;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把入世和出世融合为一。凡具有此种入世、出世的思想,即是大乘菩萨道。

出世,并非要远离世间,而是对世间的一切,不贪不求,不计较执着。出家,不但要有出世的性格,更要有大众的性格及社会的性格,才能把佛法带进迷昧的人间,而不是一味孤悬自己、隔绝自己。《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不舍世间受苦众生,到处说法,把菩提清净的欢喜散播给大众,不求独乐,但求众乐,这就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大众化、社会化的出世性格。过去,大迦叶具有头陀行的出家性格,目犍连、舍利弗具有真理的出家性格。近代的弘一大师,出家后全体放下,住处不嫌污秽,食物不择咸淡,任何五浊十恶的环境,他都能超脱,都能自在,都能视同净土,这就是出世的性格。出世的性格是什么?

(一)对感情不执不舍,是出世之性

对感情,不执着亦非无情,不多也不少。

在世间修道,早起做早课习惯就好,淡茶素斋习惯就好,少衣少钱习惯就好,受苦受累习惯就好,一切在习惯中可以随缘放下,但最难调伏的是对感情的执着。

有情众生,因爱而有生命,很难看破情爱;爱,是贪求的、占有的、自私的,一切烦恼罣碍、颠倒梦想都会随之而生,因此,要借由佛法,把感情升华为慈悲。

《维摩诘经》云:“有乐法之乐可以自娱,汝等得之不复乐欲乐也。”拥有了佛法的清净快乐,就不会欣羡世俗的刺激快乐。憨山大师有诗云:“百年世事空花里,一生身心水月间”,没有佛法的快乐,看不破空花水月,就会计较、贪着世俗的快乐。有些修道人之所以堕落,成了修道的逃兵,即因缺少佛法的体验,无法安住在法乐之中。

欣慕修道,渴求佛法,欢喜常住,热衷事业,爱佛教,爱众生……把爱开展来,不只爱一个人,更爱世间众生。

过去,有一位美丽的女子想上山出家,很多人惋惜,纷纷劝阻说:“你长得这么美,出家太可惜了!为什么不嫁人呢?”

“嫁给一个人,太可惜了!”她说:“我珍惜自己,所以把自己奉献给佛教,奉献给大众。”

舍一人之小爱,成就亿万人之大爱,这是多么智慧的选择!

有人为情爱所苦,有人将情爱升华,成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慈悲不容易。有相的慈悲,心中有人,心中有事,难以解脱;无相的慈悲,天清地净,才是出世的性格。我退位之后,弘法的重担虽没减轻,心境却渐渐空轻了;虽有众人跟随在身边,但我心中没有人,心中没有事。大家都说我“忙、忙、忙”,偶尔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我也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在平时,我是个空无的人,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也不知道什么是来,什么是去。

偶尔坐着看书,忽然想到:“我现在哪里?佛光山?西来寺?澳大利亚?香港?我现在是在哪里呀?”有时实在连自己都忘了,得环顾左右稍作思考,那个分别心才会出来:“哦!我现在……”才慢慢把我带回人间来!所以,什么叫“解脱”?像我修学佛法,身心都在佛法里,一切苦乐、得失、有无、来去,都不计较,对感情不执着,也不舍离,这就是出世的性格。

(二)对五欲不拒不贪,是出世之性

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有人说是“地狱五条根”,这是极可怕的!一般人贪恋五欲,沉沦于五欲旋涡里,无法自拔,颠倒覆心,贪着生相,固然可怜;有些修道人排斥五欲,不要钱,不要名,不要吃,不要睡,什么都不要,也是一种执着。就如刀锋犀利,可以用来割草砍柴,也可以用来杀生害命,为善或为恶,全凭如何运用。

金钱能带来烦恼,但妥善运用也可成为净财,例如可用于救灾、捐奖学金、济助贫苦、助印经书等,因此,对金钱要妥善利用,使其成为善财、净财。

何谓“色”呢?比方说:住在高楼华厦里,舒适又美观,是一个色相;人长得庄严标致,也是色相;将佛像以金装为饰,这也无可厚非。修道人不一定要衣衫褴褛,身形邋遢,穿破烂衣服,吃粗劣饮食,才算“修道”。修道成佛,是内在心念的修持,而非呈现在外的色相。以拳头为例,拳头可用来捶背,也可用来打人,同样一个拳头,却有不同的两种作用,“法非善恶,善恶是法”,全看如何运用,用在善的地方即善,用在恶的地方即恶。色相也一样,不拒不贪,用得其法,色相也是助道的因缘。

面对名誉,也须不贪不拒。有些人对“高僧”与“名僧”刻意褒贬,认为高僧清高,名僧好名,但此种观念不符合现代的弘法环境。现代僧伽要入世度众,需要有吸引力、号召力,只要心中无名,名声只为弘法用,没有什么不好。千百年来,最有名的名僧即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念他的名、依他的名修行,他有名、出名,以一名而普度众生,名有何不好呢?

此外,对于五欲中的“食”与“睡”,若饮食不调,健康不佳,如何弘法?睡眠不足,四肢困倦,如何精进?只要不暴饮暴食,贪懒贪睡,适当地吃,如法地睡,没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贪恋财色名食睡固然不好,但适当的财色名食睡,则有益于修道。对五欲,抱持不贪不拒的态度,也是出世应有的性格。

(三)对世间不厌不求,是出世之性

有的人厌恶世间,一心想躲到深山里隐遁修行。现在佛门里,有个错误观念:问20多岁的年轻人为何学佛?他说:“我要了生脱死!”甚至十几岁的小沙弥,问他出家的原因,也说:“我要念佛,赶快了生脱死!”

这是很悲哀的,这不是现代沙门的正常态度。年纪尚轻,就急急想死,实在好愚痴!“生”还没有安顿好,求“死”有何意义?父母生养你、师长教导你,朋友帮助你,社会栽培你,都还未回馈报恩,谈什么了生脱死?

冬寒春暖,夏雨秋风,皆依季节而更替;《金刚经》《圆觉经》《维摩经》《法华经》经解各有深浅;世间上,无论什么法、什么道,都有修行次第,修道也是如此。

出家,要先了生后脱死,先入世后出世。出世,不是逃避世间,而是发出离心,不贪求染着世俗名利,以清净无染之身心修行。

(四)对生死不惧不离,是出世之性

不了解生死,才会害怕死亡。

佛门中常讲“了生脱死”,但“了生脱死”的意义为何?谁又“了生脱死”了?即使如释迦牟尼佛也没有了生脱死,释尊成道后,虽已断除三界生死,仍然留在世间说法度众。

“了生脱死”有两种意义:一是精神上的清净无染,二是形躯上的无畏生死。生与死,都不在心中,都不惧不离,才是了生脱死。

过去,台北有位信仰佛法多年的信徒去世,使我对“了生脱死”有另一种了解。那时,为感念这位信徒的护持,我带领一群新出家的法师到殡仪馆为他诵经。事后,我挂念这群弟子会起烦恼:为什么才出家就开始赶经忏?

于是我集合大家,作一番说明:“出家众到殡仪馆做佛事,目的为何?亡者的家人亲友,在茫然无助、悲恸中看到法师,好像看到了救星。一场佛事,抚慰了生者的哀伤,这是‘了生’。而亡者虽死,未必走得安心,会希望家人节哀,也希望自己能往生净土,法师为他诵经超度,解决死的问题,这是‘脱死’。所以,发心抚慰生者、利于亡者,不是经忏佛事,是做‘了生脱死’的事业啊!”

参加“短期出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了生脱死。数天的修道日子里,暂时远离悬念的金钱财利、忧虑的工作职业、世俗烦恼及炽燃贪欲,让心地清净,不过问人间是非,不想生活问题,这不是“了生”吗?结束了短短数日的修道生活,对人生有了新的观念、新的方向,不再醉生梦死,不再顾虑害怕,这不就是“脱死”了吗?

“了生脱死”不是以后的事,当下、现在就能“了生脱死”。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证悟生死解脱之道,即是“涅槃”,也就是“了生脱死”。现在有很多人认为“人死了就是涅槃”,连自杀、枪毙也叫涅槃,这实在是对“涅槃”一词的侮辱。

“涅槃”,是新生命的开始,不是旧生命的结束。生与死之间,有何可怖?有何可惧?对于生死,要不怕不离,看透放下,才是出世的性格。

同类推荐
  • 海角遗编

    海角遗编

    清国兴师伐大明,封疆职守任非轻。将军尽瘁巡江海,一木难支厦屋倾。北朝牧马下江东,白面书生耀武功。擂鼓扬旗动地震,悬灯植木彻天红。岂无壮士思擒敌,亦有奇材想效忠。何事朝廷行贿赂,仁贤不信国先空。岁次乙酉春间,明朝江南,年号还是弘光元年。
  • 完美谷
  • 传奇女将军
  • 人为谁活着

    人为谁活着

    京城天地出版社总编辑雨亭周围聚集一批性格各异的知识分子和都市青年,有诗人飞天、黄秋水,自由撰稿人老庆,新闻记者牧牧、穗子,美丽的小老板新颖,气功迷银玲,画家雷霆,选美冠军婀娜,电影明星雪庵等。雨亭和老庆跟踪婀娜,发现世外桃源式的乡间
  •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讲述了董海川去世后,他的大弟子“铁镯子”尹福接任掌门人。有史可查,尹福又任清宫护卫总管兼光绪皇帝的武术教师。时值康梁“戊戌变法”时期,珍妃的翡翠如意珠丢失,朝廷震动,尹福会同八卦掌门人破案。一连串谜案发生,此起彼伏,尹福的师弟“煤马”马维祺被毒砂掌击杀,肃王府的宠妾金桔一反常态……尹福夜探肃王府,发现金桔的替身是其妹妹银狐公主;在颐和园又发现董海川的旧日仇敌、“塞北飞狐”沙弥。此时与尹福同往的银狐不幸中了慈禧太后的保镖文冠的天女散花针。为救银狐,尹福孤身闯千山寻解药。八卦掌门人二闯颐和园,设计杀了沙弥,但遭到清军虎神营伏击,伤亡惨重,“大枪刘”刘德宽等五人被俘。以后八卦掌门人在琉璃厂劫法场,救出刘德宽等人,弟兄们各奔东西。此时,尹福才明白,是后党设计盗去皇妃宝珠,为的是让光绪皇帝疏远尹福等八卦掌门人,以除掉刺杀光绪的障碍。以后尹福夜闯天津荣禄府,终于夺回宝珠,并无意中偷听了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尹福见维新党人和光绪危急,火速赶往北京,但为时已晚,维新运动失败,光绪被囚于瀛台。尹福愤而将宝珠投入御河之中,呼曰:变法既已失败,我主又已被困,我千辛万苦寻来的宝珠又有何用……
热门推荐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玄幻:我的灵脉无限进化!

    玄幻:我的灵脉无限进化!

    苍玄大陆,弱肉强食,强者独尊,弱者任人宰割,修炼又以灵脉资质衡量,洛宁开局传承《天玄造脉诀》,灵脉资质从此无限进化!“炼化洞冥草,进化四阶灵脉,修炼速度提升五倍!”“炼化龙潭冰露,进化五阶灵脉,修炼速度提升十倍!”“炼化扶桑神木,进化七阶圣脉,修炼速度提升百倍!觉醒神通传承,幽冥剑光!”“炼化太古龙血,进化九阶神脉,修炼速度提升一万倍!觉醒神脉神通,九龙陨世!”很久以后,洛宁看着自己的先天道脉,叹了叹气说,“我说我其实是一阶灵脉你们相信吗……”
  • 双子异能事务所

    双子异能事务所

    阴差阳错下,邱浩不小心闯入了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为了活下去,邱浩与柳璃成立了菜鸟异能事务所,从此以后,一大堆奇异事件接踵而至,巨大的阴谋也就此展开。
  • 穿越之吃喝玩乐

    穿越之吃喝玩乐

    沐小九由于蹲坑蹲太久导致腿酸掉入茅房穿越穿到了一位穷苦人家。眼看就要被饿死。只好白手起家,把自己从60斤喂到了120斤
  • 善恶进化时

    善恶进化时

    城管队长四肢别撇断,死在公园里,刑侦副队长下体被完全破坏,抛尸荒野,是政界报复,还是私人寻仇,还是连环杀人狂作案!各种正常的意外死亡究竟是真的意外,还是有人在暗中安排!在这部小说里,所有的案件就好像发生在你身边,又好像是你想做却没有做的,一起来找出真相吧
  • 不好啦,小侯爷她又翻墙跑路啦

    不好啦,小侯爷她又翻墙跑路啦

    【一心只想搞事业的直女小侯爷VS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白切黑殿下,1V1,女扮男装,双强,甜宠,空间,异能,爽翻天】末世五年,长生基地城城主叶辞为了挽救一城性命,以自身为阵,引万千丧尸于一地,取自爆能量与无数丧尸同归于尽。再睁开眼时,她竟穿越到了历史上不存在的大盛皇朝,成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小侯爷。前有庶叔盯着爵位,后有堂妹谋着富贵。左有皇子馋着兵权,右有朝臣算着战功。而她自己,还要进宫给皇子当伴读。为了翻身做主,叶辞决定搞改良创造,赚金银财宝,掌精兵良马,立赫赫功劳。什么?自己亲自辅佐上位的新帝要立她为后?这不得礼貌地先跑为敬!盛璟:阿辞帮我,一定是因为喜欢我!叶辞:……不不不,这都是误会啊!
  • 物尽天明

    物尽天明

    一场竹林突变让整个古镇原本平静的生活就此打乱,竹林的主人傅之文开始调差之时,途中相遇武者白枫,就此揭开整个大陆的内幕,在侯府与侯玉相遇并一见钟情与他。同时得到年少好友叶不华帮助前往海城揭开自己爱妻垚儿的身世,侯玉千转百回跟随于来,就此一段三角恋虐恋展开。前往云岚揭开身世后,白枫通过妹妹蔡琴的指点武学直达巅峰。最后到达天界!关于书名简介:(物尽天明,物竞天择世间万物无论是那种学术或是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没有尽头,所以按照这个理论了解书名的缘由。春华秋实,柳暗花明,人生潮起潮落。愿我们慢慢踏上人生这辆过上车的旅途上,拿起的,放下的,相遇,失散,最后都会成为流年忘返的故事。)
  • 重生:我怎么在厕所?!

    重生:我怎么在厕所?!

    [超甜 重生 系统 日常]夜惊鸿睁开眼睛,这这这是厕所???没纸???一番操作,刚出来看见校花,系统任务发布:跟校花说你亲戚漏了
  • 穿越:从小学生开始

    穿越:从小学生开始

    研究生毕业的李先森赶上了穿越的热潮,结果穿越到另一个平行宇宙,成为了小学生,开始进化为高年级!
  • 宣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