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阿非利加洲的西南隅,有一块干旱而荒芜的土地,叫作“纳米布沙漠”(Namib Desert)。这片沙漠大致与撒哈拉沙漠关于赤道成轴对称。过去很长时间里,这里降水稀少,植被稀疏,虽不及南亚米利加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干燥,但也是绝大多数生命的禁区。
「但自从全球气候异常开始,这里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天竺洋(印度洋)的莫桑比克暖流绕过好望角与南大洋的反常寒流在这附近相遇,给周围地区带来了更多降水。纳米布沙漠南部与南阿非利加联邦(指南非)西部逐渐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草原气候转变。热带稀树草原,也叫萨瓦纳(Savannah),开始取代原先的部分沙漠地区。而一些沙漠则向北平移了一些。纳米比亚东北部与南部的萨瓦纳连成了一片。其首都风和市(Windhoek,温得和克)气候逐渐变得温暖湿润,降水量比起二十年前翻了近一番,达到了六百余毫米每年的水平。…………」
“呼,终于写完了!”南门巽喘口大气,望着桌上的地理分析报告。
搁下笔,走到厨房,泡了杯蜂蜜绿茶,端到客厅坐下。才吮了两口,只听见放在一旁的手环响了。来电投影显示“卢骁凌”。
“喂,社长么?有什么事?”南门巽问话。对方正是歆夔中学天体学社的社长。
“啊……小巽同学,是这样的。我们的社团积分进了学校前三甲,所以会有假期活动。据说是与另外两个社团联办。”骁凌说。他之所以喊“小巽”是因为他比巽高一年级。
“你知道详细信息吗?”
“我马上给你发过来。”
不到一分钟,巽收到了邮件。标题写着:
「2038年极夜(冬)季菲托希涅兹市立大学第二分校辖歆夔中学高中部社团优胜激励活动。」
真是冗长的标题呢。巽有些犯困。
「本期社团积分评比中,前三甲是:
「名次由低到高为,地球科学与地理社(No.3),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社(No.2),跑酷与生存训练社(No.1)。
「时间:7月10日开始,预计为期一周,如遇特殊情况可能提前或推迟结束。地域:经学校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在阿非利加洲,纳米比亚共和国,纳米布萨瓦纳国家公园(2032年兴建)开展活动。项目:考虑到社团特点,以及当地条件,比如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著名的观星地点,决定开展实地观星、地质勘测与气候分析、野外求生训练、热气球观光等活动。
「费用:无需自理。集合:7月9日晚20:00,宋区南湛空港3号入口前。自备行李,衣物需符合当地天气特点,7月当地气温约15~20℃,降水偏少。务必携带社团专属手环。
「务必参与,否则在下学期的社团积分中扣除5分/人次。署名:×××。日期:2038年7月8日。」
“这是什么破规定!”巽对最后一条强制规定不满。看来不管想不想去都得去了,虽然他的确挺期待的。“日期……今天就是……7月9日?!这通知也太及时了吧!”
南门巽匆匆忙忙收好行李,叫南门萃给家里人打了招呼,便直奔南湛空港。在磁悬浮轻轨站上了机场专线。轻轨人多,等了几个站才空出了一个位子。巽左顾右盼确认后过去坐下。身旁是一位少年,连帽衫的袖子上别着“歆夔中学地理社”的标识。黑发下的眼睛中透出一种淡绿褐色(Hazel)。
“请问,你也是歆夔中学的么?”巽低声试探道。
不知是不是没听清,那少年默而不语。
“……我是天体学社的,要赶去参加活动。你……是地理社的吗?”
听到“天体学社”,对方缓缓张口:
“你也去参加‘优胜激励活动’?”
“嗯。能参加这个活动的社团可是了不得的。”
对话有些尴尬地持续了一会儿。直到那少年冷不丁来一句:
“哦,我好像见过你……就是这次的排行榜上第二名吧?”
「原来他认得我啊。我还在想怎么介绍呢。」巽缓了一下,道:
“嗯。本人就是……。请问你是……?”
“地球科学与地理社社长,盐川汐空(塩川汐空、Shiokawa Shiozora)。‘盐卤’的‘盐’,‘山川’的‘川’, ‘潮汐’的‘汐’,‘天空’的‘空’。请多关照。”
「看来是从日区来的留学生么,听不出什么口音呐。盐川……」南门巽默想。
又坐了一阵子,轻轨到达了机场。二人下了车。
南湛空港,菲托希涅兹市三大空港之一,归宋区管理使用。由于地域有限,此机场修建在海面的人工岛上。它亦兼有码头港口功能,是一个重要的水陆空枢纽。
二
下轻轨,到了3号入口前。却发现时间才六点钟。南门巽与盐川汐空打算去吃点什么。似乎没几个人到,或者有人到达后又去附近闲逛了。
找家面馆,点了一碗荤燃面、一碗味噌拉面,两人坐下来。
“我觉得天体学社和地理社合办一个讲天体地理学的活动会很有意思吧。”巽随口聊道。
“不错的注意。”汐空表现出一些兴趣。
饭罢,盐川汐空提议去超市逛逛。巽也没有异议:
“正好匆忙地收拾出来没买什么东西。”
汐空到了调料区,拿了许多未加碘食用盐。
“盐川同学,你……买这么多食用盐(NaCl)干什么?”巽十分不解。
汐空只是敷衍地说:“听说,那边缺少精盐。”
真的如此吗?
「“至少目前来看,我们还是逃脱不了质量守恒定律。”」
幻听?一个画面突然在巽的脑海中闪过——他想起了那位金发少女携带的那瓶“盐”——氟化钠。食盐主要是氯化钠,莫非眼前的这位就是……什么嘛,哪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为好。
集合时间快到了。天体学社社长卢骁凌已经到了好一阵子。大约有三成的人来了。却迟迟不见剩下的人来。
“剩下的,不打算来了吗?”一位社员问。
“很多人压根儿没得到通知吧。”另一个“知情”的社员猜测。
南门巽下意识望望临近的两个社团。
“那两个英区人,不来了么?”
晚上七点五十七分。
只见两个人从远处匆匆赶来,站到了跑酷社的队列中。其中一个女孩对社长汤聿晞说:“社长大人,很抱歉。轻轨停在了半路,我与帕弗同学从车上下来,翻过栏杆,顺着高架桥的维修梯爬到地上……所以才有些延迟。”
社里的一些新人听得目瞪口呆。社长也没有责怪。他反倒说:“看吧,跑酷技巧总是实用的。”
七点五十九分。领队老师来了,共有三位。都是平日里参与社团授课的。
“没来的就弃权了。好吧……其实那个‘弃权者扣5分’是逗你们玩儿的。”
下面一片哗然。
收好电子机票,进入候机厅。准备稍后过安检。
眼看着登机时间20:50快到了,广播突然通知:
“尊敬的旅客,您好,很抱歉,由于特殊原因,隶属南极航空公司(代码AT)由菲托希涅兹南湛空港(IATA代码PSN)飞往纳米比亚风和市霍齐亚·库塔克国际机场(IATA代码WDH)的AT487号航班晚点。预计大西洋时间(AST,西四区)21:40到达。请耐心等待。”
等就等,没办法。
“南门巽同学,烦请你过来帮个忙。”
似曾相识的声音。巽抬起头。
“……埃尔芮欧同学?”
“你对这个很在行吧。”
三
帕弗尼丝·埃尔芮欧拿来一块石头。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南门巽说:
“这是……我在那边店里挑的。这可不是一般的石头,叫‘赌石’。里面没准会有价值连城的宝石呢!你帮我看看这块怎么样。”
「她为什么会喜欢搞这种玩意儿……」南门巽低语:“这种事,你应该去找地理社吧。”
“可是我问了两个地理社的朋友,她们都叫我来问天体社的人……我在天体社也没有什么熟人,就……只有问问你啦。”
接过那块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头,巽仔细端详,同时问:
“这块石头多少钱?”
“12600通(ACY)吧。讲了些价钱下来。(约合RMB 100000)”
什么样的石头会如此贵?还不如直接买宝石划算。十有八九是被忽悠了。不对,这上面好像有单质铁的样子,这是——
“这应该是一块陨石。”
「原来是这样才叫我问天体学社的啊。」帕弗尼丝明白了。
南极“盛产”陨石。不是因为坠落到这里的多,而是因为其它许多陨石要么坠到海中淹没了,要么坠到荒郊野外埋没了。而南极洲的陨石,由于冰盖是白色的,与陨石的灰黑色形成鲜明对比。加之基本没有生物活动,所以易被发现,且现场完好。但是,陨石多半不会出售。若是拍卖,也往往会喊出天价。在“赌石”中的陨石,没准是哪个粗心的商人,恰将落在采石场里的陨石混进来的。不过就这卖价,比本价也便宜不了多少。
南门巽把石头递给帕弗尼丝。不料手一滑,陨石掉在地上。看似坚硬的岩石居然碎掉了。正不知所措时,却发现里面有一块蓝紫色的晶体。而晶体奇迹般地毫发无损。
恰巧这一幕被一个地理社社员看到了。他不禁说:“这块萤石的颜色好漂亮……”
萤石(CaF?)?
去除多余的石头,可以发现这是一块大体呈正方体的萤石,大概只有两厘米的棱长。
“行了,就冲这一块萤石,这一万多通也不亏。南门巽同学,我就不怪罪你了。”帕弗尼丝轻轻一笑,拿着萤石离开了。
萤石质软,并不适合当珠宝。「她要这块石头做什么呢。萤石……氟化钙?对了……」巽又想起了那瓶泡在煤油里的氟化钠。「氟化带不上飞机吧。也许是为了寻找替代品?」
该安检了。
如同南门巽猜想的那样,帕弗尼丝过安检的时候,被拦下了。
“请您解释一下,这袋白色晶体是什么?”工作人员问。
她故作镇定地回答:“食盐,仅此而已。”
工作人员们低语了几句,其中一个说:“既然你说是食盐,今天我们也不用检测仪了,就用‘土方法’检验一下。”
另一个工作人员从一间屋里拿出了两支试管、水和氯化钠样品,还有一个棕色滴瓶,略显破损的标签上写着「硝酸银溶液」。
“为什么这里会有这种东西?”帕弗尼丝疑惑,却不敢出口。
工作人员将“食盐”和氯化钠样品分别溶于两支试管。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如同教科书上讲的那般,装有氯化钠样品的那支试管立即产生了白色的沉淀。但是装有所谓“食盐”的那支试管却看不见什么现象。
“洋丫头片子,小样。”工作人员揭穿了帕弗尼丝的“计谋”,“如果真是卤化钠,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氟化钠吧——你也应该学过,氟化银易溶!不好意思,这东西我们扣留了。”
领队老师上前一边说情一边说教,才使帕弗尼丝免于被拘留。但是交了100通的罚金。
总算过了安检。
「多亏留了一手。只是,那块萤石能管多久呢……」
众人上了飞机,飞机向东北飞去,在海角城(Cape Town,开普敦)中转了一下,又往北飞去。
经过数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纳米比亚首都风和市(温得和克)的霍齐亚·库塔克国际机场。机场不算繁忙,但正值旅游旺季,所以要多些班次。众人到时,天上淅沥地下着小雨。已是黎明时分,天空仍显出阴晦的颜色。
根据安排,众人一下飞机,就直接在机场换乘了前往国家公园的车辆。人不多,只有五十来人,因为只通知了三成人参加,所以一辆车拉得完。大巴有些破旧,空调也已损坏(虽然暂时用不上),只能凑合凑合。南门巽目睹了车辆经过道路的变化:从市区里还算不错的沥青路,到中途显得颠簸的水泥路,直到最后国家公园内大部分或泥泞或龟裂的土路。
坐到上午十点过,大巴在几座低矮的楼房前停下。环顾四周,是显著的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h)景观。
“这里是一个集散据点。”领队老师说,“那么,准备开始活动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