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燕云十六州的天气闷热异常,这日幽州城上空更是乌云密布,天雷滚滚,仿佛苍天要用利剑劈开这片大地。
李明和早已闻听联军进犯的消息,心中忧愁。他独自立于城头,手握腰间赤龙剑,自言自语道:“陛下委我镇守燕云十六州之重任,把百姓的安危交给了我,我若不能守住此地,不能保护万千黎民,有何颜面去见陛下,有何颜面去面对天下苍生啊!”
他看着远方不禁出了神。此时,狂风呼啸,鼓动着他的红色披风,吹乱了他的头发。大雨如注,铺天盖地的淋在他的身上,打湿了他一身厚重的盔甲,他却恍然未觉……
“大帅,韩将军带兵前来支援,离此只有三里地了!”探马跑到李明和面前报告。
李明和听说援兵到了,不禁精神一震,“陛下可算是派援军来了,这下燕云十六州有救了!”他说着亲自迎到了城门外。
很快,韩永林就率部到了城门前,见到李明和忙下了马,拱手道:“见过大帅!末将来迟了!”
李明和一笑,“不迟,不迟,本帅尚未与敌军开战呢。”他说着看看城门,继续说道:“我们在这里叙话都挡住来往的行人了,还是速速入城吧。”韩永林点头,两人向帅府而来。
入府后,两人分宾主落了座。李明和关切的问道:“韩将军,京城那边怎么样?陛下可好?我听说丞相和万将军都归隐山林了,此事当真吗?”
韩永林叹了口气,“大帅,确有其事,他们都走了。唉,大帅久不在朝,您若在朝中,定能劝住陛下啊!”
李明和点头,“是啊!我如果在朝中,纵使舍了性命,也定会劝陛下收回成命!”
韩永林说道:“大帅,如今丞相不在了,您就是大燕的擎天博玉柱!大燕的成败,全靠大帅了!此番能与大帅再次携手抗敌,是我韩永林的荣幸。我就是战死沙场,也定要助大帅守住燕云十六州!”
李明和微微叹了口气,“韩将军,敌军来势凶猛,想守住燕云十六州只怕难如登天啊!不过,陛下对我李明和有知遇之恩,我就是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保住燕云十六州的百姓,马革裹尸又有何惧!”
次日,联军在城外叫阵,李明和派韩永林带兵到阵前抵挡,怎奈寡不敌众,很快韩永林便身受重伤,落败而回。李明和见韩永林落败,心中愈发苦闷。他只得重新部署了兵力,下令严守城池,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许出战。
这日,李明和正与韩永林商量退敌之事,忽听府中一阵慌乱。他不知出了何事,忙出来查看。只见府中下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看到李明和后更加慌张。
李明和叫过一个小厮,厉声问道:“出什么事了?你们到底在议论什么?快将实情告诉本帅!”
下人不敢隐瞒,战战兢兢的说道:“大帅,我们听城中人讲,赵匡胤的联军已接连攻下三座城池,进城后烧杀强抢,大肆屠杀百姓。他们还说,联军之所以要屠城,是因为赵匡胤与大帅有仇,还扬言说……”
“还扬言什么?快说!”李明和喝道。
“说……如果您真为百姓着想,就自杀谢罪……”下人紧张的抖成一团。
李明和一皱眉,怒道:“赵匡胤!你这卑鄙小人,竟把你我的恩怨牵扯到万千无辜百姓的身上,做出此等滔天恶行,实在罄竹难书!”
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时韩永林跑了进来。他见到李明和慌慌张张的道:“大帅,大事不好了!城内发生民变,那些无知的百姓,已到府门前向您讨要说法了!”
李明和闻言忙出了府门。只见无数百姓手持锹镐棍棒,十分吵杂。他们来势汹汹,把府门前涌得水泄不通,其中几个带头人正要冲进去门来,好在门口侍卫众多,这才把几人拦了下来。
“李明和,联军与你有仇,却要残杀我们这些无辜百姓,你今天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不然我们就要揭竿而起了!”几个带头的中年大汉喊道。
李明和说道:“诸位,本人就是李明和。你们都冷静一下,派出个代表把你们的诉愿说清楚,本帅绝不会置治下百姓生死于不顾的!”
一个带头大汉怒道:“李明和!已有无数百姓因你而死,你却在这里惺惺作态!我们燕云十六州原本六畜兴旺,安定富足。如今万千百姓却因你惨遭杀害,家破人亡!现联军离此地不过五六十里,你今日若是不死,明日我幽州百姓便再难活命!”
无数百姓纷纷喊道:“李明和,你已经害得那么多人为你而死,难道还不够,还想害死更多人吗?你今日必须以死谢罪!”
韩永林看了李明和一眼,小声道:“大帅,这些都是无知的暴民,他们的话您不必当真。不如您下令将其格杀勿论吧!”
李明和摇头,“不可!这几个带头人来者不善,定是他们在煽风点火,加之百姓畏惧联军,这才受了他们的蛊惑。此时本帅若杀了他们,非但于事无补,反而更加会激起民怨。而且他们虽然行为过激,却也并非故意寻衅滋事,本帅又怎忍心屠戮我大燕的黎民啊!”
他随即对众人说道:“诸位,听我李明和一言。我们现在应该精诚团结、军民一心,这样才能抵挡住残暴的虎狼之师,才能保护住自己的家园啊!”
众人一时无语,都觉得李明和所言似乎有几分道理。喧闹声比刚才小了许多。带头大汉见状冷笑道:“哈哈哈,你少要在此大言欺人了,你当我们不知道吗?你在武牢关前屡战屡败,凭你也妄想抵挡百万联军,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韩永林闻言,摆出虎头刀,就要杀了说话之人。却被李明和拦住了,“我李明和曾说过,我会爱民如子,把百姓的性命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但你们说的也没错,我确实不敢说有本事能保住大家。我今日一死若能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大燕,对得起这万千黎民,那我李明和死又何妨!”他说着拔出了腰间的赤龙剑。
韩永林带着众官兵纷纷阻拦。众官兵此时都留下了眼泪,齐齐喊道:“大帅,不能啊! 大帅,不要啊!”
李明和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晚霞夕照,如火如血,燃烧了半壁苍穹。他又望了望远处的群山,重峦叠嶂,莽莽苍苍,环抱着苍茫大地。此时一阵微风吹来,吹乱了他的青丝,掀起了他的衣袂。傲立于天地之间的他似乎看透了生死,眼中满满的都是视死如归,他放声大笑,慷慨说道:“义之所致,何为祸福,情之所致,生死可轻。我李明和今日为了燕云十六州的百姓,纵死又有何惧!”
他说着橫剑在项间一抹,霎时鲜血淋漓,绝气身亡。
众人见李明和大义凌然,真的为了百姓舍身而死,人群中顿时一片死寂。人人心中都从愤怒,愧疚到痛哭流涕。全都纷纷跪下,哭得呼天抢地。可李明和已死,再多的感动与悲伤都换不回他……
李明和一死,燕云十六州很快就被联军攻陷,韩永林率众仓皇撤回了龙城。
很快,赵匡胤就追杀到龙城附近,慕容燕云忙召集群臣金殿议事。众人正你一言我一语,没说出个结果,突见韩永林回来了。众人都是一愣,慕容燕云不禁开口问道:“韩将军,朕没调你回京,你为何擅离值守?为何离开燕云十六州?莫非大帅那边出事了……”
韩永林跪下,哭道:“陛下,大帅已死,燕云十六州失守了!”
慕容燕云闻言整个人险些昏过去,点指韩永林道:“你……你说什么,大帅死了,燕云十六州也失守了!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慕容平州、幽凡一闻言也都愣住了,兄弟几人多少次同生共死,多少次一同出征,多少次一同把酒言欢,都以为可以携手终结乱世,永不分离。可如今云逸墨走了,万梦生走了,李明和也先他们而去了,再也没有人能运筹帷幄,再也没有人能调兵遣将,众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不过是大梦一场,是梦就终归要醒,或许现在就已到了梦醒时分。
慕容燕云半天才缓过气,从龙椅上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手指南方,怒喝道:“赵匡胤,你欺人太甚!朕必御驾亲征,为大帅报仇。不斩下你的人头,绝不回京!”
此时探马来报,赵匡胤帅领的大军已向龙城开拔,不久将要经过盘蛇谷。慕容燕云对龙城周围地形极熟,知道盘蛇谷有处岔路,如果自己带兵埋伏,至时从岔路杀出,便可将敌军从中斩断,使其首尾难顾。他当即下令慕容平州、韩永林随行,大军火速赶往盘蛇谷。
几个时辰后,慕容燕云带兵在盘蛇谷埋伏下来。
不多时,果见赵匡胤带着大队人马从谷中通过。待赵匡胤大军行至一半时,慕容燕云亲自带兵杀了出去。他胯下宝马急如闪电,手中逐天剑一摆就是一片血光,立时无数宋兵人头落地。
慕容平州、韩永林随后也是一阵猛杀猛砍,不多时宋军就死伤过百,大军骚乱起来。赵匡胤见后军骚乱,知是慕容燕云等人杀到,忙带着赵普、高处俊、石守信等人回援后军。
慕容燕云正杀得兴起,突见许多黄色锦缎大旗从前军向这边急速而来,这些旗上尽数书有“赵”字。慕容燕云明白,定是赵匡胤亲自带人回援了。
很快就见赵匡胤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持金棍,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直奔慕容燕云而来。
慕容燕云点指赵匡胤,怒道:“赵匡胤!你抢走朕的表妹,又逼死朕的大帅、攻陷朕的燕云十六州,朕今日定要与你决一死战!”
赵匡胤冷笑,“哈哈哈,慕容燕云!你不过一介江湖草莽,也敢自称帝王,实在不知天高地厚!朕有好生之德,不愿多做杀生之事,你如果也自裁谢罪,朕绝不为难你的部下!”
慕容燕云闻言一语不发,只轻蔑的冷笑数声。随即他催马直取赵匡胤,赵匡胤也忙摆棍相迎。两人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此时却战在了一处。他们剑来棍往,斗得不可开交,眨眼就过了五六十招。
赵匡胤深知,若与慕容燕云久斗,自己必然吃亏,只得又加了几成力道,把手中大棍舞得虎虎生风。步下交战,往往兵刃越轻灵威力越大,但马上交战却截然相反,过于轻灵的兵刃反倒吃了大亏。
故此慕容燕云在马上处处显得被动。两人又过了几招,慕容燕云有些抵挡不住,胸前露出破绽。赵匡胤见此良机焉能放过,一棍打向慕容燕云前胸。
慕容燕云只得一把抓住大棍,暗运内力,想把大棍从赵匡胤手中夺过来。两人内力都极是雄厚,难分伯仲,竟都从马上滚了下来。慕容燕云滚鞍落马,手中力道一松,大棍便被赵匡胤夺了回去。
赵匡胤见他松了大棍,心中不禁一喜,抡起大棍又打向慕容燕云。两人又是酣战了近百回合未分胜负。慕容平州和韩永林本想上前相助,却被高处俊、石守信等人此时缠住了。
赵匡胤见势看了赵普一眼,赵普当即会意,只见他一声呼哨,谷顶突然现出无数宋军,把慕容燕云的大军团团围住。
韩永林这时对慕容燕云喊道:“陛下,如今形势危急,快派人回龙城搬兵吧!”
慕容燕云心中一惊,念头急速运转起来,“韩永林所言不假,如果此时不去搬兵,只有死路一条。只是该派谁去呢?他觉得眼下派韩永林去最合适,却又突然想起云逸墨临走时留下的那句话。他虽没有说出奸细的名字,但如今万梦生走了,李明和不在了,幽凡一又是朕的表哥,除了韩永林又会是谁呢?”
就在慕容燕云犹豫不决时,慕容平州道:“陛下,末将愿生死相随,您还是让韩将军去搬救兵吧!”韩永林也道:“慕容将军武艺略胜末将一筹,他留下想必比末将更为稳妥。”
慕容燕云略一沉吟,“好,韩将军,你这就去龙城搬兵,务必让幽将军火速派兵救驾!”
韩永林一抱拳,随即带兵一阵硬拼,杀出了重围,策马向龙城飞奔而去。慕容燕云见韩永林走了,与慕容平州对视一下,就要使出苍龙啸天阵法。赵匡胤深知两人俱是绝世高手,自己与一人拼斗都未必能胜,如果以一敌二,更是毫无胜算。他忙向身后的二将招了招手。
高处俊、石守信两人齐齐攻向慕容平州。他们都是宋国少有的猛将,慕容平州顿感吃力,哪里还能抽身与慕容燕云施展阵法?
慕容燕云与赵匡胤又战了许久,直杀得天地失色,日月无光,可依旧未分出高低。
突然,慕容燕云听到背后有几道“嗤嗤”的破空声,其速快如疾风,其势猛过力箭。他本想转身抵挡,可赵匡胤大棍此时招数愈发凌厉,不给慕容燕云一丝喘息的机会。
慕容燕云心中一震,额角渗出了冷汗。他知道自己就是使出移天换日,也不可能把这上百枚的暗器尽数反弹出去。他心中暗叹,“不好,莫非天意如此?朕今日真要命丧此地不成?”
暗器离他背后已不到五尺,他正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听见身后卷起一阵疾风,随后一声闷哼,似是有人受伤倒地。他手中逐天剑愈发快了,直逼得赵匡胤连连败退,这才转过身来。
他万没想到,用身体为自己挡住暗器的竟是大将慕容平州。此时慕容平州一身湛蓝色盔甲已被赵普的银针刺穿,银针透过铠甲刺入他周身死穴。单是银针就足以致命,更何况银针上还带着剧毒。
“慕容将军,怎么了!快封闭穴道,朕这就为你疗伤!”慕容燕云见慕容平州缓缓倒下,忙一把扶住慕容平州,焦急的喊道。
慕容平州苦笑,“陛下,末将曾说过,这天下只有我一人有资格取您性命,没想到如今我也要走了。这天下从此再没有人能害陛下了,陛下真的是万岁了……”他的声音越来越小,说到最后闭上了眼睛,溘然长逝……
“平州!朕的好兄弟!”慕容燕云抱住他的尸身,撕心裂肺的喊道:“平州,朕不许你死!朕才不想万寿无疆呢,朕的命是你救的,朕还杀了你的父亲,朕等着还你这条命呢!你快睁开眼睛看看朕啊!”
赵匡胤见慕容平州为救慕容燕云死了,心中五味杂陈,一时竟楞住了。赵普却笑得灿烂至极,“哈哈哈,慕容平州!那日你刺杀本相时不是很威风吗?是不是没想到会有今天呀!”
“啊!”慕容燕云一声怒吼,手中逐天剑如潜龙出海,霸气万端。他整个人像疯了一样,剑剑都是只攻不守,似要与赵普同归于尽!
赵普见慕容燕云已经杀红了眼,哪敢与他硬拼,忙几个闪身躲到了乱军之中,消失不见了。
慕容燕云满腔悲愤无处发泄,又要攻向赵匡胤。赵匡胤却冷笑道:“哈哈哈,慕容燕云,你还有心恋战?现在只怕你的龙城也已经落入朕的手中,你的表哥幽凡一也死于乱军之中了!”
“不可能!”慕容燕云无意的看向龙城,仿佛看到了一切。
韩永林杀出了重围,从一条山间小路到了龙城。他到了城下,见幽凡一正在城头巡视,忙大声喊道:“幽将军,陛下在盘蛇谷中伏,请将军速速派兵增援!”
幽凡一闻言,忙打开城门,带着几千官兵风风火火的迎了出来。韩永林见到幽凡一,焦急的道:“幽将军,你赶快随我去救陛下!去晚了只怕陛下凶多吉少啊!”
“韩将军,赵匡胤用兵向来谨慎,必设下无数伏兵,不知我带兵走那条路安全些?”幽凡一问道。
韩永林道:“我一路杀过来,到处都是伏兵。只有离此最远、地势最险的的葫芦口没有埋伏。我便是由此返回龙城的。”
幽凡一点头,“我知道了,我这就去救陛下,龙城就交给韩将军了!”他说着转身下城,带着人马火速向葫芦口而去。
大军一路疾行如飞,半个时辰就到了葫芦口。幽凡一见此地道路狭窄,两边山崖陡峭,崖上尽是密林。幽凡一略懂兵法,见到这般地势心中一惊,“赵匡胤、赵普用兵如神,怎会不在此地设伏?莫非其中有诈不成?”
他正想着,已下意识带兵过了小路,到了一处空旷的山谷,四周俱是陡峭的山崖与密林。幽凡一越想越不对劲,正要下令撤军,突听一声锣响,密林中出现无数伏兵,密密麻麻的竟不下三四万。
为首之人乃是大将韩重赟,他见到幽凡一不禁一阵冷笑,“哈哈哈,丞相果然神机妙算!我本以为你绝不敢行此险路,没想到你幽凡一胆子还真大!如今落入本将军手中,还妄想活命吗?”
他说着一挥手,宋军乱箭齐发,霎时间箭雨铺天盖地而来。幽凡一手挥清影剑磕打乱矢,怎奈他武功再高,也难挡一阵接着一阵的箭雨。
很快幽凡一就身中数箭,但他仍然奋力抵抗,一边朝身后大军喊道:“你们快从原路出谷,去救陛下!”
韩重赟闻言,又是一阵冷笑,点指幽凡一道:“哈哈哈,幽凡一,你太天真了!你身后之路早已被我军截断,今番定叫尔等有来无回!”
幽凡一心中大怒,运起轻功就要飞身到韩重赟身边与他同归于尽。可就在他跃起的瞬间,无数乱箭齐射在他身上,整个人重重地摔了下来。
“大丈夫生于乱世,所志未遂,便将死乎,奈何奈何!陛下,表哥不能来救你了,我们来生再见吧!”幽凡一大呼数声,就此与世长辞……
慕容燕云回过神来,见到天空中飞来一只白鸽。这只鸽子通体雪白,极有灵性。白鸽见到慕容燕云哀鸣数声,落到慕容燕云的肩头,竟一动也不动了。慕容燕云认识这鸽子是云逸墨的白雪,忙取下了鸽子脚上的书信。
他打开书信,竟发现这信纸有一半已被鲜血染透,信中内容写的很简单,“陛下,您千万不要带兵前往盘蛇谷,并随时留意韩永林。弃臣云逸墨叩首!”
慕容燕云紧握着这封书信,“云兄,你人在涟霞山,却还心系大燕,关心朕的安危,是朕对不住你!对不住众位兄弟啊!”他随即看着信上的血迹,不禁担心的看向南方,不知云兄现在是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