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边南之地,布着小雨,空气中散漫着极重的湿气,抬头所见远方的山峦处,挂着浓浓的雾,让人显得十分压抑。
山间道路因来往行人的缘故,早已踩得泥泞不堪,而山道旁却堆积着厚厚的落叶,也有人不忍泥泞的山道,便去踩这道旁的落叶,但落叶下已不知堆积了多少年的腐叶,在雨水的浸泡下变得松软无比,稍有不慎,就会滑倒。
这种天气让远来的一行北方人很不适应,他们行色匆匆,似乎是要赴什么约定。
一行人中有位年纪较长的长者道:“师侄,这山道两旁积叶较厚,好似很久没有人走过一般,但道中却泥泞得很,看来赴这个巫林大会的江湖人,不在少数”。
一位中年人道:“是啊,秦师叔,这巫林老人隐居多年,此次发帖广邀天下各大门派参加此次巫林论武大会,各大门派的精英更是云集巫林,场面一定不小”。
“爹,这巫林老人是什么来头,怎么这么多江湖人士卖他面子?”,只见一位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探头说道。
这中年人回头望了一眼,眼中似有责备他不敬之意,晃着脑袋,轻叹一声,说道:“我也只是听说过,这巫林老人,壮年之时,曾是一位江湖的侠客,但江湖中见过他行侠仗义的,现在都已差不多入土了”。
这时,一旁的秦师叔颇为自诩的道:“多年前江湖中各大门派为争夺武林排名,便是那武林榜,相互间均有争斗,这位巫林老人便以调和各大门派的恩怨为由,与各门派掌门人比武,若双方均输于他,则彼此将门派间的恩怨一笔勾销。当时各门派相斗多年,许多高手也多有因此而丧命的,亦疲于这样的争斗,但各门派掌门人也都放不下自己的武林地位,谁也不愿低头,恰好此时有这样一位武功高强的侠士出面调解,很多掌门人也就做得顺水人情,有的确是武功不济,但也有的是藏着几分功力,故意败给了这位巫林老人。经此一事,这位巫林老人的武林威望也变得极其尊崇,有些门派虽心中有怨,但只要这位侠士出面,也多少会卖些面子。自此之后,江湖中便少了腥风血雨,武林各派相安无事,各门派也对这位巫林老人十分感激。不过经此一劫,各门派均有极大损失,有些武功,也在此一役中失传了”。
此一行人均来自雁北门,这中年人正是雁北门的掌门人邱立武,长者是秦无敌是邱立武的师叔,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乃是邱立武的儿子,名唤邱长天。
雁北门的功夫以拳脚见长,擅用长枪,在北方小有名气,但在南方却极少听闻。
他们此次南来,是受巫林老人之邀,参加巫林论武大会。
邱长天自小在福窝里长大,他是平生首次出远门,行到此处已二月有余了,内心早已是骂了娘,但听邱立武说不过两天就到了巫林,此时也便有些兴奋起来,他听师伯讲了些巫林老人的事,对这武林名宿也颇有了几分向往。
邱长天问道:“师叔公,这巫林老人闯江湖以来,就称巫林少年?这称呼一点也不霸气,他能战败江湖各门派的掌门,只怕是江湖人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吧?”。
邱立武闻言,怒道:“你懂什么,这样的武林名宿,岂能容你非议”。
秦无敌此时打个哈哈,说道:“这巫林老人名唤李天行,颇有替天行道的意思,闯荡江湖之时,常以道人模样打扮,江湖便也送了个天行道人的名号,这个称号在江湖中还是有些盛名的。此次他三个徒弟下山邀请各大门派的掌门人,若只提巫林老人这四个字,恐怕无人识得,但若提天行道人,有些见识的门派,却也是知道的。这天行道人隐居多年,关于他的事,江湖人已经很少提及,这巫林老人的名号,恐怕也是指山为名,不曾传于江湖,也或者是江湖人新杜撰的。我这次愿随你们不远万里而来,冲的还是他这天行道人的名号”。
这秦无敌本是不打算再问江湖世事的,近几十年来,甘愿躲在雁北门的师兄弟及师侄和徒弟背后,专门研习本门武功,俨然是一武痴。
雁北门有一套武学,名唤雁跃掌法,本是雁北门的看家武功,但这套武功的部分招式却在数十年前那场武林榜排名争夺之战中失传了。
近几年,秦无敌致力研习此套掌法,并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将此完善,但多年的努力,仍不能实现此愿,此事也便成了他心中一大憾事。
李天行早年闯荡江湖之时,便与各大门派掌门人交好,常以研习武功之名与各掌门切磋武艺,起初各掌门人对其也有戒备,但李天行武学渊博,常常在切磋武艺之时,能指点各路武功的不足之处,且日久见人心,均引为知己,于武学上也便对其坦诚相待。
数年后,李天行便隐居起来,专心习武,多年不问江湖世事。直到一日,他偶然听闻江湖中为争夺武林榜排名而掀起腥风血雨,他才下山化解恩怨。
秦无敌此次肯不远万里而赴江南巫林,也是想借此机会与天行道人共论雁跃掌法,以了自己多年心愿。
“爹,你说这巫林老人得有多大年纪了?此次突然要开什么巫林论武大会,不会是有其它什么目的吧”,邱长天道。
此问亦是邱立武心中的疑问,因为当年武林榜排名之争的事,他只是有所耳闻,对此事不甚了解,他不自觉的看向一旁的秦无敌。
秦无敌道:“天行道长闯荡江湖之时,当是壮年,约四五十岁吧,那时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后来武林争斗时我也有参与,不过都是师叔伯们与各大门派相争。天行道长现年估摸着也已过百了”。
秦无敌一直称呼巫林老人为天行道长,颇能显得自己与他人与众不同,这也说明他确实是一位老江湖了。
“师叔公,你说这巫林老人的三个徒弟厉害吗?你有没有见过他们的武功?”
秦无敌道:“这巫林老人的三个徒弟是江湖近期才听闻的人物,武功怎么样,还真不清楚”。
……
一行人便这样匆匆赶路,果不过两日便到了巫林山脚下。
巫林山脚下有一小镇,名唤巫门镇,意为巫林门户。
此时的小镇,可用人满为患来形容,所有的客店均住满了人,附近的农家也被一些武林人士半借宿半擅闯的住下来,有些实在没有住处的,便躺在了街道的屋檐下将就。
邱立武见此情景,便安排徒弟门四处打听落脚之处,不久后徒弟们纷纷回报说道:巫林老人传下话来,因巫林中只有几处茅舍,赴会的江湖人需在巫林山脚下休整,待巫林论武大会召开当日再同上巫林。镇上的客店均已住满,不再接待客人,街道上也到处是人。
邱立武便和秦无敌商量道:“师叔,我看今日只能在山野之处扎营了,好在明天便会召开巫林大会,也就将就一晚,您看呢?”。
秦无敌点点头,于是邱立武便安排弟子打听巫林的方向,就近巫林山道的附近驻扎。
这巫林是一座不高的山,却是一片诺大的林子,林子中树木极为茂盛,四周均是丈余的灌木,仅有一条山路通往林子的深处,巫林往南就是大海,所以此地的湿气极重,且又是深秋,天气略凉,到了晚上山风呼呼作响。
晚间,雁北门的一众弟子均蜷缩在火堆旁,纷纷议论着明日的巫林论武大会。
邱长天忽然道:“爹,这地方怪冷,咱们就不能找个客店,多塞些银子,怎么也要弄个客房来往,实在不行,咱们亮家伙,抢也要拿下个客房来”。
邱立武一听,大怒道:“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这是你胡作非为的地方?江湖险恶,小心你的小命不保,你的命也就算了,不要拖累咱们雁北门。这场面你看着静,但实际却暗伏多少危机,休要给老子惹麻烦”。
邱长天道:“这有什么,以前这事我又不是没干过,不也没什么吗?再说,秦师叔公也在,他可是江湖前辈,还有谁敢惹咱们”。
邱立武正要发作,此时传来一声极尖细的怪声:“哈哈哈,雁北门也有江湖前辈,不知是哪位前辈?”。
雁北门的弟子听得此声便都警戒起来,但此声却无踪无迹,不知从何处传来。
待静得片刻,邱立武低沉着嗓子道:“江湖后辈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望尊驾不要介怀,在下雁北门掌门邱立武,请教尊驾师门”。
此声一出,便知邱立武的内力不弱,声音虽不洪亮,但吐字清晰,所传极远,恐怕整个巫林山道都听得到。
那怪声继续道:“哈哈哈,既然是江湖后辈,那就让他知道知道江湖险恶”。
说时迟那时快,那尖细的怪音刚落,只听一阵风过,接着人影一闪,进而听到一声“爹……”。邱立武还未转身,邱长天便不见了踪影,那声叫喊也随即消失在了静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