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廖南无详细的介绍,徐光启激动的老泪纵横。许久,徐光启平静下来后,道:“廖先生,你说吧,有什么是老朽可以效劳的?”
扶着徐光启坐下,廖南无问道:“老大人,您可有家人随行?”
徐光启一愣,道:“有,我的一个孙子在我身边。”
在二十一世纪,上海是耀眼的明珠,但在明末,上海不过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偏僻渔村,徐光启就出生在这里。
徐家家境清寒,徐光启做官这么多年也没有使家境有多大转变。明朝时期的官俸非常低,如果仅仅依靠俸禄,即便是贵为内阁首辅,俸禄也不过是一个杂役的三四倍而已。
像徐光启这种人,俸禄是收入的唯一来源,何况进京之前,他的品级一直都不高,收入更少,根本负担不起托家带眷的开销,所以为官时从来都是孤身一人。
这次奉召入京,由于年事已高,又加之身体不是很好,只得让长孙子徐尔爵随行。
廖南无道:“老大人,我想见一见令孙。”
徐光启不解地问道:“什么事?”
廖南无道:“老大人,我已安排下人手在您的老家等候,想从海路把您老的家人都带来辽东。”
徐光启轻轻点了点头,道:“廖先生,谢谢了。”
廖南无道:“老大人,哪里话,如果南无连这个都不做,那不成了千古罪人?”
徐尔爵刚才没在府里,老家人去叫他时,徐尔爵刚刚进门。徐尔爵进来后,徐光启给他和廖南无作了介绍,然后说了廖南无的意思。
徐尔爵听了之后,震惊一下是免不了的。平静之后,徐尔爵要立刻启程,但被廖南无拦住了,廖南无说道不忙,还有时间。
随后,廖南无又道:“老大人,您也别再这儿住了。为了安全起见,您老还是搬进兵部去吧,在那儿住我们有什么事向您老请教也方便些。”
徐光启从善如流,当即同意,于是廖南无出了府门,招来侍卫,让他们去准备车马。不一会儿,侍卫门赶来了五辆大车。徐家除了书和手稿,可以说家徒四壁,除了一辆大车拉人,其余四辆大车都用来拉书和手稿。
对于徐光启的到来,众人的反应不一。
祖大寿、何可纲对徐光启不甚了解,但像徐光启这种级别的大臣能归附大帅,他们自是都满心欢喜,竭诚欢迎。
成基命、余大成、钱家修的反应就有点不一样了,他们倒不是不高兴,恰恰相反,他们甚至比祖大寿、何可纲更要高兴,因为他们比祖大寿、何可纲要更明白这件事的意义所在,而且在另一层意义上,徐光启的到来让他们都觉得好受了不少,徐光启似乎给了他们的行为某种心理上的正当性。
他们和祖大寿、何可纲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感到奇怪,感到非常奇怪,不知道廖南无是如何说动徐光启的。他们都对徐光启有所了解,尤其是成基命,他和徐光启是好朋友,深知徐光启的为人,所以更感好奇。
当夜,排摆下酒宴欢迎徐光启。
酒宴原本是要从皇宫里送过来的,但让廖南无挡住了,不仅如此,廖南无还对祖大寿和何可纲说,徐光启走之前就先不要让玉膳房送吃的到兵部了。
所谓跟啥人学啥人,廖南无领着侍卫门刚在玉膳房吃了一顿,祖大寿、何可纲就知道了,他们没时间去皇宫,就干脆让玉膳房每晚做好了给送过来。
席间,廖南无提到了孙元化。
孙元化天姿聪颖,是徐光启的入室大弟子,深得徐光启真传。孙元化是明朝最好的火炮专家,是明军中西洋军事派的代表人物。
对孙元化,祖大寿、何可纲不陌生,他们之间很熟。
天启朝时,孙承宗主政辽东后非常重视火器的运用,但当时没几个士兵知道如何熟练使用火器,是孙元化帮助孙承宗训练了大批熟练使用火器的士兵。
宁远大战时,孙元化立下大功,孙元化运用所学使西洋大炮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几乎达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宁远大捷后,孙元化深受袁崇焕赏识,在袁崇焕的举荐下,孙元化开始崭露头角。
其后,孙元化奉调回京任职,但不久就因不肯附逆阉党而被去职。崇祯登基后,被阉党罢黜的官员相继重新被启用,孙元化也在其中。
今年一月,孙元化随孙承宗出关;三月,朝廷加孙元化为山东按察副使;五月,经兵部尚书梁廷栋破格提拨,孙元化升为登、莱二州巡抚。
梁廷栋之所以破格提拔孙元化,是因为皮岛,因为副将刘兴治作乱,杀了副总兵陈继盛等十余人。孙元化上任不久,刘兴治被杀,孙元化保举登州总兵黄龙镇守皮岛。
廖南无提到孙元化,不仅仅是因为孙元化是最好的火炮专家,也不仅仅是因为孙元化手中有大量的战舰,更是因为两个人:孔有德和耿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