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路上人烟稀少、黄沙漫天,他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尽千辛万苦,一行人终于到达阴山北麓的鞑靼部落。见到鞑靼首领,李国昌向他说明了来意,希望能在这里暂避一段时间。鞑靼首领还算豪爽,他也早就听说李国昌父子的威名,英雄惜英雄,最后收留了他们。
虽然暂时是安全了,但李克用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他知道:在不远处一定还有一个人在惦记着他,这个人就是赫连铎。
【死中求活】
没错,赫连铎也在多方寻找李克用的踪迹,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几个月后,派出的人向他报告:李克用就藏在阴山北面的鞑靼部落,赫连铎立刻干起搬迁大队长的老本行,去给李克用搬家。不!这次是让李克用的脑袋搬家!
没过几天,赫连铎派出的使者就携带重金走进了鞑靼首领的大帐。使者向鞑靼首领说明了来意,如果能取了李国昌、李克用两人的首级,这堆金银就是酬劳。同时挑唆鞑靼人,李国昌父子擅长用兵,如果让他们在这呆久了,不排除要鸠占鹊巢,不如现在就除之,以绝后患。鞑靼人于是定下了择机杀掉李氏父子的决心。
警觉的李克用很快发现,鞑靼人连续几天都在调动人马,并逐渐形成了对沙陀人驻地的包围态势。而且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鞑靼人看他们父子俩的眼神也有些不对劲,那眼神似乎跟看见两个金灿灿的猪头一样兴奋。李克用从这些反常的异象判断出,鞑靼人很快就要动手了。
他赶紧跟父亲商量对策,面对着严峻的形势,父子俩没有慌张,因为知道慌张也没用,除了包围圈里这几百人,没有人会救他们。要想活命,就只能靠自己。
父子俩决定分头行动,李国昌负责组织这几百将士进行重新编组和训练,并分成几拨,轮流休息、昼夜巡逻;李克用决定去会会鞑靼首领,他要用心理战来征服眼前这个敌人。
李克用带着几名亲兵,去邀请鞑靼首领出游打猎,过程中他故意命人将马鞭、树叶甚至是悬针放在远处当靶子,然后拈弓搭箭,没有一次不中靶心,从心理上震慑鞑靼人。鞑靼人也不傻,李氏父子都称得上是当世英雄,他们手下那几百人虽然人不多,但能杀出重围跟随到这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战斗力不可小觑,如果真动起手来,必将两败俱伤,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为了彻底打消鞑靼人的念头,李克用又和其首领一同饮酒,喝到兴头上时,他说:“我得罪了天子,愿为大唐效忠而没有门路,来日如果天下有变、朝廷召唤,我必将南下立功。人生短暂,谁愿意老死于沙漠之中!”
听到这些话,鞑靼人知道李氏父子终究不会久留于此,也没有要惦记他这块地盘的想法,终于打消了谋害他们的念头。
依靠实力威慑和攻心战术,李氏父子总算又逃过一劫。
【等待】
说是要等朝廷召唤的那一天,可能不能来召唤、什么时候来召唤,李克用不知道,李国昌也不知道。每天,李克用都站在高岗上向南方眺望,他在等朝廷的信使。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潮起潮落。不管你是胸怀韬略的英雄,还是学富五车的智者,当你落魄之时,你顷刻之间就由当初的万人瞩目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多余人,唯有闲看花开、静待花落。这里面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朝廷的信使一直都没有到来。秋风萧瑟,天空中的大雁告别塞外,向南飞去;秋去冬来,苍茫的大地被冰雪覆盖,寒风呼啸。此时,李克用每天焦灼地望着大漠孤烟,他的心情也逐渐由盼望到失望,又由失望变为绝望。
“如果一辈子都等不来那一天,那就真的要老死于沙漠之中了”,想到这里,李克用心中不觉升起了一阵“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悲凉。
“克用,不必难过。”耳边传来了曹夫人温和悦耳的声音,她温存地将一件棉斗篷披在了丈夫的身上。婚后的曹夫人除了相夫教子以外,还显示出了过人的政治智慧,李克用对这位夫人是又敬又爱,每有重要的事情都要找夫人商量。
他紧紧地拉着夫人的手,听夫人为他分析天下形势,当说到黄巢大军北进、必成中原大患,到时朝廷无将可用,肯定还会启用良将时,李克用那愁苦的心情才有些宽慰……
落日的余晖中,夫妻俩依偎在一起,他们一起在遥望远方,他们在等待,等待着那个永恒的春天。
此时是公元880年冬天,李克用夫妇所要等待的机会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