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公案】
晨钟暮鼓是佛教里最美妙的声音。钟就是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不可以放逸沉睡。而夜晚的钟声则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要觉昏衢、疏昏昧,所以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也止于钟声。
有一天,旃崖奕堂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召唤侍者,询问说:“今天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奕堂禅师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说:“今天早晨,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
沙弥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是为了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堂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有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非常高贵响亮,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敲得出来的音声。”
沙弥想了想,然后说:“报告禅师,我尚未出来参学时,家师告诫我,打钟时应该要想着钟即是佛,必须虔诚斋戒,敬钟如佛,以入定的禅心和礼佛之心来司钟。”
奕堂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提醒说:“你往后处理事务时也不可以忘记,都要保有今天早上司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就养成恭敬的习惯,不但是司钟,连做任何事都谨记着师父和奕堂禅师的开示,保持着司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奕堂禅师不但识人,而且从钟声里也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由于他自己是有禅心的人。谚云:“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森田虽小,连司钟时都晓得“敬钟如佛”,因为有这样的禅心,难怪长大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禅者。所以凡事带有几分禅心,何事不成?
【思考】
1.佛门的“钟”有哪些用途?
2.试述清晨和夜晚的钟声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3.心存恭敬,就是打钟的声音也能听出不同。你在日常生活中可有过类似经验?
【延伸——缁门崇行录】
元朝法闻法师,七岁出家。后从广温大师学《法华》《般若》《唯识》《因明》及《四分律》。温大师告诉法闻法师要担起弘扬佛法的重任,将希望都寄托在法师身上。法闻法师在佛像前烧灼肌肤,燃炙手指,刺血写经,以表明对佛法的尊崇。于是隐居于五台山,六年不出门,五千卷的大藏经,读了三遍。后来开始弘法济世,名声传遍全国,连当时的皇帝都慕名前来请法。国师惊叹说:“汉地也有这么高明的僧人啊!”
不久安西王请他在义善寺讲经,皇帝听到了他的德名,召见他到皇宫,命他住到大原教寺,赐予银章一品的头衔;很多求戒的人从他受戒。元仁宗延祐四年三月二十日端坐与世长辞。
——重法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