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的大众,都应该先知道这个问题。举凡佛光山的宗旨、目标、道风、守则等等,在山上住过的老师、学生、徒众,都应有深切的认识。
佛光人第一讲
台湾大学的师生,都自称“台大人”,在中国文化大学的华冈师生,称作“华冈人”。所以过去、现在,凡与佛光山有缘的人,都应称为“佛光人”。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佛光山的大众,都应该先知道这个问题。举凡佛光山的宗旨、目标、道风、守则等等,在山上住过的老师、学生、徒众,都应有深切的认识。
现在我把“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分为四点,贡献给与佛光山有缘的大众。
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在家,父母生我形体,养我色身;因此父母第一,自己第二。出家,常住生我慧命,养我法身,同样的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常住是我们的根,没有根的草,生命不能长久;没有根的树,既不能开花也不能结果。没有常住的人,就好似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常住是我们的家,家里有温暖,家里有教言。没有家的孤儿,日子不好过;没有常住的徒众,既没有师承,也没有法统,哪里像是佛弟子呢?
古德们有的为常住服务终生,甚至艰苦或兵难都不和师长分离;有的人为常住奉献所有,与常住生死相依。现在有一些人擅离常住,忘失初心,不知恩义,不重根源,人道既亏,何能进入佛道?佛光人应把常住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忠臣义士,甘愿为国牺牲,这个国家哪有国魂?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尽心尽力的干部,这个团体怎有生命?所以做一个佛光人,凡常住需要,无不全心全力来承担,因为在我们的思想精神里,本来就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二、佛光人是大众第一,自己第二
有常住就有大众,常住是我们的家园,大众是我们的法侣。没有大众,不能办事;没有大众,不成僧团。爱护大众的人,才是尊重自己的人。《维摩经》里说:“佛道到哪里去求?佛道在众生中求!”凡是具有圣贤气质的人,都是把大众的存在建立在自己之上;凡是自私的俗人,才忽视大众,注重自己。我们到佛光山来成为佛光人的一分子,要知道佛光山不是靠一人所能担当的,承担佛光山弘法利生的是常住三宝和十方大众!可以说:没有大众,就没有佛光山;没有大众,就没有个人。佛光人应尊重大众,不可忽视大众;应容纳大众,不可排除大众。
僧团,本来就是和合众的意思,也就是清净和乐的大众。个人,只是大众里的一颗螺丝钉,只是混凝土里的一粒砂石。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这颗螺丝钉,把整个机械锁紧;用自己的这粒砂石,把混凝土牢固。要尊重大众,帮助大众,不可自己先做大众里的逃兵。
三、佛光人是事业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很多,在佛光山的聚集,不是痴聚!我们有兴隆佛教的理想,我们有普济社会的愿心。我们知道未来佛教的慧命,完全寄托在佛法的事业上。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业,都是传教的方便。
我国自明清以来,教务衰微,僧伽素质低下,主要原因就是佛教没有事业。社会信众除了丧葬仪式偶需佛教外,竟不知佛教对他们还有其他关系。
近四十年来,我们为佛教造就人才,而这些人才办了养老院、育幼院、托儿所、幼儿园、中学、大学、杂志、报纸、电台、电视、讲堂、医院、出版社、图书馆等,可以说我们的事业带动了佛教的发展。
菩萨道的弟子,本来就该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我国号称大乘佛教地区,但目前能有几人具备菩萨道的慈心悲愿?所以应披心沥血,誓愿身为佛光人,要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为职志!“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求佛教的发展,不管自我如何牺牲,也是心甘情愿。我们决心以弘法利生的事业,供养三宝,奉献给一切众生。
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语云:“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佛光人应改为“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为了佛教故,两者皆可抛。”如果不把对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是无法获得宗教所给予的价值。
自古以来,历代都有英雄豪杰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事迹,他们成仁取义的风向标,应该就是我们佛光人信仰上的蓝本。
唐朝玄奘大师为了佛教译经事业,亲往印度求法,面对一片荒漠,他立誓“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一步生”的精神,便是以佛教为第一生命,自己为第二生命的精神;扬州鉴真大师为了前往日本弘法,历经7次危险,共费12年时光,才将佛法带到日本。那种“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精神,也就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的认识。古德们凭借这种精神和认识,佛教在世间,才能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我们非为衣食而信仰佛教,非为名利而信仰佛教,非为安逸而信仰佛教,非为逃避而信仰佛教;佛光人是为了佛教而信仰,为了佛教而服务,为了佛教而奉献,为了佛教而牺牲。所以,我们佛光人的守则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第二讲
佛光人所以称作佛光人,当然在思想、精神、风格等各方面,佛光人与一般大众是不一样的。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第二讲中,我也提出四点意见和佛光人共同勉励。
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作俗谛,把出世间法称作真谛。有些人以为佛教只尊重出世间法,鄙视世间法。但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世间人道未成,怎能完成出世的佛道?故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不容否认的,今日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过分地忽略了世间人生的问题,急于求证出世的解脱,致使世人病我佛教为消极、厌世。不知大乘佛教的精神,虽然要有出世的思想,但也要先做入世的事业。
没有入世的事业,和人间实际的生活脱了节,假如天天高呼出世的口号,不爱国家,不孝父母,不亲族友,这样就能容存于天地社会之间吗?
基督教虽有天国的思想,但他们对人间的事业非常热心,创办学校、医院,赚了大家的钱,大家还说他们好。佛教提到世间,就认为娑婆似苦海,三界如火宅,把人间形容得像牢狱一般可怕,但谁又不在三界娑婆的人间讨生活呢?
由于这种思想的偏差,可怜的佛教自隋唐以后,出现了数百年日渐衰微的现象。近三十年来,因为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要,佛教入世的事业越来越多,佛教的发展也越来越蓬勃。所以,我们佛光人要肯定复兴佛教的不二法门,必然是先有入世的事业,然后再求出世的依归。
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后度死
社会对佛教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佛教是度死的宗教。平时不知佛教何用,到了往生的时候,才知道要诵经超度,致使人天师范的僧宝,沦于以经忏为职业,误尽了天下苍生,损失了无限的人才。
我们佛光人并不反对功德佛事,但我们认为度生比度死更重要,我们必须先度生后度死。不用说,在佛教里度生的活动难做,度死的功德好为,因此谚云:“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假如要弘法利生,就不是那么简单。一个人间佛教的推动者,不但要博通经论,而且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知识,甚至天文地理、政经常识、讲说写作、各种技能,还有宗教体验、庄严行仪等,如果这些不能具备,就成为度生事业的缺失。
度死的功德,当然也可作为度生的因缘。例如,一场庄严如法的功德佛事,不但亡者受益,生者也会因此有了得度的因缘。不过,佛光人还是应该先充实六度四摄的修养,并且培养多种技艺的能力,以作为度众的方便。比如,佛光比丘要以做医师、教师、教诲师、布教师、工程师、领导师为职志;佛光比丘尼要以从事护士、教师、文教撰写编辑、音乐师、美术师、家政师、语文师等为目标;佛光优婆塞、优婆夷,要护持真正的佛法——所谓真正的佛法,就是先度生后度死的人间佛教。
我们佛光人要把佛化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推动到大学;从个人家庭推动到整个社会;从寺庙出家众推动到大众生活里。我们佛光人要把佛教文化普及于一切家庭,一切社会;我们佛光人要到处设立佛教慈济事业,我们要把佛光幸福、欢喜,布满人间。
我们佛光人先度生后度死,至少也要做到生死一起度,千万不可只度死而不度生,因为我们佛光人感到生者比死者更需要佛教!
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后生死
经常听到有人问:你为什么学佛?回答总是了生脱死;你为什么出家?回答也是了生脱死。“了生脱死”,当然是我们学佛出家的最高目标,但是如果把这件神圣大事,当成一句应付的口号,岂不是太不重法尊教。不少人学佛太过躐等,好高骛远,致使许多言行都像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把话说得很大,却一点也没有实践。
佛光人所以要这么想,并不是不重视了生脱死。只是,生活问题尚未解决,如何能解脱呢?比方你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如何能借假修真?如何能安心办理生死大事?
我们常遇到一些初学的佛教人士,一开口都说:“我喜欢过清净的生活”,一闭口也说:“我喜欢入山修行”。这都是非常冠冕堂皇的话,仔细研究起来,就会发现问题。因为你喜欢过清净的生活,我就应该忙碌给你饭吃?你喜欢入山修行,我就应该苦命工作,帮助你的生活所需?你不觉得你的学佛太过于自私吗?你去修行了生脱死,我们为你谋取生活所需,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我们怎么办呢?
古来的大德宗师们,他们学佛修行,都立志先发心为人服务。有的发愿生生世世做一条老牯牛,为众生拉车负重;有的人发愿陆沉头陀苦行,一工作就是数十寒暑。因为他们知道,生活的资粮不具备,生死又何能了脱?
《阿弥陀经》说:若人欲生极乐国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意思就是要我们办好生活上的福德资粮。佛陀住世时,每在说法中强调穿衣吃饭,经行劳动;我国百丈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吁。所以佛光人应上体佛陀和祖师们的慈悲,在此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人人都能先照顾自己的生活,进而断除忧悲苦恼,超越三界,永离生死轮回。
四、佛光人要先缩小后扩大
在社会人群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意谓真正有学问、有能力的人,并不急于求表现;一些不成熟的人,却反而喜欢耀武扬威,争取表现。
佛教中的学道者,有不少人不知养深积厚,不明大器晚成,总汲汲于攀缘,希望一蹴而就能功成名就。
目前佛教里的情况,自己未受僧众教育,却喜欢作僧伽师资;自己尚未受具足大戒,已经招收徒众;出家后不安于学,喜欢云游浪荡;佛门规矩不懂,已在专职贩卖如来。在这种情况之下,怎能出现法门龙象?佛寺丛林又怎能成就圣贤?
所以,我们佛光人,不可流于时习。我们学道,要甘于十载寒窗的煎熬,要接受安贫乐道的生活;宁可无钱无位,不能无道无格。我们要先缩小自己,不要急于求售,等到因缘成熟,再自然扩大。
最后,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能经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严冬腊梅,能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验;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空谷幽兰,能耐得了清冷的寂寞;我希望我们佛光人要像秋天的黄菊,能熬得过寒霜雨露的摧残。因为唯有能忍耐的人才能成功立业,唯有能缩小的人才能扩大自己!
佛光人第三讲
我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讲佛光人应该如何如何,主要因为佛光山开山数十年以来,佛光人一天多过一天;我们佛光人不能不树立风格,不能不确立原则。其实这些佛光人所应树立的风格和确立的原则,也不一定只限于佛光人必须这么做,凡所有佛教徒,不分宗派,不论老少,大家都应该遵守这些规定,自能影响到佛教的兴隆。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的第三讲,我分为四点来说明。
一、佛光人不私收徒众
印光大师论及佛教衰微的原因有所谓“三滥”,即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其中尤其是滥收徒众,导致僧格堕落、教团散漫,最为严重。我们如有志于重整佛教僧伦,应从不滥收徒众做起。
目前,出家太过容易,因此有一些人的福德因缘和善根既不具备,预习僧团的生活行仪和信心也不够,便急急忙忙地出家,也急急忙忙地还俗;进出佛门太过容易,这是佛教的缺失,也是这一代青年的悲哀。
出家,不能不找一个师父依止剃度。在佛教里,师父度人心切,告诫弟子的条件并不苛刻,甚至还有些讨好徒弟的诺言。因此,师教徒不严,徒敬师不够;师不像师,徒不像徒,就是这样形成的。
尤有甚者,有些师父收徒,并不是为佛教培养人才,而是为自己收人众有所斩获;徒弟拜师也不是为了献身佛教,而是寻找一个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佛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师徒间用心如此,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就算在家信徒宣誓入佛,那也是皈依三宝,不是如一般所说“拜师父”。佛教所以缺少推展的力量,就是因为信徒全都给师父占去了,真正的佛教已没有佛教徒了。
不少在家信徒,也只知有师父,不知有佛教;只知供养师父,不知护持佛教。“教”与“徒”分了家,佛教又怎会有弘法利生的力量?
我们佛光人不可以私收徒众,要把徒众还给常住,甚至还给佛教。出家弟子只论辈分,不依某一人。例如第二代的都是师父,则第三代的就都是徒弟;如果是在家众的弟子,所有出家人都是师父,所有在家众都是弟子。
佛光人的僧宝,人人都可以收徒弟,但男女众只有大师兄为法定的代理师父,自己只是很多师父之一。佛光人应明白将此告诉下一代,否则,不算佛光人!
我之所以有此主张,实因见到佛教中人人收徒、收孙,有时师父们各自卫护自己的徒弟,造成同参道友彼此之间势如水火;就算师父们无争,弟子们也会各自以师为背景,划清界线:“这是我师父的!”“那是你师父的!”,自然而然就会闹得人我是非、乌烟瘴气了。
希望佛光人都能体念佛法根本精神:“我只是众中之一。”让清净和合的僧团,真正做到一切是公的,不是私的;徒弟是佛教的,不是自己的。
二、佛光人不私蓄金钱
金钱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但也是修道的资粮和佛化事业的净财。发心出家为僧的佛光人,应该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及合理的态度。
我们不可贪财,但也不必自命清高说:“我们不要钱。”烦恼祸患的金钱固应远离,但净财资粮对于修道、弘法事业的推动,也是非常重要。个人可以没有钱,佛教不能不富有。
目前佛教界对金钱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例如:
1.以为有钱就没有道德,有道德的人不该有钱。
2.佛教人士不会用钱,但会积聚。
3.个人比寺庙富有,寺庙比教会富有。
4.委托信徒放高利贷,和信徒合作投资世俗事业(如养鱼、开百货公司),供俗家亲人使用,或留给子孙。
5.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知道用在佛法事业上。
6.只知道收,不知道舍。
世俗人对金钱不能看开,贪得无厌,还情有可原。但佛教人士对金钱放不下,甚至不会使用,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佛光人不是不该拥有金钱,但佛光人不该私蓄金钱。佛光人对金钱处理的方法应该做到下列数点:
1.出家、在家,彼此不可有金钱的借贷。
2.为常住大众积聚净财,不为自己储蓄。
3.不私自化缘,不贪取檀越的供养。所谓“信施”,只是透过我们,用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4.有钱,十方来十方去,把钱用在佛教和大众身上的人,才是会用钱的人。
5.假如为理想、事业和计划中的需要而储蓄,应存在本山福田库中,否则即不合法。
6.本山大众,不管任何人,如查询某人在福田库中存款多少,或议论其长短,乃是干涉他人之行为,应提出纠举。
吾等佛光人,所有净财资粮,如果能遵照以上原则奉行,庶几对金钱就无过了。
三、佛光人不私建道场
佛光人的聚合,乃是有志奉献佛教的僧团。我们认为佛教比寺院重要,常住比个人重要。因为个人只是常住的一分子,常住只是佛教的一个单位。佛教的利益才是寺院常住的利益,寺院常住的利益才是个人的真正利益。
佛光人应有团队的精神,应有整体的观念,要以佛教的利益为利益,要以常住的利益为利益。往大处去设想,往远处去计划,自己不要营求私利,自己不可私有道场。道场,乃修行办道的场所,供十方大众修学之处,不是个人的安乐窝。今日佛教界,到处都有私自营建的道场,分散了佛教的力量,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不易发挥集体的力量。另外,有些佛教僧众的观念,是“宁可吃一家饭,不愿吃万家饭”,意谓只要侍候好一两位有财力的信者,免得麻烦为信徒大众服务,致使佛教弊病丛生,佛教衰微的现象,莫此为甚!
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场,古德所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佛光人要从大众里培养奉献的精神,要从团体里磨炼入道的信念。学佛首重发心,不发心弘法,如何能使佛法普及?不发心利生,如何能拥有众生?须知佛教的慧命乃寄在传教的事业上。我等朝暮所求的佛道,是在一切众生间,佛光人如要保持一份佛子纯真的德性,千万不可牟取私利,自图安乐。宁可庸庸碌碌在僧团中修行,也不要瞎打主意,以为自己有某些信徒护持,有力量拥有道场,这里成立一间精舍,那里开设一间佛堂。既不能挂单接众,又不能专心办道,忙碌地应付于生活之间,与当初出家时的大心宏愿相距甚远,反而更不能贡献于佛教,也可说是自己最大的损失。
佛光人虽不要私建的道场,但可以有公众的道场,把自己的心量放大,公众的道场就是自己的道场。在公众的道场里,可以获得大众的助缘,可以增加学道的见闻,还有同参们的激励,职务上的观摩。佛光人若是拥有私自的道场,不只会失去大众,甚至还会失去自己。
四、佛光人不私交信者
佛教里有些僧众把信徒看作是自己私人的,因此常听到:“某某信徒是某某法师的徒弟。”私人的徒弟多了,“佛教”反而没有“徒”了。
信者皈依的时候,本来就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某人,即使皈依某某师父,仍然应该称作佛教徒。
佛教徒,是佛教的,是僧团的,是大众的,我们在感情上不可把他们看作是属于自己所有的。佛光人和信徒来往,要以常住代表的身份,接引信徒,照顾信徒,这纯是道情法爱,不可建立私人的来往关系;因为一有私人来往,就不会以常住为重,最后自己和信徒必然都为常住及大众所弃。
我见到一些和信徒有私交的青年僧众,接受信徒的馈赠,等于是公务员接受了民众的贿赂。吃了五谷不能不消灾,因此就会徇私,不是拿佛法做人情,就是拿常住做牺牲,甚至和信徒结成世俗的兄弟姐妹,反认信徒为义父义母,使僧格堕落,法统废弛,良深浩叹!
我又见到一些佛教中的大德,和信徒合伙经营事业,最后失败时痛不欲生。或委托信徒转放贷款,导致倒闭时不敢吭声;就算不致失败倒闭,当无常一到,是他自己的,但也是佛教的净财,究竟存放在哪里,却没有人知道,这不是很大的损失吗?
佛光人不可在世俗人家轻易走动,不可轻易交托信徒购买物品,不可把钱财存放在信徒家中,不可随便接受信徒的馈赠。我们佛光人与信徒来往纯是佛法的、公众的,僧俗之间需要净化,不可俗化。
佛光人第四讲
我自童年进入僧团,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岁月,在佛教里所修所学,所见所闻,自有些心得,尤以目前佛教的现状,僧众的臧否,有一些耿耿于怀,甚至忧心忡忡。如部分僧众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想的都是自私愚痴的观念,这样怎能绍继如来,弘范三界呢?因此,我们佛光人要学习自我要求,改革思想,增强信念,把不当的习气扬弃,把不正的言行摒除,所以在第四讲里,提出了以下四点意见。
一、佛光人不私自募缘
化缘,在佛教里是一件很美而又很有意义的好事,宇宙的一切人和一切事,要靠缘才能存在;佛教界的事业,要靠缘才能办理。可惜多少善缘善事,都给不当地运用,成了恶缘恶事;如强捐强募,私有私占,致使美好的法缘,成了今日佛教最为人诟病之处。
例如出家尚未受戒,或受戒尚未参学,就先学会化缘;那些挨门挨户的索讨,只赢得一句“老板不在家”的回答,佛教丢失体面,莫此为甚!
近来,由于各大德的弘传圣教,佛教徒也逐渐增加,化缘并非十分困难之事;所以一些无志无愿的僧徒,不用自己的智慧道德、苦劳牺牲来奉献佛教,却先想到化缘。滥用了化缘,自己纵有收获,但佛教的公益,佛教的尊严,损失更多!
本来,佛教有句谚语:“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但一些初出家者,假借闭关住山之名,先向信徒化缘,先找信徒护法。甚至买电视机向人化缘,出外旅行向人化缘,要衣服穿向人化缘,要买书籍向人化缘。化缘、化缘,招致了信徒的穷于应付,最后他们只得宣布与佛教无缘。
我们佛光人,应有忧道不忧贫的精神,除佛法公众的事业以外,绝不私自向信徒化缘,宁可无衣无食,无钱无缘,也不私自化缘。
二、佛光人不私自请托
佛光人不私自化缘,更不私自请托。
一些不明事理不顾大体的僧众,见到信徒,有诉说不完的一些请托:“请代我买一件布料”、“请代我买一双鞋子”、“我要维生素、药品的治疗”、“我想要日本生产的收录两用机”,信徒买好以后,因是出家师父,他不好意思要钱,只得说由我供养好了。受者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供养,不知道这是最恶劣的行为。
不但如此,还有一些好走官势豪贵之家的僧徒,今天拜托你护持法会,明天拜托他帮助化缘,引权位而自重,托巨室为后援,庸俗腐化,僧格堕落,僧伦不修,无过于此!更有甚者,自己无才无能,无学无道,但又喜好建寺,待寺成之后,既无信者,又无徒众,只好请托地方土豪劣绅,参予名位,你做管理人,他做董事长。最后这些临时乌合之众,因为理想不一,信念不同,纠纷者有之,诉讼者有之,这一切皆种因于请托所造成的后果。语云:“人到无求品自高”,《八大人觉经》云:“无自多求,增长罪恶。”所以,我们佛光人应学普贤大愿王之“请佛住世”、“请转**”,宁可求法求道,也不要向世俗请托。当然,人间所贵者,相互依助,虚心请托,也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为了弘法利生,即使向人叩头请托也无可厚非。但不可为一己之私利,忘记僧宝的尊严,走权势之门,托自己私事。佛教里请托越少,僧宝的地位就越高。
三、佛光人不私置产业
我在第三讲里希望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场,现在我还要强调佛光人不应私置产业。
有一些年轻者,常希望自己有一栋房子,或是希望父母分给他一份产业。我常看到年轻的学道者,当他们有了产业,自己的道业就没有了。
过去有一位女众不愿嫁人,来山要求出家,她带来父母给她预备的嫁妆,如电冰箱、电视机、汽车等,当时我叫她把那些东西送回去,她说她自己并不要那些东西,送给常住大众用好了。我说:“不行!你以后在教室里听课,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你会想那是你的电视机;你看到有人吃棒冰,也会想到那是你电冰箱里的棒冰,你怎么能安心修道?”
她回答说不会,又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但后来当我仍坚持叫她把东西送回去的时候,她舍不得那些东西,只有自己和那些东西一起回家,不再来了。
还有一些原来已出家多年的人,本来在佛教里很安住身心地在求学求道,但后来他的父母买一栋楼房给他,他为了要管理那栋楼房,也只好回家守门户去了。
财产,对俗家人有其必要;但对出家人,如果他不会运用财产的话,产业会埋葬一个修道者。世俗之人,产业越多越好;学道之人,产业越少越好。否则,产业不但不能帮助修道,反而成为修道的障碍。基于上述理由,佛光人除了常住公众的产业,千万不可存有置产的私心;因为私置产业长养贪心,贪欲的洪流,会把我们本已安住的身心冲失。
四、佛光人不私造饮食
在佛教里做住持当家,学问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品德和供养心。本山对大众是有心供养的,尤其饮食、灯光、热水,不愿意限制大众。但私造饮食,这是绝对不许可的。
有名的律宗首刹——江苏龙潭宝华山隆昌寺,自古以来,每年春秋二季传戒,住众千人,严持戒法,被尊为模范道场。不知由什么时候开始,准许大众除正餐过堂以外,个人可以“烧小锅”,私造饮食。从此,住众成年累月不上殿者有之,不过堂者有之,在房中宴请外客者有之,偷窃山中蔬菜竹笋者有之,盗用常住油盐者有之;僧格的堕落,制度的破坏,自此,宝华山无复昔日的庄严神圣了。
偶尔私造饮食,本是轻微小事。但私造饮食影响所及,却使僧团弊病丛生,岂能不戒慎之。丛林里面,在大寮监斋侍者像旁,写着一副对联:“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锤。”可见过去大陆诸大丛林,已注意此事,所以要提早防患未然。今我佛光人应体会开山建寺的苦心,了解僧团制度的重要,千万要遵守,绝不私造饮食。
本山所有设备,已够大众使用。若有宾客,可在朝山会馆用餐;若有病者,如意寮中可以方便饮食;若因公务误餐,法味堂中留有菜饭;若是特别喜吃酸甜苦辣者,可以吩咐典座特别制造供养大众。
佛光人如系精舍颐养天年者,年老对常住有贡献者,或已担任常住堂主多年者,对于饮食虽可方便,但仍不可邀约他人共进餐饮。
如果大家都能奉行以上各点,则我佛光人必能团结自强,光大佛教。
佛光人第五讲
我每次和本山职事、学生、徒众等讲说“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并非是标新立异、创宗立派,我只是惭愧自己无德无能,无法要求全佛教的人士接受我的意见,只能期望我的学生和徒众能遵照指示,确立做人的原则、规范、弘法的观念;希望佛光人都能切实奉行。
须知目前佛教现状,既无制度,又无是非,到处苟延生活,胡混时光,如果我们不高举信念上的旗帜、思想上的目标,怎能为佛教承先启后,策励将来?所以在第五讲中,我提出了四点希望。
一、佛光人要有宗教情操
我们学佛不同于一般世俗之人,佛光人应拥有宗教情操。
什么是宗教的情操?宗教情操就是宗教的性格,意即与生俱来的牺牲、奉献、忍耐、慈悲、公正、无私、诚信、淳朴等的宗教美德。如果在自己的性格里没有这些宗教美德,此人就没有宗教情操。
宗教情操固然是与生俱来的美德,但也可靠后天的培养。佛教徒每天的朝暮课诵、过堂用餐、出坡劳务、参禅念佛,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宗教情操。佛教徒以为一切修行只是为了了生脱死,其实宗教情操如果没有培养好,怎能了生脱死呢?
现在一些出家剃度受戒之人,究其志愿与精神,有几人具有牺牲奉献的发心?有几人具有慈悲忍耐的德性?更遑论其他公正、无私、诚信、淳朴的性格,有时甚至连一般的做人之道都不俱全,又怎能对佛教和众生作出最大的贡献?并且证悟自性了生脱死呢?
我们发心学佛,把自己奉献给三宝,须先考查一下自己的宗教性格。现在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僧团里具有佛教性格的人太少了。我希望佛光人不能疏忽宗教性格,不能不培养宗教情操。
怎样培养宗教情操?应先具有四心:
(1)离欲心。(2)惭愧心。(3)平等心。(4)慈悲心。
然后再具有四德:
(1)威仪德。(2)行持德。(3)忍耐德。(4)普济德。
总之,佛光人的佛教性格,应该是信仰比生命重要,佛教比自己重要,大众比个人重要,道德比金钱重要。有了佛教的性格,做好佛光人就不困难了。
二、佛光人要有因果观念
现代的社会,常被有道之士批评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什么会如此?主要的原因就是,今日社会大众普遍缺少因果观念。
佛法昭示我们:“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生为现代欲海洪流的芸芸众生,普遍不明因果,不怕因果。目前社会上,到处是能骗则骗,能贪则贪,能抢则抢,能占则占,横竖法律不是万能宝典,违法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就算有人知道,法律也不一定能制裁。其实不然,即使没有法律制裁,因果也不会不制裁的。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背道德的事,即使逃得了法律的审判,也逃不了良心的审判,逃不了因果的审判。日本楠正诚死后,在衣服里留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此五字的意思就是“非”不能胜“理”,“理”不能胜“法”,“法”不能胜“权”,“权”不能胜“天”;“天”就是因果,因果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过去佛教长老大德,考验后学,也是先观察他是否忠诚,然后明了他是否有因果观念?因为学道之人,若不忠诚,若无因果观念,则此人一定会营私舞弊,弄法玩权,非但无益于大众,甚至还会伤害到常住和佛教。
不幸的是现在佛教僧团亦如社会,因果的观念越来越淡薄,没有为教的热忱,没有为众的公德。曾任“中国佛教会”秘书长的常惺法师以“惑业苦”的定律,讥讽应赴者为“和尚怕斋主,斋主怕因果,因果怕和尚”,真是刻画到了极顶。
我们佛光人,应不同于流俗,僧格的树立,应先有因果观念!宁可无钱、无衣、无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宁可无名、无位、无用,也不能违背因果。
侵犯常住公物,是违背因果的定律;浪费常住所有,是违背因果的行为。只凭一己之私,不顾佛教荣誉,不念他人利益,所以古德慨叹“袈裟下失却人身,而作披毛戴角还”的警语,即此之谓也。
三、佛光人要有惭耻美德
《佛遗教经》云:“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在佛教里想要激励自己的菩提心、荣誉感,以及进德修业、敦品向学,没有比惭愧的美德更重要的了。
所谓惭愧,惭者怕对不起自己,愧者怕对不起他人。一个人能够时时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人,则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几近于圆满了。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已经不太重视惭耻的美德了。例如有些明明是僧宝,他不知僧宝的尊严,居然出卖僧格,亲近白衣;有的美其名曰灌顶,曰传法,白衣上座,僧装下跪,这不是佛说的末法现象吗?有少数经忏之流,上着袈裟,下穿革履;口诵经文,心计单银,这不是无惭无愧的写照吗?还有那些身披法衣,手持引磬,挨门挨户敲打者,说得好听是化缘,其实是如丐者乞讨,这不是丧心病狂、忘失惭耻的美德吗?还有一些坐享信施供养,不知福利大众,一意攀缘世俗,不知安分修持,这岂非不重己灵、不知羞惭为何事吗?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省庵大师继续说:“每一念此,不觉泪下。”这就是惭耻之心,这就是菩提正念。希望我佛光人亦如省庵大师,常念众生受苦,常思正法久住,痛切忏悔业障,发心弘法利生,做一个保持惭耻心的真正佛子!
四、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
我经常告诉大家:我们要有容许异己的雅量。
人,是非常复杂的众生,有地域的不同,有性别的差异,有年龄的悬殊,有职业的类别,还有信仰、思想、兴趣、利害种种的不同,没有容许异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体会因缘和合的佛法,就不能认识互相依存的真理。
语云:“有容乃大。”大海容纳百川众流,所以才能成为大海;虚空容纳森罗万象,所以才能成为虚空,做人要能包容异己,人格才能崇高。
非常可惜的是,佛陀虽开示我们“远离我执法执”的宝训,然自古以来,我执、法执一直是古今佛子的通病。
参禅的禅人不容念佛的净人,念佛的也批评禅者的不是;学教的指斥修行的盲修瞎炼,修行的人指斥学教的不重修持;住茅棚的头陀说大寺院的住持好名好利,大寺院的住持说住茅棚的头陀是自了汉的焦芽败种。总之一句,在佛教里,到处都是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该,批评诽谤,到以后同归于尽,佛教灭亡就天下太平了。
过去有某秘书长告诉我:某领导人要他研究如何打倒东方佛教学院。他说:“天主教的神学院,基督教的圣经书院都不必打倒,为什么同教的人要打倒同教的佛教学院呢?”所幸有这位好心的秘书长,不然,我们的佛教学院不被打倒,也会遭遇更多的麻烦了。
希望作为佛光人的大众,不要强人同己,要明白“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不必人人顺我,眼耳鼻舌各司其用,才能成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铁路,再建一条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发挥更高的功能。
谚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必不容许他人存在?若不能明白这个道理,自相残杀,只凭私怨、嫉妒,那会成为佛教的罪人啊!
佛光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则进德修业、增福增慧,不为难也。
佛光人第六讲
佛光人聚集在佛光门内,并非无事痴聚的乌合之众,而是以弘法利生为目标的有志之士,所以我们哪怕只是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要尽忠职守,让佛光僧团能运转自如,发挥功能,期使所有信者能均沾法益,同获法喜。佛光人应如何尽好自己的职责呢?在第六讲里,我提出了四点意见,希望大家都能切实做到。
一、佛光人要有为教的忧患意识
古德有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的,佛教兴亡,也是我们每一位佛子的责任所在。这种忧时忧教的使命感,就是每一个佛光人应该具备的忧患意识。
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的佛教盛况而洋洋得意,须知在繁华的表象之下,往往埋藏着重重的危机。近年来,本地政府虽然对于宗教政策,略采开放态度,但是还未能真正意识到宗教的可贵,也无法从长远的角度来处理宗教问题,尤其对于佛教,不该限制的地方处处设限,该设限的地方却又门户洞开。例如光是一个管理人的制度,就使得多少寺院受制于外行领导内行,不能有所发挥。而寺院住持的资格却漫无限制,一些住持没有受过正统的丛林训练,在威仪、佛学、修持、弘法等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更遑论领众熏修,净化社会!类似这些不合理的规定还有很多,对于佛教未来的前途,将是一大隐忧,吾等佛子是否据理力争,是否能力图改善呢?
这些年来,外道人士目睹佛教兴盛,因此也在他们的仪式学说中,掺入佛教的色彩,企图鱼目混珠。一些邪魔歪道更是表面上打着佛教的旗帜,事实上敛财骗色,无所不为。然而一些佛子们却还在醉生梦死,只知道赶赴热闹,锦上添花,却不知道自我充实,破邪显正。长此以往,佛教日渐削弱,有心之士,宁不忧乎?
佛光人不能因为今日佛光山的各项建设还算平顺,就掉以轻心。现在大部分的佛光人未曾参与早期的开山建寺,所以不知道一砖一瓦来处不易,一桌一椅物力维艰。目前的社会虽然没有过去物质缺乏的窘状,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不景气,天灾人祸又频仍不断,寺院的油香供养自然受到影响,加上工商业社会形态逐渐取代了过去的农业社会组织,兴建法会、化缘募款的方式将日趋式微。近几年来,佛教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如果我们不开源节流,另谋良策,只借佛教可用资源,越分越薄,大家都要同归于尽了!
危机并非注定败亡,假如我们能善观时变,未雨绸缪,危机就能转为契机。目前我们的教界没有制度,不问是非;一般的教徒也只看眼前,不管将来。所以佛光人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为教的忧患意识,不但要自我充实、广开门路,更应关心国家、社会、佛教、众生的当前需要,时时思维未来的前程应何去何从!我们不仅应该记取印度、西域、印度尼西亚等国佛教遭逢异教入侵,中国三武一宗,民国初年教产兴学的法难教训,更须常思效法高僧大德为法忘躯、舍我其谁的道德勇气,担负起绍继如来家业的神圣使命!
二、佛光人要有为道的笃实心态
我们学佛修道,最重要的莫过于求真务实,里外一如。
在丛林里如果赞叹一个有道心的人,常说他是一个“本分的修行人”。所谓的“本分”,就是一种“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笃实心态,也就是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到自己的血肉里,乃至须臾之间,都不悖离佛法。例如对人慈悲,就必须真正的慈悲,受人之托,要忠人之事,不能滥用方便,权巧说谎;工作服务,就必须诚诚恳恳地做事,要步步为营,全力以赴,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即使是做一个烧煮饭菜的典座,也要实实在在地将米饭煮得香甜可口,让大众吃了,心生喜悦;哪怕只是写一个字,也要恭恭敬敬地将字书写端正,让别人看见以后,感到高兴。
只要用一瓣心香去供养大众,自然就得到一份法益。否则只是在嘴上说些好听的话,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非但于道有所亏损,久而久之,也得不到别人的信任,这种虚晃一枪、空腹高心的处世态度,终将使自己陷于失败的境地。
佛光山经过前人的努力,从当年的克勤克俭,白手起家,发展到目前的佛光普照五大洲的成就,可说是集体创作,成就不易。现在佛光山所办的活动都是要最大的,所动员的人数也要最多的,什么都是要求最好的,我们佛光人这种要大要好的心态,固然是无可厚非,值得嘉勉,但也要讲求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不要虚妄骄纵,自以为是。就像慈惠法师在《随侍翻译二十年》一文中所说:1977年,徒众们目睹我过去在台湾艺术馆主持的佛经讲座,造成座无虚席的轰动,所以纷纷劝我改在中华体育馆举行,然而这些建议都被我一一否定。弟子们都只看到我的愿心很大,颇能承担,却不知道我向来做任何事,都是胆大心细,审慎规划,量力而为。
佛经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起心动念,进退举止,非但会影响自己的道业,也将牵动佛教的未来,不仅涉及僧团的兴衰,也将关系众生的慧命,希望佛光人都能从诚信里认清自己,从笃实中向前迈进。
三、佛光人要有对事物的敏锐觉知
佛教里所谓的“一念三千”、“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固然说明了真如自性的妙用无边,更提醒我们要善用自己的真心,在做事时要有敏锐的觉知,六根并用,闻一知十,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自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要学习敏锐的觉知,并不须旁人指点,只要自己能在平时留心周围环境,主动了解状况,善于会意灵巧,懂得瞻前顾后,左右连贯,看到了一点,能由点想到线,由线及于全面,自然可以运筹帷幄,预得先机。此外,我们需要培养综合推论,分析演绎的能力,使得四方周遭的事物,都能在当下视野内照顾妥当,让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情景,迅速掌握在方寸中,如此一来,即使有突发状况,也能善知应变,触类旁通,而不会偏于一隅,惊惶失措。古德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佛光人具有“佛教兴亡,佛子有责”的神圣使命,尤应紧随时代的脉搏,以便走在潮流的前端,引领群伦,步向正道。佛光人肩负“万方多难此登临”的重责大任,更须深切了解当前社会的弊端在哪里?目前的众生需要的是什么?俾能及早对症下药,解民于倒悬。
佛光山开山以来,之所以能在社会上产生些许影响力,不但是因为我们办了许多福国利民的佛化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随着时代的脚步与众生的需要,不断创造突破,推陈出新。今后,佛光僧团的前途、社会大众的福祉,就要靠现在的佛光人,以敏锐的觉知来掌握自己和佛教的前途。
四、佛光人要有为众的慈心悲愿
佛光人宁可以没有学问,但是不能没有慈悲;佛光人宁可以丧失一切,但是不能丧失慈悲。因为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慈悲是济世的能源。我们的教主佛陀示现娑婆,教化众生,固然是基于慈心悲愿;即便他在因地修行时,种种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也是为了慈悯众生。我们后世佛子怎可安逸懈怠,自私自利呢?
慈悲既是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长养慈心悲愿呢?佛教里常说“佛法在众生中求”,慈悲既是学佛的根本,又何能自于其外?所以,我们应该从处众、和众、爱众、敬众、助众、利众、容众、领众……当中,培养自己的慈心悲愿。
一般人做到的慈悲大都是一时的慈悲、热闹的慈悲,至于永恒的慈悲、寂寞的慈悲,就必须运用我们的智慧,才能洞悉其中的珍贵;必须发挥我们的愿力,才能不畏艰难,坚持到底。例如济苦救贫,以财物来纾解众生的困境,固然是一种慈悲,但是它只能济人于燃眉之急,而无法使人永久得度,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一时的慈悲”;相对而言,兴学办道,以教育方式,从根本上启发众生的慧命,著书立说,宣扬佛陀的真理,就是一种“永恒的慈悲”。开办弘法活动,举行斋戒法会,不论是以活泼动态的方式,或以庄严肃穆的场面来摄受众生,大都属于“热闹的慈悲”;相形之下,文化事业虽然向来不受重视,但是却能无远弗届,对大众产生莫大的裨益,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一种“寂寞的慈悲”。
佛光山在海内外建寺安僧,汇集文化、教育、弘法、慈善等佛化事业于道场之内,依据众生的根器,观机逗教,应病予药,标本兼治,可说是在实践最彻底的慈悲。
我们因慈悲而聚集在佛光僧团里,共同为慈悲的目标而努力,希望大家对慈悲都能具有深刻的认识,让慈悲的佛光能遍照寰宇,让慈悲的法水抚慰众生。
佛光人第七讲
俗语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古今中外的有德之士尚且在危急存亡之际,轻财利、重仁义,我们佛光人自许为社会的清流砥柱,佛门的龙象栋梁,在待人接物时,更应该在轻重得失之间,作一个正确的选择,所以《怎样做个佛光人》第七讲中,我提出了下列四点意见,希望大家共同勉励。
一、佛光人以佛法为重,以世法为轻
在佛教里称世间法为有漏法,因为在这个世间,尽管我们享尽荣华富贵,亲眷恩爱不渝,如果没有佛法作为生活的指南,终究是贪欲瞋恨、愚痴邪见,毕竟是诸苦聚集、恼害身心。如果我们对于世间诸法没有一点自觉,对于五欲六尘没有一点醒悟,那么不但生命的境界无法提高,而且也会如同俗人一般随波逐流,在烦恼的深渊里无法自拔,更遑论益世度众了。因此佛光人处世之道,首先应该以佛法为重,以世法为轻,换言之,就是必须以佛法来引导世法。
我们必须确实认知五戒十善、因缘果报、慈悲喜舍、六度四摄、三法印、八正道、四圣谛……这许多佛法都是救世的良药针砭,是解脱的不二法门,是苦海中的慈航,是长夜里的明灯。如果我们不如此肯定佛法的重要性,就很容易随俗流转,一旦境界来临,无法作主,不但自度不成,反害他人。多少佛教人士,虽然剃了头,出了家,但是人在山林,心在世俗,充其量只不过是形同沙门;我们宁可人在世俗,心在佛法,做个真正身心出家的法同沙门。
怎样知道自己能否“以佛法为重,以世法为轻”呢?我们可以这样考验自己:当世法与佛法有了冲突的时候,我自己应如何取舍呢?
例如当自己的贪心生起的时候,我是否能够运用佛法,告诉自己应该放下,转贪婪为喜舍?当面对冤家仇敌的时候,我是否能以佛法来化解瞋恨,而不向对方报复还击?当世俗上的喜好与学佛有所相悖时,我是否能以弘法利生为重,宁可放弃前者?面对名闻利养的诱惑,我是否能守道而不动摇?当佛法被人攻击批评的时候,我是否能挺身而出,不畏多横,奋力护法卫教?果能如此,我们就是以佛法为重了。
身为佛光人,应该以此为原则,自我培养这份坚固的道心。
二、佛光人以道情为重,以俗情为轻
人,是有情的众生,无法脱离感情而生活,如果人没有了感情,就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涵条件。但是感情有世俗的感情,信仰的感情;感情有污染的感情,净化的感情;感情有占有的感情,奉献的感情;感情有小儿女的私情,更有对众生的大爱。
世俗的感情,不但指父母亲眷之间的感情,还有朋友、同学、同事、同乡之间的情谊,自己的爱好、兴趣等等,广义而言,这些都是世俗之情。世俗的感情虽然有一时的快乐,但是容易流于占有,具污染性,而信仰的感情则是以智导情的净化感情。
学佛并非要我们抛却世俗之情,做一个无情的冷血动物,相反地,佛教非常注重感情,教我们不要舍弃任何一个众生。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甚至成道以后,为母说法,为父抬棺,这些都是佛教重视感情的最佳例证。此外,菩萨称为觉有情,像观世音菩萨恒以悲心闻声救苦,地藏王菩萨二六时中地狱度众,菩萨如果没有真挚深切的感情,如何能对众生生起无私无染的大爱。
对于一些爱好,佛法也不至于那么绝情,要我们断然放弃。如金碧峰禅师不就爱钵如命吗?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空理的体证,到了最后他宁碎玉钵,而将自己安立于佛道之上;金代禅师不也视兰如己吗?然而他能将爱兰的心情,扩大到人我相处上,使世人至今都能从他的故事里,分享到佛法的温馨。高僧大德们并非如同槁木死灰般没有感情,但是他们都能将世俗之情升华,用来爱众生、爱佛法。
其实,宗教的信仰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感情。例如我们之所以念佛、拜佛,就是因为我们爱佛、敬佛,否则我们怎么肯称念佛的圣号,并且将最尊贵的头叩投在地上呢?所以真正的信仰,是爱的净化、爱的提升,是拥有比人间的情爱更善美的内涵;真正的信仰,是心甘情愿地奉献,是至高无上的牺牲,是立足在比世俗的感情更高超的层次上面。
为什么我们要对佛教牺牲奉献?难道佛祖要我们的感情吗?不是佛要,而是我们“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是要自己全心全力地付出之后,才能有所获得。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待人处事的时候,都能不离佛法吗?若能如此,才能安于道中,不为境转。否则,都用世俗的方法尽情往来,在利害关系下臭味相投,一旦俗情和佛法有了冲突的时候,就会宁可要我的父母,不要我的师长;宁可要我的兄弟姊妹,不要我的同道法侣;宁可要我的俗家,不要我的常住;宁可要我的荣华富贵,不要我的法身慧命。这样一来,不仅是佛教的损失,更使自己陷于万劫不复的地步,岂不令人扼腕叹惜!
所谓“俗情淡一分,道念才能增长一分”。“天人交战”往往是学道者必经的心路历程,一个修道者的成功,就是以道念降伏俗念,以法爱战胜俗情。“爱不重不生娑婆,情不深不受苦逼。”俗念凡情深重的人,容易陷于爱河欲海之中,迷失自己的慧命,甚至在袈裟下失却人身,更有负十方的信施与常住的栽培。希望大家在俗情与道情之间,都能有圆融智慧的取舍。
三、佛光人以实践为重,以空谈为轻
佛教之所以衰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界人士只知空谈高论,不切实际,深奥玄妙的道理说太多了,反而使佛教教义中利于众生、服务社会的方法渐渐被人忽略淡忘,以致世人轻垢佛教,以为只是普通心性之学或消极悲观之说,不足以经世济民、匡正人心。
经常看到一些法师们谈玄说妙,说得有如入定般自我陶醉,信众们却全然听不懂,这又有何益?我也时时目睹一些同道们,高谈阔论为教为众的一番理想抱负,但是自己不肯动手去做,也不过是说食数宝罢了。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要学的,要做的,实在是太多了,为了自我快速成长,广度无边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边学边做。在实务中发现不足,在不足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不断进步,抱持虚心的态度与务实的精神,这样才能自他二利,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大乘行者。
曾经有人赞美日本人边说边做,德国人做了也不说,而某些中国人最为人垢病的就是只说不做。令人汗颜的是,在佛教界只说不做的人却何其多!三十年前的台湾,多少人倡言佛法应该电视化、电影化、文艺化、大众化、通俗化、社会化,但是他们只是空谈而不去实践。我们佛光人最具有德国人的精神,尽管在文化、教育、弘法、慈善各方面已经多有建树,但是大家却能效法古德谦虚自抑的美德,只愿默默耕耘,不计收获和得失。
今日,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佛光山开山近四十年来,没有一个闲人。”佛光山每一个分子,读书的读书,修行的修行,弘法的弘法,度众的度众,甚至一个人身兼数职,忙碌于利生的工作。一桩桩佛教事业,就在如此千辛万难之下建设起来;一颗颗菩提种子,也在万丈红尘之中长养了慧命。这些都是佛光山重视实践的成果!
所谓“说一丈,不如行一尺”,盼望佛光山的后辈佛子们,也能发扬前人身体力行的精神,宁可做一个苦苦恼恼的小兵小卒,也不要做一个空腹高心、不切实际的聪明人;但求尽己之力回馈社会人群,供养十方大众,不必寄望于他人的供养。我们为信者添油香,上报四恩,下济三途,才是佛光人对佛法的实践。
四、佛光人以是非为重,以利害为轻
目前的社会之所以乱象丛生,就是因为有太多人唯利是图,凡是不利于我的,尽管有利于社会国家,合乎公理正义,也不肯牺牲一点,古人所谓“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正是这种人生的最佳写照。
然而最可悲的,还是自许崇奉大乘宗门,以弘法利生为依归的中国佛教,不能团结力量,无法凝聚共识,究其原因乃由于一些教界人士只问利害,不问是非,只要是有交情的亲朋故友,如何自私自利都无关紧要;只要是直属的宗门派下,怎样的不合理法,都能包容忍耐;只要自己受到一点恭维赞美,常住的前途尽可以弃之不顾;只要我能分得丝毫利益好处,众生的幸福可以一概抛诸脑后。长此以往,不论对自己、对团体都是一大斲伤;对佛教、对众生来说,更是有所戕害。
因此,凡我佛光人要以事理为重,只要是对的、合理的,尽管对自己不利,也要赞同支持;只要是错的、不合理的,纵使对我如何有利,万死也不能苟同。一个人能够把是非看得比利害重要,这个人就有人格,就会受人尊敬;一个团体的每一分子,都能把合理善恶置于个人得失之上,这个团体就有希望,就有前途。
我回想自己过去在丛林里,曾经有一些很要好的同修道友,我们之间无话不谈,然而当他们后来背离佛教,另谋发展以后,即使想要给我多少的利益,我都拒绝接受,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谓“宁教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做人情”,希望大家对是非利害有这样的认识。佛光山的文教事业虽然年年亏损,仍然不惜投注大量的财力心血,因为我们不计个己的利益,心念所系者乃佛教的前途与众生的慧命。
实事求是的精神乃我佛光人宗风所在,凡我佛光人都要努力延续这项传统于千秋万世。
佛光人第八讲
佛教流传至今,在无形中产生了一些积非成是的弊端,及正邪之间的论调,已逐渐成为进步的阻碍,我们佛光人具有广大的目标与志向,自不能坐视流毒繁衍,腐蚀圣教。因此在第八讲里,我提出下列四点意见,希望大家从自己开始,切实做到。
一、佛光人不以经忏为职业
人在世上都有职业,佛教的出家人以何为业呢?古德有云:“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现代的僧伽应该以讲经开示、授课教书、著作编写、慈善救济、教会行政、大众传播、领众熏修,乃至服务道场,建设许多的佛化事业,以继往开来、绍隆佛种为职志。然而曾几何时,经忏佛事却因为容易维生而成为一般僧侣的职业,所谓“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经忏佛事本来是人间了生脱死、弘法度众的法门之一,如今竟然沦为佛教僧侣的生存方式,诚为可悲!如此行径非但有违佛陀拔苦予乐的本怀,抑且埋没人才,使僧格堕落,徒令外人鄙视,丧失向道之心,论其罪过,可谓深矣!
所以,佛光人应该以经忏佛事作为和信徒结缘的方式之一,不可用为商业行为;我们应该抱持至诚恳切的心态,将经忏佛事做得庄严如法,切忌流于世俗经营,以应酬热闹为能事,否则无以昭示佛恩,更遑论生亡两利!
我深知经忏佛事虽然行久弊生,却无法禁止根除,因为有些信徒可以一辈子不听经闻法,但是百年之后却不能不需要法师念经超荐;有些信徒可以在平日不参加法会诵经,但是在喜庆时节却不能不延请法师念经祝祷。因此,希望佛光人对于经忏佛事,应懂得净化改善,以此作为度众的法门,以此作为弘法的方便。或有斋,也应供养常住,不为己图,则更能增进道念,有益于修持。
二、佛光人不以游方为逍遥
今天佛教人才不易培养,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许多僧尼出家未及一年,三事云衣一披,便借参学美名,如无祀孤魂一般,不务正业,四处云游,既不懂得佛门规矩,威仪也不周全,非但不能参悟佛法,光大圣教,反而随俗流转,有辱佛门,令人叹息不已!
顺治皇帝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虽然说明佛法的广大,丛林的海量,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如此行南走北地生活,对于阐扬圣教却不能建立深切的使命感,对于广度众生却没有抱持热忱的态度,即使是已经在三师七证之下,受过三坛大戒的比丘、比丘尼,也不足法式!
在《师子吼经》中,佛陀曾告示弟子,经常游行在外的人有五种艰难:(1)不诵法教,(2)忘失所诵之教,(3)不得定意,(4)已得三昧而后忘失,(5)闻法不能持。希望僧众们对上述几点能有所警惕。所谓“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看似逍遥,但这种洒脱自在的生活不是一般德薄愿浅的佛子所能轻率效法;这种内修外弘的方式,更不是一般入门初学的行者可以轻易做到。像惠能大师负石舂米多时,养深积厚,获弘忍大师印可传法后,又在猎人群中韬光养晦十余年,终于龙天推出,大兴禅门;浮山法远禅师在参学过程中,忍辱负重,艰苦卓绝,方能成为佛门龙象,化人无数。高僧大德的行谊,现代的僧伽能做到几分呢?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试问今之游方者可曾读破万卷书?对于云游参访的意义又了解多少?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曾说:“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临山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一介书生尚且有如此弘远的抱负,何况肩负利济群生重责大任的佛门释子呢?儒家有所谓“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吾等滥厕僧伦,则应该在道业有成,威仪具足之后,才可以四处参学。孔门有所谓“十载寒窗,一举成名”的说法,吾等菩萨行者则必须十年苦行,安住学习,以待大器晚成,普利众生。希望凡我佛光人都能恪遵佛光山的剃度法语:“出家十年莫游方,我居一处乐无穷。”
三、佛光人不以自了为修行
学佛修行本来是佛子的本务,但是时至今日,许多出家人却道听途说,盲修瞎练,所修的行持已经与佛道渐行渐远。
例如有些人倡言住山闭关,招人募捐护持,供养食宿生活,但是因为自己没有道行,在外独居又缺乏僧团大众的督促力量,所以没有多久,就日渐懈怠,道业未成,却已沦为物质的奴役,未能善了此生,却徒造恶因,遑论悟道脱死!还有些人主张放下万缘,如槁木死灰般枯坐念佛,借修行之名,坐享其成,懒于劳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福慧双修,行解并重,却妄想佛道有成,速往极乐,何其自私!
欲求生净土,必得发菩提心,持戒修善,自行化他,勤修三福。佛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哪里仅有念佛一途就能成事?古德说:“没有心开意解,不可闭关;没有开悟入道,不可住山。”没有积集足够的福德因缘,未能具备大死一番的决心,却奢言住山闭关,了生脱死,何异缘木求鱼?
佛陀曾喝斥过分出世的二乘弟子为自了汉。而诸佛如来“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悲智双运,广利众生,才能六度俱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此真正的佛道是在牺牲奉献中实现自我,真正的修行是在服务大众中培福积德。
修行!修行!究竟什么叫作修行呢?具体而言,丛林劳作是修行,精研佛学是修行,接引十方是修行,宣扬圣教是修行,慈悲喜舍是修行,禅净戒行是修行……乃至正心诚意,福国利民都是修行。希望我等佛光人都能切实了解修行的真谛,发心做社会的贡献者,不要做社会的分利者;立志做世间的生产者,不要做世间的消耗者。
四、佛光人不以无求为清高
古德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本来是用来勉励大家的志行节操,然而时人却误会其意,错以无求为清高,在学业上得少为足,不求甚解;在事业上但求温饱,不求发展,而这种想法,尤以自称“方外之士”的出家人更为普遍!
其实真正的无求,它的对象应该是身外,而非心内;应该是私利,而非公益。也就是说,对于外在的名闻利养,我们不必卑躬屈膝,渴求追逐,但是当内心有所不清净,有所不知道,有所不圆满时,我们就应该切实反省,力求改进,或向老师求道解惑,或为自己作得度因缘,或向佛陀祈求印心,或为众生祈福消灾。对于个人的利益,我们也尽可看轻看淡,但是当大家的权益需要保障时,我们就必须挺身而出,为众谋福。佛光人以净化自我,弘法利生为己志,对于“善法欲”的追求更应具有深刻的体认。
例如慧可大师不“求”初祖达摩为其安心,如何能深得禅门法髓?玄奘大师没有“求”法热忱,如何能发扬中印文化?最初师事婆罗门的迦叶尊者不向佛陀“求”道,如何能转邪归正?甚至阿弥陀佛如果“无求”,不经累劫修行,哪里能成就七宝庄严的极乐净土来接引末法众生?2500年前,悉达多太子证悟佛道以后,如果“无求”,即刻入灭,后世佛子不就无福得度?道安大师如果“无求”,畏难苟安,佛教哪里能在乱世中继绝存亡?鉴真大师如果“无求”,遇难则止,日本的佛教也不会有今日的盛况。
反观今日的佛子因为“无求”,或只知自了,或滥行方便,成就道业者几希?若再回顾佛法在佛陀的故乡——印度本土隐晦暗淡;在大乘的圣地——西域一带消失殆尽,更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我们怎能空言“以无求为清高”?怎能不奋发振作呢?
希望自今尔后,凡我佛光人都应该努力从下面四个方向着手:
一、要求自己健全自我,圆成道业,弘法护教,广利众生。
二、力求常住大众和谐,同心一德,法务兴隆,佛日增辉。
三、勤求信徒事事如意,家庭美满;国泰民安,互尊互敬。
四、祈求世界和平幸福,种族平等,众生安乐,消灾免难。
佛光人第九讲
50年来,台湾的佛教由衰微到振兴,可以说这都是佛教界同心协力缔造的佳绩,但我们不能以此自满,必须再接再厉,不但应从历史的纵观,剖析佛教盛衰的原由,以为殷鉴,更要从时代的宏观,探究佛教未来的道路,作为良策。因此,在《怎样做个佛光人》第九讲里,我提出了下列四点期许,与大家共勉。
一、佛光人的行为要有社会性
许多人出家以后,一开口说话,就离不开“了生脱死”、“断除烦恼”、“万缘放下”、“入山清修”,所做的事情也不外乎念佛修行、参禅打坐,甚至整日眼观鼻、鼻观心,无所事事,不但行为与社会大众乖戾,思想也和整个时代脱节,以致外人病我佛教消极、厌世、自私、隐遁。
其实“僧伽”意即“和合众”,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掌权握势的政治人物及活跃社会的士大夫们短视近利,他们无视佛教净化人心的功能,畏惧僧人的博学多闻及聚众力量,以一切手段,或恩威并济,或助长舆论,将僧尼驱入山林,不问世事,久而久之,出家人本身也安于隐居道场,不热衷参与大众事务。因此尽管自己与别人同为社稷一分子,同尽国民之义务,却被视为异类,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遑论弘法利生、发扬圣教。
披览佛典,释迦牟尼佛的托钵乞食,四处行化;观世音菩萨的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无非说明佛教深入社会的重要性。翻阅教史,庐山慧远如果不结社念佛,道安大师如果不聚众讲学,佛法如何能在乱世中继绝存亡?慈藏如果不为王宫贵胄讲经,元晓如果不入民家酒肆宣道,新罗王国就不能法益均沾,普受佛恩。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达,群我关系日盛,社会性格更是每一个出家人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凡我佛光人不但要到国家会堂开示法要,也应该至乡村陋巷领众熏修;不但要举办慈善事业,济贫救苦,也应该大兴文化教育,遍洒菩提种子;不但要接引青年男女,为圣教注入新血,也应该化导幼龄儿童,使佛法灯灯相传;不但要广纳十方,光大宗门,也应该拓展道场,国际弘法。唯有内修外弘,行解并重,我们才能遍学法门,圆满佛道。
二、佛光人弘法利生要有使命感
谚语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用来形容僧团可说是入木三分。而“逢斋颈似鹤,遇事头如鳖”的戏称,更说明现代僧伽对弘法家务、利生事业缺乏应有的使命感,因此只有任人讪笑轻侮,又怎敢夸言自己是释门弟子?
鸠摩罗什为来震旦传教,不惜含垢忍辱;昙无竭为往西行求法,更是备尝艰辛,然而今人面对圣典,或轻心慢意,读而不行;或借搏名利,苟且偷生,清夜自问,宁不泣血锥心?神会力阐顿悟之理,为六祖惠能定位,南宗法系自此日益隆盛;法照创五会念佛,来往宫廷寺院之间,致力弘扬净土,念佛法门因而深入人心。但是后人却以修禅念佛为名,独善自了,致使宗门转弱,法要尽失,念及于此,岂能无愧无悔?
凡我佛光人以八宗兼弘为己任,以承先启后自我期许,焉能任令佛法飘零,后继无人?因此我们应该时时生起殷重心,禀持使命感,以教为命,以众为我,切实做到不忘初心,健全自我能力;坚守岗位,光大常住宗风;建设事业,发扬佛教精神;奉献心力,利乐一切众生。
三、佛光人五欲六尘要有自制力
走人社会,拥抱群众,弘扬佛法,广利有情,这是佛光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然而身处在五光十色的红尘里,名利能煽动我们,感情能迷惑心志,威势能迫人就范,苦难能左右意念,我们怎能不谨慎戒惧?
以中外佛教法难为例,外人嫉我勃兴,惧我力强固然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还在于佛教内部弊病丛生,淳源渐失。例如各个宗派之间,由义理之辩到名位之争,已超乎法执之外。教内无法团结,给予有心人士可乘之机,再加上随着佛教的发展,信施日盛,贼住僧尼滥厕佛门,或行谊轻慢,奢侈浪费;或崇尚空谈,坐享其成;或昧于俗情,耽于逸乐;或罗致利养,不知修行。由是敌教者鼓动其间,唆弄上位,因之招来祸端,出家人下焉者曲意谄媚,迫害佛教,令人痛心!中焉者外缘不具,内学不足,骇于恶势,只有舍戒还俗一途。上焉者入山避害,默守僧戒,甘于清苦,以待来时,乃至如智实法师宁受杖责,抗章不屈;法琳法师舍身上奏,溯源驳祖;法冲法师不顾己命,纳僧施粮;灵裕法师昼读俗书,夜谈佛理……佛教就在这些有心人士的努力护持之下,避免根绝的命运,他们的高风亮节也就流传千古,与圣教并辉。至于道悦禅师迎刃就死,不引贼路;道楷大师荣及而辞,受罚不欺;印简法师虽遇兵难,不离常住;从谏禅师当面拒子,阖门不出……他们置生死荣辱于度外,弃功利俗情如敝屣的懿行高节,如今仍被世人讴歌传颂,怀念不已。
先人已远去,典型在夙昔。今后社会的复杂更甚于过去,面对五欲六尘,凡我佛光人应该要有自我肯定的力量,不但肯定自己的能力,也要肯定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不但肯定佛法的殊胜,也要肯定常住的方针,如此则能临难不苟全,生死不易节。凡我佛光人也应该具有自我尊重的力量,不但说话诚恳,做事负责,乃至在日常生活时,也必须端心正意,不犯威仪,如此则侮辱不临己身,俯仰不愧天地。凡我佛光人更应该要有自我自在的力量,将一切人、地、事、物视为修行的道场,凡事内省自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则八风于我何有哉?凡我佛光人还应该具有自我安乐的力量,以佛法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剃度法语》所说:“无钱无缘随他去,只求佛法作慈航。”如果我们能扩大一己之心胸,视佛教之兴衰为己命,自然能安住身心,不为物役;如果我们能升华个人的感情,视众生之安危为己任,自然能忘却烦恼,不以己悲。
四、佛光人做人处事要有公德心
唐朝国一禅师曾言:“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出家,为开悟见性,实现完美人格;出家,乃绍隆佛种,担负如来家业;出家,在弘法利生,做人天师范,众生导师。然而时至今日,僧团里的出家人在做人处世方面,却连俗人都不如,真是令人汗颜!
就拿大乘菩萨道基本的六度精神而言,信徒们节约所用,布施钱财、心力,贡献佛教,反观一些僧众悭贪吝啬,一毛不拔,一力不出;社会人士守法重礼,知耻尚义,一些僧众却在伽蓝内恣意毁戒,无惭无愧;红尘中人不乏动心忍性,修身有成之士,一些僧众反而瞋火盈怀,状似修罗;世俗人为家计生活尚且勤勉工作,奋发向上,一些僧众反而沉溺安逸,怠于办道;在家人借练功学仙,启发少许禅定力量,一些僧众不但不乐修禅,反而遇事冲动,没有定力;信众懂得利用闲暇,听经闻法,一些僧众反而懒于思考,不重慧解,自然也无法将佛法妙谛传授他人。所以近年来虽然出家人数增多,但素质低落,令人堪忧,长此以往,不唯僧伦败坏,甚至累及佛门清誉,危害大众信仰,其影响可谓至深且巨!论其肇因,不外公德心之缺乏所致之。
回顾佛世时,由于僧众均能严守“六和”精义,在行为、语言、思想、见解、经济、法规等六方面和合统一,所以佛教在五天竺迅速发展,及至传入中国,僧团又有“身心交给常住,性命付予龙天”之说,因为僧众爱护常住,尊师重道,故能倍受时人敬仰,宋朝大儒在参访禅林以后,就曾经赞叹“三代礼乐尽在僧家!”惜乎明末清初以后,徒子法孙制度盛行,僧尼执持道场,苟且营私,成为变相家庭,不唯寺院弊窦丛生,教界也犹如一片散沙,佛教因而日趋衰微,僧伽的地位也大受影响。公德心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凡我佛光人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为目标,应先从发挥公德心做起:对于佛教,我们要献心献力,不但设法革故鼎新,更应力求发扬光大;对于常住,我们要荣辱相依,不但爱护公用物品,更应拥戴常住政策;对于同道,我们要甘苦与共,不但心怀成人之美,还应身行代众之劳;对于众生,我们要人我一如,不但报答十方信施,更应度脱一切苦难。
佛光人常自诩有佛法作为舟航,有制度以为保障,但这些都是不够的,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在《怎样做个佛光人》第九讲里的四点,我希望大家切实做到。
佛光人第十讲
当今台湾的时局,诡谲多变;当今的宗教,邪魔猖獗;当今的人心,江河日下;当今的社会,暴戾充斥!佛光人应如何自处?应如何伸展理想抱负?所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在《怎样做个佛光人》第十讲里,我提出了下列四点意见,希望大家努力遵循。
一、佛光人生活要佛法化
佛法在哪里?佛法在生活之中,举凡行住坐卧的威仪,扬眉瞬目的禅机,搬柴运水的劳作,穿衣吃饭的琐事,无非都是佛法。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在佛殿礼拜时,非常沉静肃穆,但一踏出佛殿,则三五成群,笑语喧哗,甚至说是道非,议长论短,因为他们只具有“礼拜”这一时的佛法,而非日常生活的佛法,所以一旦烦恼来临,也只有任其摆布。也有些人在听经闻法时,颔首俯掌,振笔疾书,觉得十分受用,但一离开讲堂,立刻受到外缘牵引,贪瞋愚痴,翻云覆雨,因为他们只具有“听闻”这一时的佛法,而非日常生活的佛法,所以一句闲话能令其伤心难过,一个眼色也足致其颓丧数日。这种情况不但普遍发生于在家信众身上,连自许为人天师范的出家僧众,也经常犯过而不自知,究其原因,不外平日对善法不着意,没有反观自省的习惯,所以“说时似悟,对境生迷”。
生活里没有佛法,诚然是可悲的。佛世时,须陀那比丘被女色所惑,悔恨交加;提婆达多为利养所动,犯下五逆重罪,命终堕入阿鼻地狱,无有出期;隋炀帝虽然建寺敬僧,但为人残忍纵欲,最后被勒死于寝宫之中;道明嫉恨惠能继承衣钵,欲追杀加害,差点犯下了滔天大祸。
反观淫女莲华色出家后一心向佛,不久证得神通第一;杀人魔王鸯崛摩罗披剃后忍辱精进,后来也开悟证果;阿育王自皈依佛法后,痛悔往日凶狠暴行,慈悲覆物,终于获得百姓的爱戴;弘一大师学佛后,一改从前风流习气,严持净戒,及至今日,大家仍对他怀念不已。生活里有了佛法,就像黑夜里有了明灯,航船有了罗盘,再也不会迷失方向。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循序渐进,善巧运用。
儒家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并且有所谓的“不欺暗室”。佛门则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上,除了讲究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之外,并且要求佛子举心动念必须念佛、念法、念僧。见面时的问讯作礼,固然提醒行者应当“合全十之掌,印中道一心”,饭前的供养咒,饭后的结斋偈,则将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植心中。随时脱口而出的弥陀圣号,固然蕴藏着无限深意,听经闻法时的瞻仰谛听,也表露出内在的庄严涵养。早晚课诵固然为我们培福植德,排班跑香也能让我们借此修持定慧。从晨钟暮鼓到梵音宣流,从行堂典座到出坡劳务,佛门里的一切行仪,无非让我们从生活的佛法化做到心灵的佛法化,从行为的止恶行善做到心念的自净其意,希望凡我佛光人都能如对佛面,奉行不懈。
二、佛光人信仰要理智化
信仰是人生的宝藏,人,如果没有信仰,就如同贫者一样一无所有。
信仰是人生的力量,人,如果没有信仰,则凡事懈怠,无法产生当下承担的勇气。
但是,信仰有正有邪,正当的信仰应具备信实、信德、信能等三个条件。我们何其有幸,在世界这么多信仰当中,能选择在三者之中均居上首的佛陀作为我们的导师,可惜许多人出家以后,虽然身披僧袍,却不学无术,以阴阳、卜卦、算命、解签糊口混日。也有些出家人虽然自称释子,却无所不拜,举凡上师、活佛、仙道、鬼畜都是他们依止的对象。还有些出家人生点小病,就到处寻医,遍求偏方;一听说哪种宝石可以改变磁场,去邪避祸,便趋之若鹜。甚至有些出家人诵经持咒不为利济众生,却妄求利养恭敬;参禅念佛不为开悟见性,却妄求神通灵异……凡此皆与佛道大相违背。
历史上,多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为非作歹,殷鉴尚未远;社会上,神棍、乩童借着佛教为幌子敛财骗色,历历犹在目。我们身为佛子,当效法诸佛菩萨及祖师大德去邪显正、匡济苍生的大智、大仁、大勇,焉能错倒谬见,以讹传讹?推究这些怪现象之所以频频发生的原因,无非是由于许多人未能深切理解佛教是觉者的宗教,没有用理智来实践信仰的缘故。一代大儒梁启超晚年对于佛教有很深刻的认识,他曾说:“佛教的信仰,是正信而非迷信,是兼善而非独善,是住世而非厌世,是无量而非有限,是平等而非差别,是自力而非他力。”的确,佛教是禁得起真理考验的信仰,我们应如何坚定信仰呢?三法印、四依止固然是辨别信仰真伪的良方,行解并重,思维省察;提起疑情,努力参究;锲而不舍,实修实证;提出见地,与师印心等,也能为我们的信仰找到明证,更能促进我们生活的幸福圆满。
佛经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又说:佛陀是无上大医王,能医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病。惜乎众生迷妄深重,即使病情甚笃,不但不服法药,反而以迷治迷,因此旧疴未愈,新恙又生,不唯个人苦痛连连,社会也蒙受危害。希望佛光人都能以理智的态度来实践佛法,以理智的方法来宣扬佛教。
三、佛光人处事要平和化
世事互相缘起,彼此相生相成,所以佛教很注重群我之间的关系,经典里一说到佛,便是“一切诸佛”、“十方如来”;一说到众生,也是“法界众生”、“四生九有”;一说到佛弟子,则是“四众弟子”、“缁素二众”。然而目前许多人一出家,便自大起来,对同道出言傲慢,对信徒颐指气使,殊不知僧之所以称“宝”,是因为彼此平和无争。
华严世界由于自他不二,人我一如,所以光光相摄,事事无碍;琉璃净土因为善人聚会,无男女相,所以安和乐利,政治清明,可见平和是处世的无上法门。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以三十三应身随缘度众;普贤菩萨恒顺众生,以十大愿行普利有情,所以赢得大家的尊敬,可见平和是做人的最佳良方。西方佛国以水鸟说法、七宝楼阁、八功德水、黄金铺地来行不言之教,可见平和也是度众的最好方式。
俗云“人和为贵”。又说“和气生财”、“和气足以致祥”、“家和万事兴”,世界上没有比平和更宝贵的美德了。当今世界之所以乱象丛生,就是因为人我之间不能平和,所以国家与国家之间战祸连年,种族与种族之间隔阂歧视,团体与团体之间党同伐异,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因此,凡我佛光人欲光照普世,利乐有情,应从自己处事平和化做起,不但要尊重赞美,包容异己,更要自他互易,常存慈悲;不但要相敬相爱,相知相助,更要喜舍奉献,不求回报。
四、佛光人修持要落实化
社会上往往有一种怪现象,有些人呼吁注重环保,但是要他们清扫街道,处理垃圾,他们却连忙一口拒绝。也有些人提倡保护生态,但是要求他们不打杀昆虫,他们却千难万难。还有些人高喊服务社会,但是要他们捐献救灾,他们却犹豫拖延。我们常说,这种人只是徒喊口号,却不能落实在行为上。如果这仅仅是个人的习性倒也罢了,但是好的观念如果不能落实,社会哪里会有希望?好的政策如果不能落实,国家哪里会有前途?
无独有偶,佛门里也常有这种情况,许多佛教徒参禅时乱打妄想,念佛时心里骂人,布施时计较名利,持戒时轻视同参,因此无论修行了多少年,还是没有人缘,尽管遍学了多少法门,依然烦恼重重。这种人就是修持不能落实化。
时下也有些佛子口说敬信三宝,但经常不是嫌这座佛像不够庄严,就是怪那本经书太过艰涩,不是说这间寺院不够富丽堂皇,就是讲那个法师太过木讷呆板,一时之间,皈依三宝的功德都在嘴边漏光了。还有许多人自称护法金刚,但究其实是护神不护人,护师不护道,护人不护事,护情不护法,所以美其名为护法金刚,卫教保僧,实则瓜分资源,毁灭佛法,自以为功德巍巍,实际上罪过深重,这种人也是修持不能落实化。
修持不能落实化,不但旧业未了,而且更造新殃;修行不能落实化,不唯个人受害,也是团体的损失。作为一个佛教徒,修行不能落实,如《华严经》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毫分”,了无实益。我们佛光人身负弘法利生的重责大任,首应将自己的修持落实化,否则己未能度,何能度他?
凡我佛光人以弘扬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为目标,因此在《怎样做个佛光人》第十讲中的四点,我希望大家都能做到。
佛光人第十一讲
为人之道,首重感恩,更何况自许为人天师范的佛教僧伽,若不知感恩图报,何以宏范三界,利乐九有?所以,在《增壹阿含经》中,佛陀告诫诸比丘:“当知反复,识其恩养。”又说:“嫉妒无反复,此人不可疗,智者之所弃。”
今日的佛教界里,有许多人在家时尚知谦虚恭敬,然而一旦出家,便以三宝自居,稍有荣耀,就妄自尊大;稍有成就,就自以为是。行久弊深,隐忧日现,不但一己之前途葬送在名利场中,无法自拔,佛教的未来,也被个人私欲所蒙蔽,不能远谋,诚然遗憾。有鉴于此,在《怎样做个佛光人》第十一讲里,我想告诉各位,若欲绍隆佛种,光大圣教,必须做到下列四点要求。
一、佛光人将光荣归于佛陀
佛教有一句话说:“仗佛光明。”的确,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佛陀的法水滋润下,我们的人生充满活力;在佛陀的威德感召下,我们的生活有了目标;在佛陀的愿力加持下,我们的人间拥有欢喜。因此,当我们有所进步时、被人赞誉时,一切的荣耀都应当归佛陀所有。即使我们为教牺牲,为常住效劳,为社会奉献,为众生舍命,所得到的一切光荣也应该全部归于佛陀。
试想:如果不是佛陀示教利喜,我们如何能够得到般若智慧?如果不是佛陀弘扬真理,我们哪里会懂得缘生缘灭?如果不是佛陀谆谆教诲,我们怎能净化自己?如果不是佛陀循循善诱,我们能拥有什么?所以凡我佛光人在佛陀的座下依教奉行,立身处世,都应该饮水思源,谦逊卑下。
伟大的佛陀并不一定要我们烧香、献花、供养果食,也不一定要我们顶礼膜拜,随侍左右。在每部佛经的“流通分”里,佛陀均嘱咐诸大菩萨及在场见闻者助其宣扬教义,普度有情,可见佛陀最殷切的期望是我们能承担弘法利生的重责大任,所以凡我佛光人为报佛恩于万一,应该以礼赞三宝来供养佛陀,以讲经说法来供养佛陀,以利乐群生来供养佛陀,以遍设寺院道场来供养佛陀,以广兴佛教事业来供养佛陀,乃至以建设佛化社会、佛化国土、佛化人间来供养佛陀。
总之,佛光人没有自己的光荣,一切都源自佛陀的赐予,《楞严经》中说:“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凡我佛光人应谨记在心,身体力行。
二、佛光人成就归于大众
佛光山近40年来,在全球五大洲建设百余间别分院,在世界各地成立百余所佛光协会,在海内外兴办16间佛教学院、4所社会大学、9家佛光缘美术馆,每月发行数十万份《人间福报》,其他如佛教藏经的新编、养老育幼的照顾、医院诊所的设施、生老病死的归宿等等,佛光山也都全力以赴,成绩斐然,凡此均已获得社会大众的肯定及本地各级政府褒扬。对于这一切的成就,出家僧众不宜掠美,而应归功于全体大众,如果不是因为信施大众的发心,我们哪里能做出这么多的事业,造福这么多的有情?所谓“独木难支,众擎易举”,大众的力量不容忽视。
佛光山每次举办法会活动,动辄数万人参加,如果没有十方善信的发心,怎会有如此辉煌成绩?佛光山每次举行佛经讲座,都是人满为患,对社会净化人心有着莫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大众的参与,如何能有此盛况?佛光山每届周六在全世界有数十万人同时、同音称念佛号,如果没有全球信众的共识,怎能有如此殊胜因缘?佛光山每天有数十部义诊车穿梭在全台湾偏远山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如果没有善心人士的支持,哪能赢得社会各界的肯定?所以我们不能得少为足,以此自满,而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最善美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佛光山庄严堂皇的大雄宝殿,是由14800个信徒共同捐资献力,高入云霄的接引大佛由480名信众,以480大愿共同建设而成,可容2000名观众的大会堂是10万信众共结善缘的结果,大悲观音殿、大智文殊殿、大愿地藏殿、大行普贤殿是万众一心的成就。
从观音放生池中的鸢飞鱼跃,看到信众的慈心悲愿;从急难救助会的赈济财物,看到信众的乐善好施;从朝山会馆的接待十方,看到信众的大愿大行;从金玉佛楼的妥善设施,看到信众的无我奉献;从云居楼、檀信楼的完备功能,看到信众的深心坚固;从大觉寺、大慈庵的修学功用,看到信众的殷殷期许;从佛教学院、沙弥学院的造就僧才,我们看到信众的见识高远。
没有佛陀,就没有佛教!没有信施大众,就没有佛光山!因此光荣要归于佛陀,成就要归于大众。
三、佛光人将利益归于常住
佛光山融和原始僧团“利和同均”的理念与现代社会福利分摊的思想,主张佛光人将净财收入交归常住统筹处理,因为佛光人修行办道的资粮都由常住供给,佛光人学佛读书的费用概由常住支付,所以一切服务所得均应反哺常住,一切智慧收入当然也应该交回常住。
三十多年来,尽管佛光人散居世界各地,有的在校教书,有的道场服务,有的讲经说法,有的编辑写作,然而一旦收到任何净财供养,都涓滴归公,加强常住各种建设;尽管佛光山的别分院遍设全球五大洲,有的侧重文化,有的侧重法会,有的侧重讲经,然而一旦收到任何净财红包,都悉交常住,为大众谋福。
为筹集佛光人的净财收入,佛光山传灯会设立“僧伽福利基金”,举凡佛光人的僧装、医疗、参学、旅游等经费均由此支出,举凡佛光人父母的寿诞礼品、礼金等等也由此拨款。此外,佛光山南来北往的交通车、修道服等等,也都是由佛光人以平日所得购买添置,以便信徒朝山、参禅修净之用。
古德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常住有了丰沛的财源可资活用,才能滋润更多的菩提种子,成就波澜壮阔的佛教事业。偈云:“归来一滴曹溪水,洒向云厨味自珍。”佛光人所获得的点滴利益,都应该集中常住,汇为法雨,遍洒人间。希望大家都能将“利益归于常住”的优良传统保持下去,以期同心协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四、佛光人将功德归于檀那
檀那到寺院来上香礼拜、念佛参禅、听经闻法、布施行善,或到寺院来义务服务、护持三宝、参与活动、贡献力量……凡此都是在播种福田,一旦因缘成熟,自会开花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功德”。在早晚课诵之后,祈愿回向,祝福檀那吉祥如意,法喜充满,就是“将功德归于檀那”。
或许有人会说:是因为出家人建寺兴教,著书立说,社会大众才能获得法益,净化身心,但细想起来,这一切何尝不是护法檀那所成就呢?我们的一粥一饭,无一不是檀那供养;我们的一衣一用,无一不是檀那所贡献。檀那是佛教的支柱,檀那是佛教的藏室。没有檀那,我们就无能有所作为;没有檀那,我们就不能有所发展。因此一切的功德怎能不归于檀那呢?所以无论是大座讲经,或是法会开示,无论是编辑刊物,或是撰写短文,我们不但应该在事前准备周详,以期言之有物,更必须在事后虔诚祝祷,希望护法檀那都能承此功德,身心自在,并且都能将平安法喜带回家庭,让阖府均沾法益。这就是“将功德归于檀那”。
由于檀那的护持,成就了佛教的进步;由于檀那的发心,促进了正法的久住,所以佛光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视檀那为亲人,恳切招待,甚至应该抱持僧信一体的认知,视他如己,为其着想,借着联络交流,分担他们的忧悲苦恼;借着馨香祝祷,分享他们的健康快乐。此外,我们更要发扬“存财于信徒”的理念,让檀那在游刃有余的情况下积善培福,凡此都是“将功德归于檀那”。
佛经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一切都是众缘和合所成,希望佛光人要随时提醒自己。
佛光人第十二讲
过去有兄弟二人同时往生,阎罗王判他们来世投胎做人,并且允许他们可以先选择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哥哥表示想要过给予的人生,结果一生富贵利达,乐善好施;弟弟表示想要过接受的人生,结果一生贫穷潦倒,以乞讨为生。
这虽然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也是在启示我们:懂得给予的人才是最富有。因此佛教里的四摄、六度均以布施为首,可惜的是,许多人都以为在家信众才要布施,殊不知以上求下化为己任的出家僧众,更应以喜舍布施为重要的修持法门。
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舍身首脑髓、国城妻子,奉献给众生,这种愿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千古以来的高僧大德为着求法、弘法、护法,不惜身命,前仆后继,这种毅力是多么的令人钦佩!由于他们的喜舍奉献,不但促进佛教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道业。凡我佛光人具有承先启后的使命,尤应发扬古圣先贤慷慨布施,不吝给予的精神。因此在第十二讲里,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以下四项原则。
一、佛光人要给人信心
信心是力量的泉源,信心是人生的基础。凡事只要信其可行,纵使排山倒海之难,也能迎刃而解。凡事只要信其能成,纵使鼎镬加身之苦,也能甘之如饴。在佛教里,信心更是成佛作祖,开悟见性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灭除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心地观经》云:“入佛法海,信为根本。”自己拥有信心固然十分重要,能够布施信心,助人一臂之力,更是功德无量。
马胜比丘的威仪庄严,使原本信奉外道的舍利弗对佛陀产生无比的信心,后来更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助佛弘化;目犍连的谆谆教诲,使原本万念俱灰的莲华色女对人生产生坚定的信心,后来出家为尼,不久证得阿罗汉果;道安大师的善于教徒,使原本崇奉儒道的习凿齿对僧团产生不移的信心,后来成为佛教的大护法;云谷禅师的指点迷津,使原本抱持宿命观点的袁了凡对佛法产生牢固的信心,后来精进学佛,改造命运。可见想要给人信心,自己必先具备慈悲耐烦、戒行俱全的美德。
披搭袈裟所为何事?弘法利生不是徒喊口号,而是在佛陀与信众之间扮演好桥梁的角色。出家人唯有将佛法远播,让一切有情生起清净的信心,发掘自我般若本性,才算是恪尽己责。所以凡我佛光人应勤于至各地布教说法,以真理妙谛开展信徒的信心;应积极组织念佛会、禅修会,让信徒体会修道的信心;应定期举行献灯、浴佛等大型法会,让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培养他们对佛教的信心;应适时举办梵音乐舞、佛教文物展览会,将佛教与艺术结合,以激发社会大众对佛法的信心。
佛门既没有丰厚的物质送给信众,也不以浓烈的感情和信众来往,但信心门里有无限的宝藏,凡我佛光人应该以佛法真理给人信心,以修持体证给人信心,以感动事迹给人信心,以真诚厚道给人信心。
二、佛光人要给人欢喜
人生最宝贵者,不是金钱物质,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欢喜。人生若无欢喜,即使富甲一方,权倾朝野,还是没有意义。所以真正的欢喜,不是外在的拥有,而是心灵的提升。像颜回每日一箪食、一瓢饮,却不改其乐;摩诃迦叶虽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却其乐无比;跋提王子出家后虽只有三衣一钵,但法喜无穷,有胜于皇宫里的锦衣玉食,所以他经常大声欢呼:“快乐啊!快乐啊!”柴陵郁禅师开悟时,失声而笑,因为他终于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佛光山开山近四十年来,远绍教主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怀,上承历代祖师拔苦与乐的悲愿,向以“给人欢喜”的信条戮力于弘法利生的工作。所以我们在世界各地遍设别分院,并非为了自己居住,而是要让大家都能愉悦地体验佛教的生活;我们在海内海外成立佛光会,也不是为了扬名万世,而是要让佛子都能欢喜地联系彼此的友谊。我们将殿堂布置得美轮美奂,将庭院打扫得整齐清洁,并非为了自己舒适,而是要令大家同感欣喜;我们安置庄严慈和的佛像,编印语体化的藏经,也不是为了给自己欣赏,而是要使大家都能欢喜阅读;我们以亲切的态度接引来者,以赞美的语言鼓励信徒,并非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是想让大家安乐自在;我们以佛法妙谛化导众生,以衣物药品济贫救苦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希望大家身心喜悦。总之,我们礼敬一切众生,必须以众生的欢喜为我们的欢喜。
欢喜不但有感染力,而且是一种互动的情绪。回想数十年来,我将欢喜给予大家,大家喜笑颜开,欣悦的鼓掌也成为我最大的欢喜。1994年,天下文化出版社将我的日记摘录出书,名为《欢喜人间》;后来,讲义杂志社又将发生在我周围的故事连续刊载,名为“人间欢喜”,凡此均获得莫大的回响,可见欢喜是人间至宝,给人欢喜是为人处世最根本的德行。
在诸佛菩萨当中,普贤菩萨以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来成就菩提;弥勒菩萨以善巧方便、快乐之道来培植福慧。此外,还有欢喜光佛、欢喜藏佛、欢喜德佛、欢喜自在佛、欢喜快乐佛、欢喜庄严佛、欢喜无畏佛、欢喜威德佛、欢喜王菩萨、欢喜念菩萨、欢喜意菩萨……都是以欢喜来证悟佛道,足证欢喜是最重要的修持法门之一。希望每一个佛光人都能立志做一个欢喜菩萨,让佛光山所有的道场都成为欢喜道场,让我们的信徒都成为欢喜信徒,大家都把禅悦法喜带给家庭成员,带到办公场所,将我们的社会建设为一个欢喜社会,将我们的人间,建设成“欢喜人间”。
三、佛光人要给人希望
人,生活在希望当中。只要有一线希望,哪怕是赴汤蹈火,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希望的可贵,所以我们要时时给人希望。
如何立身行事,才能做到“给人希望”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尽己所能,满人所愿,就是在“给人希望”。
信徒为何信仰佛教?因为他们希望拥有净化的人生。
信徒为何来寺礼佛?因为他们希望在佛陀的加被下,福慧双全。
信徒为何护持佛教?因为他们希望圣教兴隆,正法永存。
信徒为何研习佛法?因为他们希望证悟真理,规划美好的未来。
信徒为何亲近出家人?因为他们希望能得到鼓励指点,增加福慧安乐。
信徒的希望就是社会大众的希望,我们弘法利生即是要针对大众的希望来示教利喜。所以,佛光人应该将生活化的佛法传播给社会大众,因为落实生活就是实践希望;佛光人应该将艺术化的佛教呈现出来,因为艺术与佛教结合才能美化希望;佛光人应该鼓励大家皈依三宝,因为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自己的希望;佛光人应该劝勉大众奉行五戒,因为奉行五戒就能圆满人生的希望。
总之,希望不是虚幻的妄想,而是自我的期许;希望不是沙漠的艳阳,而是愿力的促成。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在“给人希望”之中,庄严了佛国净土;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弥勒菩萨的十种大愿,在“给人希望”之中,成就了无上菩提。所以,常常“给人希望”的人,永不退堕,时时“给人希望”的人,意志坚固,盼我佛光人都能为众生长燃希望的火炬,为佛教散播希望的种子。
四、佛光人要给人方便
遭受阻碍打击是最令人苦恼的事情之一。像过去台湾一些公务人员以折磨人为乐,寻常百姓到户政、税务机关办事,往往要跑好几趟才能达到目的。此外,还有些人以损人为乐,例如大家想办公益事业,就因为少数一两个土地持有人不肯合作,而功败垂成。明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偏偏因为一些人蓄意破坏而终止进行。凡此不但于事无益,甚且形成社会进步的绊脚石,诚为可惜!所以佛光人应该将心比心,处处给人方便。
古人有谓:“怜蛾不点灯,爱鼠常留饭。”这种将爱心普及一切有情的善行,就是“给人方便”。历代佛教的高僧大德,如道运开凿运河、明远植树防洪、昙融架设桥梁、明度助人渡河,这种种便利大众交通的义举,也是在“给人方便”。
“给人方便”看似利他,实则利己。像隋唐佛教之所以兴盛蓬勃,寺院发展佛教事业,利济苍生,可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例如佛寺附设的碾坊、仓库促进民生的发展;宿坊、车坊便利商旅的往来;义学、译经提升社会的文教;僧祇户、寺库稳定国家的金融;病坊、当铺照顾贫者的需要……凡此“给人方便”的设施,都是公益措施的推行。变文、俗讲、偈语等弘法方式的创新,佛图澄、唐玄奘、刘秉忠等高僧大德辅政,对于国富民安也都具有莫大的贡献。
以落实大乘菩萨道为目标的佛光山,自开建以来,一切的设施无非都是以“给人方便”为原则,例如为了方便看护失怙的孤儿,设立育幼院;为了方便照顾无依的老人,成立养老院;为了方便国际弘法,开办英文佛学院、日文佛学院等;为了方便信徒休憩,植花种树,遍设座椅;为了方便大众使用,设置会议室、会客厅;为了方便佛子学习佛化生活,在别分院成立金刚禅坐会、妇女法座会;为了方便民众因应实际需要,在各道场开设各种技艺班级。“给人方便”不但是慈悲的流露,更是智慧的运用;“给人方便”不但是道德的实践,更是思想的开拓。凡我佛光人应谨守“给人方便”的信条,发展现代化的佛教,让一切大众都能普受法益。
佛光人第十三讲
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人以古今圣贤为效法的典范,有的人以一句话作为自我励志的格言。在佛教经典中,有许多至理名言,如《华严经》的“不忘初心”、《维摩经》的“不请之友”、《八大人觉经》的“不念旧恶”、《大乘起信论》的“不变随缘”,都值得佛光人奉为座右铭。所以这一讲的《怎样做个佛光人》,就以这四句话作为佛光人自我健全之道。
一、佛光人要能不忘初心
世事无常,但我们的真心不变。眼看今日社会,许多人昨日信誓旦旦,今日完全忘怀;今日誓愿发奋图强,明日依旧懈怠,完全忘记自己所立的志向,失去自己最初的发心。如此之人,世间事情也必定难有所成,何况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佛道修行呢?
《华严经》的“不忘初心”,是菩萨学道最须具备的精神,有的人虽然也想立志与圣贤看齐,但一遇到困难就会畏缩,改变信念。就如世间人,今年做工赚钱太少,明年改为经商;现在经济萧条,收入有限,明日改为教书;教书清苦,又再改换从政。一直换跑道,一直从头再来,消磨岁月,浪费时光,到最后一事无成。
有人发愿,不达目的死不休;有人誓言,学不成功誓不回。人生只要把路走下去,再远的路总会走到目的地。
古今历史上,多少的大德们往西天求法,宁可捐躯不回,也不会退心失念。很多的大德,为了护持寺院道场,遇到盗贼兵难,宁可与道场共存亡,也不退心他去。
古人既已发心,今忝为佛光人,纵遇挫折委屈,那也只是一时的,应该提起正念,想想我当初是何等发心,何等志向,何等欢喜地来山皈依、披剃,如此一想,初心当能提起,不致失落。
二、佛光人要做不请之友
一般人,都是需要别人请托才肯帮忙;受人请托,给予助缘,这很正常。但是佛光人,参与佛光山的万千事务,结交百千万数的道友,哪能凡事都要常住交代、都要常住邀请?我们应该自我发心,做个《维摩经》中所说的“不请之友”,这才名为菩萨发心。
世间大部分的众生都是各有缘分得度,但也有的众生是由菩萨发心前往度化。当初1250名的弟子人道,并非人人自向佛陀求法,而是佛陀愿做“不请之友”,为万千众生做得度因缘;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有时也是随缘赴感。
平常社会上,多少人的自我推荐,甚至历史上的“毛遂自荐”、“主动请缨”、“闻鸡起舞”、“共赴国难”,都是不请之友。我们在常住发心,从事的虽是文教事业,但是慈悲善事,也可以助一臂之力;虽然所做的是总务、会计,但信徒的婚丧喜庆,也可给予随缘祝祷。“人人做知客,人人都四十八单样样全来”,这是最好的风范;“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这是焦芽败种。所谓“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若不做“不请之友”,等到你需要人家帮助,何来因缘?
童子军“日行一善,见义勇为”;我们效法菩萨发心,所谓“佛教兴亡,人人有责”,怎能不把大众事务列为僧信要职,怎能不人人都做“不请之友”呢?
三、佛光人要肯不念旧恶
佛经云:比丘无隔宿之仇恨。此即“不念旧恶”之谓也。
人都有一种劣根性,别人待我种种的好处,很快遗忘;别人有一事对我不好,就耿耿于怀,难以释怀。好比向别人借钱,往往很快就忘记了;别人跟自己借贷,却一直追讨索还,不会忘记。佛光人与世间所不同者,就是心胸宽大,不念旧恶,如《唐雎说信陵君》文中所说:“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我之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
所谓:人之恩怨,恩不能忘,怨不能不忘。总想到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都在他日有缘中。假如结了怨仇又不忘旧恶,这样的人生想要结交患难之友,是很困难的。
朋友不是,我是;朋友不对,我对;朋友不善,我善;朋友不义,我义,则庶几无愧立足于天地之间。假如所有人等,学问道德都超越于我,人格情义也都超越于我,则我生存于人间,又有何体面?
我们的亲戚故旧,甚至师朋好友,都不是圣贤,都有不周之处,我们应该宽厚原谅,因为自己也会有得罪于人的地方;如果每见他人之过,即念念难忘,则心底何能清净?所以,人际相处,纵然旧恶如粪土污泥,只要我是一朵净莲,则世俗污染又何足惧。
四、佛光人要懂不变随缘
佛光人在僧团里,生活中一样要吃饭、一样要睡眠、一样要工作;即使一般信徒在社会上,一样要做人、要处事、要经营。我们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所以“不变随缘”是我们的修行,也是良好的应世之道。
世间无常变化,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我们要有不变的真心,不变的原则;世间有新的发展,新的人事变迁,只要是好人好事,我们也应该随缘随喜。
不管世间有多少是非传言,声色货利,佛光人要把持自己修道的原则,择善固执,保持不变的立场。但对于慈善、有益于社会大众福祉的事情,我们也要随缘喜舍,随缘帮助,不要失去随缘的美德。
所谓“菩萨”,能在佛国净土“补处”,但也可以倒驾慈航在娑婆世界应化,甚至于地狱度生。“心净国土净”,好与不好,在于自己的修为。不是净土,我们可以转娑婆为净土;不是善人,我们可以转恶人为善人。至少我们自己心中是佛国,是善人。凡事不一定要求他人,重要的是自我要求。
佛光人第十四讲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佛光人在聚众修学中,应该有不同于一般世俗的人生观与处事原则,才不会随俗浮沉。
如何才能不同凡俗,具有佛光人特殊的风格呢?兹举四事来说明。
一、佛光人要有以众为我的认知
佛教最伟大的地方,是不以“我”为唯一,而以“众”为主,所以佛经典云:佛道在哪里求?在众中求。
现在的民主时代,也是以众意为所归,以选票定胜负。佛陀曾谆谆教诲:“舍弃大众,则舍弃一切诸佛。”当初的丛林,聚众修学,六和僧团,也是以众为本。即使受三坛大戒,也要在大众僧团中求受。如受戒时,戒师问:“众集否?”可见不集众,是不能受戒的。
一般人大都只为自己,不重视他人;只管自己,不关心别人。大众为体,大众不存,自己又将依附何方?即使贵为国王,没有人民大众,何能称王?身为长官,没有部属护持,何能为官?诸佛菩萨,没有众生礼拜,诸佛菩萨供在何处?
所以我们佛光人,要先安大众,后顾自己;大众都具足了,何愁没有自己的一份呢?
当初佛陀1250人聚集的僧团,以戒安住,以定安身,以慧安心,以慈安众。尤其今日的佛教,如果僧众团结,就如同5根手指握成拳头,才有力量。如果僧团不像僧团,一人一寺,一人为主,没有众木何能成林?红花虽美,也要绿叶陪衬。今日失去树林和枝叶,如何能见雄壮的佛教原貌?
二、佛光人要有以无为有的思想
世俗之人都过着以“拥有”为主的生活,有财、有家、有人、有情,一切都以“有”为中心。佛说“有情”以“有”来维持生命,但我们佛光人修道,则不一定以“有”为生命,“无”中的生命更大、更广、更多,所谓“无穷无尽”也。
“有”不是不好,君子取财,取之有道,拥有很多的净财,也不为过;有情有义,做人正直,“有”也很好。拥有房屋庭舍、名位权力,用于世间,也是正常人生。但是如果完全靠“有”来维持人生,则人生不能圆满。佛说世间无常,一切的功名富贵、家人财产,在无常的世间,无常的人生里,“有”不是唯一可恃的依据,所以“有”时也要常思“无”日。
所谓“有聚有散”、“有得有失”、“有来有去”、“有好有坏”;佛光人可以有道场、有群众、有慈悲、有智慧、有佛法,并不为过。只是在世间的拥有之余,可以在“无”中再讨一些消息。所谓“有求哪有无求好”,“有心哪有无心高”。做官的人要知道无官一身轻,以无事为逍遥;在僧团里,不必为名位而争,不必为床位计较,不必为人我烦恼,“无事相,绝百非”,是何等逍遥;“无法相,无非法相”,是何等自在。
我们只要不把世俗的人我是非、钱财聚敛贪婪的欲望放在心上,过一种随缘为法,淡泊朴实的生活,把心归于无量的虚空、无边的法界里,则人生何处不是春天呢!
三、佛光人要有以退为进的雅量
世俗的人都想往前进步,往前冲锋,及至前无去路,知道回头还好,可惜世间有几许人懂得回头是岸呢?
前进不是不好,求学要进步、做事要进步、做人要进步、修行也要进步。“进步”不是横冲直撞,也不是一味向前,所谓进步,做事必须开辟道路,才能进步;读书必须闻修思维,才能进步。
语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人生知道回头,也能有另一番风光。所以有人说:“进步哪有退步高”。俗谚也说:“大丈夫达则兼善天下,不达则独善其身。”同样的,身为佛光人,有缘可以多做佛事,多度众生;无缘,可以自我沉潜,自我养深积厚,也不失为修行之道。
人生的欲求是无限的,有了一,想要二;有了千,想要万;有了钱财,想要官位;有了妻妾,想要添宅。而世间有限,欲望无穷,不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人生无欲无求。来的让他来,去的让他去,得也不喜,失也不忧。“有”固然好,“无”也不挂怀;能够“以无为有”,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四、佛光人要有以空为乐的观念
人在世间,都希望追求快乐,有人以拥有金钱为快乐,但是“人为财死”,钱财多了就会快乐吗?有的人一心追求爱情,爱情里也含藏了多少的悲欢离合。有的人以拥有权位为乐,但是爬得高,跌得重,尤其许多为官者,毫无尊严,不知何以为乐?有人以事业为乐,遇到经济恐慌,日日忧心,快乐在哪里呢?
所以,我们应追求真正的快乐,拥有慈悲最快乐,明白因果最快乐。拥有法财才能快乐,拥有道情才能快乐,拥有佛心才能快乐,拥有佛法才能快乐,这一切就是说明“以空为乐”。何必计较一房一舍,虚空都是我的;何必计较一人一物,天地都是我的。“以空为有”,空中生妙有,不是更快乐吗?
《般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空,既然能度一切苦厄,又怎能不给予万有之乐呢?我们最大的苦恼愚痴,就是把“有”与“空”分成两个,所以“执有拒空”;殊不知“色即是空”,“空即是有”,能够懂得“空有不二”,才是快乐人生。
佛光人不要以世俗的知识,随世间左右,应该超出世间的五欲六尘,甚至超越空有,来求取另类的人生,增加未来的成就。
佛光人第十五讲
佛光人不是个体,是一个总体。总体的佛光山、佛光会、四众弟子,我们都给予定名曰:“佛光人”。
佛光人的作为,不可以只为个人的福乐打算;凡有所作,总要想到团体。佛光人不能孤芳自赏,应该顾到团队精神;佛光人应有大我的观念,应有共同的法则、制度,共同所信,共同所依,才能共创“人间佛教”。
所以,怎样做一个佛光人,在第十五讲里,兹举四点来说明。
一、佛光人要发挥集体创造的成就
世界上许多事都讲究团队精神,发挥集体创造的成绩,如一场篮球赛,是团队的胜利,不是个人的胜利。一场足球赛,不是靠哪一个人把球踢进去的功力,而是结合助攻者,包括前卫、后卫、守门员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进得一球,才能取得胜利。一份报纸,有多少记者、编辑的辛苦;一部电视连续剧,要有多少演员共同的卖力演出。当然,我们六和僧团,所有的成就,也都是集体创造。这已不是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时代,这是一个荣耀福缘共享的时代。一场法会的庄严,是所有参加的人步伐整齐、队形美观共成;一场梵呗赞颂,是许多和合的音声,才能感动人心。即使大将能干,没有兵卒,又如何能克敌制胜?所以佛光人不个人居功,凡事不是个人所成,乃大众集体创造的成就。
灵山会上,百万人天,佛陀的托钵行列,1250人众。丛林的建筑,都是四众弟子所成;山林的开辟,都是大众的努力。从事教育的人,开展了文化的内容;从事文化的人,增加了教育的题材。慈善人士,增添了佛教的荣耀;佛教的传承,凝聚了散漫的个人。所以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集体创造的时代。
二、佛光人要坚守非佛不作的信念
对于初学佛的人,师长都鼓励他要发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就是“上求下化”;对上,要“上求佛道”,对下,要“下化众生”。上求也好,下化也好,总有做不完的佛事,因为这是一个五趣杂居的世间,这是一个圣凡相融的地方,稍有不慎,修行、劳务、信仰都会走了样,因此我们为佛光人定出“非佛不作”的信念。
佛教要“人间化”,要“事业化”,但更重要的是“佛教化”,不能“世俗化”。开办学校,推广教育,不能以图利为本;创办医院,救人一命,不能金钱至上。可以开设素食餐厅,可以创设果园农场,但不能杀生营业,不能唯利是图;可以养牛挤奶,但不能养牛宰杀;可以养狗守门,但不能养狗捕兔。
古人有“不拜佛,不妄行一步;不看经,不随便点灯”的行谊,这就是所谓“非佛不作”的信念。我们佛光人在世间求生,也有求生的原则,此一原则就是“非佛不作”。能够光大佛法的文教慈善,当然应该兴作;弘法利生的事业,更应有所作为。据闻有些不肖之徒,贩卖土地,建屋租赁,兜售水果,开发公司,此非佛光人所应作,切记“戒之!戒之!”
三、佛光人要认同制度领导的精神
自古以来,许多佛教道场,人在法在,人亡法亡;苦心建设道场,只知个人领导,不知付诸大众,建立法制制度。因其平时没有法规、制度,一旦百年往生,弟子徒众争名夺利,怨声四起,致使一个名刹道场,随着世俗没落、潦倒。
佛教的寺产、法物、土地、人众,均为寺院所有,举凡“佛寺”、“佛物”、“佛地”等,皆为教产,应归制度管理,应为大众所有,任何个人不得纷争。
中国千年的古刹,能为人称道者,如天童、高旻、金山、宝华,皆无私人敢起意染指,一切都订有制度。天童有天童的制度,高旻有高旻的规矩,一个团体道场的训练,必须从大众遵守制度做起。制度是共遵的规矩、规约,例如既已出家,早课晚课,不可懈怠;安居寺院,不轻易外出;不可串寮闲话,一人应拥有衣物几许,为常住贡献劳务几时等,一切皆有规定,不可任意要求特权,更不可任意修改或破坏。不遵守制度,大众有样学样,如此容易导致道场的衰败,终至不可收拾。
四、佛光人要遵从唯法所依的准则
伟大的佛法,光是一个“四依止”,就足以令人崇之敬之。
所谓“四依止”:(1)依法不依人。(2)依义不依语。(3)依智不依识。(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此四依止,尤以“依法不依人”最为究竟,最为伟大。依人,人有生老病死;依人,人有来来去去,所以最好是“依法”。八正道是法,六和敬是法,四弘誓愿是法,六波罗蜜是法,乃至五戒十善是法,三坛大戒是法;佛光人须依法所行,依法所为,不出法外,不出法规。人若有法,人高;事若有法,事贵。正如《金刚经》所云,佛法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不管是个人或团体,如果不依法,无规矩则不能成方圆;不依法,无制度则不能获得大众的尊重。
什么是法?因果是法,不依因果,即为不信之人;慈悲是法,你不慈悲,即非佛教之人。法,不是用来束缚我们,法是用来规范我们,使我们有方向、有光明、有希望;反之,即非出家学佛之所愿了。
苦海不依船筏,暗夜不依光明,有如不依法,可见其危险。今日一些青年,不依常住,不依宗风,不依伦理,不依长幼,任意披搭法衣,借佛为名,浪荡逍遥,时光迅速,他日一无所成,再想回头,找寻所依,已经失去依怙,所谓“袈裟下失却人身”,真是悲哀!
综合以上四点,佛光人既然发心学道,应该学正派,完成誓愿,平时融和大众,清净自守,耐烦学道,不可随便见异思迁,更不可做佛光人的逃兵,否则韶光蹉跎,蓦然回首,已后悔不及。
佛光人第十六讲
佛光人在世间,和世间上的人一样,要读书、要生活、要工作、要修行;平时讲究做人处事,同时也讲究修行办道。佛光人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佛光人不能遗世独立,离开生活之外,别无佛道可求。有关佛光人如何立身处世,如何生活修行,兹列举四点意见,供佛光人参考。
一、佛光人在生活上要随遇而安
出家人本来就是“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到处都能“随遇而安”。我们佛光人,在常住出家剃度,有时在学院修学,有时在禅堂打坐,有时在净业林念佛,有时在别分院轮职。今年此间,明年彼处,时而典座行堂,时而法务社教,所谓丛林四十八单职事,再加上现在数百道场,要能有云水精神,接受常住的调遣,不管哪里,只要随遇而安,什么地方都好。
在本山居住的佛光人,有时沉潜修学,有时在都市弘法。有时陆沉经海,编藏为法;有时讲学宣教,弘法利生,这一切都必须有随遇而安的性格,才能安住身心。想到过去古人在蜗牛角上还能大转**,文偃禅师在牛粪堆里还可以乘凉,我们佛光人今日在全世界,数百禅林,只要遵守制度,努力学习,具备道场需要的功能、条件,何处不可安身?
佛光人切忌粗心妄动,稍一情绪不稳,一失足真是成为千古恨。青年学子最忌“此山望见彼山高,到了彼山没柴烧”;也忌“见异思迁,没有定性”。千年古木,不能矗立一地;日月星辰,不能依序运转,其结果可以想象。
二、佛光人在修行上要随心增上
俗语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又何尝不是像车船一样,不进则退。我们既已学道,就要对修行日有所进,日有所长。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勉励我们,每日要检点自己的功过多少?例如,我的惭愧心增加了没有?我的忍耐力增加了没有?我的反省心增加了没有?我的慈悲增加了没有?凡此每日二六时中,五堂功课,修行上的道念,都应该随心增上。
三学有增上吗?十二部经都有研读吗?父母亲人有为其荣耀增光吗?信徒大众有为其慈悲指导吗?每日举心动念,所有行为,都能对得起常住三宝,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信念吗?
过去的禅净学人,在修行上要不断地考功;“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禅净密行,能不随心增上吗?
六祖慧能大师虽然在猎人群中,不忘所悟;神会大师虽然离开师门,不忘为六祖大师定位。历代高僧大德中,如大慧宗杲、大觉怀琏、憨山德清、云栖祩宏等人,虽然被迫还俗,但心中还是念念不忘要重回佛门。
在寺院道场的斋堂里,会看到写着几句话,如:“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说事后话,应防当局者迷。”这些都是在警惕我们的身心行为。
三、佛光人在社会上要随缘不变
佛光人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尽心尽力,要义不容辞。历代禅师大德们,诸如1939年太虚大师环绕地球宣扬国威;乐观法师组织僧侣救护队,救护战场中的伤员,都是值得效法的典范。
近年来,佛光山曾经发动会员到高雄寿山公园植树救水源,国际佛光会经常在各都会、地区举行扫街运动。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佛光山僧信大众在乱瓦堆中救生恤死,为灾民准备餐点。乃至每次的风灾、水灾,佛光人也都率先到现场,为社会尽力服务。还有,新航飞机失事,2001年美国“9·11”世贸大楼遭受****攻击,佛光人也都跨海到新加坡及美国,为他们超生度死。
此外,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为百万儿童举行生活考试、图画考试,在海内外成立100多个童军团,包括女童军、幼童军,投入社会,提供服务;人间佛教读书会在海内外成立2000多个读书会,带动读书风气,这也是社会服务的一个项目。
自古以来,禅师们都非常重视生活的劳动和服务,如石霜筛米、云岩做鞋、临济栽松、仰山牧牛、云门担米、玄沙砍柴、赵州扫地、雪峰斫槽等,这不但是一种对社会的服务,更是高僧们所显现“随缘不变”的生活态度。
四、佛光人在处事上要随喜结缘
在世间上,难事千千万,例如读书难,但是只要有老师教导,慢慢地循序渐进,读书也不难;吃饭难,人人都有自家的长辈,总会为我们准备好三餐,所以吃饭也不难,人生最难的是做人处事。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处事难,难处事,事难处。人如果没有经过相当的时间、岁月,汲取经验,不容易学会做人处事。有些佛光人出家学佛,自尊心比人强,自大心比人高,总好像自己代表了真理,在做人处事上就更难了。如语言上不够慈悲,态度上不够亲切,甚至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容易得罪他人,连失去身份,自己都不知道。尤其说话不知轻重,谈吐没有常识,待人不知施予爱语,做事不多一分勤劳,落人口实,招人批评。如果服气,改过自新还好,但多数人不服气,心生怨怼,更加招人不喜,因而恶因恶缘循环,很难获得修行的法喜。
所以,佛光人初学不可以选择工作,也不要选择地方,更不宜要求人事,应该自己先做杂务,服各种苦劳,接各种苦事。其他各单位之人事等,也都要主动去亲近,自发去学习。能这样随喜结缘,必定受大家肯定,未来必定到处受人欢迎。
佛光人第十七讲
佛陀如果没有六年的苦行,哪有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顿悟的一刻?十大弟子如果没有经历各自的苦难,何来道业的成就?南阳慧忠国师,居山40年;东林慧远大师,30年不出庐山。禅门诸祖所受的屈辱难堪,都成为他们弘道的资粮,成就了庄严的圣格。
佛光人除了效法古德先贤的刻苦自励,我再以松、梅、兰、菊的特质,提出四点勉励大家。
一、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禁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
松树是世间上较为长寿的植物,因为它禁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所以长得又粗又高,因此常有人用它来比喻老人的寿命,为人祝寿时也常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我们能像山中的老松,挺立在山林水边,年年月月,风霜寒暑,终不枯萎,一直展现它的生命,向有情世界骄傲地宣示它的韧性吗?佛光人应该有像千年老松的生命力,不怕路远,不怕年久;如禅师们,寒冷的时候到寒冷的地方去,炎热的时候到炎热的地方去,能够承受得起寒暑岁月的迁流。果能如此,我们的道业、学业、事业,还怕不能有所成就吗?我们不能安住于岗位,不能经过人情世故的洗礼,没有时间历史,如何能养深积厚呢?
读书的人要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练武的人要历经数十载的锻练筋骨。如果能在禅堂里一支香、一支香坐下去,10年、20年不动;在藏经楼上,阅藏读书,8年、10年的精进用功,甚至陀头行单里,有你30年的道行,何患大器不能晚成?
速食的力度不能持久,速成的物品不能耐长。日本有一位僧侣,总是嫌中国的僧侣学术不够深厚,当他在天童寺见到一位老人,问他多少岁?答曰:“80岁”。又问:“所任何职?”答:“典座饭头”。再问:“做了几年?”他说:“60年了。”听了这一句话,日本僧侣不得不合起掌来,深深敬礼。
60年的安心,一甲子的饭菜结缘,不成道者,几兮?所以,才可以和千年老松相比,才能不计岁月的迁流。人生就如马拉松的跑步,要靠生命的耐力,走得愈久、愈长,才能有成绩。
二、佛光人要像严冬腊梅——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验
古诗云:“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梅花经过严冬的冰霜雨雪,愈冷愈开花。这是说,人要能禁得起考验,不要因为环境的压力而动念改变自己的心志。一个青年学子,在丛林参学,无情地打骂、无理地委屈,要能禁得起、熬得过,才能被老师诩为僧才。像禅宗二祖慧可的立雪断臂;像浮山法远,一盆水浇不熄他求法的进取之心。再如六祖惠能的“侮辱不以为耻,迫害不以为意,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密勒日巴愈历苦难,愈受挫折,愈快成道。乃至诸佛菩萨,修行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都不以为远;修行成佛要历经千生万死,更不以为苦。这些都是我们佛光人学习的典范,应该时时以此自我激励。
世间美丽的花儿虽多,大都禁不起寒冷;能干的人才虽有,大都禁不起挫折。我们自出生以来,受到父母的呵护,在爱的培养下成长,但是要想成材,就必须面对严格的训练,如果我们禁不起千锤百炼,大死一番,如何能脱胎换骨,如何能成就一生功业呢?
一朵梅花,芬芳远扬,也是要经过冰雪寒霜的考验;花的种类虽多,但如梅花独傲枝头,就不容易寻找了。佛光人应该有这种志气,当发如是愿,才不愧立足于天地之间。
人生在世,挫折委屈,侮辱伤害,可以说无处没有,就像雨雪霜寒,终有季节的考验,如果顶不住外境打击,就会自己倒下来,过不了冬,撑不过严寒。假如能遭受挫折不以为苦、受到侮辱不以为意,把苦难当成营养,把伤害视如甘露灌顶,在丛林里安住,与众和谐相处,反能如梅花吐露芬芳。丛林里的四十八单职事,行行都能,就像十八般的武艺,样样精通,将来久经沙场,成为一个有苦不觉得苦,有难不觉得难,做一个不受情绪左右的佛光人,如此,则何患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呢?
三、佛光人要像空谷幽兰——耐得住清冷寂寞的凄凉
往昔的僧侣,割爱辞亲,出家学道,或者深山丛林居住,或者山林水边苦行,或是独自茅屋清修,或是身单影只云游参访,既无群众,又无供养,没有人情的温暖,没有食住的方便,像空谷幽兰,只寂寞地在山壁上成长,直到空谷飘香方为人所知,那是要经过多少凄凉岁月的熬炼呀!
一个人一时不得志,不必气馁;人生需要培养许多因缘,才能大器晚成。阳光、空气、水分,如果少了一些因缘,即使你是很好的种子,也不能发出兰花的清香;所谓“千锤百炼”,要待机缘成熟,百花灿烂,才有芬芳。就像雪窦禅师“陆沉禅堂”、道安大师“力役田舍”;又如唐朝的慧熙法师“衲衣一时”,等待因缘;承远法师“人疑仆从”,他也不计较,这些大德的行谊,正如兰花,慢慢地散发他们的芬芳。
人,最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尤其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当一时的时机因缘不具备,不必强行推销自己,更不必急于出头,正如黄金钻石,不要急于求售。做人如果能像玫瑰蔷薇种于市街道旁,当然很好,只是价值有限,不若幽谷兰香,更为高贵。
姜太公80岁才遇文王,神鼎洪諲禅师隐居南岳20年才被推举出来当住持。青年人不要太过炫耀一时的才华,是真的珠宝钻石,不怕没有人识货。
“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饭未煮熟,不要妄自一开。”做人要耐得住,要等得及,就像腌菜,时间愈久,愈是甘美;又像酱瓜,封口愈是紧密,愈是清脆。黄龙禅师说:“道如山,愈飞而愈高;道如地,愈行而愈远。”在学道的路上,我们要能像古德,不急于出头,要像空谷幽兰,发出自然的芬芳,但也不必孤芳自赏。一盆兰花置于庭院,虽不艳丽,但是百花必然尊敬他的品格;沩山禅师愿做一头老牯牛,为众生服务。假如我们愿做一盆幽兰,散发芬芳,供养十方,不也是同等的贡献吗?
佛门的隐居、闭关、禁足、自修,都是让时间来酝酿;能够等待因缘成熟,龙天推出,适时弘法利生,自能如空谷幽兰,散发真理的芬芳。
四、佛光人要像秋天黄菊——熬得过寒霜雨露的摧残
“荷尽犹有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所以周敦颐爱荷,陶渊明爱菊。佛光人受人尊重,不在于你的成就多么辉煌、伟大,而是佛光人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节操;正如菊花,即使荣华过去,花叶残败,它的枝干仍顶立不屈,向风霜雨雪展现傲然不拔的个性。今日社会中的某些人,像墙头草,东吹西倒;像蔓藤到处依附,到处攀爬,不计是非利害。佛光人要像秋天盛开的黄菊,展现它的雍容华贵,固然是其本性;即使岁月和气候的变化,摧残黄菊,叶落枝枯,它仍然在风中顶天立地。
古人说:“大丈夫达则兼善天下,不达则独善其身。”唐朝韬光禅师“不赴俗筵”,宋朝无德禅师“八请不赴”,元朝世愚法师“废寺隐居”,明朝无闻聪禅师“久处深山”。就算是佛陀,他也是“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因此我们佛光人不必羡慕荣华富贵,不要见异思迁,要像黄菊保护自己的晚节,才不负一生之勤勤恳恳,佛光人的贡献,也才能全始全终。
佛光人第十八讲
佛光人有许多是青少年即入道,很早就离开父母、家庭的教育,也离开师长、学校的教育;可是教育是终生的,所以必须紧紧地记住:佛光人的教育是终身的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是不要要求别人,而是要求自己;要向自己学习,不一定向外攀缘。兹以四点意见,提供给佛光人参考。
一、佛光人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
每个人都有眼睛,却都是用来看别人;看得到别人,看不到自己,所以凡事只知要求别人,不知要求自己。
因此,佛光人要学习“自我教育”,就是要自我充实,不要只想依赖别人,平时常自问、自觉、自发、自悟,一定要靠自我的观照,才能找到自己。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佛光人首先要有的修养。例如“自我认错”,凡事觉得别人都对,错的是自己;“自我改革”,对于革除自己的陋习,要毫不留情;“自我更新”,要懂得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如儒家所说:“君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就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佛教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不是要求别人不可以贪瞋痴,而是要自己不贪、不瞋、不痴;佛教讲布施、持戒、忍辱,不是叫别人布施、持戒、忍辱,而是自己要布施、持戒、忍辱。所有佛法都是先有“自受用”,有了自受用才能以身教、言教去利于他人,发挥弘化利生的“他受用”。
我们佛光人要想出人头地,不可以流于只认识别人,而不认识自己。看到别人有,不必嫉妒,也不必自怨自艾,这必然是自我有不足的地方,应该反观自己,我缺少了什么?别人受人拥戴,到处做大佛事,也不必怪人情不周,觉得光明没有照耀到你。必须自我观照,自我反省,问问自己的条件,是否差了什么?即使自己的能力、学问,超过对方,也要反省自己的福德因缘,能和人一比吗?所以,人比人,气死人;只有像观自在菩萨,能够反观自己,了然自己,才能获得自在。
人的缺点,大都是苛求别人,宽待自己;对自己的错误都能谅解,也不去改善自己的缺陷,增加自我的能力,所以不容易进步。假如反求诸己,自问自己的学问进步了没有?自己的能力增加了没有?自己的发心扩大了没有?自己的道德升华了没有?凡事反求诸己,自然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我们生存在大众团体中,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自己的条件不够,纵使借助于他人的提拔,总是高处不胜寒,还是不能安于其位。反求诸己,就是要求自我的建设,自我的增加,自我的成就,所谓“实至名归”,才能应付各种境界,而安住身心。
丛林里有谓“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自我的火候不够,光在人我的境界上比较、计较,只有苦了自己,于事无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佛陀说:“时时观照自心”。从古到今,没有一个成功立业的人,只要求别人而不自我观照,反求诸己。我们佛光人大都生活在团体里,如果每天都是吹毛求疵,苛求别人,不肯反求诸己,自己的道业如何能成就呢?所以佛光人要想出人头地,要在大众中受人肯定,必须时时检点自己,把自己做好,把今天做好,把事情做好;只有自我健全,才不会为人所诟病。
二、佛光人要自我实践,不假外求
世间法都是向外追求,求名求利、求升官、求权势;但外境是无常的,纵然达到所求,也只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过去。即使是幼年登基做皇帝的康熙、乾隆,也不过数十年的光阴,江山易人,一切都不是自己的。世间的人追求财富,有了财富,亲情朋友反而疏离;有了权位,知心之交又有几人?追求爱情,烦恼也同时增加。
佛教不是否定世间,不是不重视人间的拥有;佛教告诉我们:世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不要被世间的假相所蒙蔽。尤其我们学道,是为了追寻自我的真如自性,找寻自我真实的生命,如果只在心外求法,不能看透如梦幻泡影的世间,没有实践佛法的要道,到了大限来时,就只有空自叹息了。
所谓“自我实践”,在禅修的生活里,我纯熟了没有?慈悲的美德,我具备了多少?智慧的灵巧,我体会了吗?自在解脱的生活,我拥有了没有?五欲六尘的贪念,我都能放下吗?贪瞋愚痴的邪见,我都能根绝吗?懒惰懈怠的过失,我都能改进吗?烦恼妄想的乌云,我都能拨开吗?
在修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自我的实践,只是要求别人;别人拥有了,但别人的不是我的。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外境缤纷的假相,虽然绚丽耀眼,但那都不是我们的。所以佛法讲究的是自我开悟、自我实践。
有一分的修行,就有一分的功力;有十分的修行,就有十分的功力。凡事不必怪别人不好,只要自己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体验、真实的实践,如此,在自我的世界里,柳绿花红不是一时的,风光明媚的春天会永远在自己的心里。
三、佛光人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如果不是上等的根机,要进入顿超法门,当生成就,自是不易;但只要不断地净化,不断地自我更新,“人一能之,我以十之”,也不必自惭道行不能成就。周利盘陀伽“拂尘扫垢”,也能有所成就;神秀大师的“时时勤拂拭”,也是一代宗师。
“佛法无量义,一以净为本”,净土、净地、净人、净事、净财、净慧、净德、净居,尽管自己无才无力、无名无位,但我们千万不能少了净化的修行,因为不断地净化,才会有不断地自我更新。
乔迁新居时,多么令人高兴,可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新居在哪里呢?必须靠自己的辛勤耕耘。衣服不洗干净,穿在身上不舒服;我们的身心里多少的污秽、自私、嫉妒、执着、怪僻、无明、邪知,这许多垃圾、不净的东西盘踞,又怎么能与佛道相应呢?
商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儒家学者尚且不断地更新。梁启超说:“今日之我不惜与昨日之我宣战”,也是在不断地自我更新。佛门晚课常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这不只是慨叹生命时光的消失,也有要求我们积极更新未来的前途之意。
古人修行时,都订有功过格,在不断修行、不断净化的修行中,检讨自己每日的语言、思想,是功是过?发现自我有否更新、有否净化?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句名言“觉今是而昨非”;慈航法师遗嘱说:“奉劝一切徒众,时时反省为要;每日动念行为,检点功过多少。”希望我们佛光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自我净化。
四、佛光人要自我离相,不计胜负
世间之相,有胜负之相,有你我之相,有善恶之相,有大小之相。相,让我们计较;相,让我们迷惑;相,让我们执着。我们修行入道,若要超越凡情,最重要的,就是“自我离相”。能自我离相,则尽管世间有多少的执着、多少的是非,都自然能远离。只要我们穿透假相,还归原来的面目,则世间所有的胜负、差别、争执,也就自然会消弭。好像木柴,长短、大小,一把火都同归于尽,哪里还有长短、大小呢?又如一杯水、一盆水,投之于大海,融合在一起,那里还有什么大盆、小杯之相呢?
所谓“水**融”,什么是水相?什么是乳相?我们佛光人必须讲究同体共生、讲究集体创造,等于一个泥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于一碗菜,煮熟了以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栋房子,那里有沙石、砖块、木头之相,只是房子,众缘所成,此中无你无他,只是一合相。《金刚经》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此中意义,实堪我们修行之人好好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