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禅,不是理论,禅是生活。生活的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都是禅。有禅,就会“法力无边”,在人人尊,在处处贵。有禅,就能开悟。开悟时,还怕前途不能无往不利吗?
——《星云禅话·最具魅力》
2
禅的本来面目,就是直下承担!当吃饭的时候吃饭,当修道的时候修道;当问的时候要问得重要,当答的时候要答得肯定,不可在似是而非里转来转去。
——《星云禅话·我也可以为你忙》
3
禅是静坐,禅也是活动。有时候参禅打坐是禅,经行跑香也是禅,甚至吃饭、睡觉都可以参禅。每天能够把心安住在当下,不为外境所动。不动心,生活里就有禅,人生就别有意境了,正是“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星云法语·何谓禅》
4
禅是非常实际的,穿衣吃饭不多不少、不忮不求,很不容易,完全视同无物更不容易。禅是讲受用的,精神生命上的受用,远比衣食生活上的受用来得重要。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5
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生活上去实践,从衣食住行处寻个着落。可以说,一屈指、一拂袖,上座下座,无一不是禅。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6
禅者的生活,无论做什么,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别人不是我”“现在不做,更待何时”。这是现代人应该深思的问题。
——《星云禅话·晒香菇》
7
禅,不能从世相世智上去看,要透过本质实相了解,如同微风是风,台风也是风,松树是树,柳树也是树。禅师们在日常弘法利生时,一举手、一投足,行住坐卧之间,往往很洒脱自在地呈现了人生的真义。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8
禅者在衣食住行的生活里是离不开作务的,如同鱼离不开水,树少不了土。生活作务是禅者的道粮,很多禅师都是在弯腰劈砍,直身挑担之间开悟的。要工作、要务实、要体验、要磨心志、要刮骨髓,人生不经过千生万死,不能体会万死千生,怎么能入道呢?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生活》
9
禅者参禅的态度是尊天敬地,毕恭毕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缘。他们以平常心来对待日常的生活,乃至以平常心来庄严未来的世界,都在当下心念的转换中提升。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生命升华的世界》
10
禅者的日常生活虽然无所用心、自在洒脱,但是绝对不是放荡不羁、游手好闲。有许多禅师勤奋参学、素简守道的态度是令人十分敬佩的,他们不仅在搬柴运水时参禅,连举眉瞬目都不放过丝毫禅机,他们不会用参禅的借口懒惰、懈怠。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生命升华的世界》
11
禅者,山中卧衲衣当被,和头裹瓠瓢作枕。离世隐居,物欲淡泊,不仅生活简单,而且爱物惜缘。一草一叶、一瓦一土、一字一珠,在禅者的手中都能活用起来,不随意浪费大地的一点资产。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12
禅者,对工作和合分工,同道间参访互助,修持上严谨精勤,处众时上下平等,生活里朴素无华,心地中统一归真。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13
禅者,当看则看,当听则听,当说则说,当行则行。要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坚持、自我规划,将一切动念意志,依八正道的人生观生活。能战胜自己的心,就能战胜一切。
——《星云说偈》
14
禅者的修行生活重在简单、随缘,无论山林水边还是闹市都会,只要双腿一盘,即可参禅。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宗派》
15
人到无求品自高。禅者,最大的特色就是无欲无求、无烦无恼。这种特色在云游参访时尤其明显,呈现了禅师清净超越的品格。衣食无沾滞,随缘放旷;行住是云水,自来自去。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16
参禅参得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肯跟人结缘,不肯替人服务,没有与人结下善缘,日后就得不到帮助。有些人既不聪明才智高,也不能干,然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总是得道多助,靠的就是缘分。有的人才华盖世,一身机智灵巧,可是处处不如意,因为没有广结人缘,自然坎坷难行。如果每天贪名图利,在名利的贪嗔风波里浮沉,不能给人欢喜,别人也不欢喜你,生活怎么会快乐呢?
——《星云说偈》
17
参禅,参什么?学佛,学什么?念佛,念哪尊?学佛就是学自己,念佛就是念自心。如何找到自己?从佛像经书里,可以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从花草沙石内,可以认识自己内心的世界;从拜垫禅椅上,可以坚守自己无限的生命;从人我是非中,可以体会自己真实的宝藏。
——《星云法语·找到自己》
18
真正的禅者,是能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尊自律的无念生活,自然能使内心清净,无玷无染,如月映千江,如日处虚空。
——《六祖坛经讲话·前言》
19
过去的禅者,并不是每天只图安然,不做事情。一个禅者,能忙能闲,甚至在闲中能忙,忙中能闲。真正的禅者,禅堂里一坐数小时,下坐以后,田里的春耕秋收,一样的晨昏作息。有的禅者悟道以后,仍然讨单典座,有的请求服务耘田,像临济栽松、云门担米、仰山牧牛、赵州扫地、云岩作鞋、丹霞除草,他们把忙、闲打成一片,所以生活一切皆是禅也。
——《人间万事·禅心》
20
一个禅者的生活,是尽量将生活简单化、艺术化及单纯化。所谓“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这是多么洒脱自如的人生!
——《星云说偈》
21
禅在哪里?在佛心里,在法义里。禅在哪里?在大便里、在小便里,很肮脏、很委屈,但那就是我们的解脱世界!文偃禅师在大便里能乘凉,他那种洒脱、清凉的生活认知令人佩服。能有这种功力,才能安住在禅里。
——《对禅堂禅学僧开示》
22
离开了生活,固然没有禅;离开了作务,更无法深入禅心。自古以来,像百丈的务农、雪峰的饭头、杨岐的司库、洞山的香灯、圆通的知众、百灵的知浴、道元的种菜、临济的栽松、沩山的粉墙……处处都说明禅者非常重视生活。乃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一个从生活中修行成功的人。惠能大师八月舂碓,亲自作务,实为他进入悟道的不二法门。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23
修行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在起居饮食的生活里,而不是刻意的标榜。标榜是一时的好看,禅心诗意,才能持之永恒。
——《对禅堂禅学僧开示》
李萧锟 绘
星云语录
一个禅者,能忙能闲,甚至在闲中能忙,忙中能闲。真正的禅者,禅堂里一坐数小时,下坐以后,田里的春耕秋收,一样的晨昏作息。有的禅者悟道以后,仍然讨单典座,有的请求服务耘田,像临济栽松、云门担米、仰山牧牛、赵州扫地、云岩作鞋、丹霞除草,他们把忙、闲打成一片,所以生活一切皆是禅也。
24
修行度众,并非喊口号,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比方说,爱惜时间,时间也是众生,爱惜时间就是度生;爱惜金钱,不要奢侈浪费,进而节约勤俭,就是度生。和合众生、不挑拨离间、不诽谤别人的名誉,也都是度众生。
——《六祖坛经讲话·忏悔品》
25
修行,要老实修行;念佛,要老实念佛;行佛,要老实行佛;参禅,也要老实参禅。人间佛教在生活上只是表现一个禅性而已。
——《对禅堂禅学僧开示》
26
修行不是要离开社会,跑到深山找个寺院闭关,才有修行;也非衣着破旧,或不要家庭和财富的苦行才算修行。人生在世,哪一样东西不跟国家、社会、家庭、朋友有关系,所以人间佛教行者,在众生身上修,从心地上去学,与佛接心、与佛共愿,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要将自我的修行落实,扩大心胸,与宇宙同在。好比虚空,不舍弃一物,才是人间佛教行者的胸襟。
——《星云说偈》
27
一个修行学道的人,即使不能完全离弃名利,至少也要淡泊名利。所谓“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要多多为人服务,才有禅心。
——《星云说偈》
28
古来祖师大德,在作务劳动中参透禅关:维摩大士弘法于红尘里,庞蕴居士一家人悟道于俗务中,身居高位的裴休、杨亿在官场中一面运筹帷幄,一面参禅学佛。这些都是“热闹场中做道场”,练心、修心的典范。
——《星云法语·驭心》
29
不管修行哪一种法门,到了某一境界都会有瓶颈,如果能冲破,自然会再进步。实践人间佛教的行者,脚下的石头、荆棘虽然更多,但是只要经得起外境的考验,又何患道业不成?
——《开示》
30
佛门平日生活之常道,对一般人的生活也很有帮助,如:“早起未更衣,静坐一支香;穿着衣带毕,必先礼佛祖。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待客如独处,独处如待客。寻常不苟言,言出必定行;临机勿退让,遇事当思量。勿妄想过去,须思量将来;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就寝如盖棺,离床如脱屣;待人常恭敬,处事有气量。”这就是禅者的生活。
——《星云说偈》
31
禅门不只要在安静中受教育,更提倡在劳动、劳苦中参学。所以,搬柴、运水是参禅,推磨、舂米也是参禅,砍柴、挑担无一不是在参禅,从劳苦里面慢慢体会禅的意义,品尝禅的法味。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32
禅门里,许多禅师悟道之后,有的仍然芒鞋破钵地云游天下,有的仍然一笠一杖地行脚十方,有的在丛林里搬柴运水,有的在禅堂里参禅苦修。他们抛弃人间物质的享受,远离社会人情的安慰,过着忍辱作务的生活,他们实践了内心平和、宁静的悟道者的生活。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33
禅门的生活十分简朴,不贪求尘世的一切物质。渴饮山泉,凉而甘美;饥食菜根,淡而飘香。对于一草一木、粗茶淡饭都非常爱惜。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34
过去禅门大德们,搬柴运水、典座行堂、种植山林、牧牛垦荒,甚至米坊筛米、修鞋补衣等,都是生活中的修行。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让自己做人无亏于天理,无负于人道。如一般人讲,做人要诚实、信用,要孝顺父母,要忠于朋友。能说到做到,培养自己的力量,慢慢就可以“心能转境”,自然就能发挥力量,而不至于“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了。
——《普门学报·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35
禅师们常常不用语言,沉默相对,一默一声雷,在宁静悠远中气象万千,比什么语言还要响,还要多!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36
禅师寂灭外缘,对境不起憎爱,朝向肯定的大道精进,声光幻影迷惑不了禅师的心。禅是将心常住于清净中,如实办道。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37
禅师非常重视生活里的劳动和服务,从作务当中使肉身更坚强,让心志更纯一,如同利剑淬炼自烈火与寒水,禅师也是从心苦与身颓中超脱的。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38
崇信禅师曾以煎饼求道。隐峰禅师曾以推车度众。悟道后的禅师们,非但不以职业卑贱为耻,不以工作庸俗为念,反而可以从工作中,见到洒脱恬淡的生活。
——《人间佛教系列·缘起与还灭·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39
禅堂里,维那师父经常高喊:“提起正念!”过堂吃饭时,维那师父也会唱诵:“大众闻磬声,各正念!”就是提醒我们,二六时中,要保持正念。正念可以对治妄念,医治我们的烦恼。有正念的人,会坚定信念,不断地重建自己,身常行善事,口常说善言,心常存善念。以身、口、意三业之正行、正语、正念,可以利益众生,增上菩提道心。
——《星云法语·自律箴言》
40
高峰禅师蜗居树上,人怜其衣食无着、身形垢秽。禅师说:“我虽然没有剃发,但我身心已经清净;我虽然没有华衣美服,但已人格庄严;我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食松实雨露如琼浆玉液,甚至山河大地、野兽鸟雀都是我的朋友。”这就是懂得生活的美学。
——《迷悟之间·生活美学》
41
“禅话”就是让人觉得幽默又有机智的语言。在一个团体中,常说禅话,可以化解紧张的气氛,增加生活的快乐;常说禅话,让严肃刻板的生活显得洒脱自在。所以,我们要常说欢喜的禅话,让别人喜欢与我们说话、印心。
——《星云法语·如何说话》
42
在受苦的时候,感到快乐;在委屈的时候,觉得公平;
在忙碌的时候,仍然安闲;在受责的时候,知道慈悲。
那就是体会出真正的禅心了!
——《星云日记》
43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利莫利于喜舍,乐莫乐于禅悦。
这就是人间禅者的行持。
——《佛光菜根谭》
44
多少禅师因花开花谢,而参透禅机;
多少释子因日出月现,而悟道证果;
多少云水僧见青山绿水,而灭却心火;
多少行脚人看鸟飞鱼跃,而觅得自我。
只要用心留意,人生当能有一番境地。
——《佛光菜根谭》
45
学佛,主要是学自己,所以要向自己本心寻问;
学禅,主要是参自心,所以要向本来面目探究。
——《佛光菜根谭》
46
学禅,先要学惭愧,自知惭愧才有禅心;
修净,首须修恭敬,对人恭敬才有净土。
人间佛教不离禅净,惭愧自己,恭敬他人,
自他才能交集,佛道才堪成就。
——《佛光菜根谭》
47
以谦虚忍让养深积厚,在无求无得中,享有浩瀚三千大千世界;
以牺牲奉献融和人我,在泯除对待中,得到无量无边法喜禅悦。
——《佛光菜根谭》
48
禅修思想,是平常、平实、平衡的意境涵养——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禅修内涵,是信心、道心、悲心的长养增进——不变随缘,慈悲喜舍;
禅修生活,是规律、简朴、惜福的用心实践——依戒生活,知足淡泊;
禅修精神,是承担、无畏、精进的落实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担;
禅修运用,是生活、生趣、生机的权变妙用——触处皆道,机趣无限。
此即是人间生活禅的体现!
——《佛光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