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000000033

谁能辨认

1

二十年前,我在一部学术著作中描述过歌德在魏玛的生活。那时寻找这方面的材料很不容易,但还是陆续找到了一些,知道歌德在那座美丽的小城里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从二十几岁到高寿亡故,都是这样。那些平静的叙述当时读来总是疑惑重重,因为我们历来被告知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与作家的个人苦难直接相关。也许歌德是个例外,但这个例外的分量太重,要想删略十分不易。由这个例外又想起中国盛唐时期的大批好命诗人,以及托尔斯泰、雨果、海明威等很多生活优裕的外国作家,似乎也在例外之列,我的疑惑转变了方向。如果一个文学规律能把这么多第一流的大师排除在外,那还叫什么规律呢?

今天到了魏玛才明白,歌德在这儿的住宅,比人们想像的还要豪华。

整个街角一长溜黄色的楼房,在闹市区占地之宽让人误以为是一个重要国家机关或一所贵族学校,其实只是他个人的家。进门一看里边还有一栋,与前面一栋有几条甬道相连,中间隔了一个长天井似的石地空廊,其实是门内马车道,车库里的马车一切如旧,只是马不在了。

车库设在内楼的底层,楼上便是歌德的生活区,卧室比较朴素,书库里的书据说完全按他生前的模样摆放,一本未动。至于前楼,则是一个宫殿式的交际场所,名画名雕,罗陈有序,重门叠户,装潢考究,好像走进了一个博物馆。

脚下吱吱作响的,是他踩踏了整整五十年的楼板,那声音,是《浮士德》一句句诞生的最早节拍。

我一间间看得很细很慢,伙伴们等不及了,说已经与歌德档案馆预约过拍摄时间,必须赶去了。我说我还没有看完,你们先去,我一定找得到。

伙伴们很不放心地先走了,我干脆耐下心来,在歌德家里一遍遍转。直转到每级楼梯都踏遍,每个角落都拐到,每个柜子都看熟,才不慌不忙地出来,凭着以前研究歌德时对魏玛地图的印象,穿旧街,过广场,沿河边,跨大桥,慢慢向感觉中的档案馆走去。

路并不直,我故意不问人,只顾自信地往前走,果然,档案馆就在眼前。伙伴们一见就欢叫起来。

档案馆是一个斜坡深处的坚固老楼。在二楼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笔迹。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潇洒,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狂放不羁的思想,手稿却板正、拘谨,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2

歌德到魏玛来是受到魏玛公国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邀请,当时他只有二十六岁。

德国在统一之前,分为很多小邦国,最多时达到二三百个。这种状态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风气的开化,但对文化却未必是祸害。有些邦国的君主好大喜功,又有一定的文化鉴赏能力,就有可能做一些招纳贤达、树碑立传的好事,很多文化精英也因此而获得一个安适的创作环境,留下佳绩。德国在统一之前涌现的惊人文化成果,有很大一部分就与此有关。反之,面对统一的强权,帝国的梦幻,民族的迷思,却很难有像样的文化业绩,更不待说在战争狂热的笼罩下了。

歌德在魏玛创造的文化业绩,远远超过魏玛公爵的预想,尤其是他与席勒相遇之后。

歌德和席勒在相遇之前,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主将,歌德以《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以《强盗》,还有他们的其他作品,对封建意识形态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扫荡气势。他们的精神前辈,应该是那位现实身份低微而历史地位崇高的莱辛。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特意让主人公自杀前还在读莱辛的作品。

歌德和席勒在魏玛相遇之时,“狂飙突进运动”的锋头已经过去,而他们已在开创一个古典主义时代。历史将承认,德国古典主义的全盛时代,以他们的友谊为主要标志。

这三个人,构成了我们对德国文学起点性的印象。他们几乎都是哲学家,不仅深思,而且宏观,有极高的学术素养。这使他们的作品有一种罕见的终极沉思的品格。这种品格有两个走向,既有可能走向概念嶙峋的学者化方向,又有可能走向吞吐万汇的巨人化方向。相比之下,歌德是全然走向了后一个方向,莱辛、席勒两者兼融,在后一个方向上却没有歌德那样圆满。当然,这与歌德的优裕和高寿有关。

无论如何,德国文学以后浓郁的哲理素质,就这么定下了。

荣格说,每一个德国人灵魂深处都有浮士德的影子。因此,当歌德他们定下了德国文学的素质,同时也定下了德国人的素质。

也许反过来,他们的素质原本就是德国人本体素质的产物,他们只是经过天才的吐纳,把它凝固住了。

那么还是荣格说得对: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其实,此间是一种宏伟的互创关系。魏玛是重要的互创现场。

3

看完歌德档案馆,我们在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坐了一会儿,便去看席勒故居。

席勒故居是一座不错的临街小楼,但与歌德的家一比,就差得太远了。由此,不能不想起歌德和席勒的私人关系。

就人生境遇而言,两人始终有很大的差距,歌德极尽荣华富贵,席勒时时陷于窘迫。

他们并不是一见如故,原因就在于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在两颗敏感的心中引起的警惕。这种警惕,对旁人是一种永久的隔阂,而对知音,却是一种慎重的准备。

从种种迹象看,两人的推心置腹是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席勒命苦,只享受这份友情十年。歌德比席勒年长十岁,但在席勒死后又活了二十多年,承受了二十多年刺心的怀念。

在他们交往期间,歌德努力想以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帮助席勒,让他搬到魏玛来住,先借居在自己家,然后帮他买房,平日也不忘资助接济,甚至细微如送水果、木柴,而更重要的帮助是具体地支持席勒的一系列重要创作活动。反过来,席勒也以自己的巨大天才重新激活了歌德已经被政务缠疲了的创作热情,使他完成了《浮士德》第一部。于是,这对友人,身居小城,开启了欧洲文艺史上的一个时代。

他们已经很难分开,但还是分开了。上天让他们同时生病,歌德抱病探望席勒,后来又在病床上得知挚友亡故,泣不成声。席勒死时家境穷困,他的骨骸被安置在教堂地下室,不是家属的选择,而是家属的无奈。病中的歌德不清楚下葬的情形,他把亡友埋葬在自己心里了。

没想到二十年后教堂地下室清理,人们才重新记起席勒遗骸的问题。没有明确标记,一切杂乱无章,哪一具是席勒的呢?这事使年迈的歌德一阵惊恐,二十年对亡友的思念积累成了一种巨大的愧疚,愧疚自己对于亡友后事的疏忽。他当即自告奋勇,负责去辨认席勒的遗骨。

在狼藉一片的白骨堆中辨认二十年前的颅骨,这是连现代法学鉴定家也会感到棘手的事,何况歌德一无席勒的医学档案,二无起码的鉴定工具,他惟一借助的,就是对友情的记忆。这真是对友情的最大考验了,天下能有多少人在朋友遗失了声音、遗失了眼神,甚至连肌肤也遗失了的情况下仍然能认出朋友的遗骨呢?我猜想歌德决定前去辨认的时候也是没有把握的,刚刚进入教堂地下室的时候也是惊恐万状的,但他很快就找到了惟一可行的办法:捧起颅骨长时间对视。这是二十年前那些深夜长谈的情景的回复,而情景总是具有删削功能和修补功能。于是最后捧定了那颗颅骨,昂昂然地裹卷起当初的依稀信息。歌德小心翼翼地捧持着前后左有反复端详,最后点了点头:“回家吧,伟大的朋友,就像那年在我家寄住。”

歌德先把席勒的颅骨捧回家中安放,随后着手设计棺柩。那些天他的心情难以言表,确实是席勒本人回来了,但所有积贮了二十年的倾吐都没有引起回应,每一句都变成自言自语。这种在亡友颅骨前的孤独是那样的强烈,苍老的歌德实在无法长时间承受,他终于在魏玛最尊贵的公侯陵为席勒找了一块比较理想的迁葬之地。

谁知一百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席勒的棺柩被保护性转移,战争结束后打开一看,里面又多了一颗颅骨。估计是当初转移时工作人员手忙脚乱造成的差错。

那么,哪一颗是席勒的呢?世上已无歌德,谁能辨认!

席勒,也只有在歌德面前,才觉得有必要脱身而出。在一个没有歌德的世界,他脱身而出也只能领受孤独,因此也许是故意,他自甘埋没。

由此我更明白了世间本应有更多的杰出人物,只因为没有足以与他们对应的友情,他们也就心甘情愿地混同庸常,悄悄退出。

歌德故居和席勒故居离得不远,我来回走了两遍,想着他们两人在这条路上的种种交往,总是走着走着就把脚步放慢下来。然后到民族剧院大门口的两人雕像前久久伫立,看着他们两人并肩而立,身前的花环上还挽着一条昨天新挂上去的标语。

魏玛的朋友告诉我,这里不管是游行示威还是政党竞选,总喜欢把自己的标语挂到歌德、席勒的花环上,好像两位大师是他们的后台。

这很幽默,而且连非常尊重歌德、席勒的魏玛人也不因此而生气。因为他们很清楚,一切过眼烟云必然会飘绕于千古峭壁,而千古峭壁也不会拒绝,拒绝了,就显得过于单调。

同类推荐
  • 精彩小说5

    精彩小说5

    本书选取《鬼谷子》与《人物志》名言片段,进行白话翻译,选取历史故事加以诠释佐证,以便更好的理解先贤圣人的智慧。《鬼谷子》又名《捭阖策》,理论非常详细俱体,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是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书,可以称得上治人的兵法书。《人物志》则是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纵横家著作,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三国魏刘邵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本书参考刘炳的注解,但是不选取作为内容。书中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
  • 修罗战神
  •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讲述了董海川去世后,他的大弟子“铁镯子”尹福接任掌门人。有史可查,尹福又任清宫护卫总管兼光绪皇帝的武术教师。时值康梁“戊戌变法”时期,珍妃的翡翠如意珠丢失,朝廷震动,尹福会同八卦掌门人破案。一连串谜案发生,此起彼伏,尹福的师弟“煤马”马维祺被毒砂掌击杀,肃王府的宠妾金桔一反常态……尹福夜探肃王府,发现金桔的替身是其妹妹银狐公主;在颐和园又发现董海川的旧日仇敌、“塞北飞狐”沙弥。此时与尹福同往的银狐不幸中了慈禧太后的保镖文冠的天女散花针。为救银狐,尹福孤身闯千山寻解药。八卦掌门人二闯颐和园,设计杀了沙弥,但遭到清军虎神营伏击,伤亡惨重,“大枪刘”刘德宽等五人被俘。以后八卦掌门人在琉璃厂劫法场,救出刘德宽等人,弟兄们各奔东西。此时,尹福才明白,是后党设计盗去皇妃宝珠,为的是让光绪皇帝疏远尹福等八卦掌门人,以除掉刺杀光绪的障碍。以后尹福夜闯天津荣禄府,终于夺回宝珠,并无意中偷听了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尹福见维新党人和光绪危急,火速赶往北京,但为时已晚,维新运动失败,光绪被囚于瀛台。尹福愤而将宝珠投入御河之中,呼曰:变法既已失败,我主又已被困,我千辛万苦寻来的宝珠又有何用……
  • 经典小说7

    经典小说7

    道义要求遵守诺言、履行盟约,注重个人的宗教功修和道德修养,在逆境中不断砥砺自己的情操。道义是对敬畏和忠诚的最好诠释。由此可见,道义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一种对他人负责的高尚境界,是发自心底的一种社会责任。
  • 鬼谷子的局.卷八
热门推荐
  • 圣斗士天界篇

    圣斗士天界篇

    圣斗士天界篇序章延续篇光芒之翼!战斗!在女神身边!光与爱世界! 死斗之绝狱!爆炸!小宇宙!热血的少年!决意!一往无前!盛开着的奇迹之花!为了未来!充满光与爱的世界!动漫游戏大作,神话传说时代,只要出现邪恶,就会出现一群女神的圣斗士,他们出拳划破长空,出腿划裂大地,每每与邪恶对决时,圣斗士星矢他们爆发小宇宙,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创造新的奇迹,第七八感之上第九感惊天奇迹一直以来伴随着他们我们大家!为突破次元壁圣斗士天界篇序章延续!我们!不相信没有未来!
  • 穿越十年,从离婚开始出道

    穿越十年,从离婚开始出道

    李昱穿越十年,用仅记得的十几首歌送给妻子。没想到就此捧红,一飞冲天成为天后。李昱也成为天后背后的男人。可是当他出不了歌,妻子事业正当红时突然提出离婚,并表示事业比他更重要。也在这时触发神级人气系统。李昱表示,不装了,摊牌了。我是天王巨星!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无尽冰域

    无尽冰域

    一望无际的冰封世界,埋藏这烈火般的炙热强大的要变强的决心。
  • 界天苍穹

    界天苍穹

    本书讲述莫羽从封印中被救出,得师傅传授修真法决,随着宿命推演,展开一段奇异的旅行,并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神州奥秘,甚至尝试改变宿命。神州大地众生因源而果,正与邪,对与错,谁能给出答案呢?天地万间,缘分说不清,宿命道不明,历史涛生云灭,世间风云激荡,自古轮回不断。莫羽一路上历经艰辛,但却多了几份友情与难忘的爱情,然而,他的结果究竟如何呢?
  • 魔王你对象没了

    魔王你对象没了

    月家二小姐,生的倾国倾城颜,战得天下恶人群,却败在了一字情。嗜血仞不沾血,你当二小姐是病猫?不就是爱而不得吗,那就剁了!
  • 逆战天道

    逆战天道

    “天若弃我,可戮苍天,世若遗我,可屠亦世!”太子赢泽,因被亲信之人背叛,陷入绝境之地!穷途末路,唯有跳涯入九泉。然,悲天怜悯,造化弄人,大难不死的他,无意间进入到江湖门派当中,成为了一名宗门弟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三年之后,一道穿着血色九龙袍的消瘦身影,手持上古第一邪刀;龙牙,站立在咸阳宫大殿当中。他直视下方百官,嘴角微微上扬,不怒自威道:“三年前,你们带给我的耻辱,今日我要百倍奉还给你们,今日不管是谁胆敢阻挡,一律杀无赦!”吾非良人,当有雄心,三年准备,只待归来!侠肠烈胆矢精诚,只为报仇不为生,仗剑走,征天道,且看一代落魄太子!如何上演逆袭后的成皇之路!
  • 带着七日杀系统闯末日

    带着七日杀系统闯末日

    罗卉生是一个重度七日杀玩家,一觉醒来,末日来临,没想到居然带着七日杀存档,虽然拥有背包和物品,但自己建造的家却在远在天边的c市。黑暗文,小学生作文有毒勿进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阴影回魂路

    阴影回魂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肖小生获得了阴阳眼,从此以为只是做做任务挣挣小钱就好,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肖小生逐渐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