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400000010

文化的定义

问:

秋雨老师,我们在“闪问”中已经涉及当前中国文化中几个可疑的“伪坐标”,也讨论了其间的“枯燥文本”和“戏谑文本”,收获很大。这也就产生了一种期待,能不能为“文化”下一个定义呢?

我知道这很难,因为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定义已经有两百多个,都立足于特定的学派,拉扯得让人劳累,而且有很多已明显过时。中国当代词典中的文化定义,把文化说成是物质能力和精神能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真是大而无当。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把文化缩小成“文联”“作协”所管的那档子事,唱歌、跳舞、画画、写诗等等,范围又小得可怜。

您能“想”一个比较合适的有关文化的定义出来吗?

答:

(笑)我倒是“想”了一个出来,写在《何谓文化》那本书里了。我想,任何好的定义,都应该切中那个最关人们痛痒的命脉。在文化的问题上,什么最关人们痛痒?我发现,三十多年开放后很多跨国婚姻的破碎,大多出于同一个原因,叫“文化差异”。多年夫妻因“文化”而离异,但他们两方都不是文艺专业。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命脉所在。

我参考了全世界那么多文化的定义,终于“想”出了一个最短的,请你们指正——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作为定义,前半句也可以算是完成,二十二个字。加上后半句十四个字,总共也只有三十六个字,已经构成复句定义。这,肯定是世界上最短的。

问:

确实是一个明快、简洁的定义。我觉得这个定义的二十二字主体容易理解,只是对于后面复句结构中的“集体人格”,含义不太清楚,能解释几句吗?

答:

在文化的定义中引入“集体人格”,已属于目前文化研究中的最高等级,估计多数研究人员也不清楚。我今天没有时间把这个艰深的学术课题展开讲,只能简单提一句,你们也就能大体明白了:中华文化的最后成果,不是别的,而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中国现代作家中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鲁迅。他把集体人格说成是“国民性”,写《阿Q正传》《药》《孔乙己》都是在探究集体人格。这个问题,比鲁迅大六岁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得最深刻,可以读读他对歌德《浮士德》的分析。

问:

鲁迅所解释的国民性,有很多比较负面。您所说的文化,包括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也都有正面、负面的区别吧?

答:

对。所以一些社会改革家最后都提出要“改造国民性”,努力把人们引向正面的集体人格。

在中国古代,儒家的正面人格理想是“君子”,佛家的正面人格理想是“觉者”,道家的正面人格理想是“至人”。相比之下,“君子”的影响更大一些。你们如果要从集体人格上研究中国文化,我建议,可以先从“君子”入手。

问:

“君子”“觉者”“至人”,这些人格理想有没有共同点?

答:

有。那就是大道。各个文化派别对大道的理解并不相同,但它们都认为天地之间有一种超越日常功利的精神价值,使人们活得更真实、更自在、更善良、更友爱。

问:

现在社会上某些热门“文化”正好相反,大多是宫廷权谋、制胜方略,甚至在油腔滑调地扬恶抑善。这一切,不都是对大道的玷污和干扰吗?

答:

对。更迷惑人的是,不少文化人不断论述着恶的深刻,善的浅薄;不断展示着恶的痛快,善的窝囊。结果,有些文化课变成了让人变坏的课。

问:

这是文化的堕落吗?

答:

这是文化的常例。大道一直是寂寞的。

幸好,大道只寂寞在文本上,而不是人心中。孔子说,每个人只要挖掘自己,就能找到仁,所以他说“为仁由己”。在儒学后期,王阳明更是提出了“致良知”的命题,认为埋在人心底的“良知”,可能是造就任何一个觉悟者的起点和终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说“天良发现”“天地良心”等。这些说法表明,人心中有很多与生俱来的道德起点,与天地大道相呼应。这也是中国哲学对人本性的信心。

问:

我们从小就听说,人应该被文化改造。照秋雨老师的说法,人的天性高于文化,是吗?

答:

对。可以问问刚做父母的人,婴儿的眼神、表情、动作是不是很接近未被污染的人类学课本?因此,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庄子认为,人们平日学到的东西,大多属于“机心”,也就是机智巧变之心。这种东西一多,纯白的自然天性也就不再完备,于是神情恍惚,大道也就难于进入了。

问:

这么说来,文化教育的终极意义很值得怀疑?

答:

正因为有些文化教育削减了人们的“赤子之心”,所以就需要有另外一种文化教育来抗衡,让人在更高意义上恢复本真。简单说来,有人在堆积障碍,有人在排除障碍。但在多数情况下,前一种人比后一种人更风光、更得意、更受人追捧。

问:

这不是很悲哀吗?

答:

就像都市之夜,最风光、最得意的一定是经销商和消费者,而不是清道夫。经销和消费的时间一长,再好的东西也会变成城市垃圾和身体垃圾。

我考察世界各大古文明遗址,发觉文明历史越长的地方现在越坏,几乎成了一种“反比例定律”。我想,那是几千年来“经销商”和“消费者”太多了,而“清道夫”却已伤残凋零。最后,真正伤残凋零的是那些都市、那些地区、那些国家、那些文明。

问:

我听您多次说过,中华文明是各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湮灭和中断的,难道它一直拥有足够的“清道夫”吗?

答:

中国第一个哲学家老子就是一位伟大的“清道夫”,他的文化遗嘱就是永远做减法,走向极简。

由他领头,诸子百家中没有一家是复杂的。这个起点,造成了中国文化早期的“轻装”状态。后来越来越臃肿,因此也越来越迟钝,再要找“清道夫”就很难了。

幸好,中国文化的体量巨大,由此产生了一种自我荡涤作用。这就像大海,算起来每天有多少垃圾倾注在里边,却因为大,日夜翻卷、移动而自我净化,构成了一切小逻辑都解释不了的“体量逻辑”。

问:

您所说的“体量逻辑”很深刻。体量大,除了空间,还有人口。历来被写在文化史、思想史上的种种“大事”,绝大多数民众一无所知,因为文盲的比例十分惊人。不少人把这种现象看成是落后,向往着西方那些沙龙、学派直接影响广大民众的情景。我猜想秋雨老师未必这么认为,您甚至会觉得,中国民众对学理的隔膜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是吗?

答:

你很棒。从古到今,中国民众对于抽象学理缺少“消费欲望”。几千年来他们只记住不多的几句圣人教言,自在度日。背得多一点,是为科举。那些评古论道、咬文嚼字的人,不多,与千家炊烟、万家灯火关系不深。如果这些人成了气候,空论、激论、偏论泛滥,对谁也没有好处。

总之,根子上的农耕文明使中国民众很难信奉一切离开脚下大地太远、离开直觉经验太远的东西。躲避灌输,不喜喂食,有可能是生命的一种自救。

天下长寿之人,大多简食薄饮。中华老矣,回首渺茫生平,得长寿的原因之一,是不很喜欢精神文化上的浓脂厚味、巍楼巨厦。

问:

既然中国文化对高深学理比较淡漠,它又通过什么方式把民众的直觉经验与大道人心、集体人格融合在一起?

答:

艺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重心归向,有的归向于宗教,有的归向于征战,有的归向于科学,有的归向于政治,有的归向于自然,而中国文化,则归向于艺术。请你们注意孔子在《论语》中对于这个问题的两度概括。第一度概括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第二度概括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通过修身的方式获得人格享受。李泽厚先生把“游于艺”“成于乐”说成是“人格的完成”,我很赞同。

问:

中国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文化看成是政治的附庸,您说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更偏向艺术,我听起来有点新奇。但是细想之下确实也有道理,中国的唐诗、宋词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在其他国家很难想象。李白、杜甫、苏东坡,一直是历代最流行的“公众人物”。连政治人物李煜,风传世间的也是他作为艺术家的一面。这些,能不能佐证您的观点?

答:

可以,但事情比这些证据大得多。按照古代圣哲对于中国文化的设计,“礼乐”二字,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传统。“乐”是艺术,这一点你们明白,但我要告诉你们,连“礼”也是艺术化、表演化、程式化的行为方式。因此,所谓“礼乐传统”,也就是古代圣哲为中国社会构思的一种“美的宗教”。

问:

您多次说过,我们目前在攻读的“中华文化史”课,必须改变平常对文化的误解。对此,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作哪些努力?

答:

我提三点要求,请你们参考:

第一,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从古代就开始了。因此,我们要摆脱历史性的心理暗示,让精神价值、集体人格、礼乐传统等等重要命题一一从附庸的地位解放出来,独立行走。

第二,抢救你们的感觉系统,警惕你们的思维习惯,拒绝课堂上常见的人云亦云、咬文嚼字,激活你们的生命活力,创建一种活跃而睿智的教学气氛。

第三,每次开课前可以作一些简单的准备,减少进入新课的陌生感。但切忌准备过分,以免在课前形成固执的观念,而应该在课程中自由寻路,不断重塑自己。

同类推荐
  • 男神宝宝我不跑

    男神宝宝我不跑

    男神宝宝我不跑 你猜
  • 夜香

    夜香

    《夜香》是继“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享誉文坛后,沉寂多年的著名作家张宝瑞推出了长篇小说。该书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描写了一个名为老庆的被人戏谑为“多余的人”的生活,他离婚多年,落魄潦倒,虽混迹于北京街头,但却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同时,他还为正义打抱不平,但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 花月痕

    花月痕

    本书是清朝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长篇言情小说,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写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爱情故事。书中的韩荷生才兼文武,屡见奇功,终得封侯,杜采秋也受一品夫人封典;韦痴珠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落得个一病身亡,刘秋痕也自缢殉情。作者通过这一穷一达两对人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不平和追求。其中关于韦、刘二人的描写,凄婉动人,颇具艺术感染力。
  • 笑傲苍生
  • 千年庭院

    千年庭院

    千年庭院 余秋雨
热门推荐
  • 天降神宝在七零

    天降神宝在七零

    (锦鲤福宝 团宠 年代 致富)天道宠儿小娇娇下界报恩,却发现年轻貌美的妈妈被逼成了疯媳妇。渣爹不忠,奶奶恶毒,还有一箩筐的极品亲戚。娇娇小胖手叉腰,敢欺负她的人,都洗干净脖子等着!好在有姥爷姥姥舅舅们把她疼成掌中宝。这是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自带福运的娇娇表示:不怕不怕。进山一趟捡到百年人参,走路有野鸡撞上来,下水一堆大胖鱼送上门。原本又病又穷的宋家,日子一天天过的红火起来,村民一个个酸成了柠檬精。而丢弃了亲孙女,富裕的苏家越来越苦。她日子过的正舒服呢,却发现天上的那个人好像也跟来了。小娇娇摩拳擦掌:这可就不要怪她抱大腿了!
  • 神话镇守所

    神话镇守所

    三天前,赵阳面试上了一家博物馆管理员的工作,古怪的是,这家博物馆内只有一个藏品。那是一张名为‘第十日’,看起来像是青铜质地的长弓,赵阳的工作就是看守这张弓,并且接待来观摩这张弓的客人。这本来只是一份三个月的短期工,但赵阳刚刚入职一天,就恨不得立马离开这里。……“神话未必都是虚构的,也许,那一切看似夸张、不切实际的文字,只是为了掩盖恐怖的真相,同时,也是为了在不惊动某些恐怖的前提下,给后人留下警醒。”——《永镇歌》
  • 重生后手撕渣男

    重生后手撕渣男

    你喜欢我吗?不好意思,我不喜欢你,还记得那个被你们害死的女孩吗?你这么恶心的人,怎么可以喜欢人。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圣光战神

    圣光战神

    谁说圣职者就是苦行僧?谁说圣骑士就是禁欲者?谁说脑袋上有光就是神棍?谁说顶着正义名头就得被邪恶势力狠揍?越海加尔山之颠,跨希利苏斯大漠,各族勇士在他的战袍后披荆斩棘,整个艾泽拉斯大陆都响彻审判者的威名!***************************“堕落的只是人心,但绝非力量本身”——克里斯汀.雷根如是说道。
  • 御破天下

    御破天下

    几年的等待,拟真度极高的大型网游《战天下》顺利开服,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脚踏三山五丘,拥揽红颜知己,何等惬意快活……待我君临天下,傲视苍穹,便一生了无牵挂……
  • 新时代拯救计划
  • 陆漫漫的成神之路

    陆漫漫的成神之路

    前世因后世果。现代大学生陆漫漫突然来到异世,是意外还是蓄谋已久。遇上一个又一个人,或友或敌,经历的一桩桩事件,让她渐渐学会了在异世的生存法则,从一无所知的小白慢慢的蜕变为惊世的人物。在这漫漫的成神道路上,漫漫走的越发坚定,只是,这个男的是谁啊,为什么一直跟在我身后甩都甩不掉。“喂,你不需要修炼的吗,你不知道男人只会影响我出刀的速度嘛。”“乖,娘子,只要你愿意,我就是你的刀。”女主不是一开始就是强的,她会在经历一次次的事件后慢慢得到洗礼与升华,与男主一起奋斗登上成神之路。女主不小白,不圣母,有自己的原则与道心,让我们一起陪伴女主成长吧。
  • 疯了吧!你的御兽能无限进化?

    疯了吧!你的御兽能无限进化?

    御兽世界,御兽为尊。星空万族,人族为尊。赤贯妖星,异变降临。人族崛起,踏破诸天。穿越御兽世界,所有人都会在觉醒日的这一天,觉醒体内蕴含的御兽天赋。只有觉醒御兽天赋,才能构建御兽空间,与御兽缔结契约,成为一名御兽师。一名高级御兽师,在御兽世界里,享有极高地位,坐拥无尽的财富。十年蛰伏,林轩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觉醒日,觉醒了神圣级(sss级)天赋。“哈哈,我觉醒了C级天赋,我的食铁兽刀枪不入,看它的技能,强化状态,天下无敌!”“我觉醒了B级天赋,我的黑斯蛙魅惑无比,致命梦幻!让你欲罢不能。”看着周围同学的炫耀,林轩则不以为然。就在刚刚,他觉醒了sss级天赋,他的技能,是无限加点。只要他有足够的强化点,一只虫,也能直接破茧成蝶,直接进化为最终形态的天命神蝶。当林轩召唤出自己的宠兽时。数百米高的剑齿虎,一脚踏碎山崖……一只五彩斑斓的天命神蝶,一扇翅膀,整片虚空化为乌有……疯了吧,你的御兽能无限进化!
  • 天骄狂龙

    天骄狂龙

    楚寒一脸坏笑:“老婆我们生个孩子吧,那样一千亿就到手了。”叶倾城翻了翻白眼:“滚!”作者唯一QQ:2207726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