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900000055

大学生的精神升华

[德]雅斯贝尔斯

大学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有教学的自由。

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的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大学生们总是潜心地寻觅这种理想并时刻准备接受它,但当他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任何有益的启示时,他们便感到理想的缥缈和希望的破灭而无所适从。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他们就必须经历人生追求真理的痛苦磨难去寻求理想的亮光。

我认为,大学的理想始终存在着,只要西方国家的大学里还把自由作为其生命的首要原则。那么实现这种理想则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依赖于理解这一理想并将它广为传授的单个个人。

年轻一代正因为年轻气盛,所以从其天性来说,他们对真理的敏感速度往往比成熟以后更为灵敏。哲学教授的任务就是,向年轻一代指出哪些是对思想史做出重大贡献的哲学家,不能让学生们把这些哲学家与普通的哲学家混为一谈。哲学教授应鼓励学生对所有可知事物科学的意义的把握,让他们认识到生活在大学的理想之中,并且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创新、去建设和实现这一理想,他不必讳言知识的极限,但是他要教授适当的内容。

精神贵族是从各阶层中产生的,其本质特征是品德高尚、个体精神的永不衰竭和才华横溢,因此精神贵族只能是少数人。大学的观念应指向这少数人,而芸芸众生则在对精神贵族的憧憬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但是,由于精神贵族只能在民主社会中得到承认,而不是出自自我的要求,因此大学必须为他们提供机会。大学就是要求在成绩和个性方面都十分突出的人才,这是不言而喻的,它们才构成了大学生命的条件。

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的更新要与整个人类观念的改变联系起来把握,其结果仿佛会导致国家观念的觉醒。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懂得怎样运用权力,惟其如此,国家的意义才能深深扎根于民众的日常思维方式中。如同所有精神生活一样,国家不断校正自我的形象,在精神的斗争中显示出自由,精神通过共同的任务存在于与它相连的对立面中。这样的国家充满了尊重知识的气氛,因此,在大学的精神创造中不仅要寻求最透明的意识,而且还要寻找国民教育的根源。

大学生是未来的学者和研究者。即使他将来选择实用性的职业,从事实际的工作,但在他的一生中,将永远保持科学的思维方式。

原则上,学生有学习的自由,他再也不是一个高中生,而是成熟的、高等学府中的一分子。如果要培养出科学人才和独立的人格,就要让青年人勇于冒险,当然,也允许他们有懒惰、散漫,并因此而脱离学术职业的自由。

如果人们要为助教和学生订下一系列学校的规则,那就是精神生活、创造和研究的终结之日。在这种状况下成长起来的人,必然在思维方式上模棱两可,缺乏批判力,不会在每一种境况中寻找真理。

假如我们希望大学之门为每一个有能力的人敞开,就应该让全国公民,而不是某些阶层中的能干人拥有这项权利。这就是说不要因为一些需要特别技巧应付的考试而淘汰了真正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通过一连串考试,一步步地抵达目的地,这种方式对不能独立思考的芸芸众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而对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考试则意味着自由学习的结束。大学应始终贯串这一思想观念:即大学生应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已经成熟,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他们能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他们有选择地去听课,聆听不同的看法、事实和建议,为的是自己将来去检验和决定。谁要想找一位领导者,就不该进入大学的世界,真正的大学生能主动地替自己订下学习目标,善于开动脑筋,并且知道工作意味着什么。大学生在交往中成长,但仍保持其个性,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敢拿自己来冒险的个人。这种冒险既是现实的又必须带有想像力。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每一个人都可以感觉到自己被召唤成为最伟大的人。

最后一关是考试,而考试只是在证实已经发生的事情:学生运用他的自由对自我做出选择。如果经过严格条件挑选出来的大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仍要走一条由学校规定、控制的安稳之路,然后达其终点,这就不成其为大学生了。高等学府的本质在于,对学生的选择是以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行为为前提,他所负的责任也包括了到头来一无所成、一无所能之冒险。在学校里让学生在精神上做这样的选择是最严肃的事情。

精神贵族与社会贵族迥然相异,每一个有天赋的人都应该寻求读书的机会。

精神贵族有自己的自由,不论是在达官贵人或工人群中,在富商人家或在贫民窟里,均可发现他们,但不论何处,精神贵族都是珍品。而进入大学学习的年轻人便是全国民众中的精神贵族。

精神贵族与精神附庸的区别在于:前者会昼夜不停地思考并为此形销体瘦,后者则要求工作与自由时间分开;前者敢冒险,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而后者则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订下学习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而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

同类推荐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犀把雕弓应弦裂,黯夜榴花照眼明。《弓箫缘》是另一种英雄的结局,真无奈,却真实,更贴近现实一些吧,李波和陈澌给我的印象要比李小妹深得多,所以,那种欲哭无泪的悲哀。《石榴记》宁默石静静地躺在木桶里,想起他的十七岁……那个西林春悄悄来到他帐房的那香艳的一夜,那个他在满天风露中傻站的一夜,那个他极力躲避的一夜……小椴的江湖,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难忍难抛的魅力,所以在《杯雪》中,最后用了冬天的意象来隐喻江湖:“江北,冬已深,雪落如霰,霏霏不止”,“这难抛又难忘的秣陵的冬呀!”雪落中原,一切又重归于混沌。小椴作品体现了多元文化格局的混沌。边庭夜劫法场,塞上胭脂无多。四十万石粮草,三十里辅争夺。化外牛羊自牧,心中冰炭摧折。军令遥喧威武,单车直救矫娥。为谁扬鞭跃马,终望耳鬓厮磨。炉前奔牛一斩,账外引吭悲歌。杀尽卑鄙奸宄,允称英雄李波。纵马踏沙涉雪,弓弦箫声...
  • 航母——十万火急!

    航母——十万火急!

    航母专家瓦西里神秘死亡 ,他的研究成果不知何去。各方谍报机构特工高手云集而来;危言聳听的梅花党梅花纷沓。北京东城的一座诡异小院,杀机四伏,险象环生,弥漫着阴谋与爱情。
  • 守在爱情的湖边写作——王晓玉文学作品精选

    守在爱情的湖边写作——王晓玉文学作品精选

    守在爱情的湖边写作——王晓玉文学作品精选 王晓玉
  • 大明奇侠传

    大明奇侠传

    明朝万历年间,神宗皇帝荒唐不羁,东厂把持朝政,残害忠良,明间妖魔横行,但一个由妖魔养大的孩子徐枫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虽然顽皮,爱恶作剧,但是他却由正义敢,在邂逅剑仙门散仙欧阳若兰后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她,又逢朝廷变化,东厂厂公刘羽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修炼邪功,侵害正邪两派,又在朝廷中实施自己的野心,准备杀害太子朱常洛,与太子因偶然相遇的徐枫为了保护太子,统一了魔界,和正派联手,对付刘羽……
  • 秋雨翰墨

    秋雨翰墨

    秋雨翰墨 余秋雨
热门推荐
  • 和我一起拯救世界吧!

    和我一起拯救世界吧!

    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可以完成它
  • 故乡的樱花

    故乡的樱花

    最初的开始,一切都还没到来,我们也还曾经有过联系……后来在梦里惊醒,发现来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大海边上风浪已经平了,山上的樱花也有凋落的冲动了。
  • 团宠女主
  • 皇上废后嫁到

    皇上废后嫁到

    她虽为一国之后,却过着蝼蚁一般的生活。被人下毒,毒死她的还是那个她最爱的人。她曾经的好姐妹也露出她的丑恶嘴脸,亲手烧死了她刚出生的孩子。她看着,一口鲜血吐出。她发誓,如有来生定要他们偿命。她附身死去的贵人身上,又一次地嫁了回来。”
  • 诛龙殇

    诛龙殇

    试问天下群雄,谁敢逆天诛龙?少年足踏轮回,傲笑生死风云!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大荒土

    大荒土

    大荒世界,无奇不有。陈玄烙本是黎山脚下的一个凡人,有天清晨上山打柴,不小心用刀砍了一位剑仙后,命运骤然改变。与天斗,自分一半天道!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穿越异界之带领野人奔小康

    穿越异界之带领野人奔小康

    我,苏齐!要带着这群野人奔向小康!在异世界播下社会主义的火种!
  • 影之灵:妖皇篇

    影之灵:妖皇篇

    化界之中与世隔绝的妖域,血月当空,妖皇预示,至尊之位,五大妖族相争,究竟谁能夺魁,带领被封印的妖域大地重现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