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000000397

安德烈亚

安德烈亚(John De Andrea, 1941—)

美国雕塑家。生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1964年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1965年在新墨西哥大学执教。之后游览欧洲、墨西哥等地。1968年在纽约哈里斯画廊展出第一件作品。1970、1971、1973年三度在该画廊举办个展。1971年参加芝加哥当代美术馆主办的《彻底写实主义》展览和巴黎青年艺术家双年展。1972年参加纽约詹尼斯画廊的《尖锐焦点写实主义》展览。他热衷于塑造美国男女青年学生的裸体像,采用聚脂及玻璃纤维直接在活人身上翻制出模子,再浇铸成型,然后施以肤色,装上玻璃眼睛和植上头发。由于肤色在裸体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研究和运用了各种涂色技巧,使得塑像的肤色丰富多变,十分逼真。起初他曾把塑像摆放在日常生活的椅子或床上,后来他认识到这样安排会使观者过于熟识而忽视了这是艺术品,以后便改用白色座子来放置塑像,削弱了世俗的成分,增强了形式的因素。他的作品同时具有古典的风格和现代的特征,塑像的构图是古典的,但是在细节上不追求完美,使其有别于理想化的古典主义而具有现代感。他的大多数的作品是无情节性的,不涉及特定的时代或某个社会阶层,仅以人体的美来激发美感。只有《情侣》(1978)、《塑像与自塑像》(1980)等少数作品例外。后者将穿着衣服的雕塑家自身像与一个裸体少女塑像巧妙地安排在一起,借用了一个希腊神话的寓言,表达了他对作品中的少女的爱恋,颇有戏剧性。(朱国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少年笔记之蛊村惊墓

    少年笔记之蛊村惊墓

    你听说过锁龙井吗?长沙芙蓉区东郊的一处密林里居然有一口天井,每到夜半那里便会传出来一阵一阵的牛鸣声,那是龙所发出的声音吗?为什么龙的声音与牛鸣如此相似?自古皇帝想长生不老,而他居然想成仙上天,以一个村庄的性命为成仙的工具,惨绝人寰!!最后这位日思夜想成仙的皇帝究竟有着怎么样的结局,是恶有恶报,还是恶有善果呢?
  • 隔和的成长

    隔和的成长

    女主因为赚钱重回小时候而发现自己还没有真正的长大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川奇的季

    川奇的季

    晨季成长于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林川奇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他们是住在同一条巷子里的青梅竹马。长大后,两人逐渐互生好感,青春期里,他们排除万难,双向奔赴。最后他将她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救了出来,她给了他无可替代的偏爱。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如果先天不足,那么后天就要努力重生。
  • 为你我脱下了袈裟

    为你我脱下了袈裟

    史小明小说《为你,我脱下了袈裟》夜晚的禅声跟往常一样,青灯伴古佛,鸟啼竹叶尘尘落。红尘客栈情缘多,深陷红尘,更与哪人说?深山的禅声那么清脆,但怎么也遮不了惠尘心中的魔障。又是一年凡尘日,络绎不绝的人们还是虔诚的来继往求安。跟平时一样,惠尘将每一位施主求的签带到师傅旁进行解说,当然这次也不例外,惠尘将一位女施主求的签拿到师傅旁让师傅解签时。老师傅顿时脸色沉重,一言不发的走进自己的禅房。之后,故事便开始了新人著作,望多多支持!!!!
  • 倾天凤女

    倾天凤女

    两年前,她从这个悬崖坠下,穿越到天龙大陆,遇到了那个改变她一生的狂霸之主;两年后,她出现在一座古墓,回到现代,却丧失了所有的记忆,关于自己,关于那个人。吸血鬼、猎血师,即使丧失了记忆,她仍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再次手染鲜血,夜夜不能入眠,日日头痛不已。为了那段遗失的记忆,为了血棺中的残破白虎,她踏上了寻找真相的旅程。封印之地的开启,时空隧道的凶险,胞妹的背叛,力量的觉醒,白虎的化形,身世的秘密,血族的阴谋……在付出巨大代价,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真相摆在眼前时,伤痕累累的她只庆幸,终于又再见到那个人!此生,没有错过!
  • 北斗神拳之五绝谱
  • 末世:人类最后的进化

    末世:人类最后的进化

    天地异变,未知生物降临。热武器失效,面对不可战胜的“神”,是甘愿被净化和奴役,还是靠自己来保护自己的家园…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被迫进化!!!
  • 逆熵论

    逆熵论

    生命的意义和极限在哪里?暗物质是什么?魔法是否能真实存在?…………由此,傅斌终于触碰到了这个世界最神奇的一面。其实,现实世界也是有熵能的,如果人由电鳗进化而成,那么很可能人人都会魔法。熵,即系统的混乱度,熵值越低也就越有序,同时蕴含的能量也越高。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混乱度(熵)总是在增加,而不会减少。由于能量的释放必定伴随着熵增,所以根据这条定律,第二代永动机破产了。不过宇宙中有一种存在例外,那就是生命系统。所有生命都是反熵体,它们用尽一切方法降低自身的熵,人类尤其如此,所以生命系统可以说是第二代永动机。只不过生命的反熵是从低级生物到智慧生物层层传递上升而来的,比如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反熵机制,最终还是由食物链最底层的植物和微生物来承担,而人类自身的减熵也是有极限的。其实小说中的修炼,确实就是一种逆熵,上限很高的那种,所以这里的人将提高熵能叫做修炼,也不算荒谬。
  •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

    描写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学生的恋爱生活,男女主人公是文化大革命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男主人公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习成绩非常好,在学校里爱上了他们学校的校花,他们为了爱情不顾社会地位的悬殊,他们相恋了。男主人公为了对女主人公的爱,基本放弃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上大学的机会。在之后的恋爱过程中知道了女主人公身体有病,还是一如既往,如醉如痴的爱着女主人公。在他们恋爱过程中男女主人公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道路坎坷不平,备受煎熬,他们共渡难关。后来国家政策有变,他们不是社来社去了,能当上国家干部,特别是女主人公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主人公受到外界干扰更多了,但他们对爱情忠贞不二。可是就在他们要步入神圣殿堂的时候,就在离开学校那一天,在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第一次一同乘坐火车去男主人公家的火车上,发生了不可想象的事情,毕业季成了分别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