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900000006

道士塔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其时已是二十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投来歆羡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一九〇〇年五月二十六日清晨,王道士依然早起,辛辛苦苦地清除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没想到墙壁一震,裂开一条缝,里边似乎还有一个隐藏的洞穴。王道士有点奇怪,急忙把洞穴打开,嗬,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扒在洞窟里随手捡翻。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县城,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

县长是个文官,稍稍掂出了事情的分量。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也知道了,他是金石学家,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藩台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一点出来的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帐,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一九〇五年十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一九〇七年五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五箱织绢和绘画;一九〇八年七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一九一一年十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一九一四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

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早就说过,没有运费。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他们在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对于这批学者,这些诗句或许太硬。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同类推荐
  • 武动茅山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犀把雕弓应弦裂,黯夜榴花照眼明。《弓箫缘》是另一种英雄的结局,真无奈,却真实,更贴近现实一些吧,李波和陈澌给我的印象要比李小妹深得多,所以,那种欲哭无泪的悲哀。《石榴记》宁默石静静地躺在木桶里,想起他的十七岁……那个西林春悄悄来到他帐房的那香艳的一夜,那个他在满天风露中傻站的一夜,那个他极力躲避的一夜……小椴的江湖,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一种难忍难抛的魅力,所以在《杯雪》中,最后用了冬天的意象来隐喻江湖:“江北,冬已深,雪落如霰,霏霏不止”,“这难抛又难忘的秣陵的冬呀!”雪落中原,一切又重归于混沌。小椴作品体现了多元文化格局的混沌。边庭夜劫法场,塞上胭脂无多。四十万石粮草,三十里辅争夺。化外牛羊自牧,心中冰炭摧折。军令遥喧威武,单车直救矫娥。为谁扬鞭跃马,终望耳鬓厮磨。炉前奔牛一斩,账外引吭悲歌。杀尽卑鄙奸宄,允称英雄李波。纵马踏沙涉雪,弓弦箫声...
  • 人生相逢即是缘:星云大师谈处世之道

    人生相逢即是缘:星云大师谈处世之道

    人生相逢即是缘:星云大师谈处世之道 星云大师
  • 血脉之晶

    血脉之晶

    血脉之晶 雨梦笛
  • 婴骨花园
热门推荐
  • 青藤神说

    青藤神说

    森森枝叶玉案围,重重楼殿紫烟飞。青藤指点天门近,修道未央人不归。古藤生九叶,片片圣法决!这株奇异的青藤,身上竟暗藏着上古惊天大密!一个大山里的采药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它的指点,不经意间开启了一场奇幻的修仙之旅。然而自上古时期便衍生的邪恶势力在九州大陆重新抬头!太古诸神亦驾驭神兽归来。于是他在荒乱中迅速崛起,贯通六合,横跨七曜,辨正邪,扶苍生,成就一代传奇。
  • 黑暗之冤

    黑暗之冤

    我自草木生,也羡山中之灵芝血中之灵芝…
  • 我是隐形富豪

    我是隐形富豪

    打工苦,打工累。打完一年又一年,苦不堪言。摊牌了,我是富豪!亿万富豪!
  • 万古不倒

    万古不倒

    梦乐村一个爱偷瓜的小孩叫宁无妄,他是一个孤儿,生来没有父母,才7岁的他对未来没有梦想,得过且过,但在这个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世界真的能由得他吗…但幸好还有一个小老头陪着他,可是不久整个大陆都发生了动乱…
  • 傻妻,你马甲掉了

    傻妻,你马甲掉了

    她本是世家千金,一朝落难成了贼首。本以为此生难脱匪身,不想身边之人的一场算计和背叛,让她险些命丧黄泉,最后心智如同稚儿。一场代嫁,她顶着傻妻的名头,懵懵懂懂的嫁给了他。殊不知错有错着,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傻姑娘遇到了段好姻缘。然而,当遗失的记忆被重新拾起,夕日故人再相逢,欠她的总该加倍奉还回来……特别提示:1、这是一个女主救夫和在救夫路上的故事。2、这还是一个女主失忆和在失忆路上的故事。――作为简介废,作者也很无奈╮(╯_╰)╭
  • 凌晨相交线

    凌晨相交线

    18岁的大一林晨和28岁的研一术时序的故事,林晨的小故事(错误的相交线)
  • 九鬼御龙

    九鬼御龙

    人自从降临这个世界就产生了与之相反的物质,那就是鬼魂,鬼分善恶分高下,自古有十邪:刑天,牛头,马面,夜叉,龙女,狐仙,七郎,辟邪,二郎,判官。而薛清照本身一个普通的书生,却意外遇到了千年的女鬼,似乎女鬼的命运与之相连,恩怨纠葛,生死轮回,一代神话伴随着各种诡异的事件从此开始。爱恨纠缠,徘徊在人性阴暗和善良的他们究竟会何去何从?《九鬼》会带你进入神奇的神鬼世界。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剑器三部曲之二(玄幻 古代神鬼!)>本书正式开始连载!QQ群统一154606034
  • 别动我的核

    别动我的核

    张云只想当富有的商人,不断收集各种晶核进行买卖,不曾想到,一边收集晶核,自己的境界也是一路晋升,一不小心成了一方霸主。
  • 痴恋:姻缘错,两世迁

    痴恋:姻缘错,两世迁

    那一年,他一身红衣染尽鲜血,生死一线间,他握住了那如火般灼灼的衣摆,也握住了今生的执念;那一年,她手执墨剑,单枪匹马闯刀山火海,只为为他雪那一身仇深似海;那一年,孤单而冰冷的眼眸,皓白的手掌执着墨剑直指他眉间,从此那单薄的身影,成为一生的梦靥;这世间,最苦是求而不得,最痛是得而复失。她蹉跎千年,无情无爱,怕的是,深爱之人已魂归黄泉,她却依旧不老不死,只能日日夜夜漫无目的寻找归家的路。然而她却不知,这漫漫千年的劫,本不是为她而设,她不过一个路人,却成了另一个不相干的人的踏脚石。(新开坑《蔷薇很白,狐狸很色!》,风流有爱,欢迎前往跳坑!)
  • 全球灾变!我能开发异世界

    全球灾变!我能开发异世界

    全球灾变,灵气复苏,只有天赋异禀的才能成为灵能者。开局获得境界的力量,穿越诸天万界。在《为美好世界送上祝福》,开局从阿库娅那里骗到空想具现化和解析与复制的能力。惠惠的爆裂魔法我的了,御剑响夜的神器我也能制造。灵能者太少?我带着普通人穿越异界成为冒险者,人人都能成为天才。把阿库娅带去《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建立阿库娅眷族。在《箱庭》建立蓝星共同体联盟。还会穿越《鬼灭之刃》、《从零开始》《一人之下》、《弑神者》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