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00000034

谁养育了华东师大作家群的精气神

揣着录取通知书,我去华东师大报到。那时的中文系就在进入大门不远处的右侧。我看到了宽阔的绿得耀眼的草地,看到了有着罗马式意蕴的文史楼。巨大的巍巍然的圆形庭柱展示了当年的“大夏大学”的不凡气度。我有了找不到北的感觉,于是就向迎面走来的一位老者问路。她很瘦小,清秀的脸上架着一副细细金丝边的眼镜。她和蔼地微笑着,开口回答我时让我惊异地发现,她的声音竟然极其清纯娇嫩。不久我知道,我进校第一天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亲历过五四文学革命的、曾经在那时的“文明戏”《孔雀东南飞》中扮演催人泪下的刘兰芝的,后来成为《诗经》研究专家的学界著名教授程俊英先生,她那时大约不过五十来岁。

程先生给我们上课时间我们道,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一首诗吗?知道它是一首爱情诗吗?知道它只有一句诗句吗?知道它的作者应该是一位佚名的女性吗?我们屏息静听了。然后程先生就用她那如同小女孩般的嗓音向我们朗诵道:

“候……人……兮……”

我不记得当时我是否受到过震撼,但是,许多年后,当我提升了自己的文学鉴赏的品位,当我读懂了北岛的那首只有一个字的——“网”——的名诗《生活》,当我自己也站在华东师大的讲台上面对学生时,我才明白了我们的程俊英先生,是以怎样的扎实的功力和对文学本题的准确透视,充填着我们的精气神,把我们引入了文学的殿堂。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位程俊英先生,在她进入耄耋之年,高龄抵达九十之时,竟然还与后生蒋丽萍女士合作,捧出了一部四十余万字的长篇处女作《女生妇人》,完成了她的作家梦!

程俊英先生的文学经历在华东师大的老一辈先生中并不是绝无仅有的。比如中文系的许杰先生,早在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就因其大量的创作实绩而被文学史家议评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徐中玉先生,八十年代后期出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七十多岁的他腰板笔直、步履坚挺地带领着上海的作家群体大步走过了建设世纪之交新文学的那一段路程,他刚正不阿的品格和热情率直的批评风格,赢得了上海作家们的真诚的尊重和拥戴。而教育系有一位专攻教育理论的老先生,名沈百英,在他九十多岁时竟发表了一篇儿童文学,题名是《七个矮小子》,一举击败众多竞争者,荣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那篇获奖的作品,后来被多种儿童文学教材选用,几乎成了“儿童故事”这一创作体裁的样本。

出色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宽泛的、久远的、甚至是终身的。记得钱谷融先生当时教我们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那时候他才四十多岁,刚发表《论文学是人学》不久,风华正茂。他到我们的大教室里来上课,常常是西装革履,气宇轩昂,让我们一百多个十八九岁的傻妞呆小子们眼前蓦地一亮。他的西服是正规的套装:深色,笔挺,内里有马夹,露出鲜亮的领带和雪白的衬衣领子——在以“穿着草鞋进课堂”为革命榜样的当时,即便是装束,他也是够另类的。他极富口才,给我们分析曹禺剧作《雷雨》时,不由得我们不信服他对人物性格之复杂性的论述,尽管那时尊奉的“文学概论”告诉我们的并不是那样的道理。四十多岁时的钱先生嗓音响亮,讲课属于激情派,每每讲热了,就会先是脱下外套来,接着卸除紧身马夹,最后干脆扯去领带,于是我们就在一个洁白衬衣的滔滔不绝的老师那里,领受到了一种在那时极为珍稀的无拘无束的独特风采。

我曾经在十多年前召开的“华东师大作家群文化现象研讨会上”发过一个言,称我们学校以丽娃河为中心,辐射组建了东西两大片样式各异的教学楼群,再加上参差揉合其间的水杉林、银杏角、樱花丛、荷莲池等“师大十景”,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气场”,地灵人杰,所以才一轮又一轮地造就出了这么一个“华东师大作家群”。我发这个言有点妖里妖气的,本意自然仅只是逗个乐子,活跃点会场气氛。但是,在华东师大的建校数十年的历史上,我们的确惊异地看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走出校门的沙叶新、戴厚英、鲁光,七十年代跃上文坛的王小鹰、赵丽宏、沈善增,还有在八九十年代里有所建树的格非、陈丹燕、孙颙等等这么多的作家,这不能不说是教界、学界或者说是文坛的一大奇观。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固然复杂,但我以为,由供职于华东师大的一大批文学功底极其扎实、毕生投入于文学研究乃至于终身都保持着文学创作之欲之激情的先辈老师们所组建而成的文化“气场”,即当下通用说法的“人文氛围”,正是从精神的深处丰富了、潜移默化了、融合打造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而使其中的一部分不懈坚持者结成了一枚又一枚的硕果。

是身正学高、才华斐然的老师们,孕育了华东师大作家群的精气神。

王晓玉

同类推荐
  • 游戏攻略

    游戏攻略

    游戏攻略 深林迷了鹿
  • 刺

    三十死士刺公侯,死士尽死而公侯仍在;暗室激斗,谁竟能一剑杀那江湖丧胆的“铿锵令”主?扬州城里的林老侍郎必须死,而风声已露、胜算殊少,但这一刺必须继续;那被视作禁地的小楼里,主人竟何如?井上井下,是否果真天人永隔?……
  • 醉侠传

    醉侠传

    《醉侠传(清末民初著名武侠英雄张长桢传奇)》是《张宝瑞武侠小说全集》之一。《醉侠传(清末民初著名武侠英雄张长桢传奇)》写的是京都名侠“醉鬼张三”以奇术绝技行侠仗义的一生。
  • 我主沉浮

    我主沉浮

    省长赵安邦从北京开会回来,被国资委主任孙鲁生堵住。孙鲁生紧急汇报对伟业国 际集团的接收情况。鉴于老总白原崴突然提出产权要求,并在海外转移资金,赵安邦下达政府令,冻结该集团资产。一场产权大战迅即爆发,海内外资本证券市场风起云涌,十几亿市值迅速蒸发,集团投资28亿的平州港项目停工。
  • 缘定三生
热门推荐
  • 私家侦探二三事

    私家侦探二三事

    用心创作,支持正版朝着那迷人的真相前进吧,就算把所有残破不堪的事实丢在身后也无妨。
  • 我是龙王有九子

    我是龙王有九子

    敖青患病绝望自杀,沉入海底获得龙王传承,重活一世,他决心要活的潇洒肆意,却被九个祖宗团团围住!父王!你不要丢下我们啊!!生活还没有潇洒肆意,人生已经满是大坑,不是在给儿子擦屁股,就是在去擦屁股的路上……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放开那个哥萨克

    放开那个哥萨克

    李文杰,一个21世纪的中国苦b留学生。在枪战每一天,医保通通吃,由“全知全能”的懂王所在的鹰酱国留学。却因为一场全美至少要死上亿人的疫情中逝去。却在一个崭新的世界重获新生,还拥有了一个系统,能甄别出其他穿越者。就在这个崭新的世界,在这个17世纪的东欧,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 南天门逸事

    南天门逸事

    为国亡家欲尽忠只徙千载把名封捐躯马革何曾惜止愿皇家建大功封神之后打酱油的四大天王还会有什么趣事呢“玉帝欺人太甚”“我们只想当混日子的神仙这些麻烦事不要找我们了...”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入催更群662094926南天门保安室向你们敞开当然了,文中有地方和设定取自封神演义,西游记,文笔是在不好,大家轻喷
  • 穿成虐文心机女二

    穿成虐文心机女二

    叶沐欢作为黄金大龄剩女,被怪异黑洞吸入了一个空间,完成任务才能回家,任务:必须要让故事的女主变成悲惨的结局。【任务1.皇帝】【任务2.佛子】【任务3.男同】……为了回家我拼了!!!
  • 双生魔剑传

    双生魔剑传

    神代表正义与光明,魔代表黑暗与邪恶,此为亘古不变之天道。不过,这天道由谁而定?天道就一定是正确的么?若神正义,为何将我迫害至此?若魔邪恶,为何又救我于危难之际?若天道如此,我必逆天而行!神挡杀神,魔挡屠魔!神界与魔界最强战力——“杀神”阿修罗与“堕落天使”路西法在不为人知的阴谋下双双殒命,二人在临死之际竟然融合灵魂,转世至人界!我不是杀神,更不是堕落天使。我是双重神格之神——杀戮天使!神界,我回来了!
  • 封字在左

    封字在左

    左掌封,右掌杀。封之一脉,生性好善,主封印,不弑杀,不斗殴,存天下之心,行天下大义。我封十三偏要逆了这所谓的天下大义。只有自己活着才是大义。
  • 念采依

    念采依

    人家混江湖,洛七姑娘也混江湖。不过胸无大志的柒柒只想在江湖上给自己寻摸个青年才俊做夫婿。花季之年的洛七以一副少年郎的模样江湖觅夫,择偶标准只有一个,长得好看就行。
  • 月亮的坏思想

    月亮的坏思想

    年少是疯狂的,月亮是安静的。闻别双在诺大的舞台上不经意间撇上一双眼睛那眼睛投来的目光太灼热,但又安静。自己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燥热的夜晚,少年笑容像带有强磁铁一样让吸引自己沦陷。闻小爷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最看不惯有人比自己还能装。可他又碰到了那个人,一个笑容能斩获了每个人的芳心的人,还处处比自己强的,这哪能忍?他发誓要让于素看到他再也笑不起来,可他后来怎么一看到于素心里的笑容就止不住。再回来,他见不得他难受,见不得他不开心,想他只属于自己。他声音好像故意压下来一样,慵懒又特别有攻击性:“月亮,我要。”停顿半刻,那双深邃的眸子紧盯着于素,然后再次开口:“你,我也要。”对于十七岁的闻别双来说,有些东西你可以隐晦,可以胆怯,但不能没有野心;不然他就永远不会是你的,没有人想说后悔,也没有人想错过。“于素,小爷真的好喜欢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