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900000039

谦卑是觉悟的开始

佛陀的眼睛本来就是无所不知的眼,佛陀也没有任何黑暗需要被照亮,但是我们有,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为止,我们自私又无明,然后从那里又衍生出来世间的杂念、妄念,像乌云一样把我们最纯洁的佛性、如来藏给死死地遮住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障是不让我们脱离轮回的。所知障是三轮分别的思维,也是阻碍我们成就佛的果位的障碍,这两者都必须要净化。

当我们点一盏灯、用最虔诚的心来供佛的时候,我们所祈求的是什么呢?希望用我们最虔诚的心礼敬十方诸佛菩萨,用一颗虔诚的心破掉我们的傲慢。如果我们没有在佛面前跪下,没有在佛的面前用心忏悔,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缺点和毛病;如果伟大的佛陀没有花那么长的时间来讲经说法,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毛病的根源在哪儿。所以,要点化我们内心的毛病,必须通过对佛经的诵读和理解,由此可以对照到我们的缺点和毛病在哪儿。

为什么我们要皈依佛陀,皈依佛法,皈依这些佛陀的弟子、僧众?因为靠凡夫俗子的无明看不清楚我们自己解脱的道路,看不清楚我们的缺点和毛病出在哪里。所以我们要礼敬诸佛,我们是罪孽深重的凡夫俗子,虽然有如来藏,有跟佛一样的佛性,但那是被乌云遮住的太阳。如果我们不谦卑而傲慢,是永远看不清楚自己的。藏人有一句话:“在峭壁上面留不住任何一滴水。”昂头挺胸的傲慢者,是观察不到自己内心世界的。

一个人,只有谦卑下来,才能反省自己。就像礼佛一样,佛陀并不需要我们去跪,菩萨也不需要。那么佛经需要吗?当然不需要。历代的传承上师们需要我们跪吗?不需要。为什么要跪?我们自己需要谦卑。谦卑地来礼敬诸佛菩萨,越是了解佛菩萨的伟大,就越知道自己的缺点有多大、毛病有多深、习气有多重且多么的固执。许多人明知道自己有这些缺点和毛病,却不愿意净化,总给自己找理由。

在佛经里有个故事:沙漠里一个口渴的人在前面跑,一口井在后面追,井求口渴的人:“你喝了我吧!”而口渴的人在前面跑,不愿意喝水。这就是说,我们现在浊世的众生都已经非常需要佛法,就像沙漠里口渴的人一样,但当井出现在我们的前面、佛法出现在我们前面时,我们不懂得珍惜,还是不愿意用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自己找不到良药、良医,医生主动把良药送来,他还不愿意吃,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地反省自己。

我们都要有普及供养的心境,贪得无厌是人无始以来累积下来形成的、已经习惯的一种习气。什么叫贪恋?就是对一件事或物无止境地需求,不惜任何代价地去追求。不管过程方式方法,一味地去贪求,这就是贪婪,毫无满足的可能。你看周边房子我们会不会贪?会呀,一处两处,甚至十处二十处房子,都不够我们住。名利更是,名声好听不好听,实际上都是非常虚无的,而且是根本看不见的;但就因为别人怎么说,说我们对或说我们错,我们就会很在乎。对于利的态度也是如此。

为了世间所有的,我们所看到的,只要我们没有,我们就想拥有,那么要靠我们凡人的想法,马上放下就能放下吗?不容易。大家明明知道,太多的贪求对自己是一种伤害,但谁都放不下,一边放了,另一边放不下,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用普及供养的方式,破除我们的贪得无厌。那么怎么供养呢?作为凡夫俗子,我们赞叹那么多佛陀的伟大、佛陀的功德,对于我们所敬佩的佛菩萨做功德,我们就心甘情愿了。

上供诸佛菩萨比较容易:我们说要盖庙,大家会踊跃捐款,我们说要造佛像,大家也很乐意,印经也是如此,大家很乐意地去做。这是第一个步骤,因为我们觉得这样是神圣的、伟大的,作为佛教徒应该去做。佛陀也讲说,因财物而得的所有功德里,盖精舍、盖佛寺、供养僧人衣服食物,照顾饥荒者,照顾长久的病人,照顾远来的客人,给他饮食等等,这些功德都是很大的。既然佛陀有说因财而得的七大功德都是如此,我们很乐意做这样的事。寺院让我们在佛堂里面供佛,供灯、供花、供水果,用这样的方式来给我们累积福报,非常好。

除了上供,还要下施。下施有几种方式,我们之前所讲的菩提心是最好的一种布施,毕竟我们的财力有限、能力有限,能够做的我们前面都已经讲到了,剩下的很多都是不能做的。为什么不能做?我们身上有一万块,分给一万个人,每个人可以拿一块钱;但是,如果有第一万零一个人来拿钱,我们就没能力了。这个时候怎么办?用意,就是用心去做布施。所以,最大的布施方法,用菩提心,用对所有众生生起强烈的慈悲,把我们所做的——虽然一万块没办法分给一万零一个人,但我们可以把功德分给不止一万人,可分给一亿或几十亿的人,乃至无量的天下众生——都可以分享功德,我们用心去做。这是意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布施。对我们来讲,功德是用善巧的方法在短时间里面来做大功德。这是普及供养。

当我们学会用谦卑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时,说明我们的心量在被拓宽。通过佛法的学习,本来就是让我们把尘埃障碍的善心,用佛法的智慧教导,善巧地用在自己的心行上,并以此拂去习气和业力的心尘,从而让良善和慈悲的一面能真正显露。如果说,修学佛法之前,我们是蛮横不讲理或是飞扬跋扈的性格,那么通过修学和反思自心之后,应该变得更为大度、更为低调、更为谦卑。如果当我们发现修学之后,慈悲心未曾见长、烦恼还不断增加,那么这时我们就要思考,自己是否在这条解脱之道上,树立了慈悲众生并能利益众生的正知见,而不是追寻继续贪图己利的世间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限缝合

    无限缝合

    当泪滴在狼毛之上,血落在大地之下。回忆在过往之中。
  • 机甲战神

    机甲战神

    小墨新书《猎途》已发,以下链接:http://520yd.com/book/520yd.com
  • 怪诞殿堂

    怪诞殿堂

    无人声四起,头悬红布衣,灵异纵横,诡秘丛生无风心头冷,半夜鬼敲门你,感受过绝望吗粲粲粲,,,天黑请闭眼’
  • 总要想个办法活下去

    总要想个办法活下去

    笔法还是比较稚嫩,列位看客有意见给意见哈。面子?什么是面子?能活下去才有面子,我不是怕死,不是,真不是。好吧,我是怕死,丢面子总比丢命好吧。什么?要我晶石?还要我魔贝?来妖核都不放过?你与那贼老天何异?总要想个办法活下去。
  • 沧澜赋

    沧澜赋

    天道四九,衍去其一,万事万物,皆留一线生机命运无常,际遇无常 ,情生缘起,众生幻灭,机缘因果,自有定数。修士所求者,不过是于无常中求有常。... ... ...... ...宇宙星河,浩瀚缥缈,群星璀璨,其中多少英雄人物崛起,又有多少天才折戟沉沙,又演绎了多少曲折动人的爱恨情仇。灵族、人族、妖族、魔族、鬼族、鲛人族、巨人族、昆仑族、羽族...等等星河万千种族在这时势的大潮中,历经百万年,于血与火中崛起,定鼎天地秩序。... ... ...... ...
  • 鸣鸿仙途

    鸣鸿仙途

    落道村孤儿以武入道,以求证仙途,斩尽一切对自己有害的人,飞升上界求得仙道正果。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一朝穿男

    一朝穿男

    林晚意睁眼后,性别翻天覆地!生活翻天覆地!感情也是步步割据,看我林晚意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吧!
  • 深爱盛宠:总裁,别来无恙

    深爱盛宠:总裁,别来无恙

    小时候,因为有他的陪伴,所以她很快乐!长大后,因为有他的守护,所以她很幸福!前世,她只爱了他短短十五年……这一次,她只想爱他久一点,再久一点……他的存在,灿烂了她整个人生!
  • 穿书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