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了一天的功德,要记得累积下来,存到福报银行里去。这个银行就是众生,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只要大海一天不干涸,这滴水也会一直存在。同样的,把自己做功德的这滴水,存在众生的大海里,无论发多大的脾气,也不会把大海里的那滴水烧干。嗔恨之火,燃烧功德是非常迅速的,很多时候我们辛辛苦苦持完咒,突然看到不顺心的事,一下就忘记了,立刻开始破口大骂,骂完回来还继续念后面的经,其实,之前念的功德都已经全部烧光了。所以,把好不容易累积来的功德,马上回向给众生这个大海以后,因为自己不能代表所有众生,发脾气起嗔恨心以后,存在众生之海的功德,还会很好地保存着,不会有任何损失。
身、口、意要达到协调一致,和别人相处才能和谐。言语的修行,依靠诵经持咒、出家法师讲经说法、学校老师给学生传播知识,只要是让对方感觉温暖的语言,能传达给听者正面的观念、思维和感受,这些都是言语方面的修行。
身体的修持,可以靠做大礼拜,或是佛陀讲的《增壹阿含经》里,提到可以得到财富的七功德——盖庙、建精舍、盖佛塔,为出家人供养住处、吃的、喝的、药材等,基本上都可以靠身体来累积。佛教徒照顾年迈的父母病人,给别人最需要的帮助,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包括大家经常在做的义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都是可以得到财富的功德,只有身体可以做到的。
尊贵的阿底峡尊者非常喜欢自己做功德,累积福报。因为身边的人不让尊者劳动参与建庙,他就用泥土印小佛像、小佛塔,一天下来,衣服经常弄得特别脏。弟子觉得如此伟大的大师,每天有很多人来拜见,还把手和衣服弄得都是泥巴,太不庄严了。有一天,尊者自己还没来得及做,弟子们已经帮忙全部做好,一排排整整齐齐地放着,他看了以后,什么也没说,笑了一下就回去了。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弟子请尊者用餐,他不肯吃,弟子觉得很奇怪。尊者说:“功德,你们可以帮我做;饭,你们也可以帮我吃,你们就都吃了吧。”大师其实是在告诉弟子们,各自造的业力只能各自承担,各自播种的福田也只能各自去享受,功德可以回向,但是不可能让人代替做功德。从此以后,弟子们再也不敢替大师做功德了。
像我回到寺庙,就有很多机会可以用身体做功德。除了讲经说法以外,如果还有空余的时间,还可以去参与盖庙,可以教木工怎么做工程、教石匠怎么切石头,盖弟子参加法会时修法的大殿和住的房子,这些都是身体能做到的,也是给我自己累积点福报,而不是坐在那里,等着别人给我福报享受,我自己也得主动创造机会。这种功德只有身体能做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就尽量去做。
所以,无论建寺庙,还是在各地参与社会义工活动,都是很大的功德,应该积极参与,坚持努力去做。不要小看每个人的力量,很多人参加义工,可以感动也带动很多人参与其中。也许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在别人获得帮助的瞬间,感受到的力量就是巨大的。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尽的,无数个体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时,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妙。虽然不可能达到像极乐世界那样的境界,但是我们身边小范围的极乐世界,还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无论是师兄弟姐妹,还是周围的家人、同事,大家和和乐乐在一起相互扶持,困难不再是每个人独自面对,而是大家共同承担,再没有人是孤单无助的。
一个和乐的大家庭,可以影响到周围的邻居和社区,最后整个社会和国家都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这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