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快乐,是所有生命的共同愿望,更是人类坚定不移的信仰。
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竭尽心力改善衣食住行等条件,绞尽脑汁开发各种娱乐活动,奋力鼓吹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活方式,而且一生念念不忘参与其中,深深相信这是可以获得快乐的最佳途径。然而,大量的数据与事实,却证明人们越来越不快乐。
主要原因是,在各个方面发展突飞猛进的状况下,唯独心灵的提升与开发,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人心良善温暖的一面,日渐萎缩,为了保护自己以及自己的亲友和财富,变得自私而冷漠。有能力者,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不再将心比心地适时伸出援手,甚至怀有瞧不起他人的傲慢心;而能力不足者,对于他人所拥有的名利财富,也容易因为自己的匮乏与自卑,生起仇视的嫉妒心。
虽然向外追求的享受,可以带来表相上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非常短暂,而且多半是所付出的辛苦和所获得的快乐完全不成正比,甚至还会带来长久的痛苦。人们被层层叠叠的贪婪、苦闷、失落、竞争、压力、冲突包围着,各种负面情绪引发的精神疾病,成为威胁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巨大杀手。
其实,快乐,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感受;平静而开阔的心灵,才能踏实而稳定地享受快乐。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心灵健康的重要性,纷纷向千百年来屹立不摇的传统教育请益。其中,流传二千五百多年的佛法,更是内涵最为深厚博大,目标明确,方法层次分明,效果周全圆满的生命之智,快乐之源。
本书的内容是佛法中如何获得快乐的核心教育:从认识个人之苦,到寻求脱离痛苦的方法,再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并付诸行动,将自己的快乐与其他生命分享。犹如一滴水融入大海般,渺小短暂的个人快乐,在乐于分享的良性循环之下,将扩散为难以衡量的无尽大乐,这种利益其他生命的心愿与实践,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概念。
佛法传授的内容,是让一切生命得到快乐的智慧,不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和所有生命密不可分。如果读者能从本书的只言片语中,获得使生命快乐的智慧,并从能力所及的小事做起,为家庭、为社会、为整个世界带来温暖和快乐,是本书最诚挚殷切的期盼。
二〇一三年七月于马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