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题解】
本文所介绍的麋鹿是我国许多珍稀动物中的一种,如同大熊猫、扬子鳄、中华鲟、藏羚羊等等一样,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不过,麋鹿较之其他珍稀动物来说,它似乎更有着坎坷的命运和传奇的经历,它在历史上曾经被盗、被杀、被迫流落到异国他乡,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又回归祖国,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
让我们细读课文,弄清究竟吧。
【结构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野生放养的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揭示了它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描写了它曾经遭受偷盗、杀戮和被运往西方的不幸命运,突出了它终于回归祖国怀抱、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视和保护。
全文七个自然段,按照内容特点和叙写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介绍对象麋鹿以及它的生活场所。
先以特写镜头展示麋鹿出没。
接着写麋鹿的生活场所——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末点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这一段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概括介绍麋鹿的奇特外形——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有“四不像”之称,可见“奇特”了。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
先指明麋鹿属于哺乳动物,继交代它的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再具体写它的独特角型、最长的尾巴、宽大的蹄子和随着季节变换的毛色,同时也叙写了如此外形特点及各自的妙用。
第三层(第四自然段):介绍麋鹿自然繁殖力很低的原因是孕期长、产仔少、发育缓慢。
第三段(第五至七自然段):叙写麋鹿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这一段也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五自然段):写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后来逐渐稀少乃至销声匿迹,尤其是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偷盗、杀戮、外运,以致在国内几乎绝迹。
第二层(第六自然段):介绍麋鹿在国外的悲惨命运和在英国的繁殖情况。“大部分相继死去”和“只有”既有对比作用,又引出在英国繁殖情况的介绍,为后来的我国引进作了铺垫。
第三层(第七自然段):介绍我国何时引进多少麋鹿,安置在什么地方——突出麋鹿“回归故乡”、“回归自然”、结束“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尤其是它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既指出了麋鹿的现状,又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珍稀动物的重视和保护。
【字词推敲】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句中的“理想”通常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用在这儿表达了令人满意的意思——“气候温和,林茂草丰”,麋鹿野生放养的自然环境是再好不过了,这里的“理想”也体现了政府几经选择才选定了大丰这符合希望的地方吧?
“它的外形很奇特”,句中的“奇特”一词用得准确贴切。奇特指奇怪特别的意思,麋鹿的外形不同于其他鹿科动物,它的角、面、蹄、尾都有其独特形状,十分奇特,这才有“四不像”之称。
“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句中的“陆续”一词表面意思是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实质上,用在这里还兼有谴责那些盗运者的可耻行为不止一次,讽刺他们贪婪成性。
【句子含义】
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
——这两句描写了麋鹿的出没动态,表现了麋鹿的轻灵可爱:“悄无声息”描写麋鹿行动轻静无声,不易发觉;“迅即”表示快速立刻的意思,表现麋鹿的反应敏捷;“蹦跳”、“遁入”则展现了麋鹿遇到情况时的行动方式和保护自己的应急措施。在说明文中展开描写,尽管不宜太多,但穿插进行,可起到使文章形象生动的作用,这儿的描写就将麋鹿情态表现得活灵活现,让人感受到麋鹿的机警、敏捷、可爱,增强了继续阅读的兴趣。
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如今,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这两句含义深刻。前一句是对麋鹿传奇经历的概括叙写,总结了上文。“结束了”、“开始了”固然表现麋鹿经历,更重要的是谁使“结束”、谁使“开始”?尤其是一个“新”字表达了迥然不同于以前的意思。这些都含蓄地体现了祖国对它们命运的关心,对珍稀动物的重视和保护。后一句则是对麋鹿现状的生动介绍,“繁衍后代,茁壮成长”,预示着它们前景光明,大有希望。值得注意的是“正在祖国土地上”的限定,既照应上面所写的“返回故乡”、“回归故土”,又照应了它们“回归自然”的“新”的开始,更体现了一种自豪的思想感情。
【语段理解】
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上一个自然段是对麋鹿外形特点的概括介绍,这一语段则将其细化,并且与麋鹿的生活习性有机勾连起来,使读者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
先点明麋鹿的种属,也是草食性哺乳动物。
接着点明雄鹿的体重、角长,角型独一无二,枝尖指向后方,而雌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侧重介绍麋鹿的尾巴和蹄子、毛色的特点,将其与生活习性勾连起来:
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便于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以适应水中站立、跋涉、潜游、觅食;毛色夏季棕红,冬季脱毛后成棕灰,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便于隐蔽自己。
——麋鹿的外形特点十分奇特,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求得生存发展而逐渐演化来的。
【写作特色】
将麋鹿的生理特征和传奇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介绍了麋鹿这一珍异动物的基本知识,而且自然地赋予一定的思想意义,让读者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本文有别于一般知识短文的重要写作特色。
麋鹿最早见于我国,后来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近代有了新的发现之后,麋鹿又惨遭偷盗、外运,在国内几乎绝迹;直到现在,麋鹿才有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正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作者既谴责了侵略者的恶劣行径,又同情了麋鹿的不幸命运,更赞扬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从而进一步激发起我们珍惜、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心了。
另外,本文将麋鹿的外形特点与《封神榜》中姜子牙坐骑“四不像”相比附,这就引进神话传说,增加了神秘感和趣味性,更加令人爱读,也算是一个写作特色吧。(徐 敏)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介绍了关于麋鹿的知识,是一篇知识性短文,属说明文范畴。这类文章,题材丰富,结构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易懂,语言轻松活泼。教学这类文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有关知识,还要学习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因此,本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多读,通过多读来了解有关麋鹿的知识,认识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重视保护生态平衡;通过多读,了解文章怎样有条理地介绍知识,理解基本说明方法。
【思路提要】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明白文章要点,掌握课文内容,从而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可以按下列思路进行教学:
初读,问一问自己懂得了哪些,还有什么地方理解得不够。在自学或同学间互动中,解决其中部分疑难,仍不能解决的再质疑问难;
再读,概括各自然段意思,划分段落,编拟课文提纲,理清文章层次;
精读,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联系课文实际,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写作特色,漫谈感受;
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布置练习。
【过程揭示】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板书并齐读课题,指导书写“麋”。(包括字的组成、笔顺和间架结构,特别提醒“鹿”的一撇要把“米”字包住)
2.提问:我们掌握了哪些麋鹿的知识?(漫谈)
3.初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不懂的地方大致有:黄海滩涂、《封神榜》、姜子牙、八国联军、草食性哺乳动物。
(2)自己查字典或词典解决一部分问题。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各自读课文,归纳各自然段的大意:
(1)黄海滩涂上的麋鹿群;
(2)麋鹿的外形奇特;
(3)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4)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5)麋鹿的传奇经历之一(国内:从“3000多年前就有”到“几乎绝迹”);
(6)麋鹿的传奇经历之二(国外:从“相继死去”到“已经超过2000头”);
(7)麋鹿的传奇经历之三(回归故土,开始新生活)。
2.讨论: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比较接近,可以把它们合并为一段?
小结:
(1)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黄海滩涂上的麋鹿群;
(2)第二至四自然段为第二段,写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3)第五至七自然段为第三段,写麋鹿的传奇经历。
3.试编拟课文提纲
小结:
(1)黄海滩涂麋鹿群
(2)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概 写
具体写
生殖力
(3)传奇经历
国 内(以往)
国 外
国 内(如今)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黄海滩涂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麋鹿警觉性高:悄无声息地走——迅即遁入草丛)
2.默读第二至三自然段,问: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1)“奇特”是什么意思?(奇怪而特别)它的外形奇特在什么地方?(口述)有谁知道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姜子牙坐骑“四不像”的故事?(同学讲或老师简介)
(2)漫谈:第三自然段中关于麋鹿的介绍,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漫谈后讲解“草食性哺乳动物”,并从体重、角型、尾巴、蹄子和毛色等方面小结)
3.我们可以从第四自然段中哪些地方看出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孕期长:超过九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
4.默读第五至七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谈麋鹿的传奇经历?
(国内:从早就有到“几乎绝迹”——国外:从“相继死去”到“已经超过2000头”——国内:回归故土、回归自然)
(1)列表体会麋鹿的经历(国内部分)
(引导从“就有、逐渐减少、销声匿迹、几乎绝迹”等词语体会用词准确的特点)
(2)流落在国外的麋鹿的情况怎样?
(从“相继死去——18头——400多头——已经超过2000头”等体会说明文采用数据,准确说明事物的特点)
(3)读第七自然段,提问: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返回故乡,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结束漂泊生涯,回归故土;正在祖国故土上茁壮成长)
四、联系课文,理解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交流感受
1.这篇文章是怎样说明事物的?
(1)列数据:体重250千克;120头——几乎绝迹;18——400多——已经超过2000头;孕期九个半月,每胎一仔。
(2)打比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3)作比较:
① 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② 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③ 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长:超过九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
2.漫谈:读了《麋鹿》,你想到了什么?
3.质疑问难,解疑。
五、练习
1.练习复述。
(1)分步复述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指名复述全文。
(3)师生共同评议。
2.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的细微差别。
(1)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
(放养:把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放到一定的地方使它们生长繁殖;饲养:喂养)
(2)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
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相继:一个跟着一个)
3.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关于麋鹿的知识。
4.练习写一篇说明性短文。
附板书:
【课时建议】
三课时。
精彩片段
师:(揭示下列句子,在有关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1.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2.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3.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
4.麋鹿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
提问:谁能不查字(词)典,就可以说出这些带点词语的意思?
生:(读句子,相互讨论)
生:老师,我知道了“独一无二”的意思。
师:好,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生:“独”有“唯一”的意思;“无”,没有。“独一无二”的意思就是只有这一种,没有第二种。
生:“独一无二”的意思是没有相同的。
师:你怎么知道?
生:“独一无二”的后面有一个破折号,它起解释的作用,接着讲“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这就说明是没有相同的。
生:我还知道“销声匿迹”就是“没有了”。
师:是这样吗?
生:(点头)课文说麋鹿3000多年前就有,后来逐渐减少,再后来就销声匿迹,不就是说麋鹿从“有”到“逐渐减少”到“没有”吗?
生:他说得不对!
师:为什么?
生:课文里没有说“麋鹿完全没有”,有一句话说的是“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这说的是麋鹿越来越少了,藏起来了,不大容易看到了。
师:你理解得很准确。
生:我知道“故土”就是老家。
师:什么道理?
生:麋鹿原来就生活在我国,现在又回来了,就好比一个人回到了老家。
师:那“四不像”呢?
生:既像又不像。
生:不错。这麋鹿“角似鹿”,可它又不是鹿;“面似马”,可它又不是马;“蹄似牛,尾似驴”,它又不是牛和驴。
师:今天我们没有查字(词)典,一下子就说出了好些词语的意思。我们是怎么弄懂的呢?
生:有些词语的意思,我们是不用查字(词)典的,只要留心读文章,就能从上下文找到它们的意思。
师:说得很好。接着我想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来说说下面这两个句子里的带点词语的意思。
1.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生:我从“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这句话里知道了“起死回生”的意思是“死了的东西又活过来了”。
师:说得对。那“洒脱”的意思谁能讲出来?
生:我知道“洒脱”的意思是自由得很,一点也不受拘束。“怎么走都可以”嘛,不像在城市里要有各种各样的限制。
师:一点不错。看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你们已经基本掌握了。
【评点】 怎么理解词语呢?老师讲,学生记,或者是查字(词)典上的解释,然后背上一通,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少慢差费”的做法,早已被否定。这位老师先用一句话激起学生的兴趣:“谁能不查字(词)典,就可以说出这些带点词语的意思?”这种做法很好:好胜心强的孩子,谁还不想露一手?于是,蕴藏在学生中的学法显露出来了。当学生的发言到了一定“火候”的时候,老师又能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再用一些句子来进行检验,方法得当。(吴迪康)
参考资料
1.滩涂:指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宝贵财富。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用途:
第一,可以开辟盐田,是发展盐化工原料基地的好场所。
第二,围海造地,增加耕地面积。建国以来,在辽河口、渤海湾、苏北、杭州湾、珠江口等地进行了大量围垦,总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这些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及热带水果生产地。
第三,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主要养殖对象有扇贝、牡蛎、蚶、蛤等贝类及海带等。
第四,填筑滩涂,解决沿海城市、交通及工业用地问题。上海金山化工总厂、浙江秦山核电站、上海浦东新机场、杭州与舟山新机场等,都是在围涂的“新大陆”上兴建起来的。
滩涂还是发展海洋旅游业的重要场所,无论是沙质海滩,还是泥质滩涂,都可发展具有特色的滨海旅游。
2.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黄海之滨,拥有湿地7.8万公顷,其地貌由林地、芦荡、草滩、沼泽地、盐裸地组成,属于典型的黄海滩涂型湿地。这里孕育着种类繁多、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性,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2年7月,《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在保护区正式启动。
这片广袤无垠的滩涂湿地有鸟类315种、兽类12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昆虫599种、植物499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就有31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有93种。成群结队的珍禽飞鸟,碧波万顷的芦荡,一片连着一片的红果盐蒿尽显眼前,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生态风景画,同时又组成了一个天然美丽的动植物王国。
3.封神榜:明朝的许仲琳根据《武王伐纣平话》,并参照古籍有关记载和民间传说写成,又名《封神演义》、《封神传》。全书一百回。叙述周武王伐纣的故事,其中附会神怪,描写两军布阵斗法,荒诞奇诡,以双方将士死后封神为结局。
4.姜子牙:又叫吕尚或吕望,虽胸怀济世之志,却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穷困潦倒。曾在朝歌宰过牛,又在孟津卖过面,到了暮年,听说当朝周文王贤明,便来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希望得到周文王赏识。后来二人在渭水之滨相遇,谈得非常投机。让周文王惊讶的是,一个天天以钓鱼为乐的穷老头,对天下大事以及国家的武攻文治知道得很清楚,知识渊博,观点独到。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发现姜子牙正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就拜姜子牙为相国。
5.八国联军:指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个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他们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一路烧杀抢掠,1901年9月7**迫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