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00000003

夹叙夹议,枝繁叶茂

散文中的叙述与议论常常是相辅相成的,叙述因议论而升华,议论因记叙而坚实。如果把叙述比作土壤,那么议论就是这片土壤上开放的鲜花。有了肥沃的土壤,才能开放出硕美的花朵。

写作导引

品读“月是故乡明”一组散文,既让我们感受到深沉、优美的故园情思,又让我们体会到散文的魅力,散文的特点。散文主要的特点是:抒写作者主观情感与心灵;虚实结合,实指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客观外物,虚指情感、性灵、心灵、精神、生命体验;以小见大,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中说人情;语言有情趣,富文采。在表达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因此,写散文,既要扎根记叙描写土壤,又要开放议论抒情之花。

散文中的记叙描写,不同于记叙文中的记叙描写,它不求完整而求有效,它是为议论抒情服务的,是议论抒情的基础。它可以是生动形象地再现的生活片断、特写镜头、客观场面;也可以是引用的诗文语句、典故史实。要“叙”得好,“描写”得好,首先要学会搜集和选用材料。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关心和参与生活,善于发现和积累,尤其要抓住平凡而又令人深思的生活现象:(1)经常不变和偶尔有变的现象;(2)与众不同和随俗而变的现象;(3)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现象。其次要通过阅读积累,要仔细品味精彩的诗文片断,背诵名诗名句。其三,叙述要清楚、明白;描写要具体、形象,场面描写要写出气氛和感情。最后要记住,叙述描写要真实:一是要把最动人的地方描述出来;二是要写得集中,不要面面俱到;三是要写得有条理。“求真”并不排除想像,而是要求想像合理,既有科学基础,又有生活基础,合乎生活情理,让人信服。

散文中的议论也不同于议论文中的议论,不是集中的大段的议论,而是散见于记叙描写之中或之后。大体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在叙述描写过程中,要言不烦,画龙点睛,把所叙述描写的事物或现象包含的意义揭示出来。例如《前方》一文,作者对人类离家行为和原因的叙述中,又间以议论,突出了“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一中心。二是以记叙描写为基础,从叙述描写中引出作者的感悟、认识,表达对所写人物、事物的主观评价。课文《我心归去》在比较映衬后展开议论,结尾说:“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作者对故乡的感悟、认识,深刻地揭示出故乡的本质意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散文中议论的方式,有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直接议论,是作者直接抒发对记叙描写对象的看法与评价。间接议论,是借作品中的人物,或借引用的名言,或借自己的一种感悟一种思考,来暗示作者的看法与评价。议论可以在叙述描写开头,也可以在中间或结尾,也可以夹叙夹议。

散文中的抒情,也是以记叙和描写为基础,将记叙与抒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边记叙边抒情,也可以在叙述描写之后直接抒情。实际写作中,又常常将议论抒情结合起来。课文《乡土情结》将叙述、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是值得学习借鉴的范文。

一篇优美的散文,往往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基本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议论和抒情。应当记住:散文既不是一味的记叙,也没有单纯的议论,记叙中常夹有议论、抒情,议论、抒情又必须以记叙为基础,做到内容和情感一致和谐。

当然,一篇优美的散文,还必须有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语言。这一方面要积累、学习和借鉴优美的语言,如“月是故乡明”这组散文中就有大量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语句,值得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写作时要认真锤炼语言,选择贴切、鲜明、生动的词语,要写好每个句子,要经常修改语言。尤其要学会锤炼议论抒情的句子,增强散文的感染力。

题目一:静听回声

杜甫曾深情地写道:“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菊花、小船勾起了他缕缕不绝的思乡之情。本题要求将自己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因为思乡总会回忆起故乡的一些具体事物或场景。那年代久远的老屋,那悠悠深长的小巷,那屐痕点点的石桥……那一丛野菊、一湾溪水、一棵老槐……无需时时想起,永远不会忘记,偶然间静心回眸一瞥,心中腾起浓浓乡情,隐约可闻甜甜乡音。

汪曾祺萦绕于怀的只是高邮农家的普通食品:家家预备的炒米、小火烘烤的焦屑、通红双黄的咸鸭蛋,加上咸菜茨菰汤,但作家这静静的回音却让人读出了难以拂去的深深恋乡之情。

所选的场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要具有鲜明的家乡特色,像汪老所回忆的这些食品在熙攘的闹市里难以寻觅,是独特的“这一个”,它就是放飞故园情愫的切入点。

作家沈从文说过:“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了多少世界。”可见,你所选定的物象应包含了情感记忆,具有震撼力、感染力,与童年的乐趣、收获有较大相关度,但不是简单、平淡的花草虫鱼。

请看一个片段——

外 婆 桥

李 琳

记忆中,故乡是座沿江小城,大江的支流穿城而过。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了站在桥头倚着青石板看身下的船只穿梭来往,看泊在桥边的船上冒出青灰的炊烟,看渔伢在浅水中扑腾跳跃。船一只一只地喧嚣而来,又一只一只地悄然而去,桥却永远是寂然沉默的,或许它看得太多了,不愿再发出片言只语了,正如它用宽敞的怀抱容忍着一个小孩每日在这里窥看着这个世界一样。

上幼儿园后,老师教我们唱儿歌:“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载着我们步履蹒跚地驶进世界。航行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朝着那座神秘的外婆桥,因为桥边住着慈祥的外婆。短短的儿歌包含了多少温馨的回忆和向往啊!我和伙伴们拍着手唱着儿歌,冬日橙黄色的阳光透过窗隙洒了进来,我永远永远地记住了这首歌,也永远永远地记住了窗外外婆慈祥的笑容。

从此,我小小的心里就藏着一座外婆桥了。它牵引了我以后整整十年的梦魂和憧憬。梦中的外婆桥总是架在一湾穿过小巷的窄流上,有小船儿朝拜着它,有青石依偎着它,桥可以很小很简陋,但桥边不能没有外婆。

稍懂事时,我就迁居到了异地,及至再次回到小城时,我长大了,竟和外婆隔阂了许多。但是幼年的儿歌却始终牵动着我去寻找十多年来不曾失落过的梦。在一个蓄意已久的早晨,我走出家门,我认为凭着一丝默契,桥会在某一处很偶然也很必然的地方招引着我。凭着这个信念,我穿入故乡密织的古巷,在古老的江河边找寻。小城依旧维系着古朴的民风,小桥流水人家处处可见。每当看见屋角瓦楞处闪动出一眼残桥时,总是喜极而狂,急急地奔向它,就如一个历经坎坷望见了家园的游子一般。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令我梦萦魂牵的外婆桥了,我认为从此我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然而这样的希冀屡屡被桥头深深镌刻着的古字打得支离破碎,我的狂热随之骤然降至冰点。故乡一座座桥走过去,失意也一层层厚重起来,桥是沉默的,即使是用鞋底重重踏过去,也还是沉默的,它的确是看得太多了。

晚归的我在家门口看到怔立着等我许久的外婆,我靠向前把头深深埋进老人的怀里,外婆受惊似的抚慰着我:“外婆在这儿,噢,别怕……”

这不正是我寻找了很久的外婆桥吗?我抱紧了外婆,这是我早已拥有了的亲情啊!

人,总是在拥有时寻找,又在寻找时更加拥有。

是昨天吧,我走在一片竹林中,以调整课后紧张的心绪,身后忽然传来一串银铃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我停住了,那是我永远无法再拥有的歌声啊!一时间,我激动得热泪滚滚,记忆深处那弯熟悉的外婆桥,又浮现在眼前,遥遥无期地召唤着我……

唱歌的小童惊奇地望着我水雾迷蒙的眼睛,他在我的凝视下竟有了些瑟索,惊鸿般地转身跑了。我无言地望着他的小背影在竹林中逃窜,心底千万个声音如潮般汇聚成歌:“摇呀摇,摇到外婆桥……”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小作者以“外婆桥”作为抒情的触发点,融追忆、寻梦与描摹江南水乡景色为一体,把读者带进锦绣江南孕育出的挚爱的氛围之中,品味着那真切、淳厚的浓浓亲情。行文较为跳跃,但一条贯穿全文的情感纽带是十分鲜明的,这正是这篇习作的可贵之处。

同学们可自我品悟、借鉴。

题目二:在远方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肯尼·G的萨克斯曲《回家》,打动了多少游子的心,那小令,那音乐里贮满了家园的呼吸,贮满了远在天涯的游子思念的叹息。

“在远方”所要抒发的就是这种思乡的“呼吸”“叹息”。写作本题至少要兼顾到三个层面:

一是大胆想像。你在参加了成人宣誓仪式以后,就已走出了成人依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那么,你离开家园,打起行囊,走向何方呢?是去车水马龙的大都市寻觅立足之地?是去萧条荒凉的大西部开辟创业之路?是去山村小学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是去广阔农村耕耘希望的田野?“好男儿志在四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二是勾画场景。想像是借助头脑中的旧有材料,构筑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像虽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但不能漫无边际,不见彼岸。本题就要想像具体场景,勾画具体的离家情节,独特、创新,合情、合理。

三是返回“思乡”。一个人只有在离开故乡后,才能真正读懂故乡。写远方是起笔、是过程,写故乡、写思乡是落点、是归宿。前文所想像的情节,所勾画的场景,归根结底是为思乡主题服务的。

请看一个片段——

走散的炊烟

马 德

有一年秋天,我一垄又一垄地放倒莜麦。当挥汗如雨地忙乎了半天之后,我直起腰,看到偌大的一块莜麦地,我仅仅收割了整块地的一角。于是我把镰刀扔到地上,对着南边的天嘟囔了一句:我一定要离开这个鬼地方。

父亲听到了,父亲说,你觉得这个地方那么容易离开吗?

当时,这句话我没有全懂,我只知道从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冲出去,在父亲的眼里并不容易。现在我却理解出了另一层意思,于是我就逐渐读懂了流浪到异域的游子的那种思乡的情怀。

多么真切的情怀啊。真的就像母亲对自己的乳名的一次次呼唤。

是啊,都是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你就注定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焐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甚至被异地站立在土地上的一群麦子。

可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

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哟。

作者笔下的炊烟,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载体,是作者心中郁积而思之不尽、挥之不去、梦中千百次萦绕,为之忘情、眷恋的悠悠乡情。

作者把“故乡的炊烟”与母亲的关爱交织在一起。与其说作者是在怀念儿时炊烟的缠绵、温馨,不如说作者是怀念母亲给自己儿时生活全方位的关怀、呵护。

因此,作者心中的炊烟永存;母亲的形象,更刻骨铭心。

题目三:在路上

一个人拥有故乡,不仅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无形的。无论身在何方,故乡总在心中。这故乡、这家园,并非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柯灵的《乡土情结》、曹文轩的《前方》所描写的“小家”和“大家”,“离家”和“归家”,叙古写今、读画释义,表述了现代的人已不为家所累,但应有心灵的归宿,甚至近于宗教的皈依感。

这一题目就要借鉴以上所析范文的例子,扣准心灵的远游、精神的家园,纵横捭阖、虚实并举,不能只写过于实在的“在路上”,而要将落点落到心灵,落到精神层面,落到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上。

请看下面一个片段——

童年·梦境

亦 君

记得夏日的清晨,妈妈常常带我去小河畔赏莲。微风徐来,晶莹的露珠在碧绿的莲盘上滚动,鱼儿在莲下嬉戏,蜻蜓在小莲叶尖上起起落落,藕花深处,不时有水鸟悠闲地游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妈妈吟诵的诗句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在荷池旁,妈妈教我背《爱莲说》,她要我学习莲的气质,做一个具有莲的品质的人。我当然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确实从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最难忘的,还是夏夜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数星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遥望满天星斗跟妈妈吟诗,童年的夏夜就是一首品味不尽的诗!天上有数不清的星星,妈妈有讲不完的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七仙女下凡”……妈妈娓娓地讲,我静静地听,幼小的心田里有太多的好奇和遐想。也曾为牛郎织女流过泪,也曾想去月宫品尝桂花酒……那夜晚,那时光真是好甜好甜。今天,再次回眸童年的梦境时,我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

美丽的小花裙和妈妈那温柔的摇篮曲已经很遥远了,不过我却把它连同那美丽的洋娃娃一起永远珍藏进美好的记忆里。

童年是一支小夜曲,幽远、绵长。

童年是一幅山水画,让你永远欣赏。

珍惜童年的梦境,纵然年届耄耋也能童心未泯。

把童年的梦插在记忆的相册里,那么我们将永远年轻。

作者较恰当地处理了标题、材料、中心三者的关系。全文紧扣“童年”,在“梦境”二字上做文章,将自己的童年时代描绘得如诗如画,确如美妙的梦境一般,通篇洋溢着淳朴的童真、童趣和绵绵不尽的留恋、怀念之情。

文章结尾部分的几个段落均以简洁精练的短句构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留恋情怀,从而把情感推向高潮。

喝彩与诊断

一、点评示例

异乡听雨

雨,无论是何处的雨,总是那样清丽;雨声,无论是何时的雨声,总是那样引人遐想。有时,它是那么欢快,在瓦砾上敲打出一片欢声笑语;有时,它又是那么忧愁,在树枝间轻拢慢捻出一串思念。

去年夏天,我去北京参加一场比赛,在近郊的一家小旅店里住宿。夜晚,我躺着,雨滴淅淅沥沥地轻敲着窗户。从未想过,北方的雨竟也如此频繁,每天傍晚时分,风卷着雨滴,毫无征兆地开始在空中旋起一阵阵凉气,簌簌的雨声,便在窗上响起。这是北方人的热情好客,还是想勾起异乡客的绵绵乡情?我的耳畔不禁响起那个南方小镇迷蒙中密密的雨声。

点评栏

雨,大自然的精灵。开篇即写出作者对雨的赞誉。用“敲打”、“拢”、“捻”道出对雨的不同感受,点出本文表述的题旨:听雨思乡。敲打一片欢声笑语,轻拢慢捻一串思念,比拟鲜活,隐含用典,意境全出。

远离家乡赴京参赛,卧听北方夜雨:有声响、有感受、有猜度、有思念,用语平实、言简意丰,此段好比律诗中的“颔联”,转承得体,勾连紧密。

家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仿佛是恋人时刻不停地亲吻着大地。雨声,仿佛也沾染了人的感情,绵绵的,婉转悠扬。小时候,时常伏在窗台上,蒙蒙的雨幕给世界遮上了一层面纱,雨声透过雨幕,仿佛也有了一丝神秘,窗台上的我,听着这遥远的天籁,仿佛看到无数雨丝在树叶上弹起轻灵的倩影,自然的音乐,给了年轻的心多少幻想……

用清新雅致的语言,深情回想南方小镇的家乡雨,一段中前后连用四个“仿佛”,亲切婉转,神奇轻灵,浮想联翩。视觉、听觉、感觉的描写融为一体,圆润流畅,优美宜人。

故乡的雨韵,使人浮想联翩;而异地的雨点,却又是这样匆匆。当我想捕捉北方雨声的灵魂时,方才回过神来:窗外的雨,已停了。不留一丝吝情,这就是北方小伙子的豪爽?郁达夫说,这北方的雨,仿佛也下得更奇,更有味,而我的耳畔,却又幻化出故乡雨后的笙箫。

将遥想中的南方雨与现实中的北方雨两相比较:南之绵绵,北之匆匆;南之婉转,北之豪爽……雨景迥异,各有韵味。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静谧,是故乡雨后的神韵。雨是停了,雨气却还在;雨声是停了,旋律却还在。不是余音绕梁,是演奏还在继续。你听:水向泥土罅隙更深处前进,树叶的每一个毛孔正悠闲地呼吸着水汽,就连那在迷蒙中浸没的房舍、水田,仿佛也在演奏着游子的乡情——只要你用心去听。

耳畔故乡的天籁绵延不绝,旅店窗外月色已经漫开,身在异乡,心中的弦却连着故乡的雨声,每一次的颤动,迷蒙中熟悉的天籁,都牵出我的无尽的思念。

品读这一段,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独特的想像、巧妙的扣题、清丽的语句:雨停之后旋律还在,如同笙箫幽雅婉转、安谧恬静,泥土罅隙、树叶毛孔都在演奏。人们一般从视觉角度描述雨后之景,但作者紧扣文题中的“听”,从听觉角度描述,独具神韵,美不胜收。

用老练的文句、真挚的情思,织造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总评】 雨,是最寻常的;雨声,是“天籁”中最普通的。如果平铺直叙,必然语不惊人,境不胜人,淹于一般,但本文却平中见奇、淡中见美,凸显三大特点:一是选点独特,南方小镇的游子在皇城脚下的驿馆听异乡的雨,即使不着一字,也充满诗情画意,引人遐思;二是情意浓郁,因雨思乡,睹物伤怀,一切景语皆情语,不由使人想起“日暮客愁新”,“独在异乡为异客”,“巴山夜雨涨秋池”等思乡名句;三是语言优美,全文虽无一处堆砌辞藻,但无一处不让人感到熨帖自然,虚实相间,清新淡雅。好多语句值得涵泳品味,作为中学生具有如此语言功底是值得称道的。

但文中对异乡雨、故乡雨的描写过于空灵,以抒情代叙写偏多,缺少像朱自清笔下“春雨图”那种具体细腻的描写。

乡村夜景

夜幕渐渐降临,我独自一人靠在院中的躺椅上,舒展了全身,闭了眼,让柔柔的夜风抚遍全身,为我拂去旅途的尘土,风儿夹带着阵阵花香轻吻我的面庞,我不禁作了一个深呼吸,白日的劳顿顿时烟消云散。索性睁开眼,与这迷人的乡村之夜作

一次亲密的接触。

太阳下山了好一阵子,月亮还没有升起来,天空是一片瓦蓝,只有西天角上还漂着几朵淡粉色的云霞。不过它们好像耐不住寂寞似的,渐渐蜷成一团,不久便追随太阳西下了。门前几棵苍劲的大树挺拔地站在那里,像列队整齐的士兵,此时正肃穆地恭候夜神的降临。那些站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叫个不息的鸟儿们,似乎是在焦急地呼唤着外出玩耍的小鸟,促它们赶快回家。于是,天空中随处可见向四面八方飞窜的小鸟儿,这给原本悠然的夜晚平添了几分忙碌感。

在田间小路上,劳碌了一天的人们,这会儿也拖着疲惫的步子,赶着牛羊,在微薄的夜色中说笑着归来。女人们在灶头忙碌着晚饭,炊烟顺着烟囱一缕一缕地飘向天空。夜气中弥漫着农家饭菜特有的香味。被这香味深深陶醉的我,禁不住又一次长长地深呼吸……

点评栏

此句主谓搭配不当。

不多时,从浅蓝的天幕中终于冒出了月亮,很大很圆,也格外的亮。大地立刻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银纱。站了一天的楼房和被白日晒了一天的田野,这会儿终于安详地睡去了。四周是一片静谧,全没有先前那种微暮时的忙碌感。草丛里,各种虫子似乎正在争相卖弄歌喉,虫声繁密如落雨。院中几棵大树在地上和墙上投下了斑驳的树影。轻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树影也跟着晃动起来,像是传说中的小鬼们在打斗,很有些怕人。透过树枝,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依稀可见,但也都像睡着了似的,全没了白天的威风。

此句表达不当,是一个病句。

此句主谓搭配不当。

这时,一辆孤独的货车发出响亮的轰鸣声从对面的马路急驰而过。月光下白色的墙壁上,就同时会有一辆汽车暗影从树影中穿过,颇有几分动画情趣。记得小时候,伙伴们就管这叫“动画片”。那时候,对面每驶过一辆车,我们都会兴奋不已,欢呼着:“看动画片啰,看动画片啰!”有趣极了。

不知不觉中,我有了几分倦意,眼前的夜色变得朦胧起来,更添了几分娇媚、温柔。月亮似乎也有些困了,渐渐地隐到了高大的树梢间,四周更加静了,连虫子的叫声也只能偶尔听到一两次,整个大地香甜地睡去了,如一个在母亲怀里熟睡的婴儿,可爱极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竟靠在椅上睡着了。恍惚中,我似乎回到了童年,正和小伙伴们在这繁忙、恬静而又温柔的夜色中,看着那奇特的“动画片”欢欣雀跃,笑声划破了夜的宁静,传得很远,很远……

【总评】 本篇文章虽有病句及用词不当,少数语言,尤其是回忆童年看动画片那一段还须提炼,但总的来说,字里行间还是饱含着作者对乡村夜景浓厚的感情,十分动人。

二、点评尝试

怀念老屋

曾几何时,厌倦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曾几何时,浮躁、急功近利的心开始趋于从容、平静与自然,于是乎,怀念起在老屋生活时那份纯净、婉约的心情,以及那淡泊却不乏趣味的生活。

点评栏

老屋的日子里,有着水样的清晨,梦样的黄昏,蜜样的夜晚,而对于身处激烈的竞争与白日浮华中的我,不能不说是一种奢求。

红墙灰瓦,青石板砌成的道路古朴典雅,树木成阴,花儿弥漫的缕缕清香与鸟儿清脆婉转的乐曲,不能不说是一种自然和谐的旋律。这便是我的老屋,令我魂牵梦萦的乐园。

当东方的天空略显一丝微红,我早已来到屋后。那里,是一片萧萧竹林,竹林便演奏起交响乐,乐声沙哑,却颇具韵味,让我思绪联翩。林边的堰塘里,映着翠竹摇曳的风姿,仿佛明丽奇巧的水晶世界中那一抹翡翠,更增一丝妩媚。我爱站在竹林边欣赏这份自然的美景,却丝毫未曾考虑过,有朝一日,我也会远离它,融入浮华与喧嚣。

老屋的前后有几棵粗壮的长满瘌痢的老树,树梢上有着褐色的陈年老巢。夕阳西下的时候,温暖而斑斓的阳光,将树的影子久久地拖在老屋前,有一种说不出的缠绵、情深意长。我们目力所及的是无边的田野,遥远的地平线那儿是一溜儿淡青色的梦幻的树林,微风拂雨,可爱的倦鸟叫喳喳地归来。

那时我们的眼前,还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满天红蜻蜓,金色的阳光中,如无数细碎的闪光在翻涌。那是我们最为兴奋不已的时刻;一个亮亮晶晶的早晨,或是一个彩霞灿烂的夜晚,那时的我,心地透明,没有太多的牵挂与忧虑,幼稚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一切都属于我,包括那漫天的红蜻蜓。

最让我留恋的是老屋的夜晚。静谧与安适中又漫布着一种奇妙的气息,无论是奶奶的神话,还是那璀璨的明星,总能引起我的无尽遐思。那时的我,小小的手中总是捏着一只透明的小瓶,瓶中挤挤的、时隐时现的幽幽光芒透露出的神奇,不能不让我对这充满灵性的小昆虫感慨万千……

如今,老屋的生活真真切切地远离了我,而当我回忆起那段时光里平凡、细碎的小事时,它们却如同珍珠一般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正如一位哲人的话:那逝去的才是永恒……

我喜爱老屋的生活,沉溺于老屋的生活,当不再享受光着脚丫的欢乐,当扑捕流萤的乐趣只能在梦中重温,当我们刚刚懂得回首望一望曾经的时候,人生的所有事物,却如潮水般铺天盖地涌来,似“哗”的一声,将以往的我们彻底打碎了,往日如泡沫儿一般,款款退去了。

人生,大概亦是如此……

【总评】

水 乡 吟

撑一把淡淡的小伞,拨开江南如丝的细雨,徜徉于故乡的石桥流水间。这时,心情也变得如雨丝般静谧而温柔,我便融入那如诗的梦中水乡。

点评栏

清江玉笛随风去,一叶轻舟入梦来。

半轮艳红的落日悠闲地漂浮于流水之上,安详地注视着这古老而宁静的江南小镇。江南的水柔柔地舒展着身躯,穿过小桥,流向远方。古老的石桥上,几位老人坐在一起望着远处的落日,对着静静的河水,闲适地拉着家常,忆着往事。天真的稚童嬉闹其间,逗得老人们不时开怀一笑。夕阳的余晖中,不时有窄窄的乌篷小船静静地驶来。木桨轻轻地插入水中,激起层层水波,咿呀的桨声,清亮的水音,汇成了一首美妙的水乡渔归曲。孩子们围成一团,拍起胖胖的小手,摇着头齐唱:“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故乡的船,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乌黑油亮的船篷,窄窄的船身,来往于江南小镇悠长的河道上,穿梭于粉墙黑瓦的水乡老屋间,犹如一曲古老笛声中跳动着的小小音符,载着水乡人一年四季的收获与希望,载着一首首稚气的童谣,轻轻哼唱着。与湘西小镇的吊脚楼相比,这水乡少了一种淳朴奇险,多了一分畅达平稳,一如水乡人的生活,淡泊而安定。然而战争年代的小船,却担负着一种特有的使命。江浙小镇中,那原来温存平和的男男女女们,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个个热血涌动,浩气充溢。水乡的小舟来往于这群人之间,远去的是坚定的信心,载回的是民族的希望!世人不由惊讶,这是江南的水乡吗?这是水乡的人吗?这江南的妩媚,竟也孕育了这些热血英豪!水乡人淡淡一笑。风雨过去了,阳光又重新普照在这水乡上。于是,窄窄的乌篷小舟,又静静地轻轻地摇着,哼唱着那水乡的歌谣……

水乡的桥,多数是小巧而牢固的。千年的石板铺就了饮涧的长虹,它静卧于流水之上,相连于两岸之间,亘古不变。不知古纤道是否能算作桥的世家,它那悠长默然,的确有着一种独到的江南韵致。

踏上了那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变更的石桥,在双足与这古道的叩击声中,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历史的沉吟。于是,思绪的羽翼飞越时空。世世代代负重的纤夫,那纤索沉沉地压住身子,粗糙的纤绳嵌入他们黝黑的皮肤,勒出一条深深的印痕。纤夫在负重中昂起头,凝视着那绵延的纤道,路还很长。捏一把汗,望着远处的绿树人家,心中想着,或许家中的妻子正淘米做饭,天真的小儿正倚门相望。于是,疲惫的脸上漾起淡然却深情的笑……岁月悠悠,千年古道默然依旧,而纤夫负重的身影已成为同样古老的故事。与它相伴千年的小船,流水的宁静平和,早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如今的纤道支离破碎,却仍以老者的宽容与平和爱抚着这年轻的生命。或许它正在企盼着一种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和谐。于是,千年古道以它的方式沉默着。

这就是水乡,江南的水乡。淡泊如水,柔情似酒,像一曲古筝独奏,清丽而淡雅……

【总评】

个性展示

一、个性立意

立意示范:

素描是画家的基本功,好的素描作品里面不仅能看到画家的笔法、手法,更能看到其眼法、心法;如果将赞美故乡山川美景的大题材比做长卷巨作的话,那么我们聚焦于故乡的一花一草,一景一事,就好比是为自己的家乡留下几张素描小像。下面两个示例就是作者对自己故乡风物的描摹。

示例一:

记忆中家乡的秋,除了吃食,也没别的了。……这第一样,就是地瓜。小时候,刚刚入秋,天还不凉我就早已馋上它了。有一次,大概是想得慌了,就偷偷跑到离家最近的一块地里,蛰伏在土沟里,挖地瓜。好不容易触到一点须,蹲坐起来,使劲一拔,连人都仰倒在地上,再看手中的地瓜,却如手指差不多大。也顾不得这些,就是它浑身裹着泥,我也吃定了,才刚入口,嚼了几下,怎么吃不出那股甜味,却是黄连一般。一边吐,刚要开口叫,却被一个人揪住了,是谁我也记不得了,但那节地瓜的味却还记得。他用一只大手抓着我的领子,笑骂着教训我:“小呆子,这玩意儿是要经霜打后才甜的!”我问:“要经几霜?”“大概一个月呢。”“怎么不早说,害得小爷我费了这么多气力!”我拍拍衣服上的土,心里也就安分下来了。剩下的就是一天天的在日历上数日子。三十天过去了,我急不可耐地拉着爸爸去刨地瓜,刨回来以后,吃不完的得埋在地穴里,还得开一个小口,便于取出来。所以到了冬天,我便最爱钻这洞了。

评价:

童年中有无数次幼稚的胡闹,许多同学在作文里也喜欢回忆往事,但是,如果只是照实记录,那就没什么意思了。作者在此处写出了小孩子的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强,有着浓浓的童趣,也就给读者带来了咀嚼的滋味。小处落笔,得到的却不仅仅是一小块地瓜呀。

示例二:

昨夜下了一场雨,今早起来,看见被雨水打湿的水泥场已干了大半。风呼呼地吹着,听天气预报说,西北风有五到六级,最低气温1度。我站在场上,接受着西北风的洗礼,感觉并不怎么冷嘛,雨水虽然带来了寒意和阴冷,但也洗净灰蒙蒙的阴霾。回头望望,我家旁边的两棵柿子树上的叶子都早已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和上面吊着的几个被鸟啄掉了大半现在早已干瘪的柿子,在寒风中,它们紧紧地牵着枝干的手,在空中荡着秋千,它们有自己的乐趣。一群麻雀飞过来,停在树枝和电线上,啾啾地叫着,观望了半天,也没有加入到干柿子们的游戏中,相约着又飞走了,到别处转悠去了。在田间,场角上,你能看到草上或是稻柴上有一片一片的白色晶体,就是霜。这时,老人就会说,霜降后的青菜吃起来是很甜的。确实,一棵棵青菜在霜的包围下,色泽艳丽,绿得可人。人们定会烧菜饭吃,拌着猪油,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有的人家还会放点咸肉,啊,说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真的好怀念。

评价:

对故乡的回忆,大多聚集在春夏秋三季,而这位作者偏偏将镜头对准了冬天。阴冷的冬季没有给作者带来压抑,反倒体验了一些清爽,增加了新的回味。这风中的体验使人觉得家乡无处不可爱。

我来立意:

1.

2.

自我评价:

二、个性写作

写作示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太深。”爱家乡,爱土地,此乃人之常情,归根结底,我们爱的是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亲人,这才是我们与故土割不断的情缘。请以“那乡·那土·那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点拨:

本题目是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在构思时,要将“家乡、土地、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应该看到,“家乡”、“土地”这些概念都是老题材了,要想写出个性,写出新意,关键还是要看对“人”的塑造与刻画,特别要注意发掘人与其他两者之间的内在情感,写出真情。在写作时,应该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描写为实,抒情议论为虚。不可轻描淡写,只是空发感慨,没有扎扎实实的刻画描写,一切情感的表现都是虚假的。

例文:

土地·父亲

葛恒兰

有人将土地比作母亲,而我却觉得,土地更像父亲。

那年中考后,我们放假早,正好赶上了插秧,我就随着父母以及兄长去插秧。正是大热天,站在水田里,头顶是热辣辣的太阳,脚底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水洼,那洒满化肥的水被太阳一晒,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且有点温热。我们的脚就这样浸在水里,一天中,除了吃中午饭以外,其余的时间都泡在里面。插秧就是这么辛苦,你站在水里,得把腰弯下,一手拿着秧苗,一手向水里插,而且得处处防着蚂蟥的叮咬,一天下来,整个人都不成样子啦,活脱脱一个泥人。第二天早上,我感到腰酸背痛,胳膊被太阳晒得一层一层地脱皮。

父亲机械地插着秧,头也不抬,秧苗间隔排列得是那么整齐,就像是用直尺测量过的,那件漏了好几个洞的衬衫被汗水打湿了一大片。我真正感受到了“锄禾日当午”的辛苦。看着看着,我越来越觉得,父亲那黝黑的皮肤同脚下的土地已经是浑然一色了。

当然,现在我不用插秧了,可那段经历却老是挥之不去,我也曾问起父亲:

“爸,你一年四季在土里泡,能弄出点什么名堂呢?”

“庄稼人,不种地,还能干吗!”

“你看人家小顺子一家,老子儿子出去打工,楼房都盖起来了,你再看咱家。”

“唉!爸老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了,况且伺候了大半辈子的那片地我也舍不得啊!”

看着父亲那浑浊老眼中深深的眷恋,我不忍心再说下去,也许父亲说的对,一个人老是跟一样东西打交道,能不产生感情吗!

但父亲毕竟是父亲,他出生在四十年代,他不糊涂,也还知道要适应如今的变化,但面对现实,他又只能忍气吞声。我们那儿有个老企业——汤沟酒厂,要搞扩建,得占用大片农田,我家的田正好也在其圈地的范围内。当时厂里开的条件是每摊到一家介绍一人到厂里上班,如果面积大的再按地算钱。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大家都心动了,哥哥已经同几个要好的同学开始商量,到了厂里做什么工作。只有父亲,脸始终是阴沉沉的,要么在大门口闷闷地抽烟,要么就是躺在床上不动,隔好长时间突然地长叹一口气,呢喃道:那么好的一块田地,就这么没了吗?唉!

可最终,父亲还是没拗过我们的心,因为能让哥进厂这个条件太诱人了。可父亲却始终好像失去了什么,要建房的那几天,父亲总是心神不安,他一天要到田里看好几遍,虽然明知地已经是别人的啦,他还是同往常一样,到田里去除草、打药……我那时真搞不懂,他在想什么,我就问:

“爸,这是要被用来建厂房的地,好像就在这几天就要有人来开工啦,人家已经把钱给我们了,你还弄它干什么呢?”

“他们一天没来,这田就还是我的,它是我的田,我就得去侍候它,看着它长满草,我难受。”

厂房奠基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带了一个土盆出了门,回来的时候,装了一盆土,我们问他干什么弄一盆土回来,爸说:“以后,我就不能再侍候它们啦,留一点,作个纪念吧!”那天晚上,父亲一直蹲在内屋抽烟,边抽边咳嗽。

后来,厂房是建成了,可厂里因为资金困难,一直没有用那片房子,因此那房子就站立在一片杂草中,不时的,父亲还会去那除草,可毕竟面积太大了,凭他一个人的力气,显然已无力回天。但是,只要有空,他就会到那地里去转转。父亲看着那片土地,总是在说:“可惜啊,白糟蹋了一大片好地,它们多肥啊,这几年,要长多少庄稼啊!唉!”

现在,那盆土仍然还在我们家藏着,每次回家看到那盆土,我就仿佛看到父亲那满是皱纹的老脸,还有那一声长长的叹息。

评价:

这段文字记录了自己与土地与亲人的交流和对话,“土地”与“父亲”互相映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将父亲如土地般朴实的性格和语言展现给大家,不带任何矫饰,文风也如土地一般朴实。

我来写作:

思乡是永恒的话题,请你读下面的诗句名言,择取其中一个角度,写一个40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张九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

自我评价:

美文橱窗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想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枝。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服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得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故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是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八面来风

妙语集锦

1.家是一个温馨而甜蜜的字眼。在家可以撒娇,也可以打鼾,可以舒展筋骨,也可以栽培志趣,可以毫无顾忌地回归天性,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尽享天伦;可以冲破时间的界限去聆听儿时的笑声,也可以倒转时针去寻找岁月的足迹;可以观鱼赏花,自作佳肴,美化休闲的时光,也可以打点行装充气加油,准备扬帆远航……

——张万处《读者》

2.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爱情还有自私的地方,母爱的情绪就不再有它了。

父爱绝对不受个人利害的玷污,父爱的持久不变和广大无边,远过于情人的爱。

——[法国]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妙语录》

3.蔷薇花又开了,与那年的一样幽美芬芳。篱笆栅栏下的蔷薇花之光斑,飘飘荡荡,带着浓浓的忧伤。闭上眼睛,微微发呆,记忆深处,你笑唇比这花儿甜。

——杜 玲

4.落日熔金,暮云四合,晚霞带着无尽的沉思,落在了那片青冢,云无语,草也沉默;落在了那片空白,让人忆起了你,用缕缕青丝熬成了白发沧桑,用自己的明眸点染了那一方净土,那一方空灵,那一方空白,那一道风景。

——胡 敏

5.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

——陆晓磊

6.秋天,树叶黄了,枯了,快要脱落了。枯黄的叶子离开了枝头,在风中飞舞着,怀着对金秋季节无比眷恋的心情离去。假如我是落叶,我愿意很快地落在地上,又很快地被水溶化,然后钻进又黑又香的泥土里,尽情拥抱这些又大又小又粗又细的树根。

——张 凯

高考T台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200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优秀作文一:

故乡,我永远的梦

一日,偶读到作家莫怀戚的一句话,“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最能打动人的心。”是呀!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心啊!为了求学,我踏上了离家的路,但是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退,反而越来越清晰了。

正如一句诗所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身在外地,每当我仰望那轮明月,便想起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在鲁西南平原上,那里总有似乎望不到头的麦田。清晨,一声一声的鸡啼回荡在我的小村里;傍晚,一丝一丝的袅袅炊烟无限柔情地笼罩着它。故乡的记忆好似一个水坝,开一个小口也能决堤。如今,当我站在故乡之外,站在童年之外,我发现自己的身影依然飘荡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

就算时间是杀手,除掉我脑中封存的知识,它也永远不能夺走故乡的记忆。我依然记得村口的小河,弯弯曲曲载着我对亲人的思念;我依然记得父亲种的那棵歪脖子树,挂着儿时五彩斑斓的梦想;我依然记得村东边那口井,黑黑的井口装载着我的不安。时间能使绿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故乡,我永远的梦。如果我是失根的兰花,飞舞的秋蓬,那故乡的记忆就是我重归大地的力量。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不能阻止汽凝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间只能叹息,因为在对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会有“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低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会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故乡的记忆会因我们的年迈而愈加清晰。

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一枝一叶总关情,情到深处忆故乡。故乡,装载着我们的梦。即使树高千丈,叶落必将归根;即使时间流逝,故乡的记忆也永远不会风化,永远不会!

优秀作文二:

蔷薇·故乡

席慕容说: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阔别故乡多年,我才吟出这一句诗的滋味。或许,“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关于故乡的记忆经历时光的打磨,反而愈发清晰了。

梦中常常回到故乡。那是一个安谧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欢快的蛙鸣,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时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戏,水花常常溅在挽起的裤管上……宿舍的人说我常常在梦中笑出声。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浮在我眼前,六年来从未消失过。我常常怀念那些淳朴的乡亲,他们是不是也同样惦念着漂泊在外的伢子呢?

初到城市,我紧紧握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开。那些红烛,灯光,悠扬的萨克斯,快节奏的列车……一齐向我涌来,让我不知所措。想像中的城市应该是多一些安宁和淳朴的,一如我的故乡,那个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地方。

时间有时候很慢,特别是久久收不到家信的时候,我在日历牌上用鲜艳的红笔圈出每一个收信的日子。对我来说那一天是新年,是最值得铭记的日子。圆圆圈圈,红色有时密有时疏地散落在每一本日历上,记载着好多关于故乡的记忆。日历不只明示给我时间,更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也许,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根”的感觉吧。

问及故乡,回信中常说哪里变了,哪里没变。于是关于故乡的记忆也一点点修整,一点点完美。时间固然更改了故乡昔日的容颜,却风化不了她在我心中的记忆。

某日在键盘前敲文字,洋洋洒洒一片全是记忆中的故乡。隔几日汇款单来了,除了稿酬,还有一句: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席慕容

拿到单据的那一刻,泪水盈满面颊。我不知道是谁特意写给我的这句话,也许他/她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吧。记忆中的故乡,时间愈久便愈有分量。时间又怎会风化她在我心中的记忆呢?

我的故乡,我心中的无花蔷薇,千载盛开……

总评:

这两篇优秀作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融入真情。文贵情真,有真情的文章才能给人以感动。两位作者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融入字里行间,呈献给读者,在不知不觉间也让我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二、精选细节。文章忌空泛,不少同学只会空洞地抒情,而不善于选择感人的细节而描写,结果也许自己很感动,而留给读者的感觉却是好可笑。“一声一声的鸡啼”,“一丝一丝的袅袅炊烟”,“村口的小河”,“那棵歪脖子树”,还有“欢快的蛙鸣”,“老牛‘哞—哞—’的呼喊”……,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都成了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有了这些,对故乡的思念也就落到了实处。

三、写出文采。精彩的语言是两篇文章的一大亮点。除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恰到好处的引用,林林总总的古今中外诗文名句不仅让人欣赏小作者积累的丰厚和学识的渊博,更有助于情感表达的酣畅淋漓。

高考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富人,成天觉得自己不痛快,他决定出去寻找痛快。他看见一个农夫在耕地,便问他:“你知道哪里可以找到痛快吗?”

农夫说:“你帮我把地耕完再告诉你吧!”

“好吧。”这个富人下了地,和农夫在炎炎烈日下干起活来。

地耕完了,他们来到树荫下,富人感到非常口渴,农夫给了他一大碗水,富人一饮而尽,情不自禁地说:“真痛快!现在你快告诉我,到哪里可以找到痛快?”

农夫说:“你不是已经找到痛快了吗?!”

这个故事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联系生活,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③卷面工整。

思维魔方

材料:

2009年5月7日晚,年仅25岁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文二西路过斑马线时,被一辆疾驰的三菱跑车撞飞,抢救无效死亡。而这起事故的肇事者胡斌是杭州师范学院体育系的大二学生,20岁。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肇事者驾驶的是一辆经过改装的红色三菱跑车,事故发生时,正与一辆法拉利和一辆保时捷飙车。目击者称,死者被撞飞5米多高,然后落到20多米远的地方。

事发后,胡斌及其同伴对被撞者的安危毫不关心,他的同伴还提出,找路子摆平此事。随后有一名黑衣女子赶到事发现场后,打了40分钟电话,让人心寒。尤其是与胡斌一起飙车的同伴在事后叼着烟、若无其事的照片被媒体刊发后,深深地刺激了很多公众的神经。第二天下午,也就是5月8日,杭州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根据当事人胡某及相关证人陈述,认定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每小时70公里左右。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初衷本应是给关心此事的广大民众一个交代,没想到却更激起了公众舆论的极大愤慨和普遍质疑:根据常识,70码的车速,怎么能造成把人抛出两层楼高,几十米远的车祸?在极为被动的情况下,有关部门被迫请专家组鉴定,专家组鉴定的结果是车速为84.1公里到101.2公里。

分析:当公共道路成为飙车赛道,当明令禁止的改装车辆畅行无阻,当越来越多的“富二代”个性过度张扬,这看似简单的飙车事件中揭示了怎样的社会顽疾?法律之外又暴露出哪些社会功能的缺失?

1.除了为不幸者扼腕叹息,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人敢视法律为无物,在人流如织的市区道路上“飙车”?为什么有关人员所关心的竟然不是被撞者的人身安危,而是想方设法急于“摆平”?是不是我们的法律太没有威慑力?是法律量刑太轻,还是钱大于法、权大于法在作祟?

2.杭州“飙车”案暴露的不仅仅是法律意识淡薄,更是“生命权意识”的缺失!“飙车”夺命行为之所以引起公愤,是有的肇事者把自己的一时快意凌驾于他人生命权之上。除了严惩之外,我们又该怎样加强“生命教育”,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3.怎样消除执法不公的痼疾?社会的公正依赖于法律的公正,如果不能保证法律的公正,社会公正无从谈起。从事件的处理经过来看,人们不能不对杭州有关方面的公正产生怀疑。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类事件还在许多地方陆续上演。

4.作为家庭,如何教育“富二代”?富起来本是好事,但是这些先富起来的家庭如果养出来一个到处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那不仅是家庭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但让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悲剧并非仅有,那么如何加强教育,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理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文坛妙典

张 三 影

宋朝词人张先①,字子野,善写小令。重视字句的锤炼,而且喜欢描写一种朦胧美的境界。

一次,有位客人当面赞扬他说:“你的《行香词》写得好啊,很多人都爱读,甚至有人因这首词叫你做‘张三中’哩!”

张先一时还不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表情愕然。

那位客人解释道:“那是因为你在词中写了‘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那样的绝妙好辞!”

张先道:“啊,原来是这样的。其实那几句我自认为还不是最好的。”

客人问:“那你自以为最得意的诗句是什么呢?”

张先道:“那就是三个‘影’字句,即‘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那的确是绝妙的诗句。”客人表示赞同。

于是,张先结论似的说道:“人们与其称我‘张三中’,毋宁叫我‘张三影’吧!”

从此,“张三影”的名字就在人们中传开了。

[注]①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天圣进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诗词都有名,尤长于词。有《安陆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诸天演绎

    诸天演绎

    一人穿越,不断演绎,不断进步的过程
  • 超级神瞳鉴宝师

    超级神瞳鉴宝师

    杨立因为农村出身被女友家嫌弃,被五十万彩礼逼退。看破感情,又不慎坠崖,被豪门美女救下,意外得到先祖传承。自此杨立玩转都市,纵横天下......
  • 奇幻的爱情游记

    奇幻的爱情游记

    战国时期刘家大府的少爷因外出打猎,然后马忽然受惊,将他甩了出去,因撞击了头部导致失忆,恰好失忆的时间吴家趁机偷袭,刘家遭遇了灭门之灾,后掉入山崖,认识了吴家抛弃的女婴后展开了一系列的爱情故事...........
  • 苍羽梦

    苍羽梦

    一道域外的虹光,撕裂了时空,引来了杀戮。阴霾笼罩,这赖以生存的大地,在黑暗之中涅槃,在死亡之中焕发无穷生机!从此,苍穹不只限于顶上,新的征途,也因探索而更加璀璨!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末世危机之苟命日常

    末世危机之苟命日常

    泻药,人在末世,苟的越长活的越久。末世前,周舟没有钱,,工作,伙伴,伴侣;末世后周舟每天忙着苟命,但是权力,伙伴,伴侣这些之前梦寐以求的东西却纷至沓来…….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是光也是救赎

    是光也是救赎

    一个外表单纯可爱,温柔体贴的男孩,实则是一个变态杀手,他拥有高智商.策划了一场谋杀案但在快要实施的时候机缘巧合下遇到了那个他,本想要回归平淡时候却已经回不去了.他是一个退休警员,如今在做某公司CEO.在遇到那个男孩之前他本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笑了.他是他的光.他也是他的救赎.
  • 落晴郡主

    落晴郡主

    美绝人寰朱落晴,非常出生奠苦命。昔日乡农身,摇身1变成为王爷掌上珠。是义女?还是亲女?风云际遇,皇帝生情;威逼利诱,不为所动。落晴心,系萧儒,如丝如麻理还乱;王府变,仇恨深,亲人爱人各依依!罢,只得携爱走天涯……本书虚构,读者勿对号入座。请多多投票哦!——————这是我写的第1部长篇小说,里面肯定存在诸多不满意之处,希望大家给个意见啊!(朋友们,愿意跟幽韵做朋友的欢迎加群7、2、0、8、3、7、6、6,新人作者也好,读者朋友也好,统统欢迎哦!!!)————————另外:新坑《同居人之梦》希望大家给个支持。。。
  • 雷鸣水浒满江红

    雷鸣水浒满江红

    施耐庵笔下的水浒英豪自忠义堂排座次后,结局何去何从?真的会成为征讨方腊鹬蚌相争的牺牲品?还是变成俞万春笔下无一逃过诛戮的魔君强盗?荡寇志张叔夜二十万大军征讨梁山究竟成败如何?谁能替代宋江率领天罡地煞走上正路?抗击金军,严惩雷将?卢俊义?吴用?林冲?柴进?杀戮梁山好汉的陈希真,云天彪,陈丽卿他们下场最终如何?扈三娘和林冲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吗?靖康后岳飞大鹏起汤阴,梁山好汉又何去何从?助宋廷抗金?自立山头替天行道?笔者结合水浒传,荡寇志,说岳等小说和宋金正史,试图为水浒迷岳飞迷看官们奉献一个让人激昂,感慨,悲伤,赞叹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