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800000009

第九章 传功

这几日,季云和俞大猷一边准备,一边让智凌大师教众兵将练习武功。智凌大师性子急躁,士兵有练的不好的地方,他一急眼非打即骂。其实他也不好好想想,他已有二三十年的功力,所练的又是少林派上乘的武功。这些士兵如何能有他的造诣?在他眼中看来自是绵软无力,漏洞百出了。练武又岂是三五日便能成的?而且兵将见他凶恶紧张之下,进境的更加慢了。如此一来,智凌大师又更加急躁。

多人找俞大猷诉苦,俞大猷看着士兵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也是觉得大师过于严厉。不过只说了几句大师也是为了大家好,安慰一阵,也就算了。

而智凌大师听到别人抱怨,也是大怒‘洒家费了这么多功夫,累的半死,倒落得你们埋怨!奶奶的,不教了!’

次日一早,将要晨练的时候,智凌大师还在赌气,睡着不起。

俞大猷将众兵将召集到一起,季云硬拉了大师起来。对着兵将们说道‘众位兄弟们,你们可能也知道倭寇并未离开。据我推断最近两天又会来进犯。我们没有援军,只能靠自己。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两天我们多少兄弟因为武艺不精伤在倭寇刀下?’

这时众人又想起前日大战时的情形,人人不寒而栗。季云接着说道‘兄弟们现在做好决定,是愿明日死在倭寇刀下,还是今天在这受大师打骂!如果不愿跟着大师受苦的,请站到左边,大师绝不会再骂你一句,更不会打你!愿意留下听大师教诲的,都站到右边。大师还是一样将全身本事倾囊相授。’

那几个带头告状的首先站了出来,径直走到操场右边,大声道‘智凌大师,我们知错了!我等愿听大师教诲,还望您不计前嫌。以后我们有练的不到之处,大师尽管打骂便是。不必顾忌。’

众人群情激昂,皆叫道愿听大师教诲。

智凌大师本来还在耍小性子,这时见大家这么抬捧自己,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忙道‘好说,好说,众位兄弟别嫌恶洒家便是了!’

俞大猷见季云一席话说的大家心服口服,士气提升明显,深感敬佩。

大师也走到季云身边低声道‘季公子,你真厉害!这么大的事,你几句话就解决了。你这些话,俺这粗人可万万说不出来。’

训练开始之后,士兵果然都认真的多了。智凌大师也一改常态,耐着性子教授。

时间紧迫,他把入门扎根基的功夫抛开,只教一些练熟马上就能上阵应用的简单招式。而那几个被打得较狠的竟也主动找到智凌大师讨教,学的甚是认真。因为他们也明白了,这几个简单的招式,上了战场之后,决定的可能就是自己的生死存亡了!

第三日上午,探马回报,倭寇分作两队。一队集结于西边正节指挥所一带,准备进攻。另一队在铁铃关外,虽然人数众多,季云和俞大猷仍是看出铁铃关下只是佯攻,当下已有防备。

过了辰时,季云便不知去向。刚到午时,部队将要吃饭时,倭寇开始进攻。智凌大师率众迎上。倭寇忌惮他的神威,不敢过于逼近。

两军正对峙之时西路探马回报,倭寇主力在全力进攻正节指挥所。怕是抵御不住!俞大猷忙令兵将撤回关内守御。请智凌大师率手下百余精兵驰援西关正节指挥所。

其实正节指挥所关口内足有六七百名士兵,进攻的倭寇却只有二百余人,仍是被倭寇打的节节败退,而那将军已准备好跑路。正在这时,智凌大师率众赶到,见他们怂样不禁大怒。呼喝他手下官兵力战迎敌。

不过他手下尽是脓包,毫无用处。智凌大师只得亲自率领自己所带来士兵上前堵住。

倭寇见过他的神威,心中惧怕,一时之间无人敢靠近他。别处兵将却已和倭寇交战在一起。智凌大师也不会什么阵法,战术,只是追上倭寇就打。只一炷香的时间,便打伤了七八人。

但是别的官兵可就惨了!特别是守城部队,已死伤了七八十人,余下更无斗志,一心想逃跑。而将军更是毫无智计,连面都不敢露。只传令士兵拼死抵抗,至于怎么个拼死抵抗法,大将军却是一句没提!

而这时攻击铁铃关的倭寇却突然多了起来,而且来的是一群武功高强的黑衣倭寇。却原来倭寇使的是调虎离山之计。

这几日倭寇将领又陆陆续续调集了一百多名精干倭寇前来。先是以小部分兵力进攻铁铃关作为佯攻。然后又以主力进攻正节指挥所。让俞大猷以为倭寇真正意图是西边关口。俞大猷见状让智凌大师率精锐支援。

而倭寇真正的目的正是调开智凌大师。他们唯一的顾忌便是这个大和尚太过难缠,只要大和尚走了,便无所畏惧了。见大师离开,便以新来的这些生力军作为奇兵突袭。正是一个调虎离山之计。而纵然大师立刻从正节指挥所回来,也得一个时辰以上。这一个时辰足以拿下铁铃关。

但他却没料到这几天兵将日夜操练。而大师所教武术又是极为实用,故虽然有生力军加入,仍是斗了个难分难解。

而这时正节指挥所却支持不住了,守将方德龟缩不出,守军早已溃不成军。智凌大师所带亲兵虽然精锐,但人数太少。倭寇又不与大师接战,只急的他哇哇大叫。

冷静了一下,大踏步走入关内。见到那守将方德模样倒是颇为威武,面如重枣,颌下一部长须,看上去威风凛凛。不过人却躲在桌子后面,吓的冷汗直流。

大师上前揪起方德道‘出去,率领士兵抵抗倭寇!’

方大将军平时饮酒作乐,吃喝嫖赌倒是大行家。至于行军打仗么,那还是别提了。

关外这么多倭寇,你现在让他站稳不抖,恐怕都不是易事,如何迎敌!

智凌大师一个耳光就打了过去,但一想到还得靠他组织守军抵抗,蒲扇般的大手将要扇到他脸上的时候又硬生生的停住了。

饶是如此,方德也已吓的面无人色。智凌大师说道‘出去,率领士兵好好抵抗,洒家保证没人伤的了你!’

方德一听这话,顿时放心,道‘大师可保我安全?’

智凌大师心中早已怒不可遏,却仍是温言道‘放心,我寸步不离你左右便了!’说完环顾四周,找到一张桌子,啪的一掌打的桌面碎成好几块。方德看的桥舌不下。

大师一来显示有能力护他周全,二来也是立威。大师的大掌能拍在倭寇身上,那也能拍在他方德头上。

这一掌连三寸厚的桌子都不是对手,何况他方大将军的脑袋!

方德虽然无能,不过脑子转的倒是飞快。当下迅速分析了一下形势,马上得出结论:相比较倭寇,这个大和尚好像更加凶恶,更加惹不起。

而且毕竟是中国人,还是有爱国之心。当下令部下拿来披挂,身披重甲,手执一柄大刀。你还别说,这一打扮倒是真的十分威风,颇为唬人。大踏步走出关口。不过只踏了几步就停了下来,眼巴巴看着大师。大将军心里明白的紧,倭寇可不是那么好唬的!

智凌大师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跟了上去,说道‘洒家保你无碍,放心吧!’

两人出得关来,战况已极为紧张。守军已伤亡了一百多人。平素这种情况之下,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大伙便集体逃命了。谁知今天不知道大将军中了什么邪,还不跑,大伙当然也不能先跑了!

这时却突然看见大将军身披重甲威风凛凛的出现,下巴都差点惊掉。不过方德却没什么主意。智凌大师也不知道该怎么统帅众人,他也知道自己一个人蛮打也成不了大事。

这时大师所携亲兵中有一人,名叫王通。快步走来,告诉方德下令守军退回集成队形,凭人数优势,以四五百人对付一百多倭寇,只守御,应是无碍。方将军依言下令将兵将聚在一起。形势便不再像刚才那般危急。

而俞大猷手下训练有素,队形整齐与倭寇相较也不落下风。

智凌大师见士兵已能自保便迎上前杀敌。方大将军也打定主意,自己一定要形影不离的跟在这个凶恶的大和尚身边。倭寇亲眼见过大师的威力,他所到之处,倭寇纷纷四散逃避,无人敢上前接战。不过没跑开的都被大师一拳一脚就打得骨断筋折。待得大师和俞大猷部又杀伤了二三十名倭寇,强弱之势登时有些颠倒过来。

倭寇指挥见情势已极为不利,却不能撤退。他得到的是死命令,至少拖住智凌大师一个时辰。

当下令十余名武功高强的倭寇团团围住智凌大师,也不接战,大师往东走,西边的倭寇便从背后进攻。待得大师回头,西边倭寇立刻退回,东边的再从背后进攻。

本来这种小把戏也奈何不了大师,只是他还得照顾方大将军,却是不易突围。

王通见状立刻大叫方将军下令队伍从左侧迂回。话音刚落,将军尚未答话,智凌大师大吼道‘众位兄弟,一切全听王通指挥!’

他声音洪亮,人人听的清楚。王通令守军向左侧迂回,切断左路倭寇进攻。又指挥本部军队分散队形,向大师靠拢,倭寇诡计便不再凑效。分派的井井有条。

倭寇指挥见战事已极为不利,不过若是现在撤退,回去一定受军法处置。只得拼命坚持,死战到底。

正在这时,倭寇后方却出现二三十人。正是季云所带领。倭寇大惊失色,身后这些人数虽少,却占据了要塞位置,而且个个精干。现在已是腹背受敌,登时阵脚散乱。一阵夹击,倭寇顷刻间死了三十多人。

智凌大师更是勇猛,大呼杀敌,如入无人之境。那方大将军跟在大师身边,大呼呐喊助威,所到之处,也是无人可挡。

倭寇指挥只得率部一边拼死抵抗,一边向铁铃关方向撤退。王通领军一阵追击,又杀伤了十余人。倭寇更无斗志,狼狈逃窜。

季云这时也已现身,智凌大师一见大喜,忙迎上前。来不及所说战事,季云让大师王通率众继续追击,赶去接应俞大猷部。而季云并没有跟去。智凌大师放心不下要与他同行,季云却微笑道‘大师听我吩咐,回头见分晓。我还有别的事。’

智凌大师对他十分佩服,见他如此说便率众走了。

而这时铁铃关下战事已是十分紧张。俞大猷依季云之策,假装中计派智凌大师去正节指挥所应援,引诱倭寇主力出战。但倭寇这一生力军却是异常强悍。应付起来,颇为吃力。心下有些担心。

不过倭寇将领更是担心,按他本意,将军队分作两队,依计划行事,俞大猷也已中计。本来估算有半个时辰,足以拿下铁铃关。但没想到这几日智凌大师悉心教导,官兵日夜苦练之后,战斗力大为提升。

其实武功固然提高了些,更重要的是信心的提升。见了智凌大师的神勇之后,好像人人都不在害怕倭寇,个个如狼似虎。所以倭寇虽然凶悍,又有生力军加入,人数也比俞大猷部多些,却仍只是旗鼓相当。

本来以为智凌大师从正节指挥所到铁铃关至少得一个时辰,拿下铁铃关绰绰有余,未想到却成了一个僵持的局面。当下不住喝令士兵拼命攻打。

俞大猷听从季云的计划,以防御为主,只要能坚持一个时辰,便可大获全胜。他亲自在最前线鼓舞士兵抗敌。那日状告大师最凶的一人,便是王猛,和王通是兄弟二人。他全力护在俞大猷身边。

这时有小队倭寇突围而来,直奔俞大猷所在阵地。众亲兵劝他到后方指挥。王猛说道‘我们关口,乃至苏州百姓安危,全仗将军统帅调度,若将军出了意外,无人能主持大局!还请将军离开前线!’

俞大猷坚决不允,众兵将受他鼓舞,均是热血沸腾。

此时那一小队倭寇已有几人冲破外围防线,直奔俞大猷而来,个个武功高强。王猛率十余名亲兵上前抵住。

倭寇首领集中手下最强的十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小队,决意不惜一切代价先杀了俞大猷。只要俞大猷一死,士兵群龙无首,就可一举击破。

而王猛率领的也是俞大猷手下最精锐的士兵,不过武艺却不如对方。幸好倭寇只有六个人突围过来,二三人合斗对方一人,倒也勉强支撑的住。而另一侧外围防线也有些告急,俞大猷临危不退仍是指挥防御。地势之利加上防线坚固,倭寇推进十分缓慢。

王猛独自和倭寇小队队长接战。他小时候学过两年武艺,在部队又学了些军队所教刀枪棍法,兼之身高力猛,上阵打仗倒是不弱。但与武林高手对敌,却是不足。那倭寇刀法迅捷狠辣,招式怪异,逼的王猛手忙脚乱。身上也中了几处刀伤。不过均只伤及皮肉。他生性勇悍,受伤之后反而激起了他心中怒气,打得更加狠了。

他臂力甚强,但讲到招式的变化,就比对方差的远了。好在对方知道力气不如他,不敢与他刀剑相交,招式不能使全,威力便打了折扣。几次有机会得手都被王猛以蛮力猛击,招式一顿,便只能伤及皮肉。

不过王猛也知道,自己不是对方敌手。而这一小队倭寇,已渐渐占到上风。一会不但自己难以保住性命,手下这班兄弟甚至俞大猷都有生命危险。他极为崇敬俞大猷,又是个血性汉子,眼见战况不利,突然冒出个想法,要和对方倭寇同归于尽!

心念一动,决定不再理会对方的招式,明知对方一刀砍向自己左颈,却不闪不避,也使一招准备与对方玉石俱焚。

而一霎那间来不及细想,自然而然的使出了这几天已练了几百遍的‘铁甲飞流’。这一招虽然简单,却是少林武功中极为实用的一招。智凌大师化繁为简,只留了三个变化。第一步上步从斜下方上挑,对方闪避之后顺势劈向对方右颈,这却是一个虚招,招式甫出之后立刻变招,扭身反向发力砍向对方左颈。招式简单明了,不过时机的掌握却是极难。

他练的已经有些火候,兼之那倭寇万万没想到他在如此不利局势之下竟然突然使出这样一记怪招。毫无防备之下,被他一刀砍中,鲜血直流。他跟上又补一刀,登时了账!

连王猛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么轻易的就把对方武功最强的给杀了。而那倭寇将领更是心惊,这个佐木宁人是他从岛国重金聘来,一路上战功无数,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在这里。

王猛信心大增,又上去使出了大师新教的两招,居然又杀死了一人!

殊不知他和智凌大师脾气差不多,最适合用这等招式。对方一刀向他砍来,他也不管,只是用大师所教招式全力攻击对方。本来打定的主意是就算对方杀死自己,也要赔上对方一条性命。直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而至于是自己先能杀了倭寇,还是对方的刀先砍中自己,他根本连想都懒得想。

只是别人哪有他这么随性,肯定想要保全自己性命。须得闪避他的刀法。如此一来,他只攻不守,大占便宜。居然将那一小队武功高强的倭寇杀死了三人。余下三人也退了回去。情势登时好转。

算来此时已有一个时辰,两军僵持,就看哪一方援军先到了。倭寇将领已开始计划如何撤退,攻势渐缓。

太阳已要落山。此时攻击正节指挥所的倭寇先出现。俞大猷吃了一惊,心想不会季云那边出了出错了吧。那倭寇将领大喜,正待联合强攻铁铃关,却见倭寇是仓皇奔逃而来。隔了片刻,智凌大师率众赶到。方将军也率四百余人前来助阵。

倭寇将领见大势已去,忙率众撤向后方营寨。准备乘船逃跑。

而到了岸边突然发现所有的船只已被驶到河中央的位置,他心中大惊。

却是季云带了方将军手下一百多名士兵,穿着倭寇的衣服,骗的守卫上了船之后,立刻将船开到河中央。那些守卫待得反抗,都已被擒住。

这时智凌大师和俞大猷率众追到,倭寇退路已被截断,只得回头拼死突围。最后只有不到一百人逃得性命。

而且这还全是方大将军的功劳!本来俞大猷知道他部下不堪大用,只是让他堵住几个缺口。而他的部下怕死,不敢过于追击倭寇。落水狗毕竟还是狗,打痛了还是能咬人的。而且竟然开始有人抢拾倭寇所丢弃战旗,甚至是倭寇尸体上的黄金首饰之类,军纪涣散。

俞大猷看的直摇头,又追击了一阵,见倭寇逃的远了,便率军回城。

回来之后却发现方大将军早已开始打扫战场,抢拾倭寇首级,旗帜。至于搜到的财物,说是回去交公,也大半下落不明了。

此时方德心情却极为复杂。一方面内心十分喜悦,他第一次了解到原来为国为民打仗杀敌是这么自豪。回想今日自己上阵迎敌,威不可挡。手下的士兵无不高呼方大将军之大名,对自己十分崇拜。那种感觉当真妙不可言。远非在妓院喝酒可比!自己到现在还十分迷恋这种感觉。

同时也有些惭愧,毕竟要是没有那个大和尚,自己连关口都不敢出。竟想到:我年少时若是真的下些苦功夫好好练武,能有那大和尚一半的本领,去保家卫国,不也好得很吗!想到这竟然有些失落。

一时之间,心中五味杂陈。又转念想到今日一场大胜,升官发财指日可待。登时心情舒畅,和俞大猷分别,率兵将去了。

俞大猷对季云道‘季公子料事如神,当真令人佩服!’

智凌大师道‘今日俺听你的稀里糊涂的打打杀杀了一天,连自己干的什么都不知道!赶快说来听听。’

原来季云看了地形,城防图之后,便开始推测倭寇可能的进攻方法。佯攻铁铃关,进攻正节指挥所调开智凌大师等等都在意料之中。而且倭寇攻击时间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不胜则退。故时间选在下午,一个时辰之后,天色已昏,陆地行路不便,难以追击。

不过季云正是利用这一点,击败西边倭寇之后,立刻令方德手下一百多军士换上战场上死伤倭寇衣服,先一步赶到倭寇扎营之处。天色较暗,留守之人未辩真假,匆忙间便让他们上了船,趁势将船只拿下。

倭寇没了退路,若不是方德手下一味抢拾战利品,估计得全军覆没。

众人回到关下,方德军已打扫完战场。俞大猷哭笑不得。

俞大猷又道‘倭寇虽然败逃,但仍需防范!万一想趁我军不备夜间偷袭以败中求胜。也是不可不防。’故仍是安排岗哨,一如战时状态。

晚上庆功之时,请大师季云二人上座。王猛端了一碗酒,走到大师面前‘这次兄弟们能击败倭寇,保全性命,全赖大师之力!今天您一日之内,又救了我三次!’

大师疑惑的说道‘哪里,今天没有啊!’

‘今天和我相斗三人,本来依我的武艺,必死于他们刀下无疑。可使出了您教我的武功之后,竟然三次反败为胜!哎,现在想起前几天大师因我学的不好打骂我的时候,我还曾率众告状!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我今天敬大师一杯······忘了,您不喝酒,以茶代酒,以表心意!’说着转身要去倒茶。

智凌大师道‘洒家几时不喝酒了!’说着接过酒杯,一口喝干。

这时士兵陆陆续续上来敬酒,大师都是酒到杯干。又有士兵表演杂技,热闹非凡。

次日本来季云大师二人要走。俞大猷,王猛等人苦苦挽留,盼他二人多呆几日,教大家这套拳脚,还有刀枪之术。大师极怕麻烦,不过他深明大义。又架不住苦苦挽留,季云也说该当教弟兄们武功以保家卫国,也算是为天下苍生造福了。大师点头应允,再留五天,尽全力教导大家。

众士兵也是拼命练习,经此与倭寇一战,兵将死伤了四十一人。人人都有深刻体会,到了战场上,武功高些的能活下来。武功差的就会有性命之忧。故前几日学武时还觉得疲累,现今学起来竟是人人争先恐后。

俞大猷十分欣慰,他已知道这一支军队以后必是精兵中的精兵。

只是士兵学的虽然刻苦,但进境实在太慢。大师武功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极为精妙。十分难练。士兵们往往学了这个又忘了那个,加之人数众多,足有近五百之众。同样的一个招式,教了这人那人又不会。待得那人练会了这个人又忘了。

晚饭之时,大师已疲累不堪。这么多人,可怎么教的完!

同类推荐
  • 神剑七侠

    神剑七侠

    魔涨道消,武林危机;神剑即出,谁与争锋。时过百年,武林陷入最极端的恐怖局面,是星月圣教只手遮天,还是神剑传人力挽狂澜?而在寻剑诛魔的道路上,七剑传人又该如何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考验、、、、、、
  • 全真教主

    全真教主

    全真教主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事迹,大部人都是从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中看到的,他们也算是耳详目熟的人物了。但是,关于他们真正的生平事迹,恐怕大部分人都是知之甚少。本书结合文献史料,还原真正的全真教主和全真七子,给你一个耳目一新的一派宗师。从中你会发现,他们的事迹,远远要比金庸先生描述的重要,他们和达摩、张三丰一样,创立了自家学说和门派,并发展壮大,流传至今,为道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也是命途多雉,他们也有荡气回肠的儿女情仇,他们也有惊心动魄的江湖恩怨,要看真正的道派祖师,真正的史实传奇,尽在《全真教主》……
  • 江湖奇侠记

    江湖奇侠记

    【新书《史上最强重生者》已经发布,欢迎各位大佬前来阅读 也可加群696629321 修罗临世 】玄阴风起,林氏遭劫,留下一双儿女孤苦无依,骨肉分离。幸得上天眷顾,绝境中重生,习得无上武学,二人终究报得血海深仇。 “什么是江湖?” “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 “江湖远吗”“不远” “很近?”“却也不是!” “这是为何?”“远在身,近在心,如此而已……” 听雨楼中听风雨,江湖路前忘江湖。
  • 偶剑罡刀传

    偶剑罡刀传

    江湖风雨浪滔滔,何处寄逍遥!踏遍红尘俗世路,武林双天骄!一身侠骨,情深恩亦浓;两处柔肠,卧听山河声;三生诺言,只为遇相拥;偶剑罡刀,鹏鹤双飞,誓与秋水争!
  • 九天御龙诀

    九天御龙诀

    江湖,是谁的江湖?男儿,是谁的男儿?白衣?强者?武林之路?男儿应当志在四方,热血江湖。
热门推荐
  • 团宠女主
  • 众生皆是过客

    众生皆是过客

    这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少女困难重重的成长之路。刚刚拿到人生中第一枚金牌,相依为命的母亲意外去世;失踪十多年的父亲现身,却引出母亲死亡真相;她以为她找到了挚爱,却发现这只是她多年的单相思;心灰意冷远走他乡,在他乡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却发现已死亡的父亲竟还活着!一层层迷雾笼罩,等待着她去寻找答案。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在敌人手里生不如死时。她都始终记得母亲的话,家人,就要一辈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她都始终记着父亲的话,活着,才有机会复仇。于苦难中成长,烈焰中涅槃,不管生活待她如何,不管遭遇多大险阻,她都绝不屈服,将愈加强大,尽己所能,守护一方安宁。
  • 胖女孩的暗恋小事

    胖女孩的暗恋小事

    本人是一枚普通平凡的胖女孩,高中时期曾经暗恋过自己的老师,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还是想把这些美好的回忆记录下来,等自己老去的时候,看到自己曾经年轻的时候那些美好的回忆,或许觉得可笑,又或许会敬佩自己,这本小说是根据本人的亲身经历,很普通很平凡,但这份汹涌的爱意在毕业的时候他没有看到,我希望写出来之后有一天他可以看到。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誓不入宫门

    誓不入宫门

    他是大齐最尊贵的王爷,当今天子的胞弟,却娶了皇兄心爱的女人。史载,他半世姻缘浅,两位王妃皆是红颜薄命;史载,他一生富贵淡,平定天下最终黄沙埋骨;……他府中姬妾成群,却并无继承人留下有人说他是为了纪念死去的王妃;他行军帐中,日日夜夜被翻红浪有人说他早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最爱还有人说那营帐中的红颜知己,酷似已故先王妃世间男子皆薄幸,许多人都在探究那个死无的王妃究竟是被遗忘在沧海桑田某一角,还是成了他心中的一颗朱砂痣?******从男主视角出发的小说的简介,各式简介花样上传!后妈晓柒古装虐心小言——《誓不入宫门》,过程微虐,结局是HE.ps:精分患者秦晓柒,喜欢讨论剧情,可以加我qq2419054623保证不剧透没钱订阅的小伙伴,又愿意支持正版的,可加此群 550541677,有福利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祭祀师

    祭祀师

    天地初开时玄翼大陆便存在灵体了,人也是在这之后出现的。对于灵体,术师也是吃尽了苦头。直到三千多年前一名叫苍梧的男子建立了祭祀师这个门派,传言苍梧与幽冥鬼族达成协议,帮助鬼族处理留在世间的灵体。鬼族传授祭祀师对付灵体的功法,并允许祭祀师将部分灵体炼化成为鬼奴,但死后也需要为幽冥服务三百年。千年后北越传出鲛女转世消息,大量术师涌进云城,樱夙也是其中之一,自此开启了术师生涯……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英雄之朱
  • 团宠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