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1
2005年底的一个早上,中国大连瓦房店的养鸡农民潘宝成收拾好出门的行装,却在要带什么礼物的问题上与老婆发生了争执。老潘和老婆将要乘坐晚上9点大连去北京的火车,然后从北京再搭乘京九线,抵达香港。他们老两口要去香港看望儿子。他们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不久被调往香港华润集团。儿子已经在那里工作两年了,因为工作忙,再加上来回路费不菲,因此一直没有回来过。眼下,老潘出完年底的一栏鸡,手头也宽裕了不少,想旅游一下,当然不是像赵本山那样去较大的城市铁岭旅游,而是直接去香港。既看望了儿子,了却了父母的相思之情,也正好出个远门,开开眼界。自从养了鸡,老两口几乎没出过门。
老潘坚持给儿子带一罐据说很有名的伯朗咖啡。那是大成公司的一个协理专门从台湾带来送给他们的。老两口尝了一口,苦涩异常,难以下咽,便封闭了起来。听邻居说香港人爱喝咖啡,所以老潘有充分的理由将咖啡带给儿子。
可是,老潘的老婆却执意要带一床棉被。那是一床用新弹的上等棉花缝制的被子。被面100%丝绸,龙凤呈祥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婚姻美满。老太婆希望儿子在香港找女朋友。结婚时能用得上。
“咱们家是养鸡户,鸡多,肉质也不错。你还不如带一只鸡过去,给儿子炖一锅鸡汤多好!”老潘调侃地说。后来听公司的养鸡业务员说,香港那边很热,用不着这么厚实的被子。再说,香港人几乎没有盖棉被的,老太婆才打消了带被子去香港的念头。
“现在这样好的被子哪里去找啊?也就是我有心,手也巧,才制成这么一床上好的被子。搁往年,也只有皇帝才能盖上这么好的被子。”老太婆心有不甘地说。
片断2
几乎与此同时,与大连隔海相望的韩国农民,也面临着和潘宝成几乎同样的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在香港召开。一时间,各国政要云集,媒体蜂拥而至。世界各地的各种民间组织也借机摇旗呐喊,表明立场。其中最为强烈的声音,来自与大连隔海的韩国农民。
此去香港,带什么行囊和物品也让韩国农民闹心。泡菜是必带的。很难想象韩国人离开泡菜的日子怎么过。可是也不能带得太多太显眼,因为香港海关可不是吃素的。对于这样未经检疫的食品,大量放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泡菜,以下行头是必备的:帐篷——韩国农民去香港是诉求的,他们住不起价格昂贵的酒店。眼罩、口罩、游泳镜、护目镜也是必须要带的。这些看似琐屑的物件,可以有效地抵御胡椒喷雾剂的打击;手套和护膝也要带,韩国农民计划以三步一跪拜的原始佛教仪式,向国际社会和世贸会议表达最强烈的诉求。这是一种出于无奈才采用的极端仪式。锣鼓、横幅标语、自制玩偶等已经是例牌菜了。另外他们还带去了一个特制的木质祭坛,上面供奉着系上黑纱的韩农领袖李京海的巨幅照片,以示继承其遗志的决心。
片断3
唉,都说香港这好、那好,老潘夫妻俩压根没有觉得好。楼高得压迫人、人多得闹心、四处都是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说购物吧,那些大店,光看那装潢就不愿意进去了。
不买东西好说,可是饭总得吃吧。儿子疼惜父母,很少让他们吃快餐。可是,三个人每顿饭,如果想吃饱,没有300元港币是下不来的。老潘耿耿于怀:“搁俺东北那疙瘩,也就是30块不到。”有一回,儿子心疼父母,特意点了一煲土鸡汤。老潘喝了,便问儿子鸡汤多少钱。儿子说:268块。老潘痛苦得几乎当场晕倒。
第三天,老两口怎么说也不进酒楼了,说还是面条好吃。谁知道,一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榨菜肉丝面在一个普通的“茶餐厅”竟然要30块。三个人勉强各吃了一碗,混个半饱,加上两瓶水,竟然要100多块。老潘终于忍无可忍,大骂:“忒黑了忒黑了,我要卖多少只鸡才能换来这三碗面条啊!”
“找最便宜的吃!”老潘给儿子明确地传达意思。简单地说,就是省钱地吃!
儿子只好把他们带到一个看来很光洁、很花哨的餐厅,“这是世界著名的快餐。”儿子说。
一听说世界著名,老潘就面露不悦之色。
“是美国的肯德基。”儿子继续解释。
一听肯德基,老潘突然眼睛一亮。
“儿啊,肯德基不就是吃鸡腿的吗?”
儿子愕然,想不到农民老爸居然也很了解洋快餐。
“我们是大成公司的养鸡户,大成的老总韩家寰亲自对我说的,这肯德基的鸡腿就是咱家养出来的,到了香港莫非还吃咱家自己的鸡不成?”
儿子说:“咱家的鸡腿和这里的鸡腿不同,味道不一样。你吃吃就知道了。”
味道就是不一样,同是一样的鸡腿,任老潘他怎么摆弄,也弄不出这味道来。后来,老潘在回味肯德基的鸡腿味,而他们的儿子,却在回味老爸不经意的一句话:“肯德基的鸡腿就是咱家的。”
上网一查,才知道大成公司是肯德基中国最大的供应商,农产品的全球化现象这几天成为香港的热点。
儿子不由得陷入沉思。
片断4
晚上看电视,老潘老两口开始为儿子在这里工作的安全担忧了。
“还是咱家那疙瘩顺乎!韩国农民养好鸡就行了呗。”老潘感叹。
“您怎么就知道养鸡啊?世界上也应该有比养鸡更重要的事情吧?也可以对世贸组织会议提出意见。”儿子解释说。
儿子试图给父亲说清楚,“如果世贸组织与您老的权益不一致,您也可以表达您的意见。”
“你小子想搞动乱啊?!!”父亲生气了。
儿子耐心地解释说:“您现在养一只鸡,能赚个一块五毛钱,如果因为会一开、协议一签,这一块五毛钱变成零蛋了,说不准每养一只鸡还得赔五毛钱,您答应不?”
老潘理直气壮地说:“那怎么会答应,别说我,咱村的潘大包第一个不答应。你知道,他练过武术的,一般人三五个别想近他的身,他养的鸡比咱家多得多,一栏就出两万只。”
儿子不禁哑然失笑。
儿子躺在地板上铺的褥子上,有点深沉地思考一些问题。
片断5
老潘的儿子思考有没有什么结论?估计他自己也理不出个头绪来。不过随后不久,香港的资深传媒人林烟,在《中国农民在全球化浪潮中沉默》中对小潘的思考做了这样的总结:
看不到踪影听不到声音
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举行,引来了这么多诉求。不管是好是坏,既然在中国领土上举行,那至少就该带些本土色彩。
尽管诉求中也有少数人高呼为中国农民争取权益的口号,但毕竟这些极少数的组织和个人不是中国农民,不能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
在此次世贸会议上,各国最大的分歧将仍然是发达国家对农业补贴的问题,发达国家不仅农业现代化,而且享有大量的政府补贴。相比之下,中国农民的境况还有待改善,否则,中国农业凭什么和外界竞争?
事实上,仅以广西为例,入世之前一个普通糖农的年收入可以达到2000元到3000元人民币。入世后大批廉价糖进入中国市场,导致广西糖农年收入下降一成多。
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在世贸开幕前一天夸奖中国成为全球榜样,因为中国开放了棉花市场,现已成为全球棉花第一进口大国。
2005年12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在香港举行的WTO峰会上对与会者发表演讲。期间美国和欧盟正在就如何减少对农业补贴的问题进行谈判。发展中国家认为这是导致他们的农产品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农产品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04年,中国入世三年后更首次出现了农业贸易逆差。很多欧美农产品在补贴后进入中国市场,但相比之下中国农民不仅要缴税,而且很多农产品在出口时更遇到重重阻拦。由此看来,中国农民更加需要表达自己的声音,为自己辛苦耕耘的产品争取公平贸易的待遇。
大多数农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处境。笔者没有做过调查,但凭直觉相信中国大部分农民不知道世界很多国家的农民受益于机械现代化的同时,还享有来自政府的补贴,他们也不知道农业贸易开放对他们的生计意味着怎样不公平的待遇。甚至,中国农民可能还不知道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怎样的机构。没有一个组织机构或本地媒体告诉9亿农民,香港举行的盛会和一些农产品价格突然下滑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9亿农民就算了解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又怎样?韩国、印尼等国派来香港的农民代表都来自当地的农**盟。
为了自身利益,政府有必要派出一个农业代表来香港,反对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
替弱国争取权益,更应为自己人做主
中国农民受WTO农业问题的影响虽并不像韩国等国严重,但韩国农民更了解世界贸易走势。
农业问题已经成为WTO谈判的关键,这其实也在督促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农业人口大国反思自身的农业政策,认真关注农民生计,改革农民赋税中的不合理部分。与此同时,更应该寻找一个有效渠道,表达**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心声。
片断6
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河南虞城一个年逾古稀的农民为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在自家的院子里特意立起了一块纪念碑——“农民纪念碑”。
这个老农叫赵世民,70岁了。改革开放以后,赵世民家的日子逐步好转。他家人均年收入2006年达到2300元,生活很富裕。老人像城里人一样练起了书法,修身养性。赵世民说:“原来农民种地要缴公粮,现在不仅不缴了,而且国家还给种地补贴、良种补贴;学生上学实行了两免一补;实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看病也能报销了……托党的福,农村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啊!”
赵世民总想做点什么。当他得知党的十七大于10月15日召开后,就打算立块石碑,让子孙世代记住党的恩情。之后,赵世民多次跑郑州、商丘、虞城,请人拟碑文、篆刻。10月15日,在十七大开幕当天,石碑终于被立在赵世民家的院子里。
这块石碑,正对着赵世民老人家的院门。石碑高2.8米、宽0.88米、厚0.218米;碑两侧分别有一条盘龙,顶部是一龙一凤;碑的正面上部有“农民纪念碑”五个大字;碑的正文分三段,第一段是胡*****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讲话原文,第二段是***总理关于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论述,第三段则刻有“2005年12月29日,全国*****表决通过废止实行了48年之久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生效”等内容。石碑的背面,还有赵世民和好友杨振江写的一首颂诗:“党领英明百姓安,千年农税已免完,从此种田没有税,亿人歌颂代代传。”
片断7
北京,恒基中心,大成集团的办公室。
总裁韩家寰很随意地坐在会议圆桌的一隅。他的面前摆放着很多书籍,有中文简体版的,也有繁体版的,也有不少是英文版的。本来,我以为,作为中国知名的粮农企业、以动物蛋白质垂直整合为运营架构的掌舵人,他的案头摆放的应该是饲料、养鸡知识、禽病防治之类的。可是,眼前却是一些与之关联含糊的著作,有食品政治的,有服装制造及贸易的,有家具设计的,有内地热门的财经畅销书,甚至还有社会学方面的最新书籍。
因为大成集团的产业链的下游是一家一户的农民,所以最初的谈话很自然地就从农民话题开始了。
“对农民,我们没有什么更宏伟的蓝图可言。我们只希望,作为大成动物蛋白质产业链下游的农户,能跟着大成一起赚钱一起发展。大成的产业是和农户共生的。说句通俗的话,农民不赚钱,大成的产业就得停滞。”
“我们极其希望企业的运营能惠及农民,能促进中国动物蛋白质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我们希望这只中国大鸡能真正地崛起。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从一只鸡开始的。”
鸡,农户,产业链,崛起……
“如果我说一只鸡背后有很多政治、经济元素,你一定觉得很夸张,你会觉得把一只鸡泛政治化是一种可笑的行为,但是,你不妨把眼光再扩展开一点。把一只鸡作为人类食物链中的一环,或者把眼光从一只鸡上延伸到土地、粮食、营养摄取、农产品及食品贸易。你可以看见,在这些最为普通最为传统的农产品纯朴的外形上,附加着太多的趣味元素。”他说,他的国语说得很快,有时他夹杂着一些英文单词,让人很费揣摩。
他说着,便随手递过来一本书,是美国农业部、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顾问委员会委员玛丽恩·内斯特尔写的《食品政治》。《快餐国家》的作者艾里克·施罗瑟这样评价本书:食品政治是美国所有政治的基础。没有一个行业像食品行业那样对美国人如此重要,并与我们的幸福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未来的幸福息息相关。
谈及世贸组织与农产品贸易,他说:从世贸组织,到缔约国、加入国政府,再到粮农企业、延展到农户和附属产品,是一个集中了过多的政治、经济、甚至国家安全要素的链条,政治家在玩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游戏,而对于这个链条中的粮农企业来说,则是相反,是一种烹小鲜如治大国的行为。比如,你随时可能吃到的一只肯德基的鸡腿,它从土地“游”到你的餐桌,中间经历了如此复杂的环节:从饲料、鸡雏、鸡栏、疫病防治、宰杀、仓储、运输、配送、加工。每个环节都是一个极其严谨的过程。如果恰好这个产品加入了农产品全球贸易的链条。那么很容易,你在香港的一家肯德基的鸡腿,有可能是大连一个普通农民养的鸡。因此,你在关注我们的大成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关注土地,以及土地上的风景和人。人与土地的结盟,达成了我们的产业链条。
上述几个场景,或者片断,是写实的,之所以称为片断或不连贯的场景,是因为中国的一对农民夫妇正好见证了当年香港最为轰动的农民诉求世贸的事件,他们是偶然相遇,也是无心见证什么。还有就是与老潘相距遥远的河南农民的立碑事件,它与老潘的香港之行互为结构,相映成趣。但是,如果我们细心地揣摩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断、场景、细节和简单的对话,至少可以从这个素材里搜索出以下很关键的词语:
农民、养鸡、食品、农产品贸易及全球化、世贸以及世贸背景下的农民问题、动物蛋白质食物链、大成公司、供应商、供应链、韩家寰、中国……
正是这些极其普通的词语,构成《大鸡崛起》的基本要素。
我们的对话、聊天、抑或故事的铺陈,将从土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