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100000021

第十四章 剑拔弩张

登州县县衙内,

韦阿大跪在堂下结结巴巴地哭诉着昨夜被袭的经过,右手中指包扎着白布,明显短了一截:

“事情就是这么回事,还请青天大老爷一定替小的作主啊!”

说着又磕起头来。

“你就一点都没看清那人的模样?”堂上的登州知州问。

“当时草房内一片漆黑,小的只顾着逃命,真没看清!”

知州一捋胡子,略微沉吟道:

“你最近没有和人发生口角结怨吧?”

“小人向来老实本分,除了俺家娘子有时会嫌俺长得丑以外,没人说过俺。”韦阿大答道。

“你家娘子......”知州似想到了什么。

令韦阿大退下之后,知州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

“会不会是他家的娘子......”想到这里,知州吩咐手下道:

“来人呐,传韦阿大娘子上堂!”

小芸毕竟是个姑娘家,知府的一番言辞询问后,话语间多少有些慌乱,忽听惊堂木一响,知州大声喝道:

“大胆小芸,还不从实招来,难道真的想要本府动大邢吗?”

小芸双腿一软,说出了实情。

押下小芸之后,知州感叹道:

“可惜啊,芳龄女子,一念之差,谋杀亲夫啊,是死罪。”

按照北宋刑律,谋杀亲夫属十恶不赦,应立即处以斩邢。

考虑到小芸有些微的自首情节,并且过门之后尚未前去拜见夫家父母,这在宋律上便仍未算是韦阿大的妻子。综合以上两点,知州决定从轻发落,但由于案情较为复杂,又将此案移交大理寺复审。

大理寺官员一看案情经过,坚持要将小芸立即斩首,不予减刑。

由于跟登州知州判决发生矛盾,案子最终递到了神宗那里。

一件刑事案件摆到了神宗面前要求圣裁,此时皇上的决定反映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态度了,更是一种政治态度。考虑到天下积贫积弱、民心亟需安抚的现实,为了展现自己宽厚仁爱的国君形象,结合小芸的自首情节,神宗决定免其一死,以赎金抵罪。

大理寺一看神宗的决定,大感意外,竟然拒不执行皇帝的裁定。

恰在此时,登州知州被调到了大理寺任主持,那些一心想要判小芸死罪的大理寺官员便觉得此事棘手,犯妇怕是要逃脱法网。其中一名大理寺官员便上疏弹劾原登州知州判案不公之罪。

如此一来,原本一件小小的刑事案渐渐变得复杂起来。神宗一看如此,便将此事交由翰林学士王安石和司马光处理。

二人争执不下,便又交由神宗裁定。

神宗见此,再次判决:免小芸死罪,改为流放。

大理寺官员对此判决仍不满意,要求另一拨翰林学士审理,

那一拨翰林学士坚持王安石免其死罪的意见,此时司马光那一方又无法认同了。如此一来,朝野上下,围绕此案陷入一场争论之中。

两派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审案原则的问题:

王安石一方坚持的是寓情于理、宽仁为先的原则。反对他的司马光一方秉持的却是唯法主义、法礼为先的原则。

最后,案件还是交由神宗裁定,神宗权衡各方的意见,给出了终审判决:处小芸以鞭邢,后发配至原籍服劳役。

此判决一下,一位反对派的参知政事唐介当面同神宗和王安石争论,王安石一怒之下说道:“凡对此判决再有异议者,以朋党论处!”

面对着皇帝覆水难收的终裁,唐介愤懑而归,不久居然患背疽而死。

面对如此三朝老臣,神宗仍坚持将天平偏向王安石一边。

明眼人一眼便知,皇帝最后的终裁完全是源自对王安石的器重,而非案子本身的对错。

不过分地讲,王安石此时已成了神宗的精神导师。

面对老臣的卒亡,反对派中的一名叫刘述的侍御史集合了若干御史台官员联名要求神宗更改圣裁。

王安石闻此,大怒:“朋党,朋党,昭然若揭!”即命手下官员立刻对刘述予以弹劾。

此案到此,几乎已经涉及到了拥护变法的反对变法两派的所有官员。

一个小小的刑事案件最终升级成为围绕改革变法的政治事件。

自此,两派之争已从暗流涌动变为明火执仗。

同类推荐
  • 舞溪别传

    舞溪别传

    世间奇怪实难录,舞水悠悠几家熟?演绎古今成一统,抄来故事任君足。——这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山水福地!回望那段历史,余音犹在。神话与史实,镌刻着的记忆,至今还在传颂……倩与之往!去往那山河之间,聆听那样的战鼓与清风,回眸彼时荡气回肠的历史与传说!
  • 神州义士录

    神州义士录

    古之国士,为大义,慨然赴死,为守信,断头撒血。
  • 北风狂之天书传奇

    北风狂之天书传奇

    二十多年后,《天书神册》再度神秘的重现江湖,这本曾经掀起无数血雨腥风的奇书会给天下武人带来什么?梁景武,忠臣良将之后,却被污蔑成倭寇,强权之下,群雄皆指鹿为马,欲将他置之死地。他该何去何从?后续故事敬请关注http://520yd.com/book/520yd.com 《东风傲之美人如梦剑如虹》
  • 她之城

    她之城

    三国周郎,为避开曹操欲将小乔锁在铜雀台之祸患,在瓯越一带专门为小乔修筑了“她之城”。传说,风流双剑也就藏在她之城。大明锦衣卫云鸥奉旨便衣南下探寻风流剑,历尽曲折,找到了她之城,寻获了风流剑与欧冶子最后所铸的几把奇剑。时值倭患、内患肆虐,云鸥等人舍弃家仇私情,祭出神剑,挫败敌患,最后归隐于……***出奇不出格,离奇不离谱******打造最不血腥的轻喜武侠——《她之城》******江湖没有哥的传说,但哥要为江湖留下传说***
  • 戏说五虎

    戏说五虎

    江湖叹,叹江湖。叹江湖几多风雨,暗不了刀光剑影,断不了儿女情长,纵使无敌天下,也敌不过岁月更替,终究物换星移、人事皆非,唯有江湖还是江湖……明朝正德年间,朝廷奸佞当道,朱家治下的江湖也是风波不停,先是内藏惊天秘密宝盏引得厮杀,又是淫贼横行武林……且看手摇白纸扇、袖藏夺魂针而且身怀异术的狗头军师方舟是如何引领着五虎堂,在那江湖的最底层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爬,其后更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之中阴错阳差的发现了意图颠覆天下的暗藏阴谋……全篇共分《千里追凶》、《半截岭打虎》、《喋血扬州》、《百花结缘》、《无常二公子》、《拳霸九州》、《观音谜图》七个单元七个故事,但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共同讲述那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江湖传奇
热门推荐
  • 劫道独尊

    劫道独尊

    劫道一途,看人心,历生死,斗天地……一路坎坷,叶云如同救世主般,自地球走向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拼出属于自己的大道!
  • 岁月长景有棵柏

    岁月长景有棵柏

    “以后每个傍晚我都要牵着你的手出来散步,不然吃太饱了,我消化不了的”百柏笑了笑。“百柏,你每天晚上那些运动量,是不会消化不了。我还怕你体力不支……”长景掐了掐百柏的脸,笑嘻嘻的拉着百柏往前走。我们的故事在宇宙里面只是不起眼的一颗星星,但也有可能有希望让你看见的吧未来,还请继续陪我走……我的百柏先生明天, 请继续陪我散步啊,我的的长景先生
  • 擎旗

    擎旗

    一场意外另迫切逃亡之人卷入了异界洪荒之中。化外之人怒吼着不甘与咆哮,世道在王与九姓根深蒂固的编制下,行成一张席卷天下的大网,无数外姓之民哀呼求存。无奈之下的少野带领遗民们揭竿而起。是的,他们已经一无所有,就像一个输光了一切的赌徒,红着眼睛,狰狞的抗争着,任何失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寻常,因为他们已没有什么可输的了,除了一条不值钱的贱命,但任何胜利却变得尤为可贵,这是他们信仰之所在。所谓遗民,便是如行尸走肉徘徊于化外之地的失败者。他们挣扎着沉睡,等到积蓄足够的体力,他将再次揭竿而起,向命运发出不甘的挑战。作者:原本没想写小说的,自己也是一位资深读者,但我这人吧,颇为挑剔,非好书不读,然现在的网络文学早已没了当初群雄纷争的戏码了,越来越多的网文跟小学生写日记似的,颇感无奈,只好自己书写,自娱自乐!
  • 枯木又逢春意满

    枯木又逢春意满

    新人分享,我只想和你一起度过落日余晖的傍晚和灯火阑珊的夜。
  • 魔王之天使传承

    魔王之天使传承

    魔王之天使传承 荡漾大清新
  • 主宰之域

    主宰之域

    书群:灵盟帝均:326097053 新书:不朽大道,请多多支持。他杀过很多人,但他不是修罗。他救过很多人,但他不是仁慈。他本心善,但有些人不得不杀。……以吾之残躯,弥圣灵之大过。当浩劫来临之时,人们面对的却是自己的挑战。敌人,不朽不灭的敌人。兄弟,交心同生的兄弟。亲人,永恒温暖的亲人。圣者咆哮, 天王震怒,帝仙毁灭,至尊无敌,却已无能为力,彷徨与无奈,交织着血与泪。谁都不明白在强者为尊的世界中,为什么还有牺牲二字。当泪已流干之时,只剩下寂寞和沧桑。但是我们依旧相信勇气与希望。。。
  • 穿越红楼之宁国府夫人

    穿越红楼之宁国府夫人

    穿越成贾敬的太太,为安享晚年,操心操肺。贾敬:我一定会得道成仙的,贾珍:尤氏姐妹真好看,贾蓉贾蔷:隔壁的琏二嫂子才好看,贾惜春:当尼姑看起来很不错,尤氏:再给大爷添个妾……
  • 未来之星域征途

    未来之星域征途

    地球陷入危机,主角团临危受命征战外太空,初到外太空因为准备工作不充分,遇到了很多波折,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历经太多艰难。终于发现拥有智慧生物的星球,他们帮助比他们弱小的外星人建立起自己外星文明,是他们逐渐变得强大,在途中他们遇到了需要的资源,这些稀有资源正是他们外出的原因,在主角团一次星空遇险中,发现了一个黑洞,他们抱着冒险的心态,发现这个黑洞的出口正是他们的家乡,他们带回了自己这些年收集到的资源,资源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可是他们拿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没有问题,只能再次出发外太空去寻找比地球更高的文明,寻找可以解决方法。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在高等文明星球忍辱负重,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的机缘,然后学到了更加优秀的技术,回到地球建设家园,和下等文明建交,和高等文明合作,共同进步……
  • 我穿越了吗?
  • 若溪谣

    若溪谣

    把青春埋进泥土,开出了花朵;把青春洒向山涧,化成了小河。他们无愧无悔的光荣岁月,历史记得,山河记得,不会磨灭,也诋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