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知识青年下乡来
这是一个特殊的秋天,山村格针岭大旱,差点颗粒没收,而位置在山窝水库下游的只距格针岭三华里的赵埝村,可就是另一个天下了。赵埝村享受兴修水利的甜果,旱田改成了水田,这儿仍是瓜果飘香,一片丰收在望的好景象!
洪如刚正在学校办公室里给学生批改作业,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其他老师都上课去了,这节他是空堂,他伸手拿过话筒:
“喂——哪里?”
“你是西头学校吗?我是大队部,接到公社通知:今天下午三点,有一批京南市的知识青年插队来这儿,你们全校师生组织好,到大队部和这儿组织的部分社员代表一起去迎接。千万不能误事,记住了!”
沙哑的话音认真严肃,如刚答应着:
“听到了,我一定转告校长,做好准备!”
下课铃响了,洪如刚把大队部电话里的指示如实向郑校长汇报,郑校长点头答应了。
下午三点,赵埝村的大队部里,锣鼓喧天,社员代表、部分共青团员和学校的全体师生排着长队,手拿彩纸做的“鲜花”,在这儿集合。准备好了,民兵营长一声令下,队伍向村北的大道上走去。
刚到村北头,就远远望见来了有几十人排着的队伍,头边的一个男的扛着红旗,上面写着:京南市插队知青排。后面的队伍由高到矮,前男后女,一共有四十人。队伍里的知青们个个胸带红花,肩背行李,昂首挺胸,精神焕发地向赵埝村走来。
大队民兵营长告诉大家:
“是他们来了,大家开始欢迎吧!”
锣鼓敲起来,鞭炮放起来。
咚咚呛,咣咚隆咚呛……噼噼啪啪,啪啪嗵嗵……
民兵营长带领大家手举彩花,喊起了几号: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热烈欢迎你们响应领袖伟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欢迎你们到农村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京南市的知青们,个个含着微笑,不停地向欢迎的人群招手,致意……
他们真是满怀希望:大家的心里都在共鸣:街道主任临行时给他们讲的所去插队的地方是个非常有传奇色彩的地方,那儿有多种多样的农产品,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那儿有大海、神话、传奇故事等等。
大家此时都在想:
“大海在那儿?”
“八百里马陵山到底是啥样?”
“望海楼到底还有几节?站在上面真的能望见大海吗?”
“孙二娘开的‘黑店’在哪儿?武松打虎的十字坡在哪里?”
“孙膑斗庞涓的马陵道又在哪里?”
“花生果儿到底是结在啥样的树上?”
“玉米棒子是结在树腰儿还是结在树梢上?”
……
他们,她们更对今后的农村生活满怀憧憬:
“农村到底是怎样的‘广阔天地’?我们在这里到底有怎样的‘作为’?”
“贫下中农到底是啥样儿?我们又怎样接受他们的‘再教育’?他们将会教育我们什么?”
……
憧憬和好奇,希望与渴望,在知青们的心中交织,混响着。
他们和她们此时早已把京南市的繁华,父母兄弟姐妹的牵挂,扔到了九霄云外。
走在知情队伍后面的一个小个子女知青,大约有十五六岁,他身上背着一个不大新的背包和一个花脸盆,手提一个大网袋,里面装着刷洗用具和杂物。汗珠儿不住地在她那圆圆的脸蛋上往下滚,两个黑色的眼球在不太黑的眉毛下机灵地闪动,深绿色的格子布褂被背包带子肋得紧紧地贴在身上,蓝色的裤子似乎短了点,一双红白黑相间的格子布鞋穿在不大的双脚上,浑身带劲,“腾腾”地走着。她忽儿向队伍前探望着,忽儿又转脸向路旁望着那田野里丰收的景象,红润润的脸蛋又时而微笑着。
洪如刚本来是走在欢迎队伍前边的,这时欢迎的队伍已经散开了,他慢慢地被抛在后头,和这个小个子女知青离得最近。他好像不是自己的本意,不知怎么的就带着调皮的口气说话了:
“小妹妹,你的背包很重啊,是不是有点累了?俺帮你背一会,让你来歇歇吧!”
“啥子?叫小妹?”女知青有点惊奇而害臊地说,“太土气了,叫我‘同学’或‘同志’吧!”他望了望洪如刚,“你这人,领了这么多的学生,看样子是个老师吧?”他的眼珠转动了几下,随手就把手中的网袋毫不客气地递给洪如刚,又给了他一个微笑。
洪如刚也是微笑着,去接那女知青的大网袋。女知青又说:
“这网袋确实很重的,小心里面的碗盆和杯子。”她又去解身上的背包。看来这个小知青一点儿也不见外了。
洪如刚这时的心中美滋滋的,他本来就经常想着阎振宇的话“当好人,做好事”,这会给京南市这个大城市的姑娘背起了背包,这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哎?你是啥子老师来?你可没告诉我,让你给背包儿,要是让排长看见了,会批评的。”
小知青望着洪如刚那高兴的样子,也是怪有兴趣地又和他搭话。
“没事,俺是自愿的,做点好事,排长要是说你,让俺解释,你不是人小嘛。”
“唉,想学雷锋是吧,你说俺小,那可不,够下放了,可不小哩,街道给俺报的名单上说俺都是十八岁了呢!”小知青打开了话匣子,“你们学校大不大?离我们知青排住的地方远不远呀?认识你个熟人,以后我找你玩去。”
“好啊,欢迎你去那里玩,我们学校就在村西头,离大队部不远。”洪如刚也热乎起来。
“有时间你也到知青排去玩,好吗?”小知青又等着洪如刚的回答。
“好好!我一定去!”洪如刚心情舒畅地答应着。
说着,到了学校和大队部分岔的路口了,民兵干部和郑校长握了握手,说了几句客气话,老师们就要带着学生回学校了。
小知青看着要和洪如刚分开了,示意洪如刚把她的背包和网兜还给他。洪如刚轻轻地把背包帮她背上,又接给她大网兜,转脸就要去追赶其他老师。
小知青恍然大悟,说:
“啥子老师来,你快告诉我呀,我要谢谢你!”
“俺姓洪,叫洪如刚,你叫什么名字呀?下次再见到你,好打招呼。”洪如刚也想起该问问人家名字啦。
“好,洪如刚老师,谢谢你的帮助!我叫权素雯,下次再见!”小知青一溜烟跑到自己的队伍中原来的位置,不断地向洪如刚招手。
洪如刚的心里有些波动,今天怎么一下就叫人一声“小妹妹”?权素雯——小权,权素雯呀,好漂亮的名字,真好听的名字呀!他在心里重复着,他又突然也想起该向人家道个再见:“权素雯,小妹妹,下次再见!——”
两方的队伍离得很远了,也不知那个女知青听到了没有。那个女知青嘴里好像也在说着什么,他也没听见,他仍望着她,她还在不断地招手。他后悔自己做事太迟钝了,怎不跟她多说些什么呀。
在回学校的一路上,他心里总是高兴地念叨着,个儿最小的女知青,权素雯,权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