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风雨出桃州
酆都城以北,绝情海以南,有一片沃土,植满了桃树,据言是天地始神盘古之杖化为的邓林,历经数万年的沧桑,人事巨变,而今被称之为——桃州。
春花诱人以芬芳,夏木供之以阴凉,秋实付之以果腹,冬枝燃之以御寒。南方有酆都城这方鬼蜮之地,北接绝情海无情之水,桃州中的民众只得自给自足,幸而有方寸国之君——苏乾驭民有方,布德政于桃州,万民得以生存,又有方寸国教——释宗一脉加以护持,才使得桃州存于乱世。
然而素来风平浪静的桃州,近来却被八方四海的势力盯上,源源不断的修士或明或暗潜入方寸国,去寻找传言中的无明剑。作为南北通路的绝情海和酆都城,自然是封锁了各自领域的陆路水路,企图将桃州揽入囊中。奈何天下修士非凡尘之人,飞天遁地,各施神通,已有不少外来门派在桃州大地悄然安营扎寨。
“陛下,此番又有十四人进入我方寸国。”
僧人模样的老者佝偻着身子,捋了捋雪白的胡须,坐在扶椅中,慵懒的向大殿上的君王缓缓说道“释宗虽然已经布下了结界,但那些人中有尊者级别的高手,轻易便能撕破结界,穿梭进来。”
“国师为何不派人进行截堵?”
苏乾努力让自己显得并不慌张,言语中却显得有几分急切,他深知方寸国中哪里有什么无明剑,只是有心之人想要借这个噱头让桃州大乱罢了,大乱之后,所图便是……想到此处,他眉头皱的更紧,脸色也白了几分。
“陛下应知我释宗有教义在上,戒杀生,即使堵住了又当如何?”
老者略微正了正身子,本来模糊的眸子中闪烁起了光芒,让整个人都显得精神矍铄。
“这,这该如何是好?”
满殿大臣将军都低着头沉默不语,只有老者时不时和殿上的苏乾说几句话,他们都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不言语,不惹灾祸,再昏庸,再无能,只要有国师在,一切都好办,只于龙椅之上的天子,只是一个坐了十五年龙椅的傀儡罢了,内外称颂的莫不是国师的恩德,桃州之外的世人皆以为苏乾大志,其实不过是个“儿皇帝”罢了。
“陛下不必惊慌,我自会处理!”
这个“我”字甚是刺耳,苏乾也记不清究竟何时开始,一向谦恭的国师在他的面前开始不称“贫僧”、不称“臣”,而是称起了我。下一步,便是“朕”了吧!心里虽然十分不悦,但脸上依旧堆满笑意“有国师在,朕自然放心。若无其他琐事,便散了吧!”
苏乾像逃荒一样,逃离那个令自己压抑的宝座,让自己不舒服的殿堂,匆匆向后宫走去。顾不得身后的山呼万岁。
老者见苏乾离去,一改那副慵懒疲惫的模样,走下摇椅,向众人拱手相让。
“诸位大人辛苦了,觉辉先走一步!”
在四个年轻沙弥的护佑下被抬出了大殿,向释宗所在地红寺方向而去。身后传来的竟是较之前恭送皇帝时声音不知洪亮几倍的“国师千岁!”
离开龙座的苏乾不知轻省了多少,似乎连脚步都变得轻快了,在臣子眼中,他是不着调、不靠谱的皇帝,瘦弱的肩膀怎能扛得起这方寸国万兆生灵的重担?在民众的眼中他是荒淫无道的皇帝,后宫佳丽盈室却并无皇嗣诞生,在他自己看来这明黄的袍子不过就是一副枷锁,万里江山便是锁链,锁住他的身,锁住他的心,十五年前的自己就已经死了,若不是父皇临终时以皇命相托付,若不是为保全母后和众姐妹的性命与一国的安宁,他又如何会黄袍加身!
红绿阁,这是他最喜欢、最流连的地方,阁中远山黛是长庆县新贡的眼影,色如远山,青青浅浅,桃花醉,这种粉取自桃花,与人脸相映红,再合适不过,歃血红,红的如人血一般,滴血之唇最是妖艳。他看着林林总总的闺阁用品,一抹悲凉覆上心头,合上那些小盒子,任清风拂面。
“朕的舞台便是这万里江山,朕便是这万里江山的主角,六宫粉黛各有千秋又如何,怎及的上朕富有天下、生杀予夺!”
豪言壮语之后,是两行清泪划过脸颊,瘦小的身子在烈烈西风中昂扬向前。
“我等的人还不来……”
归云山,第三界天中,已不复往昔的寂寥。
风雨兴,烈日灼,自从浇漓和天裕来了之后,第三界天便不再是单一的秋色了,甚至一日之中因为他二人赌气,便会让这里如春夏如秋冬。好在都是有修为的人,冷热俱不是什么要紧事,段清远也懒得去管。
“浇漓兄长,天裕,你二人轮值可好?奇日浇漓,偶日天裕,如此既公平,也叫这里的树木好受些!”陆无双俨然成了大管家,整日里在这空荡荡的世界里规划建设,除了师父修建的阁楼外,他已经不辞辛劳的在阁楼外铺了一条鹅卵石子路,建了几方花池,养了菊花,种了些秋果树,让这三分地有了些烟火气。
“无双,今日可练剑了?”
“练了练了,师父啊,这里整日也就你我二人,除了收拾这些,余下的时光都练剑了,只怕过几日便要比萧师叔还要厉害了!”
咳咳咳,段清远险些没有将肺咳出来,真是大言不惭,不过初始三级中的剑士水平,居然敢和剑尊相比较!
“哈哈哈,师叔甘拜下风,论这嘴皮子上耍贱的功夫,师叔怕是早就不如你了!”不知何时萧清狂出现在了阁楼下,本是满面愁容的他,在听到这番话后忍不住笑了出来。
不远处的东方剑阁依旧,眼前却又新起了一幢阁楼,想来是师兄的手段,他也只装作看不见,手中拿着一封早已拆开的信,却也不急着让段清远看。
“第三界天的禁忌何时取消的?”
“归来第一日便取了,尊者级别可自由出入,若说这第三界天有何禁忌,恐怕在二十年前便不再是秘密了,既是如此,也不必再掩耳盗铃!”
“有道理,师兄,此番有外宗弟子传信回来,那件东西出现了。”萧清狂面色沉重的将信件放到段清远面前的桌上。谁知,他看也不看,又推了回去。
“不必看了,他的东西谁能拿的走?”
听到师父师叔的对话,陆无双好奇的问道“什么好东西?”
“不是什么好东西,是世界上最不好的东西。”萧清狂摇摇头,将书信收起,这信掌门人也看了,可唯独最该看的人没有看。
段清远,拨了拨遮住眼睛的长发,突然问道“前几日便叫你为这楼取一个名字,可想好了?”
“这……师父,你要讲道理啊,你盖的楼,为什么要我取名字?”
也不知段清远有没有听到陆无双的抱怨,只是不住的念叨着“山雨欲来风满楼……”
“那就叫听雨轩吧!”陆无双懒得去想那么多,随口便说出这样一个名字,坐听风雨,观世人搅动江湖,我只做一钓叟。
细思片刻,意动神聚,凌云剑龙飞凤舞的在阁楼那块空匾上写下了“听雨轩”三个大字。
江湖路远,置身风雨之外,何其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