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6300000033

女人的白夜

我坐在窗前看窗外的窗,窗外的窗子静静地看我。

在白夜里我才知道,我看世界时,世界也在看我。

奥斯陆的白夜银白银白。夜最深时也能辨清对面窗子窗帘的颜色。那亚麻色的窗帘夜夜从不关闭,我才知道对面这老式房子并非一幢公寓。

我依然认定对面的窗子便是娜斯金卡的家,这少女的外婆正用别针把外孙女和自己别在一起。可娜斯金卡还是有办法逃走,于是,彼得堡朦胧、湿润的白夜里便有了娜斯金卡和她的爱情故事。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十几年前它就给了我那样美好的心境。当我在黑夜里梦见白夜时,那白夜就是娜斯金卡纯净的脸。

十几年过去,我看见了真正的白夜。如今我置身奥斯陆的白夜中,又听见了另一个白夜的故事。

六月二十三日是北欧的仲夏夜狂欢节。这天白夜最长,人们在黄昏相聚海边,点起篝火,彻夜欢歌。古时这节日却是以拿女人祭神为内容的。小镇上的人们在海边燃起火堆,将一个被镇长认定有罪的女人扔进火里,烧死她以换取整个小镇的清白。

女人们惧怕这白夜的来临,惧怕自己被镇长选中,于是加倍地小心做人。

可是,每一年的仲夏夜,火堆里仍然要投入一个女人。女人们仍然要在这里战栗着狂欢。

多少多少年后,当又一个仲夏夜来临,又一个女人就要被扔进火里时,一个聪明、勇敢的女人决意夺回女人的命运。她站出来质问镇长,问他有什么证据证明那将被烧的女人有罪。镇长也很聪明,说:可以将这女人装进麻袋,绑好投入池塘。假如她漂在水面,说明她是清白的;假如她沉了下去,便是罪恶深重。

人们雀跃着拥向池塘,去观赏这种验证。自然,被镇长选中的女人永远是沉下去的。这种验证的方式不过使用来祭神的女人在火的折磨前又加了一层水的折磨。

多少多少年后,仲夏夜狂欢的篝火里不再投入女人,时代终于使活人换成了草人。草人敷衍了神灵,草人使女人松了一口气。仲夏夜可爱了,篝火旁响起了没有战栗的歌唱。

可那草人的样子是男草人还是女草人?我一直想问问讲故事的人。

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乘车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这关门声曾经响彻了全世界,如今在这明如白昼的夜色里,它格外清晰、真切,就像是在回答着古时那个镇长的暴虐。

于是,世界上那么多的女人被吸引到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来了,人们称这些人为作家。

于是,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娜拉的故乡开幕了。今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参加书展的全体女作家聚会在英格亚德海湾,燃起篝火,共度狂欢之夜。

于是,奥斯陆慷慨地将今年的仲夏夜献给了更多的女人,女人在今夜决定一切、享受一切、统治一切。这里有梦中有过的美妙意境,这里有我们不曾有过的梦。

英格亚德海湾的松树绿得年轻,海水蓝得锃亮。橘红色的太阳在深夜十一点的海面半浸着身体,久久不愿沉没,就像在倾听芬兰女作家正在演唱的那粗犷、幽默的无字歌。在她家乡的山谷里,当人们彼此相隔很远地劳动时,就靠了这无字的歌声沟通着心灵,传递着彼此的消息。

一个弹着吉他的女歌手也在唱。歌声就像她那白布衬衫和褪尽颜色的牛仔裤、平底鞋一样简洁、朴素,却叫听的人要哭。她尽心尽意地向海倾诉着她的灵魂,这种倾诉感曾经离我们多么遥远。

一个头戴花环的少女从我身边走过,手里还有鲜花。夕阳照耀着她唇边细密的金色茸毛,她是多么年轻啊。

我想起了远离着我的年轻朋友。

一个农村姑娘对我说,她一定要等学会写情书之后再谈恋爱;

一个城市姑娘对我说,她讨厌她的未婚夫是因为他太爱她;

一个从未经过伤心事的女孩子对我说,她的灵魂整日充满了痛苦;

一个历经坎坷的女人对我说,她活得很愉快。

我还想起近在咫尺的新朋友。

那做了母亲的挪威汉学家易德波告诉我,当她乘电车上班时,看着电车里的男人们,便开始假设今天她在精神上该同他们中的哪一位结婚。我问她结果怎样,她说结果他们都叫她失望,那惟一沉淀在她心里的人还是她丈夫。可再乘电车时,她还是假设着那精神上的结婚。

女人的愿望是这样复杂又这样简单;女人的要求是那么多又那么少。

我曾经和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挪威女作家特瑞尔聊天。她曾经在肯尼亚的一个农民家里生活四个星期,之后便写成了一本关于肯尼亚农民生活的书。在书中她描述了肯尼亚农村一个男人三个太太的家庭结构。因为她是白人,一位肯尼亚作家便给这书以嘲讽,说白人写黑人不居高临下才怪。但这书的出版毕竟鼓舞了她从事国际题材的热情。目前她正计划写一本《毛**传》,写给挪威的中学生看。为此她幻想着到中国去。她一边叙述着自己,一边卷着很呛人的烟丝抽,说话间神情充满着自信。最后她笑着说,一九六八年中国“**”时,她是挪威的红卫兵。上课时她也学着中国红卫兵的样子对老师不以为然,老师若是批评她,她就掏出《毛**语录》叫老师“滚蛋”。

我曾经看见南非黑人女作家劳梦塔·尼克布在书展大厅向工作人员发脾气,因为大厅里竟没有她的书。我愿意谅解尼克布女士的激动,因为当一些作家有暇讨论文学应如何表达自我情感、自我意识这样的“豪华”问题时,尼克布女士还没在自己的国土找到容身之地。她被赶出南非,流亡英国,不能用母语写作。在英国她仍然一往情深地歌颂着南非的妇女,她把她们称做南非的根。尼克布女士做着艰难的重返故土的梦,幻想着回归家园,幻想她的书在世界各地出版。

一个双耳坠着大虾的女人迎着我走过来,那·起须毛的大虾,那一身黑色衣裙使她显得气度不凡,就像对于统治大海有着悄悄的欲望。

于是,男人悄悄地模仿起女性:一个额前梳着刘海的男青年盯着几位正在篝火边烤肉的女作家,他把嘴唇涂得很红,长长的鬈发用红头绳束在脑后,被扎成一根马尾辫。他的身躯很矫健,却热衷于模仿女人的打扮。在欧洲曾经有一些摇滚乐队,最初就是靠装扮成女人演出而走红。他们发迹了,但我从来不相信这是因了对女性的崇拜。也许这该叫做畸形的女人梦?

英格亚德海湾温柔着人心,人人都有不断的梦。白夜包孕着它们,它们离你很近。

人总是要有一点儿梦的。梦想、梦话、梦境……哪怕是噩梦、玄梦、荒唐梦,哪怕是美梦、酣梦,或者是一枕黄粱之后的惊醒。

没了梦日子便少了滋味,有了梦人便有了第二组生活。第二组生活使你获得双倍的时间、双倍的勇气,你的生命长了。也许你会为了一个梦去追寻终生,纵然一路荆棘,一路坎坷,你无所顾忌。

朝霞续着晚霞灿烂了天空,白夜尽了。

白夜使那么多那么多女人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相聚,白昼使那么多那么多女人各奔东西。人们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为了人类不再有仲夏夜那般的噩梦,为了人类能够有仲夏夜那般的美梦,努力向生活奉献着自己。

当娜拉出走的关门声“砰”地将你惊醒,当你从梦中醒来开始向生活奉献时,那梦才会变得真实。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你不觉得那如昼的白夜原本就是一个梦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元半仙

    天元半仙

    “不得了,不得了,小朋友我看你根骨惊奇,一看便是那万中无一的绝世天才,不如来我座下,授你奇门之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就落到了你头上。”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看着眼前,手中拿着糖葫芦的孩子缓缓说道……
  • 撩妻入怀:腹黑总裁花式宠

    撩妻入怀:腹黑总裁花式宠

    (新文《嘉有甜妻》已开,欢迎入坑~)三年前不小心招惹了一位大佬,灰溜溜跑掉之后丁冬本以为两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交集。哪知天(dao)无(mei)绝(dao)人(le)之(ji)路(chu),三年后两人再次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狗血方式重逢了。看着眼前阴着脸垂眸睥睨着自己的大佬,丁冬干笑两声:不就是块表吗,还您就是了,别往心上去哈。大佬一言不发,直接默默把人掳走。“表不要了,以你的身价,还是用一辈子来还吧。”
  • 我不怪你

    我不怪你

    姜莱(女主)在17岁那年遇见关页(男主)并对彼此一见钟情,经过七年的漫长时间终于如愿在一起。女主的闺蜜陈慕晴(女二)在高中时期遇见比自己大两岁的宋念辰(男二),两人大学时在一个城市并开启五年的爱情长跑,结婚后一年,陈慕晴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 长夏至未至

    长夏至未至

    故事的开始,是一位将军府大小姐,被迫嫁给摄政王的故事
  • 樱花飘落苓花开

    樱花飘落苓花开

    符子樱最难堪的时候才和帝子苓重逢,像是顶着男主光环一样,只要帝子苓一出场,他身边的氛围感就会自动拉满,更何况是顶着那张堪称王炸一样的脸,所有人的目光都会不自觉的围着他转。而自己,现在却更像是个脱掉天鹅皮以后,连丑小鸭都不如的胖子……“胡说八道,谁说我们小花妹妹不配,我第一个揍他!”很多年以后的帝子苓咬牙切齿的说着。就是这莫须有的猜疑才让他隔了十年才找到她,即使公主不再是公主了,她依旧是高昂着头颅的白天鹅,身上的羽翼,亦不会为浮萍粘上半点淤泥。
  • 二刻拍案惊奇
  • 网游之横扫四方

    网游之横扫四方

    曾经的辉煌难以忘却,曾经的承诺仍在耳边。冲锋的路上守护同伴的身躯站在第一战线中浴火奋战这是战士的宿命,也是战士的荣耀一个具有强悍的操作天赋,又努力实现自己承诺的林晨,会在被称为第二世界的英雄中,活出怎样的精彩?守护着自己珍惜的一切!哪怕举世皆敌!又何妨?握紧手中的武器消灭挡在前路上的种种障碍,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 天黑请回家

    天黑请回家

    有一种感情会让女人渐渐找不到回家的路...
  • 夜香

    夜香

    《夜香》是继“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享誉文坛后,沉寂多年的著名作家张宝瑞推出了长篇小说。该书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描写了一个名为老庆的被人戏谑为“多余的人”的生活,他离婚多年,落魄潦倒,虽混迹于北京街头,但却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同时,他还为正义打抱不平,但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 外星人的巨画

    外星人的巨画

    这不是一本我应该写的书,而应该是由神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天文学家、民族史学家或科学家写的书,以我的知识构架,文化内涵,思想高度等等方面来看,我都极其匮乏,难以胜任。这些知识,在十年之前,我从未接触过,然而,随着我对“上帝造人图”与“偷吃禁果图”的发现,我不得不花些业余时间去翻查一些资料以解释这两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知识的累积,一些公知的知识已无法满足我对一些文化现象的寻根问底的需求,甚至到了我不得不站出来,要做一点什么的冲动,也许,这个工作我还不能胜任,但我更愿意成为一个引发话题的人,一个抛砖引玉的人,以引起人们对人类的过去与未来的更深层关注与思考。鉴于个人的知识局限,我希望看过此书的人,能对此书提出宝贵的修改建议,以便再版时尽可能减少错误,虽然一些错误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科学在不断发展,任何伟大的书籍都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性,但我仍希望尽可能避免对公众的错误引导。本书只是围绕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