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清初的三个帝王,康熙、雍正和乾隆,自己定名为“落霞三部曲”。这个想象当然来自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骈对。我起初读这篇文章原是从《古文观止》上,那是极端的佩服——一个年轻小伙子,仓促之间乃能办此!到后来读书多了,才晓得这句话的原始造句并非王勃,乃系庚信创出,原句是“落花与翠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庚信是哪里人?南阳的。具体地说,南阳新野的人。
同类推荐
琵琶记
《琵琶记》 元?高明作。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剧情是: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办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热门推荐
天命尘
世界已经沉沦太久,蒸汽是这个时代新的希望,钢铁与火焰将那段被称之为深渊的时代阻隔在黑暗里,而贪婪与恐惧依旧还在,它们将埋葬隐藏一切的坟墓,使新的时代陷入战争。北陆领域,古老王朝的权杖被乱臣夺取,摇摇欲坠的和平一夜之间化作乌有。南陆领域,无面的君主跪拜在神明的脚下,那是他的宿命,也是得到权力的代价。新世界,异血的悲剧者无法守望他们的土地,唯有战斗,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刀光剑影之中,背负罪孽的人们睁开神明的眼睛。废墟的石碑之上,铭刻着被埋葬的历史。原初的守墓人成为不朽的幽灵,终焉将旧的时代再次延续。人类在迷雾中寻找不属于他们的王权,企图反抗既定的宿命。但有谁在暗中肆笑?是你吗?偷走钥匙的阴谋者。你可以嘲讽我们的无知与弱小,但你要知道,我们不是忤逆天命而被碾碎的尘埃,从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