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400000030

五、继续修行

从幼年开始的佛教背景,对我的帮助无可限量。每次进入古老寺庙,每次拜见高僧大德,都有一种身心相通的亲近。在亲近过程中又会自省,反观自己在修行长途中的步履,有多少滞塞,有多少延伸。

我发现,自己过去得益于佛教的地方,仍然借用那个“无”字,有三个“无”;而自己今后的精进空间,则有三个“少”。

先说三个“无”。

一是“无避”。这是从佛教的“无常”观念引出来的。由于“无常”,一切都会发生,既无法预计,又无法预防,那就不如平静接受,从容处理。应该知道,这是在接受既正常又不正常的世界,这是在处理既正常又不正常的人间,无关自己的遭遇、命运、不平,因此不必恼怒、哀怨、气恨。为此,我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对家庭和自己遇到的一切灾难、冤屈、诽谤,都采取“无避”的态度。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但后来越是“无避”,就越坦然,觉得这是生命的正常方式。若是避了,反而像是避洪水于沙墩,避匪徒于枯井,既自废了手脚,又恶化了事态。

“无避”,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与生俱来的避祸本能,使自己变得强大。在我平生遭受无数凶逆的时候,佛教让我一次次抽去了个人名利和凶吉期许,去直视无常,结果倒是拥有了站在灾祸最前沿的大雄精神。让我高兴的是,我的经历使周围友人都确信,如果以后遇到了地震、海啸或其他重大灾难性事件,我必定仍然会是一个平静的救助者和安慰者,直到最后。感谢佛教,给了我这种人生底气,使我有可能与大家一起面对世间困厄。

二是“无迎”。这是对上面这一点的及时补充。不刻意躲避灾祸,也不必刻意接引美事。世间那些看起来很堂皇、很荣誉、很普及、很方便、很时尚的“美事”,都是既定形态、外在硬块,属于佛教所言之“色”和“蕴”,皆为空相,应该看破。若不看破,即是障碍。我为什么能够坚辞高位、谢拒名号、绝迹会议、不涉团体?为什么到今天还从未上网、没有手机、不读报刊?其实都是佛教的“性空”观念在主导着我。

我知道,越有声势的强力,越是性空;越有吸引力的美事,越要放下。否则,整个“受想行识”都会坠入“颠倒梦想”,不得超脱。环视四周民众,大多在官阶、名声、输赢、信息、网络、手机间挣扎折腾,反把我看作遗世怪人。我则在为他们默祷:“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三是“无应”。说起来,无避世间灾祸,无迎世间美事,这总该太平了吧?不,总有外人指名道姓地对自己实行“直击”。我因为不存在“我执”,绝不回应。在佛教看来,种种攻击起自于世间“业”的负面积累,任何针锋相对的直接回应都是在增添“我执”,亦即增添负面积累,而且必然双向叠加,没完没了。试想,如果要回应,怎么回应?无非是依据着某些“事实”,某些“结论”,某些“民意”,某些“舆情”。但在佛教看来,这一切都极不可靠,即便一时看似可靠,也都属于“空相”,时时有可能变动和逆反,时时有可能转型和消失。因此,不如“无应”,也就是“无辩”、“无回”、“无答”、“无表情”。

大家都看到了,我只要遭受国内媒体大规模的诽谤,总是立即起程到国外,演讲中华文化的正面力量。事实证明,佛教让我免除了大量无谓之耗,让世间免除了不少纷争的噪音,这也就使负面积累转化成了正面积累。

接着说说今后修行的目标,三个“少”。

一是“少分”。分,就是佛教所反对的分别心,亦即种种强行切割、人为划界、层层区分。我发现,自己虽然对此早有警惕,却限于惯常思维、学术需要,仍然未能彻底摆脱。我们总是习惯于在写作和演讲中论述地域之分、民族之异、文化之界、国家之别、主义之争、学派之峙,即使比别人淡化,也无法消融,因为这是我们接受教育的基础。在佛教看来,世间一切人为的纷扰、分裂、战争,都由此而起。其实说到底,看似清晰的差异都是空相,看似明确的界限都是空相,当然,看似激烈的斗争也都是空相。以佛教的认知,一切以集体方式出现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都没有夸张的理由,一切以个人方式出现的胜负竞争、尔虞我诈都只能导致共衰,一切以运动方式出现的检举揭发、互相整人更是中国沉疴、举世巨恶,不应该继续容忍。但是,在目前这个全民都在比赛输赢、表演正义的社会气氛中,要道破这一点会遇到很多困难。

不管外界如何翻江倒海,我在今后的修行中,应该尽力消除社会上一切“勘边划界”的观念,哪怕它们总是打着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地域主义、民粹主义和其他许多西方主义和东方主义的大旗。各种强化差异、强化区分、强化自卫、强化争斗的想法,也许都能找到自己的学理依据,却不能被佛教许诺。因此,也不应被今后的我许诺。一时消除不了,那就减少吧,是为“少分”。

二是“少忆”。忆,也就是回忆,追思。大多是依凭时间观念,拉入先祖坐标,加重历史话语。这一切似乎都很好,却得不到佛教首肯。佛教主张当下,着眼此刻,关照现今,而不喜欢时间的侵入、历史的霸道、遗产的作态、传统的强加。我以前在历史研究中,已经重视古今之通而看淡前后之别,已经珍惜千古诗魂而冷漠断代之学,但是,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屈从专业陈趣、学术癖好而匍匐于时间的魔杖之下。有着漫长历史的佛教从不自炫漫长,而总是急切地呼吁“当下”,才让我一次次反思,自叹修行之浅。

确实,即便是我们倾注巨大学术力量的所谓“历史真相”,说到底也是疑点重重的空相,不存在永久执守的理由。例如,我每次在阅读各种“**历史”的时候总是越加感到佛教的英明,因为“**”我亲自经历并付出过全家的血泪代价,但是那么多历史所写内容,与我的亲身感受全然不同。错在何人?最后憬悟,错在我们对历史的依赖。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对时间的“无明”。但《心经》说了,连“无明”也说不上,更无所谓“无明”的断灭,也就是“无无明尽”。既然这样,那也就盼不来“有明”的一天。与其如此,不如挥去时间。再也不要像一个自恃的长辈那样老是喜欢给年轻人谈古说往了,应该把一切文化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下,而且是不受外力干涉的当下。

且把“记忆”换成“良知”,把“沧桑感”换成“菩提心”。来什么就接受什么,不必问来历,不必算因果,不必查恩怨,立即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爱之心处置,这就是今后修行的着力点。

三是“少冀”。冀是希望,是企盼,是对将来的梦想,是对尚未发生的一切的期许。这些看起来又都是正面能量,其实在佛教看来,带有极多“颠倒梦想”的成分,也都应该看破、看空。仍然是着眼“当下”,只不过,前面所说的“少忆”,是为了不让过去干扰当下;这里所说的“少冀”,是为了不让将来干扰当下。

任何希望、企盼、梦想、期许,都是既定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由“色”而产生的“蕴”,都在空相之列。由于它们还没有发生,因此比之于历史的讲述、现今的公识,更是“空中之空”。这些“空中之空”,最容易造成不同希望的冲撞,几种企盼的缠绕,多重梦想的破灭,最终信用的流失,结果造成最严重的人生之苦。

在佛教看来,少冀则少苦,弃冀则灭苦。人世间特别喜欢张罗的计划、方略、步骤、畅想、愿景等,佛教都看得又轻又淡,它不愿意以这些“常欺之门”欺人,就像不让车辆在“事故多发地段”出事。一个智者如果在佛的光照下真正成熟,那就应该少讲未来,少讲今后,少讲明天。只看眼下的自在状态,那就叫“观自在”。

让人们嘲笑“无视前途”吧,能够真正“观自在”,那就已经是真正的“菩萨道”。请看,《心经》开头的五字主语就是:观自在菩萨。

既然提到了“菩萨”,那也就在人格形象上明确了修行的方向。其实,我们在很多庙宇、石窟中见到的菩萨造像,也都是这样的神貌:不在乎外界,不在乎信息,不在乎区别,不在乎历史,不在乎未来,不在乎争斗,不在乎挑战,不在乎任何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执着。上下前后全看空,万般名物全看破,以自如、自由、自在之心,处理一切不测和灾祸,化解一切恐惧和苦厄,度化一切迷惘众生,一起解脱。

我们,也有可能这样。

甲午春日

同类推荐
  • 平斋词

    平斋词

    平斋词 ,(宋)洪咨夔著,系中国古代诗词名著。
  • 颐和园词

    颐和园词

    颐和园词,【民国】王国维著,系中国近代诗词名著。
  •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是清代最为杰出的词人。胡薇元《岁寒居词话》称他可与陈维崧、朱彝尊“鼎足词坛”,况周颐《惠风词话》称他为“国初第一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赞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而“君子”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本书以“君子之道”为入口来讲述中华文化,剖析君子,阐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轮廓。只要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就不会沦丧。
  • 海星

    海星

    陆蠡(1908一1942),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热门推荐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团宠女主
  • 明明你也爱我

    明明你也爱我

    一段完美的感情浪漫开始 潦草离场 发现无法自拔你该如何
  • 我暗恋的那些事儿

    我暗恋的那些事儿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从五年级暗恋一个男生到现在的一个故事,如果不喜欢的话,请勿喷,我只是想把这个故事给大家看一看,我也是第一次写
  • 当我再次听到你的名字

    当我再次听到你的名字

    送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未闻花名,但知花香;再遇花时,泪已千行。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说,是根据我的真实经历写的,只是希望在我还没把这些事忘记前,把它们都记下来,以后还能再回味回味,也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治愈学生党们循规蹈矩的学习生活。如果你看到这儿,那就欢迎你来到徐梦瑶的小世界。这是一个幸运的女孩,因为她遇见了她生命里的光--肖遥;当然她也是一个勇敢率真的女孩,因为她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故事以徐梦瑶和肖遥的感情线为主线,也记叙了一个少女从稚嫩到独当一面的成长历程。如果你正处于学生时代,那就让徐梦瑶陪你一起度过这段时光,又如果,你已经迈入职场,那我也希望她能带你找到最初的梦想······
  • 自闭男穿越异世界

    自闭男穿越异世界

    20岁社畜自闭男,本想出门,不料碰到车祸现场,挺身而出拯救情侣穿越异世界的狗血故事
  • 请叫我送葬人

    请叫我送葬人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唢呐一响,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唢呐一吹,爹妈白养。唢呐一出,神吼鬼哭。我是送葬人,为顾客服务,我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 连通万界:我点评了诸天强者!

    连通万界:我点评了诸天强者!

    一朝穿越,叶辰来到了一个和原本世界近乎相同的平行世界。本想着靠着视频剪辑为生,可没成想 ,剪辑好的视频竟然直接上传到了一个万界都可以观看到的网站。“叮 ,恭喜作者剪辑的视频《盘点十大装逼瞬间》上传成功,万界接收!”洪荒世界:“我洪荒一统宇内,八荒臣服,挥手之间天地色变,我们才是第一!”神牧世界:“别放屁,你这么说,我辰第九第一个不服!”完每世界:“仙之巅傲世间,有我安澜便有天,你们都是垃圾!”
  • 震惊!平凡的我被大佬膜拜

    震惊!平凡的我被大佬膜拜

    陈平凡已经来到修炼世界十年,可系统却只能给他提升练气期境界,在这仙人满天飞的修炼界,练气期不过炮灰。算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平凡过日子吧。在村子生活了十年,却不知!他随口一说的女蜗补天和造人故事获得天大功德!随手画的山河社稷图让人着魔!随笔一写的本草纲目让人疯狂!至此!讲故事的人成了故事里的人。只有他自己认为村子里都是凡人,殊不知,村里的每个人都不简单!他本一心只想就此平凡下去。直到到走出这个村子,他惊了,这个修炼世界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 贝柔日记

    贝柔日记

    李渔是师太喜欢的文人。《水浒传》是师太最恨的书。《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是师太的案头书。敲完这些文字,才想起师太不凡的一生。在江南省,师太是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在永安县,师太是有名的出家尼姑和大厨。在缆镇,师太是个嘴上长了一个巨大血管瘤的丑女人。在土豆村民眼里,师太是一个苦命人。在我方文业眼里,师太是一本大书。以上文字,遥向师太致敬。是为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