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400000029

四、度化众生

《心经》认为,以上所说的以“无”入“空”,排除障碍,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同是一个“智”,小机智徒增障碍,被佛经称之为“漏智”,属于排除之列。排除了小机智,就能开启大智慧,那就是“般若”。般若智慧的核心是度化,因此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即“大智慧度化”,简称“智度”。佛典中,有《大智度论》。

度,是脱离苦海到彼岸。小乘佛教,重在个人解脱;大乘佛教,重在众生度化。个人解脱的理由和程序都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么,从逻辑上,为什么还要拓展成众生度化呢?

有人说,这是佛教顺从了普世道德,不在乎自身逻辑。对此,我不能同意。我认为,佛教由“度己”而导致“度人”的逻辑,很清晰。下面,且让我略加梳理。

如前所述,佛教在阐明“空”的学说时,着力排除种种界定,拆卸道道门槛。很快就碰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界定,那就是他我界定;遇到了最后一道门槛,那就是人己门槛。“我”是什么?显然,不管在生理意义、伦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是“性空”。前面已经说到,一切“拥有”,都是“假有”,那么,接下来,一切“拥有者”本人,也是空相。富人的钱财是空,高官的权位是空,而更重要的是,富人和高官本身,也是空。

于是,佛教以很大的力度,主张放弃对“我”的执着,即破除“我执”。

我前面说到,《心经》里包含着那么多“无”,都可以概括为“无常”,其实在“无常”后面还隐藏着一个最根本的“无”,那就是“无我”。

历来有不少佛教学者把“缘起性空,无常无我”八个字当作佛教的精髓,我很赞成。

在世界各大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中,佛教明确地提出了对自我个体的放弃、消融和超越,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成熟等级。它当然可以与那些主张个体完满、个体成功的学说共存,但它又不能不指出,一切“完满”和“成功”都不可能真实,因此所谓“完满的个体”、“成功的个体”必然承担着多重虚假。扩而大之,一个世界如果真的存在着很多“完满的个体”和“成功的个体”,或者企图“完满”或“成功”的个体,那他们一定会与周边的世界天天产生区隔和争斗,因此这个世界必然是一个喧闹和恐怖的天地。而这些以“完满”、“成功”自许者的下场,也一定是苦,而且是难言之苦。

佛教正是因为破除“我执”,主张“无我”,才让那些自许“完满”、自许“成功”的欲望和追求真正断灭。简言之,因“无我”,才“灭苦”。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禅宗中有“我即是佛”的说法,此“我”与“无我”并不矛盾。此“我”无欲,此“我”无名,只是作为一个精神载体的例证,说明“人人皆有佛性”,可由切身做起。恰恰是佛性,能够有力抵消“我”的“自性”。

正因为“人人皆有佛性”,度化众人也就成了可能。如果人人都能以“佛”自认,这恰恰是到达了更高意义上的“无我”境界。

“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又不能单独完满,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企求单独解脱。如果单独解脱了,而周围的众人还困于重重障碍之中,那么,这个自以为“解脱”了的个人还会寸步难行。如果自己解脱了,别人没有解脱,那么,为了守护自己的解脱必须划出人我之界。一划界,空境便顿时消失,解脱也无从说起。

诚如俗谚所说,一滴清水无救于一缸污水,而一滴污水却能把一缸清水毁坏。既然佛教看空人我之界,那么,一个修行者即便把自己修炼成了一滴最纯净的清水,却没有与周边污水分割的“薄膜”,那么,这滴清水怎么存在?因此,佛教必然指向整体关怀,普世行善,无界救助。要解脱,也要大家一起解脱。

由此可知,佛教从“度己”跃升为“度人”,思路十分清晰,并不是随意地从众悦众。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心经》最后那个咒语,呼唤得那么恳切:“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我的翻译是“去吧,去,到彼岸去,赶快觉悟!”对于这几句咒语,《心经》自己还反复推崇“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可见,在佛教看来,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度人”。

于是,作为佛教修行最高、最后目标的“涅槃”,也与“到彼岸去”连在一起了。《大智度论》在阐释“波罗蜜”时说:“涅槃为彼岸。”度人到彼岸的修行者称为“菩萨”,他们的“大誓愿”就是“度一切众生”(见《大智度论》卷四)。

在中国民间,菩萨常常被看作偶像,其实,他们只是修行者,因觉悟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护佑众生、反对伤害。菩萨把佛教本义和民间企盼融成一体,组成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尚信仰。这八个字的意思很好,即号召一切不认识、不相关的人,也都应该视若一体,感同身受,互相救助,共抵彼岸。彼岸,就是不受世俗羁绊所困苦的净土。

回想自己儿时在家乡随长辈礼佛,第一印象就是积德行善、惜生护生、乐于助人。当时,很多天天念佛的信众并不识字,不懂佛经,但是,就凭着积德行善、惜生护生、乐于助人,维护住了苦难大地上的文明脉络。现在才知,这比烦琐的经句训诂更贴近佛教本义,这正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一高尚信仰的民间实践。

同类推荐
  • 琵琶记

    琵琶记

    《琵琶记》 元?高明作。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剧情是: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办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 囚绿记

    囚绿记

    陆蠡(1908一1942),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岁月卷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岁月卷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岁月卷 铁凝
  • 木皮散人鼓词

    木皮散人鼓词

    木皮散人鼓词 ,【明】木皮散人著,系中国古代诗词名著。
  • 稼轩词

    稼轩词

    稼轩词, (宋)辛弃疾著,系中国古代诗词名著。
热门推荐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学校门前有颗柿子树

    学校门前有颗柿子树

    叶星言误入未来时空,提前经历了自己的高中和大学,体验了掌控命运活在自己预期人设里的感觉,一颗柿子树成了时空的转体,面对现实时空的牵绊叶星言将如何抉择?
  • 情牵三世待汝归

    情牵三世待汝归

    第一世你心顾天下,我等你;第二世,你肆意洒脱,却因出身而被天下人讨伐,没关系,我等的起;第三世,你总得回头好好看看我了吧。这是一本甜文。这个故事里有亲情,有友情,还有爱情。夜倾幽想,她从未遇到过这么没节操的人。玄冥熙想,跟媳妇相比,节操算什么。←_←
  • 师傅的罗曼史

    师傅的罗曼史

    我师傅贺思敏出身于大户人家,父亲是国民党保安司令,解放后,双手沾满鲜血的父亲被人民政府枪毙,在外地上学的贺思敏也被 押回家乡接受调查。作品从贺思敏与两位女子的感情纠葛入手,描写了他曲折、坎坷的一生,通过主人公的人生遭遇,反映了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赞美了纯洁的爱情,歌颂了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勇敢精神。
  • 苍脊

    苍脊

    苍极之巅必有强者,弱肉强食看谁争锋。
  • 我有一本世界书

    我有一本世界书

    他麾下弟子无一不是一界之主。他被尊称为万界之师,传道圣尊。他带领弟子击退一次又一次的灭世大劫。他终剥离融合创出自己的道界,成为永恒者……
  • 魔尊降世之谋夺天下

    魔尊降世之谋夺天下

    魔尊降世,惊天地,泣鬼神,受万民膜拜……大家若是这么想就错了,魔尊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腥风血雨自是少不得,险象环生,自然也是必经之事……
  • 她为虐渣复仇而生

    她为虐渣复仇而生

    陈雪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本应被直接销毁,却意外被派去不同的小世界执行任务,她没有人类的情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和准确。在不同时空中穿梭的陈雪,只用完成一个任务:在本世界中接近目标渣男,使其悔恨值上升至100。大世界的因果报应系统并不总是准确,偶有失误,便让陈雪降临,她为虐渣复仇而生。
  • 我的史莱姆朋友

    我的史莱姆朋友

    提问,世界不会改变,而自己可以改变,那么你如何改变,回答,成为新世界的神
  • 无限之从做个人开始

    无限之从做个人开始

    身患癌症的顾炎本来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可一个从肯德基炸酱面里吃出来的系统带给顾炎新的生活,他通过系统流转与各种位面,顾炎可以是JoJo奇妙冒险里的dio,也可以某个小说中的男主,在这本小说中,万事皆有可能,让我们跟随顾炎,一起来体验各种奇特的位面和搞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