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先贤行状曰:锺皓字季明,温良笃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馀人,为郡功曹。时太丘长陈寔为西门亭长,皓深独敬异。寔少皓十七岁,常礼待与同分义。会辟公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君?」皓曰:「明府欲必得其人,西门亭长可用。」寔曰:「锺君似不察人为意,不知何独识我?」皓为司徒掾,公出,道路泥泞,导从恶其相洒,去公车绝远。公椎轼言:「司徒今日为独行耳!」还府向閤,铃下不扶,令揖掾属,公奋手不顾。时举府掾属皆投劾出,皓为西曹掾,即开府门分布晓语已出者,曰:「臣下不能得自直於君,若司隶举绳墨,以公失宰相之礼,又不胜任,诸君终身何所任邪?」掾属以故皆止。都官果移西曹掾,问空府去意,皓召都官吏,以见掾属名示之,乃止。前后九辟三府,迁南乡、林虑长,不之官。时郡中先辈为海内所归者,苍梧太守定陵陈稚叔、故黎阳令颍阴荀淑及皓。少府李膺常宗此三人,曰:「荀君清识难尚,陈、锺至德可师。」膺之姑为皓兄之妻,生子觐,与膺年齐,并有令名。觐又好学慕古,有退让之行。为童幼时,膺祖太尉脩言:「觐似我家性,国有道不废,国无道免于刑戮者也。」复以膺妹妻之。觐辟州宰,未尝屈就。膺谓觐曰:「孟轲以为人无好恶是非之心,非人也。弟於人何太无皁白邪!」觐尝以膺之言白皓,皓曰:「元礼,祖公在位,诸父并盛,韩公之甥,故得然耳。国武子好招人过,以为怨本,今岂其时!保身全家,汝道是也。」觐早亡,膺虽荷功名,位至卿佐,而卒陨身世祸。皓年六十九,终於家。皓二子迪、敷,并以党锢不仕。繇则迪之孙。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於水,努力慎之!」行未十里,度桥,马惊,堕水几死。瑜以相者言中,益贵繇,而供给资费,使得专学。举孝廉,谢承后汉书曰:南阳阴脩为颍川太守,以旌贤擢俊为务,举五官掾张仲方正,察功曹锺繇、主簿荀彧、主记掾张礼、贼曹掾杜祐、孝廉荀攸、计吏郭图为吏,以光国朝。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兗州牧,始遣使上书。世语曰:太祖遣使从事王必致命天子。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兗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
同类推荐
何博士备论
该书对战国至五代的兴废成败和22个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寻求历史借鉴。它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战争既“有以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明“穴研斋”抄本,下同),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合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利害之势”。它强调,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智”——正确的谋略。认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有高明的战略策略,所以战胜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对“智”在战胜中的作用,作了多方面的论证:认清主要敌人,以战国时六国之亡,“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为鉴;攻防的主次方向要分明,以晋灭吴所以胜、刘濞之所以败为例证;主张灵活用兵,“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因而推崇韩信、曹操 “出奇应变”,多谋善断。 为了以智胜敌,主张用“谋夫策士”组成自己的智囊,东汉末孙坚所以“功业不就”就是无人“发智虑之所不及”而致。它还提出君将要和谐,应赋予将领机断指挥之权,认为孙武、司马穰苴、周亚夫、诸葛亮、王猛等历代著名将相都是“深得于君”,权不中御,因而才能“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
热门推荐
心计爱人:嫣然回眸一笑
五年前,他宠她五年后,她恨他他甩出离婚协议书,冷漠说道:“如你所愿,离婚吧!”“你不是想互相折磨一辈子,怎么临时撤了场?”她轻笑。他捏起她的下颚,扬起一丝嘲讽的笑意:“不过是睡够了,想换个人罢了。”——他婚礼当天各大荧幕插播重点新闻:“清州航空075号航班出现意外,目前死亡人数284名,失踪人员...”他眼眸中闪过一丝冷冽,紧握拳头打破面前正在报道的屏幕,丢下正在进行的婚礼,不顾众人阻拦迅速离开现场,亲自在坠落的范围内找遍寸寸土...偷偷透露:其实这是反向剧情,一切都含圈套在内,不要看简介老套哦欢迎私信来撩微博:泽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