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200000006

第6章 关于翻译〔1〕

今年是"国货年",除"美麦"〔2〕外,有些洋气的都要被打倒了。四川虽然正在奉令剪掉路人的长衫,上海的一位慷慨家却因为讨厌洋服而记得了袍子和马褂。翻译也倒了运,得到一个笼统的头衔是"硬译"和"乱译"。但据我所见,这些"批评家"中,一面要求着"好的翻译"者,却一个也没有的。

创作对于自己人,的确要比翻译切身,易解,然而一不小心,也容易发生"硬作","乱作"的毛病,而这毛病,却比翻译要坏得多。我们的文化落后,无可讳言,创作力当然也不及洋鬼子,作品的比较的薄弱,是势所必至的,而且又不能不时时取法于外国。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我还记得先前有一个排货的年头,国货家贩了外国的牙粉,摇松了两瓶,装作三瓶,贴上商标,算是国货,而购买者却多损失了三分之一;还有一种痱子药水,模样和洋货完全相同,价钱却便宜一半,然而它有一个大缺点,是搽了之后,毫无功效,于是购买者便完全损失了。

注重翻译,以作借镜,其实也就是催进和鼓励着创作。但几年以前,就有了攻击"硬译"的"批评家",搔不他旧疮疤上的末屑,少得像膏药上的麝香一样,因为少,就自以为是奇珍。而这风气竟传布开来了,许多新起的论者,今年都在开始轻薄着贩来的洋货。比起武人的大买飞机,市民的拚命捐款来,所谓"文人"也者,真是多么昏庸的人物呵。

我要求中国有许多好的翻译家,倘不能,就支持着"硬译"。理由还在中国有许多读者层,有着并不全是骗人的东西,也许总有人会多少吸收一点,比一张空盘较为有益。而且我自己是向来感谢着翻译的,例如关于萧的毁誉和现在正在提起的题材的积极性的问题〔3〕,在洋货里,是早有了明确的解答的。关于前者,德国的尉特甫格(Karl Wittvogel)〔4〕在《萧伯纳是丑角》里说过----"至于说到萧氏是否有意于无产阶级的革命,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十八世纪的法国大哲学家们,也并不希望法国的大革命。虽然如此,然而他们都是引导着必至的社会变更的那种精神崩溃的重要势力。"(刘大杰译,《萧伯纳在上海》所载。)关于后者,则恩格勒在给明那.考茨基(Minna Kautsky,就是现存的考茨基的母亲)〔5〕的信里,已有极明确的指示,对于现在的中国,也是很有意义的----"还有,在今日似的条件之下,小说是大抵对于布尔乔亚层的读者的,所以,由我看来,只要正直地叙述出现实的相互关系,毁坏了罩在那上面的作伪的幻影,使布尔乔亚世界的乐观主义动摇,使对于现存秩序的永远的支配起疑,则社会主义的倾向的文学,也就十足地尽了它的使命了----即使作者在这时并未提出什么特定的解决,或者有时连作者站在那一边也不很明白。"〔6〕(日本上田进原译,《思想》百三十四号所载。)八月二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一日《现代》第三卷第五期。

〔2〕"美麦"一九三三年五月,国民党政府为了进行**反人民的内战,由财政部长宋子文和美国复兴金融公司,在华盛顿签订了"棉麦借款"合同,规定借款五千万美元,其中五分之一购买美麦,五分之四购买美棉。

〔3〕关于题材的积极性问题,当时曾有过讨论,一九三三年八月《文学》第一卷第二号"社谈"栏《文坛往何处去》一文就曾谈到:"其次是'题材积极性'的问题。现在很有些人以为描写小资产阶级生活的题材便没有'积极性',必须写工农大众的生活,这才是题材有积极性;又以为仅仅描写大众的生活痛苦或是仅仅描写了他们怎样被剥削被压迫,也就不能说有积极性,必须写他们斗争才好,而且须写斗争得胜。究竟所谓'题材的积极性'是否应当这样去理解呢,抑或别有理论?这也是当前问题的一个,亟待发展讨论,俾创作者可资参考。"〔4〕尉特甫格(1896--?)德国作家,一九三三年迁居美国。他是中国问题研究者,著有《觉醒的中国》、《中国经济研究》以及与人合著的《中国社会史----辽史》等。

〔5〕恩格勒即恩格斯。明那.考茨基(1837--1912),通译敏娜.考茨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女作家,著有小说《格里兰霍夫的斯蒂凡》等。

〔6〕这里所引恩格斯的话,现译为:"此外,在当前条件下,小说主要是面向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即不直接属于我们的人的那个圈子里的读者,因此,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那末,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作者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六卷第三八五页,一九七四年十月人民出版社出版)。

同类推荐
  • 捷报连连
  • 屈原研究
  • 梁启超书信集

    梁启超书信集

    梁启超书信集 梁启超
  • 杀八方.

    杀八方.

    驻华日本人遭遇一系列的疯狂报复,做案人每次都留下“杀此人者,杀八方”的字条,“杀八方”的频繁活动,引起了日本关东军总部的重视。 事实上,“杀八方”不止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传奇人物,还是地下党和抗日民间组织共有的暗号及图腾,在大敌面前,每个人都是“杀八方”。 张涛,四叔,三号,六号,老神仙与装载着第一代细菌战武器的特别军列同归于尽。人精子在城里趁乱杀死了大汉奸黄公子,并留下了“杀此人者,杀八方”的字条。
  • 密云不雨

    密云不雨

    密云不雨 二月河著
热门推荐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王爷请接招

    王爷请接招

    银白面具掩住她所有表情,湛蓝劲装包裹她所有娇柔,【暗夜,你予我十载舍命相护,原只想将我奉上的真心揉捏成灰!】转身划过天际,迟一秒那半血冷的脸庞便热泪翻涌,她立誓此生再不动情!双面毒辣沉浮于江湖血染,与他终结一战,那大掌已然锁喉。墨魂亦不示弱的尖刀逼上,唇边一抹冷笑,【莫要心慈手软,失了时机便是你亡!】大掌辗转勾颈,手指一挑面具跌落,未等墨魂反应,双眸已被掩盖,唇上一热,蜻蜓点水荡开涟漪,耳畔热气袭来,【羽落,我早知你的双重身份,你的心是冰雕的不成,当真感觉不到我仿似中蛊一般的情?】墨魂身体一僵,泪渡香腮,粉拳纷落,【白宇烈,你竟费尽心机欺哄于我?】【不这般哄诱怎骗你上钩,又怎将你冷媚的心寸寸掠夺!】相思谋,谋定此生,时空相隔,阻不断风情月思……妃贼盗宠,王爷请接招!读者群:281269862
  • 冷情总裁的宠溺
  • 天之人

    天之人

    主人公星烨,在雷霆交接的夜晚,出生在思域村,一出生的他气质不凡,体中还有一股火焰能量在五脉中循环,突然能量从体中蹦出形成一个大火球,火球将房子烧为灰烬时,星烨也消失不见了?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凡间第一剑

    凡间第一剑

    天灵界,有一剑谷,剑谷内乃是当世第一剑道宗门天剑宫,传承一万年,千年一度的天剑大会即将再次开启,然而宫主失踪了...
  • 倾尽仙华

    倾尽仙华

    那一世,你问道修行百千年,却为这世间清浊所困,我闲散浑噩一生,却因你自缚天规;那一世,我赠心一颗,从未想过索取回馈;这一世,你渡魂还魄,相守终相离。这世间的情字,到底是如何个写法?纵一念之间,为妖为魔,浮世千面,倾我一生悲欢。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我也不知道我是从何时起消失在了那个梦中······
  • 仁圣

    仁圣

    一叶孤舟,人性,人心,仁心,芸芸众生,一介凡人。
  • 新冢旧骨

    新冢旧骨

    言卿二八年华时遇上了个少年郎,少年郎清风朗月,一眼就勾走了她的心神,自那之后常常追着少年郎身后,本该是佳人才子的美话还未有多久,却只剩下新冢旧骨葬头七的天意弄人。
  • 出生于1931年的英子

    出生于1931年的英子

    故事是来源于山东莱州沙河镇小珍珠村一个九十岁老人少年时候的经历,老人名字崔英。老人在十二岁至十五岁曾在青岛颐中烟厂做童工,当时日本鬼子霸占了颐中卷烟厂。故事围绕着年幼时期的英子为主线,作者用笨拙的、生硬的文笔,缓缓记述。英子三叔把年幼的、心灵手巧、聪明伶俐的英子送进了颐中卷烟厂做童工,是为了把颐中卷烟厂里烤烟师傅从鬼子那儿了解的情报带出来。英子到了青岛第一天,第二天……短暂接触了叶家,没想到英子与叶家的关系不单单是这么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