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900000013

卷十三 书八首

【上韩丞相书】

洵年老无聊,家产破坏,欲従相公乞一官职。非敢望如朝廷所以待贤俊,使之志得道行者,但差胜于今,粗可以养生遗老者耳。去岁蒙朝廷授洵试校书郎,亦非敢少之也。使朝廷过听,而洵侥幸,不过得一京官,终不能如汉、唐之际所以待处士者。则京官之与试衔,又何足分多少于其间,而必为彼不为此邪。然其所以区区无厌,复有求于相公者,实以家贫无赀,得六七千钱,诚不足以赡养,又况忍穷耐老,望而未可得邪。凡人为官,稍可以纾意快志者,至京朝官始有其仿佛耳。自此以下者,皆劳筋苦骨,摧折精神,为人所役使,去仆隶无几也。然天下之士,所以求之如不及,得之而喜者,彼诚少年,将有所忍于此,以待至于纾意快志者也。若洵者,计其年岂足以有待邪?今且守选数年,然后得窥尚书省门。又待阙岁余而到任,幸而得免于负犯废放,又守选,又待阙,如此十四五年,谨守以满七八考,又幸而有举主五六人,然后敢望于改官。当此之时,洵盖七十矣。譬如豫章橘柚,非老人所种也。洵久为布衣,无官长拘辖,自觉筋骨疏强,不堪为州县趋走拜伏小吏。相公若别除一官,而幸与之,愿得尽力。就使无补,亦必不至于恣睢漫漶,以伤害王民也。今朝廷糊名以取人,保任以得官,苟应格者,虽屠沽不得不与。何者?虽欲爱惜而无由也。今洵幸为诸公所知似不甚浅,而相公尤为有意。至于一官,则反覆迟疑不决者累岁。嗟夫!岂天下之官以洵故冗邪?洵少时自处不甚卑,以为遇时得位,当不卤莽。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实亦有得而足恃。自去岁以来,始复读《易》,作《易传》百余篇。此书若成,则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今也亦不甚恋恋于一官,如必无可推致之理,亦幸明告之,无使其首鼠不决,欲去而迟迟也。世人施恩则望报,苟有以相博,则叩之也易。今洵已潦倒,有二子又皆抗拙如洵,相公岂能施此不报之恩邪?相公往时为洵言,欲为欧阳公言子者数矣,而见辄忘之以为怪。洵诚惧其或有意欲收之也,而复忘之,故忍耻而一言。不宣,洵再拜。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

四月二十三日,将仕郎、守霸州文安县主簿、礼院编纂苏洵,惶恐再拜上书昭文相公执事:洵本布衣书生,才无所长,相公不察而辱收之,使与百执事之末,平居思所以仰报盛德而不获其所。今者先帝新弃万国,天子始亲政事,当海内倾耳侧目之秋,而相公实为社稷柱石莫先之臣,有百世不磨之功,伏惟相公将何以处之?古者天子即位,天下之政必有所不及安席而先行之者。盖汉昭即位,休息百役,与天下更始。故其为天子曾未逾月,而恩泽下布于海内。窃惟当今之事,天下之所谓最急,而天子之所宜先行者,辄敢以告于左右。窃见先帝以俭德临天下,在位四十余年,而宫室游观无所增加,帏簿器皿弊陋而不易,天下称颂,以为文、景之所不若。今一旦奄弃臣下,而有司乃欲以末世葬送无益之费,侵削先帝休息长养之民,掇取厚葬之名而遗之,以累其盛明。故洵以为当今之议,莫若薄葬。窃闻顷者癸酉赦书既出,郡县无以赏兵,例皆贷钱于民,民之有钱者,皆莫肯自输,于是有威之以刀剑,驱之以笞棰,为国结怨,仅而得之者。小民无知,不知与国同忧,方且狼顾而不宁。而山陵一切配率之科又以复下,计今不过秋冬之间,海内必将骚然,有不自聊赖之人。窃惟先帝平昔之所以爱惜百姓者如此其深,而其所以检身节俭者如此其至也,推其平生之心而计其既没之意,则其不欲以山陵重困天下,亦已明矣。而臣下乃独为此过当逾礼之费,以拂戾其平生之意,窃所不取也。且使今府库之中,财用有余,一物不取于民,尽公力而为之,以称遂臣子不忍之心,犹且获讥于圣人。况夫空虚无有,一金以上非取于民则不获,而冒行不顾以徇近世失中之礼,亦已惑矣。然议者必将以为,古者“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于先帝之葬,于人情有所不顺。洵亦以为不然。使今俭葬而用墨子之说,则是过也。不废先王之礼,而去近世无益之费,是不过矣。子思曰:“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古之人所由以尽其诚信者,不敢有略也,而外是者则略之。昔者华元厚葬其君,君子以为不臣。汉文葬于霸陵,木不改列,藏无金玉,天下以为圣明,而后世安于太山。故曰:莫若建薄葬之议,上以遂先帝恭俭之诚,下以纾百姓目前之患,内以解华元不臣之讥,而万世之后以固山陵不拔之安。洵窃观古者厚葬之由,未有非其时君之不达,欲以金玉厚其亲于地下,而其臣下不能禁止,僶俛而従之者。未有如今日之事,太后至明,天子至圣,而有司信近世之礼,而遂为之者,是可深惜也。且夫相公既已立不世之功矣,而何爱一时之劳而无所建明?洵恐世之清议,将有任其责者。如曰诏敕已行,制度已定,虽知不便,而不可复改。则此又过矣。盖唐太宗之葬高祖也,欲为九丈之坟,而用汉氏长陵之制,百事务従丰厚,及群臣建议以为不可,于是改従光武之陵,高不过六丈,而每事俭约。夫君子之为政,与其坐视百姓之艰难而重改令之非,孰若改令以救百姓之急?不胜区区之心,敢辄以告。惟恕其狂易之诛,幸甚幸甚!不宣,洵惶恐再拜。

【与梅圣俞书】

圣俞足下:暌间忽复岁晚,昨九月中尝发书,计已达左右。洵闲居经岁,益知无事之乐,旧病渐复散去,独恨沦废山林,不得圣俞、永叔相与谈笑,深以嗟惋。自离京师,行已二年,不意朝廷尚未见遗,以其不肖之文犹有可采者,前月承本州发遣赴阙就试。圣俞自思,仆岂欲试者。惟其平生不能区区附合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穷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万里以就试,不亦为山林之士所轻笑哉。自思少年尝举茂才,中夜起坐,裹饭携饼,待晓东华门外,逐队而入,屈膝就席,俯首据案。其后每思至此,即为寒心。今齿日益老,尚安能使达官贵人复弄其文墨,以穷其所不知邪?且以永叔之言与夫三书之所云,皆世之所见。今千里召仆而试之,盖其心尚有所未信,此尤不可苟进以求其荣利也。昨适有病,遂以此辞。然恐无以答朝廷之恩,因为《上皇帝书》一通以进,盖以自解其不至之罪而已。不知圣俞当见之否?冬寒,千万加爱。

【答雷太简书】

太简足下:前月辱书,承谕朝廷将有召命,且教以东行应诏。旋属郡有符,亦以此见遣。承命自笑,恐不足以当,遂以病辞,不果行。计太简亦已知之。仆已老矣,固非求仕者,亦非固求不仕者。自以闲居田野之中,鱼稻蔬笋之资,足以养生自乐,俯仰世俗之间,窃观当世之太平。其文章议论,亦可以自足于一世。何苦乃以衰病之身,委曲以就有司之权衡,以自取轻笑哉!然此可为太简道,不可与流俗人言也。向者《权书》、《衡论》、《几策》,皆仆闲居之所为。其间虽多言今世之事,亦不自求出之于世,乃欧阳永叔以为可进而进之。苟朝廷以为其言之可信,则何所事试,苟不信其平居之所云,而其一日仓卒之言,又何足信邪。恐复不信,只以为笑。久居闲处,终岁幸无事。昨为州郡所发遣,徒益不乐尔。杨旻至今未归,未得所惠书。岁晚,京师寒甚,惟多爱。

【与杨节推书】

洵白:节推足下,往者见托以先丈之埋铭,示之以程生之《行状》。洵于子之先君,耳目未尝相接,未尝辄交谈笑之欢。夫古之人所为志夫其人者,知其平生,而闵其不幸以死,悲其后世之无闻,此铭之所为作也。然而不幸而不知其为人,而有人焉告之以其可铭之实,则亦不得不铭。此则铭亦可以信《行状》而作者也。今余不幸而不获知子之先君,所恃以作铭者,正在其《行状》耳。而《状》又不可信,嗟夫难哉!然余伤夫人子之惜其先君无闻于后,以请于我。我既已许之,而又拒之,则无以恤乎其心。是以不敢遂已,而卒铭其墓。凡子之所欲使子之先君不朽者,兹亦足以不负子矣,谨录以进如左。然又恐子不信《行状》之不可用也,故又具列于后。凡《行状》之所云皆虚浮不实之事,是以不备论,论其可指之迹。《行状》曰:“公有子美琳,公之死由哭美琳而恸以卒。”夫子夏哭子,止于丧明,而曾子讥之。而况以杀其身,此何可言哉。余不爱夫吾言,恐其伤子先君之风。《行状》曰:“公戒诸子,无如乡人父母在而出分。”夫子之乡人,谁非子之兄与子之舅甥者,而余何忍言之。而况不至于皆然,则余又何敢言之。此铭之所以不取于《行状》者有以也,子其无以为怪。洵白。

【与吴殿院书】

洵启:京师会遇,殊未及従容,属家有变故,仓遽西走,遂不得奉别,怏怅不可胜言也。向每见君侯,谈论辄尽欢。而在京师逾年,相见至少,诚恐宪官职重,是以不敢数数自通,然亦老懒不出之故。及今相去数千里,求复一见不可得也。曩曾议及故友史沆骨肉沦落荆楚间,慨然太息,有收恤之心。沆有兄经臣者,虽卧病而志气卓然,以豪杰称乡里,使得摄尺寸之柄,当不卤莽。常以为沆死而有经臣者在,或万一能有所雪,今不幸亦已死矣。追思沆平生孤直不遇,而经臣亦以刚见废,又皆以无后死。当其生时,举世莫不仇疾,惟君侯一人独为哀闵,而数年间兄弟相继沦丧,使仁人之心不克少施。呜呼!岂其命之穷薄至于此邪!经臣死,家无一人,后事所嘱办于朋友。今其家遗孤骨肉存者,独沆有弱女在襄州耳,君侯尚可以庇之,使无失所否?阻远未能一一,伏惟裁悉。不宣。洵白。

【谢赵司谏书】

洵启:向家居眉阳,以病懒不获问従者,常以为阁下之所在,声之所振,德之所加,士以千里为近,而洵独不能走二百里一至于门。纵不获罪,固以为君子之弃人矣。今年秋始见太守窦君京师,乃知阁下过听,猥以鄙陋上塞明诏。不知阁下何取于洵也。洵固无取,然私独喜,以为可辞于世者,其不以驰骛得明矣。洵不识阁下,然仰闻君子之风,常以私告于朋友。特恨其身之不肖,不得交于当世,以遍致阁下之美。所告者皆饥寒自谋不暇之人,虽告而无益。然犹以素不相识之故,得免于希势苟附之嫌,是其不识贤于识也。今世之所尚,相见则以数至门为勤,不相见则以数至书为忠。夫数至门者,虚礼无用,数至书者,虚词无观。得其无用与其无观而加喜,不得而怒,此与婴儿之好恶无异。今阁下举人而取于不相识之中,则其去世俗远矣。寓居雍丘,无故不至京师。詹望君子,日以复日。顷者朝廷猥以试校书郎见授,洵不能以老身复为州县之吏,然所以受者,嫌若有所过望耳。以阁下知我,故言及此,无怪。

【与孙叔静】

久承借示新文及累为访临,甚荷勤眷。文字已细观,甚善。必欲求所未至,如《中正论》引舜为证,此是时文之病。凡论但意立而理明,不必觅事应付。诚未思之。专此,不宣。洵白。

同类推荐
  • 桃花扇

    桃花扇

    《桃花扇》是【清】孔尚任所著的中国传统戏剧剧本。
  • 晏几道词选

    晏几道词选

    晏几道词选, 【宋】晏几道著,系中国古代诗词名著。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收入了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传世名作数十篇,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内涵。该书收集量大,充分显示了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对全面了解辛弃疾的诗风及当时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空果

    空果

    《E_伤day》这个书名有两层意思,E是Every的意思,一是sun day, 二是伤心的day;也就是说。晴朗(代表开心的)的每一天和伤心的每一天。这个也是以前我的QQ网名,很有纪念意义。用这个做我的书名也就有纪念以前的自己的意思。以前的语文老师说叫我好好练练我的散文,说我很适合写散文,一直以来没时间真正的去学习。这本也算不上散文了只是现在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希望自己能编写边学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给建议~
  • 琵琶记

    琵琶记

    《琵琶记》 元?高明作。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剧情是: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办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热门推荐
  • 第二界

    第二界

    本书前面所犯的累赘错误,将不会在以后出现,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继续看我的书的朋友感到不会浪费时间的,我相信之后的内容会让大家满意的。无论是情节还是瑰丽的异域风情,我将给大家带来一幅幅由文字组成的画面。
  • 玄皇战神

    玄皇战神

    吞噬天地陨石以强身固体,以八荒雷电,来淬炼体魄。★玄者、玄师、玄宗、玄君、玄尊、玄圣、玄王、玄皇、玄帝、玄神★----------买断作品,质量保证,速度保证!---------------★每张票票,每朵花花,每个收藏,每次点击,都是小骚坚挺不泄的动力★新书上传,超级贴身保镖http://520yd.com/book/520yd.com
  • 为了逃狱只好不ooc了

    为了逃狱只好不ooc了

    周四壹逃跑了一百一十二次,终于离开了那个鬼地方。奈何身后的狗清道夫像是能闻着自己的味儿,逮哪本书跟哪,为了活命,只好跟紧人设不ooc了。
  • 燃烧吧,弑神记!

    燃烧吧,弑神记!

    苍茫大地,圣龙崛起,九五至尊血脉相连,龙纹少年背负杀父之仇,面对永恒族神王,如何在危机重重的奇幻冒险中,弑神开天,立不世之霸业!
  • 阴阳异闻经

    阴阳异闻经

    上古之世,人少而兽众,兽有灵而幻化成妖,妖祸乱,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带着阴阳面具的男子手持黑色诛邪古剑,灭妖杀鬼魅,并创立阴阳派。从此,世人流传着这样两句话,但凡有人受到妖魔鬼怪的侵害,就会有人对他说,阴眼看生死,阴阳定乾坤,遭遇不详事,速找阴阳人。
  • 人在异界,开局打断师姐腿

    人在异界,开局打断师姐腿

    系统刚觉醒,用力过猛,一下就把师姐的腿给打断了。诸位道友,想问下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乡医葛二蛋

    乡医葛二蛋

    神医葛二蛋,专治吹牛,还有各种疑难杂症,各种极品美女,统统找上门求他治疗。他说:“我以前被陷害过,不去城里了。”霸道女总裁:“得罪您的人已经被打晕,送到您屋里了,任凭您处置。”葛二蛋:“我没想有这么多女人呀?”众美女:“嘻嘻,我们都是自愿的。”他能医治全世界,可唯独治不了自己的红颜运。
  • 穿越之妃常有喜

    穿越之妃常有喜

    她,倾国倾城,却因好朋友陷害而死;他,风流倜傥,却为她而终身不娶;他曾说:“今生,我非你不娶;”他曾说:“鸢儿,此生不管你在哪,我都会陪你,我愿意陪你上穷碧落下黄泉,就算付出生命,我也在所不惜”简介:现代大一女生杨鸢鸢,在一次车祸中穿越成当今宰相五千金夏紫鸢,一场繁华面具背后的华丽盛宴,一场心机与心机的较量,看穿越女如何玩转古代,开青楼,斗小三,那个谁谁谁,你别跑!本妃来啦!
  • 重生之纨绔天才

    重生之纨绔天才

    一个游荡在宇宙中的虚无体机缘巧合下降临到了地球。借尸还魂,始得重生。文不是最强,武不是最猛,却是文武双全。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身边却聚集了一群绝色佳人。陪兄弟复仇,陪美女逗乐,逍遥自在的生活由此展开···(纨绔天才书友群:103401003)倘若书中有吸引您的情节,麻烦您将本书加入书架。
  • 花海殉情

    花海殉情

    我思念远方的她,但辜负眼前的她。我想去找远处的她,用尽全力,想尽办法。我没找到她,也失去了我真正爱的她。超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