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6700000003

第一回揭史纲开宗明义困涸辙避难为僧

江山无恙,大地春回,日暖花香,窗明几净,小子搁笔已一月有余了。回忆去年编述《元史演义》,曾叙到元亡明续的交界;嗣经腊鼓频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么守岁、什么贺年,因此将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放了一月的假。现在时序已过去了,身子已少闲了,《元史演义》的余味,尚留含脑中,《明史演义》的起头,恰好从此下笔。淡淡写来,兴味盎然。元朝的统系,是蒙族为主;明朝的统系,是汉族为主。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政体虽犹是君主,也算是一位大革命家,大建设家。嗣后传世十二,凡一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其间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一段极大的原因,不是几句说得了的。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一代兴衰的确证。

小子尝谓明代开国,与元太祖、元世祖的情形,虽然不同,但后来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看官欲问这五大弊吗?第一弊是骨肉相戕;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这五大弊循环不息,已足斫丧元气,倾覆国祚;还有国内的党争、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一座锦绣江山,拱手让与满族。说将起来,也是可悲可惨的。提纲挈领,眼光直注全书。目今满主退位,汉族光复,感世变之沧桑,话前朝之兴替,国体虽是不同,理乱相关,当亦相去不远。远鉴胡元,近鉴满清,不如鉴着有明。所以元、清两史演义,既依次编成,这《明史演义》,是万不能罢手的。况乎历代正史,卷帙最多,《宋史》以外,要算《明史》。若要把《明史》三百三十二卷,从头至尾展阅一遍,差不多要好几年工夫。现在的士子们,能有几个目不窥园,十年攻苦,就使购置了一部《明史》,也不过庋藏书室,做一个读史的模样,哪里肯悉心翻阅呢?并非挖苦士子,乃是今日实情。何况为官、为商、为农、为工,连办事谋生,尚觉不暇,或且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怎知道去阅《明史》?怎知道明代史事的得失?小子为通俗教育起见,越见得欲罢不能,所以今日写几行、明日编几行,穷年累月,又辑成一部《明史演义》出来。宜详者详,宜略者略,所有正史未载,稗乘偶及的轶事,恰见无不搜,闻无不述。是是非非,凭诸公议;原原本本,不惮琐陈。看官不要惹厌,小子要说到正传了。说明缘起,可见此书之不能不作,尤可见此书之不能苟作。

却说明太祖崛起的时候,正是元朝扰乱的时间。这时盗贼四起,叛乱相寻。黄岩人方国珍,起兵台温,颍州人刘福通,与栾城人韩山童,起兵汝颍,罗田人徐寿辉,起兵蕲黄,定远人郭子兴,起兵濠梁,泰州人张士诚,起兵高邮,还有李二、彭大、赵均用一班草寇,攻掠徐州,弄得四海纷争,八方骚扰。各方寇盗,已见《元史演义》中,故用简笔叙过。元朝遣将调兵,频年不息,只山童被擒,李二被逐,算是元军的胜仗,其余统不能损他分毫,反且日加猖獗。那时元顺帝昏庸得很,信奉番僧,日耽淫乐,什么演揲儿法,即大喜乐之意。甚么秘密戒,亦名双修法,均详《元史演义》。什么天魔舞,造龙舟,制宫漏,专从玩意儿上着想,把军国大事,撇在脑后;贤相脱脱,出征有功,反将他革职充军,死得不明不白;佞臣哈麻兄弟,及秃鲁帖木儿,导上作奸,反言听计从,宠荣得什么相似。冥冥中激怒上苍,示他种种变异,如山崩、地震、旱干、水溢诸灾,以及雨血、雨毛、雨牦,陨星、陨石、陨火诸怪象,时有所闻,无非令顺帝恐惧修省,改过迁善。不意顺帝怙恶不悛,镇日里与淫僧妖女,媚子谐臣,讲演这欢喜禅,试行那秘密法,云雨巫山,唯日不足。于是天意亡元,群雄逐鹿,人人都挟有帝王思想。刘福通奉韩山童子林儿为帝,国号宋,据有亳州;徐寿辉也自称皇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也居然僭号诚王,立国称周。一班草泽枭雄,统是得意妄行,毫无纪律,不配那肇基立极奉天承运的主子,所以上天另行择真。凑巧濠州出了一位异人,姿貌奇杰,度量弘廓,颇有人君气象,乃暗中设法保佑,竟令他拨乱反正,做了中国的大皇帝。这人非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匹夫为天子,不可谓无天意。近时新学家言,专属人事,抹煞天道,似亦未足全信,故此段备详人事,兼及天心。

朱元璋,字国瑞,父名世珍,从泗州徙居濠州的钟离县,相传系汉钟离得道成仙的区处。世珍生有四子,最幼的就是元璋。元璋母陈氏,方娠时,梦神授药一丸,置诸掌中,光芒四射,她依着神命,吞入口中,甘香异常。及醒,齿颊中尚有余芳。至怀妊足月,将要分娩,忽见红光闪闪,直烛霄汉,远近邻里,道是火警,都呼噪奔救,到了他的门外,反看不见什么光焰,复远立回望,仍旧熊熊不灭。大众莫名其妙,只是惊异不置。后来探听着世珍家内,生了一个小孩子,越发传为奇谈,统说这个婴儿,不是寻常人物,将来定然出色的。就史论史,不得目为迷信。这年乃是元文宗戊辰年,诞生的时日,乃是九月丁丑日未时。后人推测命理,说他是辰戌丑未,四库俱全,所以贵为天子,这也不在话下。惟当汲水洗儿的时候,河中忽有红罗浮至,世珍就取作儿衣,迄今名是地为红罗港,是真是假,无从详究。总之豪杰诞生的地方,定有一番发祥的传说,小子是清季人,不是元季人,自然依史申述,看官不必动疑。

且说朱世珍生了此儿,取名元璋,相貌魁梧,奇骨贯顶,颇得父母钟爱。偏偏这个宁馨儿,降生世间,不是朝啼,就是夜哭,想是不安民间。呱呱而泣,声音洪亮异常,不特做爹娘的日夕惊心,就是毗连的邻居,也被他噪得不安。世珍无法可施,不得已祷诸神明,可巧邻近有座皇觉寺,就乘便入祷,暗祝神明默佑。说也奇怪,自祷过神明后,乳儿便安安稳稳,不似从前的怪啼了。世珍以神佛有灵,很是感念,等到元璋周岁,复偕陈氏抱子入寺,设祭酬神,并令元璋为禅门弟子,另取一个禅名,叫作元龙。俗呼明太祖为朱元龙,证诸正史,并无是说,尝为之阙疑,阅此方得证据。光阴易过,岁月如流,元璋的身躯,渐渐的长成起来,益觉得雄伟绝伦。只因世珍家内,食指渐繁,免不得费用日增,可奈时难年荒,入不敷出,单靠着世珍一人,营业糊口,哪里养得活这几口儿?今日吃两餐,明日吃一餐,忍饥耐饿,挨延过日,没奈何命伯仲叔三儿,向人佣工,只留着元璋在家。元璋无所事事,常至皇觉寺玩耍,寺内的长老,爱他聪明伶俐,把文字约略指授,他竟过目便知,入耳即熟,到了十龄左右,居然将古今文字,通晓了一大半。若非当日习练,后来如何解识兵机,晓明政体?世珍以元璋年已成童,要他自谋生计,因令往里人家牧牛。看官!你想这出类拔萃的小英雄,怎肯低首下心,做人家的牧奴?起初不愿从命,经世珍再三训导,没奈何至里人刘大秀家,牧牛度日。所牧的牛,经元璋喂饲,日渐肥壮,颇得主人欢心。牧民之道,亦可作如是观。无如元璋素性好动,每日与村童角逐,定要自作渠帅,诸童不服,往往被他捶击,因此刘大秀怕他惹祸,仍勒令回家。

转眼间已是元顺帝至正四年了,濠泗一带,大闹饥荒,兼行时疫。世珍夫妇,相继逝世,长兄朱镇,又罹疫身亡,家内一贫如洗,无从备办棺木,只好草草藁束,由元璋与仲兄朱镗,舁尸至野。甫到中途,蓦然间黑云如墨,狂飙陡起,电光闪闪,雷声隆隆,接连是大雨倾盆,仿佛银河倒泻,澎湃直下,元璋兄弟,满体淋湿,不得已将尸身委地,权避村舍,谁料雨势不绝,竟狂泼了好多时,方渐渐停止。元璋等忙去察视,但见尸身已没入土中,两旁浮土流积,竟成了一个高垅,心中好生奇异,询诸里人,那天然埋尸的地方,却是同里刘继祖的祖产。当下向继祖商议,继祖也不觉惊讶,暗思老天既如此作怪,莫非有些来历,不如顺天行事,乐得做个大大的人情,遂将这葬地慨然赠送。史中称为凤阳陵,就是此处。不忘掌故。元璋兄弟,自然感谢。谁料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仲叔两兄,又染着疫病,一同去世,只剩了嫂侄两三人,零丁孤苦,涕泪满襟。这时元璋年已十七,看到这样状况,顿觉形神沮丧,日夕彷徨,辗转踌躇,无路可奔,还不若投入皇觉寺中,剃度为僧,倒也免得许多苦累,计画已定,也不及与嫂侄说明,竟潜趋皇觉寺,拜长老为师,做了僧徒。未几长老圆寂,寺内众僧,瞧他不起,有时饭后敲钟,有时闭门推月,可怜这少年落魄的朱元璋,昼不得食,夜不得眠,险些儿做了沟中瘠,道旁,转入轮回。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时元璋熬受不住,想从此再混过去,死的多,活的少,不得不死里求生,便忍着气携了袱被,托了钵盂,云游四方,随处募食,途中越水登山,餐风饱露,说不尽行脚的困苦。到了合肥地界,顿觉寒热交侵,四肢沉痛,身子动弹不得,只得觅了一座凉亭,权行寄宿。昏聩时,觉有紫衣人两名,陪着左右,口少渴,忽在身旁得着生梨;腹少饥,忽在枕畔得着蒸饼。此时无心查问,得着便吃,吃着便睡,模模糊糊的过了数日,病竟脱体。霎时间神清气爽,昂起头来,四觅紫衣人,并没有什么形影,只剩得一椽茅舍,三径松风。见《明史·太祖本纪》,并非捏造。他也不暇思索;便起了身,收拾被囊,再去游食。经过光固汝颍诸州,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挨过了三年有余,仍旧是一个光头和尚,袱被外无行李,钵盂外无长物。乃由便道返回皇觉寺,但见尘丝蛛网,布满殿庑,香火沉沉,禅床寂寂,不禁为之惊叹。他拣了一块隙地,把袱被钵盂放下,便出门去访问邻居。据言:“寇盗四起,民生凋敝,没有什么余力,供养缁流,一班游手坐食的僧侣,不能熬清受淡,所以统同散去。”这数语,惹得元璋许多嗟叹。嗣经邻居檀越,因该寺无人,留他暂作住持,元璋也得过且过,又寄居了三四年。

至正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党羽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撤里不花,奉命进讨,惮不敢攻,反日俘良民,报功邀赏。于是人民四散,村落为墟。皇觉寺地虽僻静,免不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元璋见邻近民家,除赤贫及老弱外,多半迁避,自己亦觉得慌张,捏着了一把冷汗。欲要留着,恐乱势纷纷,无处募食,不被杀死,也要饿死;欲要他去,可奈荆天棘地,无处可依,况自己是一个秃头,越觉得栖身无所。左思右想,进退两难,乃步入伽蓝殿中,焚香卜爻,先问远行,不吉;复问留住,又不吉;不由得大惊道:“去既不利,留又不佳,这便怎么处?”忽忆起当年道病,似有紫衣人护卫,未免为之心动,复虔诚叩祝道:“去留皆不吉,莫非令举大事不成!”随手掷茭,竟得了一个大吉的征兆。当下跃起道:“神明已示我去路,我还要守这僧钵,做什么?”遂把钵盂弃掷一旁,只携了一条敝旧不堪的薄被,大踏步走出寺门,径向濠州投奔去了。小子恰有一诗咏道:

出身微贱亦何伤,未用胡行舍且藏。

赢得神明来默示,顿教真主出濠梁。

欲知元璋投依何人,且看下回续叙!

前半回叙述缘起,为全书之楔子,已将一部明史,笼罩在内;入后举元季衰乱情状,数行了之,看似大简,实则元事备见元史。此书以明史为纲,固不应喧宾夺主也。后半回叙明祖出身,极写当时狼狈情状,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如明祖朱元璋,殆真如先哲之所言者,非极力演述,则后世几疑创造之匪艰,而以为无足重轻,尚谁知有如许困苦耶?至若笔力之爽健,词致之显豁,尤足动人心目,一鸣惊人,知作者之擅胜多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将军的桃花数不清

    将军的桃花数不清

    卢忆霜穿越成了侍郎府的嫡女二小姐。哎呀,这老天对自己不薄啊!呵呵,不用种田讨生活,不用逆袭成赢家,也不用宫斗宅斗抢宠爱,可以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米虫就好。可惜得嫁人!嫁人就嫁人吧!看看前身给她留下个什么烂摊子!这老公,几乎是她撒泼打滚求来的,人家根本看不上她。心心念念的,是那一起长大的落魄表妹白莲花。这也不算什么!搞定一朵白莲花,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这个老公的烂桃花真的是太多了。救命恩人的独生女儿,师父家飒爽英姿的小师妹,青楼里卖艺不卖身的红歌姬,同僚赠送的解语花。还有自家的庶妹,对姐夫也有觊觎之心。韩修齐,你这个渣男!到底还有完没完了?卢忆霜怒了!丢下一纸休书,将军娘子带着包子跑路了。没想到将军倒不愿意了,决定踏遍天涯也要将她找回来。想不到她过得这么惬意,对于他这个正牌夫君,居然不屑一顾。还好,咱有小包子做助攻,定要攻克你这个堡垒!
  • 饮马扶桑下

    饮马扶桑下

    上古灵地汤谷有神木扶桑,为日出之地,是神界、人间、冥界的联通之处。后来,后裔在汤谷射日,扶桑真身被毁元神寄居在汤谷最深处,三界与海外众人皆以为扶桑已经神形俱灭,与扶桑一道消失的还有司秋之神秋姬。扶桑死后,人、神、冥三界散落为三方世界,各自为政。然而,伴随着扶桑之光现世,平静了几万年的三界与海外各方势力涌动,神界和冥界纷纷派人寻找扶桑的下落,传闻,用扶桑的元神可以铸成最厉害的武器,上斩神灵,下伐妖魔,野心勃勃的天帝和冥界年少有为心机深沉的府君都对扶桑的元神觊觎已久。扶桑昔日的好友句芒等人也奉天帝之命到海外寻找扶桑的下落。此时,作为天上地下第一八卦骚气的青丘花狐狸莫狸也闻讯前来凑热闹,与他一道的还有海外恶霸虹霓、神界公主轻尘,各方势力云集海外,一场动荡即将上演……
  • 陌上为神

    陌上为神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她踏着尸骸和鲜血重生,在修真路上步步强大。她拥有世间最淡漠的双眸,对他,对她,却承载着些许温柔,神躯之下,早已被命运的桎梏折磨的遍体鳞伤。她在世人的眼中寡凉无欲,谁又曾知,她心中的那一份执念?她踏上神之彼端,为万人敬仰,却只为了保护在意之人。陌上为神,阡陌花开,我只在乎你!-------(紫薯推荐一下刚开的新坑《异世大陆之匪女当道》)
  • 霍格沃茨:贤者之歌

    霍格沃茨:贤者之歌

    本书又名《韦斯莱传奇》,《这个罗恩有点强》,《我的系统连接有求必应屋》,《史上最情绪化魔杖:媚娃小祖宗,求你别闹了...》1主角穿越成罗恩韦斯莱,只是继承了家庭背景和长相,性格和原著完全不同。2红发一家父慈子孝,能改造的统统改造。3在校期间躺平摸鱼,假期旅行上天入地。4扎卡赖斯.史密斯会成为主要反派,马尔福亦正亦邪。5纳威,迪安,西莫,海格、卢平、洛哈特,配角的参与度会更高。6收服食死徒只是小目标,主角追求更伟大的利益。7原创女主,不开后宫。
  • 玉颜离心记

    玉颜离心记

    卑微的她在慕府委屈求全,落水后失去记忆,性情大变。她逼斗嫡母,避逃婚约,探查身世,抗指不遵,却获得了少年将军的爱慕,同时她也觅见了自己的爱情。只是岁月流转中,爱与被爱,竟是流年偷换。
  • 我没有一天是不担心你的
  • 潇洒佳人淡淡妆

    潇洒佳人淡淡妆

    讲述了美妆博主穿越到VR的游戏系统中搞事业谈恋爱的故事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洪荒圣皇

    洪荒圣皇

    重生后的秦深灵魂附体在太古城的一名天才少年体内,伴随着的还有前世获得六股魔王之力,而数年的光阴便从一名武师提升神王境,期间建立了万古宗,带着自己这一世出生入死的兄弟踏入洪荒界,被低等势力纠缠,大伙奋勇杀敌才一步一步走到了洪荒界的顶端,秦深更是三番四次的进入虚空、怨灵界,修罗界、地狱和残败不堪的天界废墟,也只是为了变强去保护自己的兄弟和自己这一世所爱的人。
  • 血瞳灵皇

    血瞳灵皇

    王族的世子流落“凡界”。所能够拥有的除了口袋里叮叮作响的寥寥几个铜板,就只有那一身的异能。他要以自己单薄的力量,对抗如泰山般强大的对手。这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需要智慧。搜罗奇遇、艳遇,极尽yy之能事。从零开始,奔向巅峰。即使时运不济,也相信命运在我不在天。当最后凭海临风,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当最终戴上王冠的时候,那曾经的恩恩怨怨、纠结烦恼又有什么分量?当所有的一切尘埃落定,他所在意的,却不过是几份感情。“请你看我的血红眼睛,那里面有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读者群:5805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