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500000003

内揵第三

【原文】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蛈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译文】君与臣、上与下之间的事情,是很不容易说清楚的。有的似乎距离很远,但实际却很亲密;有的距离似乎很近,其实却很疏远。有的虽在君王身边却不被重有,有的虽然离开君王身边,却又被召回来。有的天天伴随君王左右却不被信任,有的离君王十分遥远却常常被君王思念。大凡事物都有内在的因素,任何事情都有其根源和发端。君与臣之间的关系,有的是道德方面的维系,有的是朋党之间的连结,有的靠金钱物品拉拢,有的以歌舞声色交好。做臣下的如果摸清君王的心思,那么就可以做到想晋升就晋升,想离去就离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留就留,想走就走;想入仕就入仕,想归隐就归隐。让君王就像土蜘蛛关怀爱恋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自己的臣下,出不留迹象,入没有预兆,随心所欲,自行其事,谁也没有办法阻止他。

【原文】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

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译文】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暗中揣测;谋划事情,务必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在向君王提建议前,要事先加以考虑,看其是否可行,之后再向君王提出来,并分析它的利弊得失,以便影响君王的意志,使他言听计从。因此,用捭阖纵横之术来向君王进言是很合时宜的,可以与君王的谋划组合。谋臣们经过详细的思考后再来进言,就可以顺应形势,因势利导。有些事情的说法和君王的想法不符合的,就不可以施行。这就需要揣摩估量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来修正一些说法,使自己的建议在君王认可的情况下得以实施。用变化来求得主张被君王采纳,就像用钥匙开锁一样容易顺理成章地被君王接受。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有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人,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附合阴阳,统治人民。要善于了解君王谋划的事情,要明白知晓君王的主张和意图。之所以有不合君王之意的主张,是因为对君王的想法还有不太了解的地方。有时君臣意见一致了,而不能配合默契,心心相印,是因为臣下只停留于表面亲近这层关系上,实际在情感上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如果与君王的意见不吻合的话,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

【原文】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译文】所以说,与君王看似距离很远实际很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王心意暗合;看似关系亲密实际却很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王的志向并不一致;身居官位却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谋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而能再被反聘的人,是因为他的主张被实践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王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的举动不得体;远在他方却被君王经常想起的人,是因为其主张与君王相合,因此君王期待他们回朝来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情况没有明朗时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才可以来去自如,开阖有致。进可以劝谏君王,坚持已见;退可以改换主张,随机应变。

【原文】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译文】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发见之明来议论万事万物。作为君王的谋臣,应当具备道德、仁义、礼乐和计谋。其次要按照《诗经》和《书经》中所说,分析事物的利弊得失,讨论办法的取舍。要想合乎君王的想法,就要设法探明君王的内心;要想远离朝政,就要尽可能少地参与政事,使君王疏远自己。无论是取得君王的信任还是设法远离朝政,只要把握每件事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并能够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向,就能使君王决策时深思熟虑,万无一失,从而建立功德,牢固基业,治理百姓,使其拥有产业,并安居乐业,这就叫作和君王的想法合拍了。如果君王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事理,那么谋臣纵然有治世妙计,也应远远离开朝廷。

【注释】内:入。

揵:门拴。

内揵:在本文指以言辞与谋略游说国君。

同类推荐
  • 三刻拍案惊奇
  • 于少保萃忠全传
  • 施公案

    施公案

    《施公案》大致说施公在江都县知县任内破获连环无头命案,拿奸僧九黄、淫尼七珠及十二寇,收绿林英雄黄天霸。[2] 黄天霸、贺天保等助施公拿关大胆,擒刘六、刘七等。施公官迁顺天府尹,赴任途中,黄天霸于恶虎村不得已镖打武天虬、濮天雕自刎,救施公脱险。[3] 施公在顺天府又破奇案,升任通州仓厂总督。奉旨出巡山东,放赈救灾,途中得黄、贺等相助拿获抢粮盗首于六、于七;返京途中又于霸王庄拿黄隆基,独虎营拿罗似虎,河间府拿侯七,任邱县拿谢虎。康熙封施公为漕运总督。后施公与黄天霸、关小西奉旨出巡,又收神弹子李公然、白马李七侯。一路平冤锄恶,破盗金牌案,杀采花贼飞来燕;于海州杀冒名知县毛如虎,摩天岭剿余成龙,水龙窝拿费德功;三打殷家堡,使堡主殷龙退还所劫粮饷,又擒关东大盗蔡天化。黄天霸、朱光祖、褚标等三进连环套,破窦尔敦盗御马案。施公返朝后,又奉旨破御用琥珀夜光杯被盗案,为此于朝舞山遇险,被黄、贺与何路通救出。各路英雄大破齐星楼,擒琅琊王王朗,夺回御杯。康熙对施公及各有功英雄封赏有加。全书以施公做漕运总督出巡山东为界,分为“前套”和“后套”。清末以来,演述《施公案》的各派名家,说前套大半相同,说后套则分成几种路子。
  • 青楼梦
  • 石头记

    石头记

    石头记 (清)脂砚斋
热门推荐
  • 十面玲珑

    十面玲珑

    突然来临的末日,是毁灭还是新生。逐渐解开的谜底,善恶之间的抉择。大幕渐渐拉开,雨落林究竟该何去何从。
  • 修灵界之降临世界

    修灵界之降临世界

    一个漫画作者被迫降临漫画世界,附身于一个配角陈影梧!我左手“装逼值”,右手小雪球,问一句:修灵界的“春虫虫”们,还有谁!看着远方有个小萝莉跑过来,道到“影梧哥,我要和你一起走!”好吧!那我就带你闯码头,不对,闯破修灵界!
  • 剑武乾坤

    剑武乾坤

    立剑怒霄斩,横云纵笑天。不屈天地命,斗破苍穹瑶。修炼一途,乃集天地之气,造阴阳,锻气脉,炼神识,立玄化之气,掌乾坤之力。破苍穹,战辟天。(求收藏、鲜花)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我大明流民之子

    我大明流民之子

    一觉醒来,瘦胳膊瘦腿。一群面色枯黄的人随着大部队迁徙,一步一摇,稀稀拉拉,有的人倒在路上再也没有起来,更多的人还只是挪动着脚步。去哪里?没有人知道。那个地方有稀粥吧,肯定有的?
  • 云鸠小姐

    云鸠小姐

    云鸠,一个迷人的危险人物,为了韩雪宇而疯狂的到了极点。
  • 暗之物语

    暗之物语

    洛文特之书,不知何人编撰,何时出现,如何被人们所认知的神秘之书,唯一知道的是它所封印的东西,其内含有的力量被人们称之为“恐惧”,他们往往生活在光明之中,却永远不知道光明的对立面是什么样子,为了有效保管好这本书,世界上成立了一个强大的组织,他们所拥有的科技超出了时代的认知。夏莉·伊娜贝拉,掌管此书达到百年之久,已经不是人类之身的她依然保持着20岁的样貌,对此书却了解的微乎其微,洛文特之书的恐怖预言在掌管者的耳边回响,一场恐怖的风暴在此书骚动时,已然降临在人类的头上。
  • 我从咸鱼被迫翻身做大佬

    我从咸鱼被迫翻身做大佬

    被迫魂穿,本想默默完成任务安心当咸鱼,结果任务对象一个非要当爹,另一个是渣男,我只想躺平,但实力不允许啊~
  • 从笑傲开始踏上武道之路

    从笑傲开始踏上武道之路

    笑傲入门,融百家之长,凝自身武意,破碎虚空,入异世综武,攀武道巅峰……
  • 命运审判者

    命运审判者

    背景:穿越魔法世界是属于开挂的那种??讲述的是主角遇到了所谓的系统和一位王子然后就神奇的被封为了另一位王子以及和其他六位即将遇到的同伴发生的事这一切都好像是巧合……(敬请期待)作者小学生文笔,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