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300000001

第一章

更法第一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民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公孙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垦草令》。

垦令第二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菲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

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安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贱而重使之。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民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休居不听,则气不淫。行作不顾,则意必壹。意壹而气不淫,则草必垦矣。

无得取庸,则大夫家长不建缮,爱子、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于食,是必农。大夫家长不建缮,则农事不伤。爱子、惰民不窳,则故田不荒。农事不伤,农民益农,则草必垦矣。

废逆旅,则奸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壹山泽,则恶农、慢惰、倍欲之民无所于食。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大臣不为荒饱。商贾少,则上不费粟。民不能喜酣,则农不慢。大臣不荒,则国事不稽,主无过举。上不费粟,民不慢农,则草必垦矣。

重刑而连其罪,则褊急之民不斗,很刚之民不讼,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巧谀、恶心之民无变也。五民者不生干境内,则草必垦矣。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农民,无所于食,而必农;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静诛愚,则草必垦矣。

均出余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又高其解舍,令有甬官食饩,不可以辟役,而大官未可必得也,则余子不游事人,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则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则知农无从离其故事,而愚农不知,不好学问。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知农不离其故事,则草必垦矣。

令军市无有女子;而命其商,令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又使军市无得私输粮位,则奸谋无所于伏,盗输粮者不私稽,轻惰之民不游军市。盗粮者无所售,送粮者不私,轻惰之民不游军市,则农民不淫,国粟不劳,则草必垦矣。

百县之治一形,则从,迂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迂者不饰,代者不更,则官属少而民不劳。官无邪则民不敖。民不敖则业不败。官属少,征不烦。民不劳,则农多日。农多日,征不烦,业不败,则草必垦矣。

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者必当名,则农逸而商劳。农逸则良田不荒。商劳则去来赍送之礼,无通于百县,则农民不饥,行不饰。农民不饥,行不饰,则公作必疾,而私作不荒,则农事必胜。农事必胜,则草必垦矣。

令送粮无取僦,无得反庸,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徕疾,则业不败农,业不败农,则草必垦矣。

无得为罪人请于吏而饷食之,则奸民无主。奸民无主,则为奸不勉。为奸不勉,则奸民无朴。奸民无朴,则农民不败。农民不败,则草必垦矣。

农战第三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国去言则民朴:民朴则不淫。民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强。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具备,国之危也。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壹。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说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是故进则曲主,退则虑私,所以实其私,然则下卖权矣。夫曲主虑私,非国利也,而为之者,以其爵禄也。下卖权,非忠臣也,而为之者,以末货也。然则下官之冀迁者皆曰:"多货,则上官可得而欲也。"曰:"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鼠尔,必不冀矣。若以情事上而求迁者,则如引诸绝绳而求乘枉木也,愈不冀矣。二者不可以得迁,则我焉得无下动众取货以事上,而以求迁乎?"百姓曰:"我疾农,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为上忘生而战,以尊主安国也。仓虚,主卑,家贫。然则不如索官。"亲戚交游合,则更虑矣,豪杰务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

善为国者,官法明,故不任知虑;上作壹,故民不俭营,则国力抟。国力抟者强,国好言谈者削。故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夫民之不农战也,上好言而官失常也。常官则国治,壹务则国富。国富而治,王之道也。故曰:王道作外,身作壹而已矣。

今上论材能知慧而任之,则知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是以官无常,国乱而不壹,辩说之人而无法也。如此,则民务焉得无多?而地焉得无荒?《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国好力者以难攻,以难攻者必兴;好辩者以易攻,以易攻者必危。故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

今为国者多无要。朝廷之言治也,纷纷焉务相易也。是以其君忄昏于说,其官乱于言,其民惰而不农。故其境内之民,皆化而好辩乐学,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则不远矣。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今夫螟、、句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今一人耕而百人食之,此其为螟、、句亦大矣。虽有《诗》、《书》,乡一柬、家一员,犹无益于冶也,非所以反之之术也,故先王反之于农战。故曰:百人农,一人居位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土地侵削而不振,则无及已。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壹则少诈而重居,壹则可以赏罚进也,壹则可以外用也。夫民之亲上死制也,以其旦暮从事于农。夫民之不可用也,见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技艺之足以饣胡口也。民见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则必避农。避农,则民轻其居。轻其居,则必不为上守战也。凡治国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抟也,是以圣人作壹,抟之也。国作壹一岁者,十岁强;作壹十岁者,百岁强;作壹百岁者,千岁强,千岁强者王。君修赏罚以辅壹教,是以其教有所常,而政有成也。王者得治民之至要,故不待赏赐而民亲上,不待爵禄而民从事,不待刑罚而民致死。国危主忧,说者成伍,无益于安危也。夫国危主忧也者,强敌大国也。人君不能服强敌、破大国也,则修守备,便地形,抟民力,以待外事,然后患可以去,而王可致也。是以明君修政作壹,去无用,止浮学事淫之民,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而民力可抟也。

今世主皆忧其国之危而兵之弱也,而强听说者。说者成伍,烦言饰辞,而无实用。主好其辩,不求其实。说者得意,道路曲辩,辈辈成群,民见其可以取王公大人也,而皆学之。夫人聚党与,说议于国,纷纷焉,小民乐之,大人说之。故其民农者寡而游食者众。众则农者殆。农者殆则土地荒。学者成俗,则民舍农,从事于谈说,高言伪议,舍农游食,而以言相高也。故民离上而不臣者成群,此贫国弱兵之教也。夫国庸民以言,则民不畜于农。故惟明君知好言之不可以强兵辟土也,惟圣人之治国作壹,抟之于农而已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灵魂法师

    网游之灵魂法师

    成功,天时地利人和!把握机遇,找对平台,真诚对待身边的人。一个机会,改变一生!穷学生也能笑傲天地!《网游之灵魂法师》看穷学生力压群雄!--------------------------------------------------------------本书已完结~~~新书:《拳掌乾坤》:http://520yd.com/book/520yd.com《自由之民》:http://520yd.com/book/520yd.com
  • 忆芳华

    忆芳华

    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悄悄地长大。开始从儿童向成年过渡,跨入那青春期的大门,渐渐开启那人生美丽的芳华……如今的我们,正值青春,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在这青春的年华中,我们可以奋力拼搏,去完成自己想要实现的事情,使自己更好地成长;我们可以总结回忆,去感悟自己成长路上的点滴;我们可以趁着青春多去实践,去经历用付出来换取的过程。只有这样的青春,方才可谓是我们未曾失去光彩的年少,方才可使我们能够真正走进它和拥有它。 我们在青春中成长,而青春也在我们的运用中逐渐成熟。人人都曾道语,那些允许被挥霍的日子才叫做青春。实际不然!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因此,我们应当抓准时机来把握它。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方才有了能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魄力。青春将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新奇,使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一切,更是教会我们坦然地接纳欢喜与忧愁,让我们能够做到正真的尽情享受人生竞赛的乐趣。
  • 你该如何描绘那一抹湛蓝

    你该如何描绘那一抹湛蓝

    五年恋爱时光,翟述和唐湛马上就要踏进婚姻的殿堂。谁知事情总是那么不尽人意,家中负债累累,自己旧病复发,一系列事情让本就是单亲家庭的唐湛内心惶惶不安,他害怕失去翟述,于是干脆将他推开,果断提出分手,表面风平浪静,但内心的痛苦也只有自己才懂。男主当然也不是吃素的啦,想分手?没那么简单。看他在一票神助攻的帮助下,顺便将兔子拐回自己的窝中。唐湛:我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这么早遇见你翟述:我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能早点遇见你
  • 快穿之王爷得罪了

    快穿之王爷得罪了

    宅女宋青雅穿越到架空时代,遇到腹黑王爷唐熙南,既来之,则安之,那就搞些小发明玩玩吧,整日后院闹得鸡飞狗跳。殊不知王爷娶宋青雅却是为了揭穿她父亲的阴谋,但是两人日久生情,互生情愫,“王爷,王妃他和木云轩进了酒楼,”“什么,进去多久了,”“半个时辰。”唐熙南放下手中书,怒气冲冲的向着酒楼走去。殊不知宋青雅的爹爹背后牵扯着一个更大的阴谋。女主接连受伤,记忆出现错乱,一切究竟因何而起。此时情敌邻国公主来和亲,搅和两个人的感情,最终还是没能经过重重考验。宋青雅失望的看着唐熙南,自刎于唐熙南面前“此生你已负我,来世再不相见。””不要,是我错了,求你不要离开我。”唐熙南不甘心,苦苦寻找宋青雅,阴差阳错的穿越到现代,开始漫漫追妻路。
  • 孔乙己的奇妙冒险

    孔乙己的奇妙冒险

    我叫康一,年龄16岁,家住社王町东北部的别墅区,未曾恋爱,我在日本杜王町葡萄丘高中上学,每天最晚会6点之前回家,不抽烟,酒也只碰一点点,晚上10点上床睡觉,保证睡足9个小时,医生都说我没有问题。
  • 八元补天

    八元补天

    元气大陆,强者为尊,纳元巅峰,撼天动地!当一个异界之魂降临这片神秘的元气大陆,又将带来怎么样的一番场景!
  • 末道王座

    末道王座

    一手托那玄荒帝城,一剑斩断三千弥道一人一骑踏碎十域,横刀立马独断九天“既世人皆唾吾,吾便斩断汝那昏厥,尔等往,吾亦可往!”
  • 重生之相遇是缘

    重生之相遇是缘

    一次意外穿越到了现代的她,开启了茫茫的重生之旅。这时他的出现,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爱意。可是爱意能让她幸福吗?爱意对于她是永恒的吗?
  • 精神病医院的故事

    精神病医院的故事

    如果说这是一篇小说,或者可以把他理解为一片日记吧,讲述精神病医院的点点滴滴,每位患者的内心读白,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我带大家走进这个世界,感受不一样的人生,文笔不好,如果有错误之处,希望独有多多指出,鄙人加以改正,跪谢!
  • 重生黑化总裁的神秘娇妻

    重生黑化总裁的神秘娇妻

    妍娇被自己丈夫派人杀死,死后却重生到监狱,并获得了虐心系统。每虐总裁丈夫一分就能得到现金奖励,可在完成任务期间,却渐渐知道前世被杀死的真正原因。因婚姻的失败而不敢再爱的女主vs前阳光小奶狗后黑化霸道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