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2500000003

卷三 格物穷理 穷理·尽性·至于命

3.01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君子不贵也。——《二程文集》卷九《答朱长文书》

3.02伊川先生答门人曰:孔孟之门,岂皆贤哲?固多众人。以众人观对贤,弗识者多矣。惟其不敢信己而信其师,是故求而后得。今诸君于颐言,才不合,则置不复思,所以终异也。不可便放下,更且思之,致知之方也。——《程文集》卷九《答门人书》

3.03伊川先生答横渠先生曰:所论大概,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厚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当自条畅。——《二程文集》卷九《答横渠先生书》

3.04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者,实得也。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尝有人言:"比因学道,思虑心虚。"曰:人之血气,固有虚实。疾病之来,圣贤所不免。然未闻自古圣贤因学道而致心疾者。——《二程遗书》卷二上

3.05所谓"日月至焉"与久而不息者,所见规模虽略相似,其意味气象迥别,须潜心默识,玩索久之,庶几自得。学者不学圣人则己,欲学之须熟玩味圣人之气象,不可只从名上理会,如此只是讲论文章。——《二程遗书》

3.06问:忠信进德之事,固可勉强。然致知甚难。伊川先生曰:学者固当勉强,然须是知了方行得。若不知,只是觑却尧,学他行事,无尧许多聪明睿智,怎生得如他动容周旋中礼?如子所方,是笃信而固守之,非固有之也。未致知,便欲诚意,是躐等也。勉强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烛理明,自然乐循道。性本善,循理而行,是顺理事,本亦不难。但为人不知,旋安排著,便道难也。知有多少般数?煞有深浅。学者须是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去也。某年二十时,解释经义,与今无异。然思今日,觉得意味与少时自别。——《二程遗书》卷十八

3.07凡一物有一物之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卷十八

3.08"思曰睿",思虑久后,睿自然生。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别换一事思之,不可专守著这一事。盖人之知识,于这里蔽着,虽强思亦不通。——《二程遗书》卷十八

3.09问:观物察己,还因见物反求诸身否?曰:不必如此说。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此合内外之道也。又问:致知先求之四端,如何?曰:求之性情,固是切于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二程遗书》卷十八

3.10横渠先生答范巽之曰:所访物怪神奸,此非难语,顾未必信耳。孟子所谓"知性知天",学者至于知天,则物所从出,当源源自见。知所从出,则物之当有当无,莫不心喻,亦不待语而后知。诸公所论,但守之不失,不为异端所劫,进进不己,则物怪不须辨,异端不必攻。不逾期年,吾道胜矣。若欲委之无穷,付之不可知,则学为疑挠,智为物昏,交来无间,卒无以自存,而溺于怪妄必矣。——张载《横渠文集》

3.11义理有疑,则濯去早见,以来新意。心中有所开,即便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得朋友之助,一日间朋友论著,则一日间意思差别。须日日如此讲论,久则自觉进也。——张载《横渠文集》

3.12凡解文字,但易其心,自见理。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条平坦底道路。《诗》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此之谓也。或曰:圣人之言,恐不可浅近看他。曰:圣人之言,自有近处,自有深远处。如近处怎生通要凿教深远得?扬子曰:"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颐与改之曰:"圣人之言,其远如天,其近如地"。——《二程遗书》卷十八

3.13学者不泥文义者,又全背却远去。理会文义者,又滞泥不通。如子濯孺子为将之事,孟子只取其不背师之意,人须就上边理会事君之道如何也。又如万章问舜完廪浚井事,孟子只答他大意,人须要理会:浚井如何出得来?完廪又怎么下得来?若此之学,徒费心力。——《二程遗书》卷十八

3.14问:莹中尝爱文中子:或问学《易》,子曰:"终日乾乾可也。"此语最尽。文王所以为圣,亦只是个不已。先生曰:凡说经义,如只管节节推上去,可知是尽。夫终日乾乾,未尽得《易》。据此一句,只做得九三使。若谓乾乾是不已,不已又是道。渐渐推去,自然是尽。只是理不如此。——《二程遗书》卷十九

3.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言道之体如此,这里须是自见得。张绎曰:此便是无穷。先生曰:固是道无穷。然怎生一个"无穷"便道了得他?——《二程遗书》卷十九

3.16今人不会读书,如"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为?"须是未读《诗》时,不达于政,不能专对。既读《诗》后,便达于政,能专对四方始是。读书"人而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须是未读《诗》时如面墙,到读了后便不面墙,方是有验。大抵读书只此便是法。如读《论语》,旧时未读是这个人,及读了后来,又只是这个人,便是不曾读也。——《二程遗书》卷十九

3.17焞初到,问为学之方。先生曰:公要知为学须是读书。书不必多看,要知其约。多看而不知其约,书肆耳。颐因少时读书贪多,如今多忘了。须是将圣人言语玩味,入心记著,然后力去行之,自有所得。——《二程外书》。

3.18学者先须读《论》、《孟》。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了。《论》、《孟》如丈尺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二程遗书》卷十八。

3.19读《沦语》者,但将诸弟子问处,便作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若能于《论》、《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上

3.20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这意,与圣人所以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二程遗书》卷二十五

3.21"兴于《诗》"者,吟咏性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二程遗书》卷三

3.22谢显道云:明道先生善言《诗》,他又浑不曾章解句释,但优游玩味,吟哦上下,便使人有得处。"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思之切矣。终曰"百尔君子,不知德性。不忮不求,何用不藏!"归于正也。又曰:伯淳尝谈《诗》,并不下一字训沽,有时只转却一两字,点掇地念过,便教人省悟。又曰:古人所以贵亲炙之也。——《二程外书》卷十二

3.23《中庸》之出,是孔门传授,成于子思、孟子。其书虽杂记,更不分精粗,一滚说了。今人语道,多说高便遗却卑,说本便遗却末。——《二程遗书》卷十五

3.24伊川先生《易传序》曰:易,变易也,随时交易以从道也。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物之道也。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去古虽远,遗经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后学诵言而忘味。自秦而下,盖无传矣。予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淹晦,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此《传》所以作也。"《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象与占在其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其典礼,则辞无所不备。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传者辞也,由辞得意,则存乎人焉。——《二程文集》卷八《易传序》

3.25伊川先生答张闳中书曰:《易传》未传,自量精力未衰,尚觊不少进尔。来书云:"《易》之义本起于数。"谓义起于数则非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易》因象以明理,由象而知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之隐微,尽数之毫忽,乃寻流逐末,术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务也。——《二程文集》卷九《苔张闳中书》

3.26问:胡先生解九四作太子,恐不是卦义。先生云:亦不妨,只看如何用。当储贰则作储贰使。九四近君,便作储贰亦不害,但不要拘一。若执一事,则三百八十四爻,只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便休了。——《二程遗书》卷十九

3.27看《易》且要知时。凡六爻,人人有用,圣人自有圣人用,贤人自有贤人用,众人自有众人用,学者自有学者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无所不通。因问:《坤卦》是臣之事,人君有用处否?先生曰:是何无用?如"厚德载物",人君安可不用?——《二程遗书》卷十九

3.28今时人看《易》,皆不识得《易》是何物,只就上穿凿。若念得不熟,与就上添一德亦觉多,就上减一德亦不觉少,譬如不识此兀子,若减一只脚,亦不知是少,若添一只,亦不知是多。若识则自添减不得也。——《二程外书》卷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

    这是一个男人的回忆录,从初中一直到现在的血与泪,爱与恨,悲与乐,过来人可以借着它回忆过去,正在经历的可以借着它有所启发。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宋锦世家

    宋锦世家

    民国1946年,战火纷飞。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身处朱楼,掩在深闺。她们是大宅子里的太太,小姐,抑或是丫鬟。年轻,貌美,畏惧,不安和憧憬。她们历经命运的不公,几番沉浮颠沛,演绎惊心动魄的传奇。为飞上枝头不折手段,也为挚爱孑然寂寂。自负,勇敢,改变,忍受和守望。一场场的算计和阴谋,永无止尽的嫉妒和不甘。当尘埃落定,蓦然回首,故土重归,等待她们的将是什么……
  • 难逃在劫
  • 深海鲸鸣

    深海鲸鸣

    男女主相互帮助成长。
  • 嫡女她又美又飒

    嫡女她又美又飒

    前世眼盲心盲,将门嫡女错恋显王战天凌,痴心奔赴后换来的是家破人亡,身败名裂,含冤而死。重活一世,她想守护的一切还都在,面对渣男虚情假意,姐妹笑里藏刀,姨娘心思恶毒暗中使坏,傅清欢发自内心的感叹一切都还来得及。她冷心冷情,素手绕针纤纤,缝了虚伪姐妹的嘴,屠了渣男的心。奈何这条杀伐果断,磨刀霍霍的复仇之路上,半道捡了个绣花枕头。,抱着粘人,放下还有点舍不得。那人惺惺作态,挡在傅清欢的身前,一双好看到了极致的眼眸分外撩人:"娘子,前路过于凶险,想干什么为夫代劳,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什么?”“下崽儿。”
  • 宫华浮梦

    宫华浮梦

    她绝情宫圣女,本不该被情爱所扰。为了所谓的盲目爱情,她下嫁一个年近半百的男人!他是名剑山庄的少庄主,得悉父亲为爱失踪,恨透那个女人,却不想有朝一日深深沉陷其中,无法自拔。飞花浮梦,几经沉沦,她褪却青涩,一夜间演变成为人人喊杀的魔女,造就这一切的,却是当年那个让她懂得什么是爱的那个男人。凄怜无依,腥风血雨中,她无依无靠。当他站在她的面前,用他坚实的肩膀为她扛起一切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这个男人,己经驻入了她的内心好久……缘起缘灭,既已错过,如何回头。她与他,终究要如何收场,是爱,是恨?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明日重装

    明日重装

    频死状态下被传送到八百年后!是平行世界还是未来时间?一路找寻却在不停发生新的事件,在迷茫中那些新的事件也在让他慢慢找到事情的“真相”。而另一边......荒野!冒险!年少的心中有些轻狂......当找寻者遇上冒险者,当新的世界与环境出现在眼前。当梦想与现实出现对撞,当心中的认知被一次次打破。他们能明白自己的明天会遭遇什么?
  • 暖日醉清风

    暖日醉清风

    古家主辈原为书香世家,老爷古方书为了生计弃文从商,成为江南有名的商人,可他不想主辈流传下来的书香名号就此断送在自己手里,于是他不惜花重金培养三个儿子,希望他们能继承祖宗书香的衣钵,可大少爷二少爷都令古老爷失望至极,古老爷将所有希望都寄予老三古清风身上。古清风毕业于中文文学系,是城内有名的博学多闻,才学兼优,不禁仪表堂堂而且心地善良,一次崇尚自由的恋爱让他失去了尊严,从此她拒女人于千里之外,一场包办的婚姻不仅让古家丢尽了颜面,他也成了全城的笑柄,成了父母和族人眼中不孝旳逆子。暖心晨是医科大学的学生,她聪慧貌美,善良温婉,坚韧,坚强。一次偶遇,一眼之缘,古清风便成了暖心晨的梦, 再不堪的人生都需要被人理解 ·包容和接纳。古清风是暖心晨心里的梦,悄悄的萌发,一发不可收拾,即使古清风成了全城的笑柄,即使暖心晨父母反对,她也愿意陪伴在他身边,她用坚韧的毅力,坚强的信念呵护他,温暖他,矢志不渝的爱感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