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有问于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孔子曰:"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是以上有制度,则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则不犯。故虽有奸邪、贼盗、靡法、妄行之狱,而无陷刑之民。不孝者生于不仁,不仁者生于丧祭之礼无。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能教仁爱,则丧思慕,祭祀不解人子馈养之道。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故虽有不孝之狱,而无陷刑之民。杀上者生于不义。义所以别贵贱,明尊卑也。贵贱有别,尊卑有序,则民莫不尊上而敬长。朝聘之礼者,所以明义也。义必明,则民不犯。故虽有杀上之狱,而无陷刑之民。斗变者,生于相陵;相陵者,生于长幼无序而遗敬让。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而崇敬让也。长幼必序,民怀敬让。故虽有斗变之狱,而无陷刑之民。**者,生于男女无别;男女无别,则夫妇失义。婚礼聘享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义也。男女既别、夫妇既明,故虽有**之狱,而无陷刑之民。此五者,刑罚之所以生,各有源焉。不豫塞其源,而辄绳之以刑,是谓为民设阱而陷之。刑罚之源,生于嗜欲不节。夫礼度者,所以御民之嗜欲而明好恶,顺天之道。礼度既陈、五教毕修,而民犹或未化,尚必明其法典,以申固之。其犯奸邪、靡法、妄行之狱者,则饬制量之度;有犯不孝之狱者,则饬丧祭之礼;有犯杀上之狱者,则饬朝觐之礼;有犯斗变之狱者,则饬乡饮酒之礼;有犯**之狱者,则饬婚聘之礼。三皇、五帝之所化民者如此,虽有五刑之用,不亦可乎?"
热门推荐
八号刺青
当前世今生,我们牵绊了几生几世依旧是是解不开的结,总没得到一个善果,这一世会不会不一样?身怀特殊印记的艺术生和神秘店铺的青刺师不期而遇,仿佛命中注定,冥冥中他们已经认识很多年。白易想,如果连遇见都是必然,那么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联系,他们都会相识。身份被一层层解开,前因后果接踵而来,到底是什么让命运这般戏剧化。多年后,李暮雪寄来了一封信,一封很短很短的信。白易,你知道吗,最后我终于让时间把那份爱冲淡了。如今所有的事情都已尘埃落定,我们还能坐在一起吃饭,在这间古老的小铺子里,像初见时一样真好。沈老板,你说我们经历了这么多是是非非,是不是也能写一本自传,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八号刺青》。那天阳光明媚,白易坐在椅子上,沈青煜在身边。仿佛他们认识了千年,也相伴了千年,这样的收尾才算没有辜负了几世的轮回。